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专业本科生临床实习教学指标体系构建

2021-03-22

安徽医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函询指标体系专家

田 华 李 燕 周 洋

临床实践是护理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高效的护理人才培养可以提升医疗机构的优质护理服务水平。随着护理专业的发展,学历层次的提升,护理人才培养对临床护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居核心地位,而现有的临床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本科护理人才培养需求,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临床教师水平参差不齐,且缺乏完善的教学内容框架,未能形成规范化、系统化的临床教学体系,导致教学存在较大的随意性;二是现有的教学内容已不能满足本科护生的学习要求,导致教学质量不高;三是本科护生学习主动性不强,若临床教师不能根据系统的教学内容进行带教,容易导致护生临床能力缺乏,难以胜任护理工作。因此,本研究旨在构建本科护生临床实习教学指标体系,促进教学系统化、规范化,为本科护生临床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成立研究小组,拟定教学指标体系初稿 本课题研究小组成员共8名,包括博士1名、硕士1名。①文献研究:以“本科”“护理”“临床教学”等为检索词,在PubMed、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检索相关内容。②小组讨论:对15名临床带教负责人就本科护生临床教学内容进行访谈,初步形成本科护生临床教学指标体系,内容涵盖入科培训、护理技能教学、护理文书教学、专科知识讲座、护理教学查房、病例讨论及论文撰写能力培养6大教学任务及相应的教学环节、要点。

1.2 拟定专家函询问卷 本研究专家函询表共有3部分。①咨询说明:简要介绍项目名称、研究内容等。②专家信息表:包括专家的姓名、职称、工作年限、判断依据及对所研究问题熟悉程度等。③本科护生临床实习教学指标体系专家函询表:包括教学任务、教学环节、教学要点3个层级指标,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对各指标进行评分,不重要、不太重要、一般重要、比较重要、很重要分别赋值1~5分。

1.3 遴选咨询专家 专家纳入标准:本科及以上学历、中级及以上职称、从事护理教育工作5年及以上、自愿参与本研究。

1.4 实施专家函询 本研究含2轮专家函询,采用电子邮件形式发放、回收问卷。指标筛选标准:专家评分均值≥4;专家选择评分4、5分(“比较重要”、“很重要”)的百分率≥80.0%;变异系数<0.25。研究组对第1轮专家函询结果进行综合,针对专家建议增减的指标进行专题讨论,在此基础上形成并发放第2轮专家函询问卷,再次筛选后确定最终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专家积极程度用问卷回收率表示,有效回收率≥70%表明专家对该研究问题特别关心。专家权威程度用权威系数(Cr)表示,由专家对问卷内容的判断依据(Ca)和熟悉程度(Cs)进行评价,计算公式为Cr=(Ca+Cs)/2,当Cr>0.7时,结果可以接受。专家意见集中程度用重要性赋值均数表示,专家协调系数用变异系数(CV)及肯德尔系数(Kendall’s W)表示。以

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专家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纳入17名护理专家,其中高等医学院校专家3名,三级医院专家14名,均具有丰富的护理教学、教学管理经验。见表1。

2.2 专家积极性与权威程度 2轮专家函询分别有效回收17、16份问卷,问卷有效回收率>90%。2轮函询Cr分别为0.90、0.89,专家权威性较高,建议可信。

2.3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2轮专家函询中所有指标CV平均值分别为0.14、0.13,Kendall’s

W

值及其显著性检验结果见表2。

表1 专家基本情况

表2 2轮函询Kendall’s W值及其显著性检验

2.4 专家函询结果 综合2轮专家意见及小组讨论,根据指标筛选标准对所有条目进行增加、删减、修改,形成8个一级指标、29个二级指标、132个三级指标。一、二级指标见表3、4,三级指标内容为各二级指标对应的教学要点,为各一级指标的详细实施内容。

表3 一级指标重要性赋值均数、变异系数及权重系数

表4 二级指标重要性赋值均数、变异系数及权重系数

3 讨论

3.1 本科护生临床实习教学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专家选择对德尔菲法结果具有重要决定作用。本研究遴选的专家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与丰富的工作经验,工作年限均为10年以上,学历为硕士及以上者占47%,职称为副高及以上者占88.24%。同时,2轮专家函询有效问卷回收率均>90%,Cr均>0.8,专家积极性及权威程度较高,2轮专家函询3个层级指标Kendall’s W分别为0.206 ~0.370、0.274~ 0.389,且第2轮大于第1轮,表明专家意见趋于一致。由此可见,本研究构建的本科护生临床实习教学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3.2 本科护生临床实习教学指标体系内容覆盖面广,适应本科护生培养需求 人才培养是专业发展的重要保障,采用多途径提升教学质量是临床教学的重要课题之一。教育部《医学教育标准—护理学专业》对护理本科教育提出了相关要求,但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样,对于临床教学,目前我国尚无广泛适用的能力培养框架体系,面对实习内容缺少更新、缺少统一规范的标准等问题,如何培养护生核心胜任力是临床教学的难点之一。本研究构建的教学指标体系根据相关研究,结合护理本科教学现状,增加了“论文撰写能力培养”“整体护理能力培养”两大教学任务及相应的教学环节,最终形成了“入科培训”“护理技能教学”“整体护理能力培养”“护理文书教学”“专科知识讲座”“护理教学查房”“病例讨论”及“论文撰写能力培养”8个一级指标,29个二级指标,其内容覆盖面较广,与护生能力现状、需求以及目前的教学要求相匹配。

在一级指标中,“入科培训”“护理技能教学”“整体护理能力培养”权重居于前3位,相应的二级指标权重提示,职业防护、基础护理技能、护患沟通能力是本科护生临床教学的重点,提示在临床教学中应加强教学力度,促进护生能力提升。“护理教学查房”“病例讨论”“论文撰写能力培养”3个一级指标权重靠后,前两者为临床护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因此也被纳入本科护生临床教学指标体系;“论文撰写能力培养”这一指标是基于近年来毕业论文指导成为本科护生教学内容之一而设立的,指导学生完成论文撰写过程中的重、难点为相应的二级指标,该部分内容的构建有利于形成本科护生临床科研能力培养的初步方向。本研究中,三级指标对一、二级指标实施进行细化,根据该教学指标体系制定临床教学标准化流程,有利于临床教学有序开展。

3.3 本科护生临床实习教学指标体系需与时俱进,及时完善 教学是连续而不断更新的过程,为适应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教学医院应根据不断更新的教学要求及卫生事业发展动态完善、优化教学指标体系。如在新冠疫情防控形势下,可将医护人员职业防护纳入护生的重点培训内容,且在下一步的教学体系构建中增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防控等指标。

综上所述,本研究构建的临床教学内容框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内容覆盖面较广,可基本涵盖本科护生实习教学内容,但此次遴选的专家集中在西南片区,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下一步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专家函询,构建更为合理、全面的临床实习教学指标,并进行实践和评价。

猜你喜欢

函询指标体系专家
致谢审稿专家
函询岂是走过场
函询岂是走过场
发挥谈话函询『百分百』作用坚决防止『浅谈(函)辄止』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请叫我专家
嫩江县“广、严、实”做好组织函询工作
专家面对面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