交通强国背景下城市停车发展策略研究
——以佛山为例
2021-03-22彭丹李旺
彭丹、李旺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518057)
0 引言
人民日报评论说城市停车是“最接地气的民生工程”。关注城市停车,切实解决停车难问题,是建设交通强国背景下“人民满意交通”的关键举措。国内外学者对于城市停车问题的探讨持续深化,金成鑫等对公共停车管理进行了深入研究[1],兰天等学者对老旧小区住宅区停车难问题制定了相应的对策[2]。纵观研究成果不难发现,停车设施建设与管理并重才能切实解决城市停车问题。本文从适当增供、规范管理等角度阐述交通强国背景下城市停车发展策略,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1 背景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打造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停车方面明确要求“科学规划建设城市停车设施”。同时国家、省等层面陆续出台多项停车设施建设管理政策文件,要求补齐停车供给短板,提高停车治理水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停车发展格局。
2 现状问题及趋势挑战
2.1 现状问题
结合实际情况,佛山市停车系统主要存在泊位供给不足、停放治理不严、智慧服务滞后三个突出问题。
2.1.1 泊位供给不足:停车泊位结构失衡,停车场建设政策体系不完善
近年来,佛山市小汽车快速增长,近五年年均增量20万辆,高于泊位年均增量16万个,缺口逐年增加,截至2020年6月,全市汽车保有量高达291万辆,停车泊位约152万个,停车泊位缺口远超一百万。全市路外公共泊位偏少,路内停车泊位12.4万个,占比9.5%远高于理想值(5%),路内、路外公共泊位比例失衡。
由于市级层面停车发展政策链不完善,公共停车场建设用地规划控制力度不足,用地供给难以满足需求,以及建设成本高、投资回报周期长,不同种类立体停车库单个车位的建设成本从2万到10万不等,加上高额的日常经营成本,即使在经营效果良好的情况下,投资公共停车场回收成本至少要十年,导致泊位供给无法健康可持续发展。
2.1.2 停放治理不严:违停乱停、逃费、乱收费等现象突出
路内停车泊位缺乏统一管理,路内停车收费尚未在全市域推广,已实施的各区/镇街泊位编码规则不统一,泊位设置规范性不足,影响道路交通正常运行。同时还存在无证无照经营、私自圈地划设泊位乱收费、不开票等现象。此外,违停成本低,仅罚款200元,导致机动车违停现象突出,据统计合法的停放比例仅39%。
2.1.3 智慧服务滞后:停车信息化建设刚刚起步,智慧化水平还有待提高
佛山市智能化停车收费尚未全面普及,路内停车收费还存在人工收费,ETC停车无感支付推进缓慢,影响支付效率。市级层面虽然打造了智能停车平台,但是仅接入两千余个停车场静态信息,停车数据接入缓慢,停车信息缺乏整合,开放共享水平低,加之停车信息诱导不足,绕行增加车辆使用成本和道路运行成本。
2.2 形势挑战
佛山土地开发强度已达38%,土地资源紧缺,给公共停车场建设带来巨大挑战,泊位供给增长缓慢,亟须深入挖潜鼓励停车场建设,特别是立体停车设施。佛山地铁建设缓慢,缺乏可替代小汽车的公共交通出行方式,小汽车出行占全方式的32.8%,而公共交通进占6.3%[3]。国家鼓励汽车消费背景下,未来小汽车仍将持续增长。同时随着城市国土空间结构调整及广佛全域同城化发展,小汽车出行需求将迎来新增长,停车需求也将随之攀升[4]。
3 城市停车发展策略
3.1 目标思路
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指导思想,坚持“增供给、强治理、提服务”的目标导向,优化停车结构、规范停车秩序、提高停车效率,构建保障有力、人民满意、智慧高效的停车体系。
3.2 策略措施
为实现上述目标,提出停车发展3个策略,一是构建保障有力的供给体系,二是打造人民满意的停车环境,三是提供智慧高效的停车服务。
3.2.1 构建保障有力的供给体系
强化市级层面停车上位规划引导,重点从用地供给、资金补贴两方面,制定鼓励和激励政策,构建保障有力的供给体系。用地供给方面,通过合理调整建筑退线和容积率等方式,适当增加公共停车设施建设用地,针对停车位特别紧张的区域,停车场建设地块建筑退让距离可考虑最低标准设定为3m[5]。同时,优化土地供应方式,适当减免划拨土地成本费。资金补贴方面,按照“差别化补贴、一次性补贴和补贴共担”三大原则,制定市、区两级公共停车场建设补贴方案。建议参考同经济体量城市,并综合考虑停车需求和缺口、楼面地价、建安成本等,制定财政可负担、吸引力较强的具体补贴标准,调动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公共停车场的积极性,增加泊位供给,优化停车结构。
3.2.2 打造人民满意的停车环境
针对“停车乱”等现状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加强停车泊位治理、实施差别化停车收费、加强停车违法行为监管等举措,打造人民满意的停车环境。泊位治理方面,一是根据市级路内停车泊位编码规则,逐步实施改造,统一编码形式和设置要求,提升市民停车体验。二是深化路内外停车泊位治理,根据道路交通运行情况对路内泊位设置进行适时调整,确保交通运行平稳,同时强化建筑退让空间停车治理,确保消防和行人通行安全。停车收费方面,根据分区分类分时原则全面推广路内停车收费,利用价格杠杆确保停车入库,并考虑精细停车收费计时,将30min的计费时段进一步细分为15min,提高收费计时精度,促进路内泊位周转。停车监管方面,针对违停行为,持续开展专项行动加强联动执法,提高违停成本,规范停车行为;针对停车经营,加快建立停车场经营诚信体系,规范停车企业服务,杜绝乱收费现象[6]。
3.2.3 提供智慧高效的停车服务
“互联网+”促使停车服务模式多元化、智慧化,城市停车应借力充分利用智慧化手段,全面提升停车服务效率和停车资源利用效率。一是全面推进路内外停车收费智能化改造,积极谋划全市统一的道路停车泊位缴费渠道,提高停车收费效率。二是加强停车信息整合,基于市级智慧停车平台,逐步完善市域停车场数据信息接入,实现停车信息全面互联,同时开发面向全市民的停车APP或小程序,提供实时泊位信息查询、预约、导航、无感支付等全过程智慧高效的停车服务[7]。
3.4 保障机制
3.4.1 完善组织机构
充分发挥“佛山市公共停车场建设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能,全力推进公共停车场的建设管理工作。建议成立佛山市停车共享共治工作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推进停车共享共治,同时落实镇街、社区等基层组织职责,着力解决老旧小区等刚性停车需求。
3.4.2 强化考核补贴
建议建立公共停车设施建设管理的考评机制,明确部门职责,严格落实审批时效和资金补贴等,确保公共停车设施建设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并严格落实佛山市停车场服务质量信誉考评工作,加强停车场运营企业监管,营造良好的停车服务体验。
3.4.3 引导社会共治
加强停车宣传,不断拓宽宣传途径,丰富宣传形式,通过停车论坛、行业协会等宣传方式,提升对公共停车场建设的市场预期和信心,促进停车产业化发展。加大力度宣传停车共享共治的经验与效果,调动社会共治积极性。同时不定期曝光机动车违停行为,增强市民文明停车意识。
4 结语
城市停车作为建设交通强国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与市民出行息息相关。新时代背景下,亟须不断深化城市停车发展策略,切实解决“停车难”问题,增强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本文以佛山作为案例进行详细的论述,对同经济体量、同发展阶段的同类型城市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