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智慧教育云平台的BYOD教学模式探究

2021-03-21孟杰范菲菲孙田琳子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2021年10期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信息技术

孟杰 范菲菲 孙田琳子

摘   要:BYOD(自带设备)是指师生将私有的移动设备带到学习环境中,开展多样学习的一种应用模式,该模式也成为缓解公共机房压力的一剂良方。为实现信息技术教学的顺利开展,文章以苏科版初中7年级《信息技术》第6章《图片加工与制作》单元为切入点展开研究,基于V校智慧教育云平台,构建了BYOD教学模式,重构了基于BYOD的教学目标与内容,并总结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强化探究意识,弱化指导感受;注重趣味提升,强调情景真實;提倡个性化学习,增强过程性评价,以期为同行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BYOD;信息技术;混合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21)10-0058-04

一、问题的提出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国的大中小学生开启了史无前例的在线学习模式。尽管当前全国各地的学生已经返校,课堂学习也回到了正轨,但由于世界疫情仍在继续,国内学生的自我防护和校内消毒变得尤为重要。在此背景下,公共教室的机房消毒防护成为日常防疫工作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另外,随着各种考试的开展,如英语口语、艺术测试、地理生物考试等,学生的防护措施、机房的消毒、课程的调整等都成为学校必须关注的问题。如何既协调好考试与授课,确保消毒间隔时间,又能减少学生的接触,实现教学的顺利开展,成为当前学校亟需解决的问题。

南京市初中信息技术中心组提出了在教室内上信息课的建议,其中包含了BYOD(自带设备)进校园的设想。而我校作为南京市智慧校园的示范校,已在三年前实现了BYOD的教学模式,支持学生携带平板电脑进校园。另外,学校已经具有较为成熟的V校智慧教育云平台(以下简称V校),每个班级都有V校班级圈,每位家长都有账号,可以支持网络环境下的家校互动和校园动态展示。该平台之前虽然没有作为在线平台进行过教学使用,但基本具备了学生上传作业、师生互评的功能。结合以上情况,中心组决定以苏科版初中7年级《信息技术》第6章《图片加工与制作》单元为切入点,对BYOD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模式及策略展开研究。

二、BYOD的内涵及应用现状

自带设备(Bring Your Own Device,简称BYOD),最早起源于 IT 行业,是指员工在企业工作时,利用自己的设备进入企业的内部网络,以获取信息支持自己的工作要求[1]。在教育领域,BYOD则是一种以促进教学最优化为目的的信息接入和服务模式。主要指为优化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师生将私有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设备带到学习环境中,并用此设备参与课堂教学,并延续到课外学习的一种应用模式[2]。

随着企业中BYOD的盛行,国外一些学校也启动了BYOD教学项目。2010年以来,美国的中小学开始提倡和鼓励教师和学生自带设备进入校园,随后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都开始鼓励师生将私有设备融入学校的教育教学系统,开展实践应用[3]。

目前,国内多个省份,如上海、广州、深圳、浙江、江苏等地也开始BYOD的教学实践。2013年,思科合作伙伴的研究数据证实,接受调查的教师中有95%以上会在工作中使用自带设备,这说明教育领域中BYOD的认可度较高[4]。在各省市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无锡市安镇实验小学的BYOD试点班级;常州市北郊小学基于BYOD的小学数学学习的“iMath(爱数学)”课程体系;深圳市桃源小学的“三定三制”(3C3M)教学策略等[5]。

相关研究发现,BYOD模式对学习者具有正向作用,对提高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具有显著作用,能促进学生学习的协作性、交互性,实现个性化教学[6]。Yanjie Song基于 BYOD 的教学情境,开展了为期一年的“自带设备的无缝科学探究”项目,发现学生接受BYOD教学模式,而且相较于与传统教科书上的知识,学生能够通过自带设备获得数量更多、内容更广、形式更丰富的知识[7]。

三、BYOD教学模式的构建

汪丽等借助BYOD模式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提出了包含学生端、中介及存储、教师端三部分的教学模式实践流程图[8]。马燕等将汪丽版的流程图与探究式教学的一般程序相结合,构建了基于 BYOD 的课堂探究式教学模式,提出了“基于BYOD的双循环、八阶段的教学流程”[9]。陈卓等在汪丽版流程图的基础上,加入了课堂互动、课外讨论、微课存储、作业发放等,提出了一种基于 BYOD(自带设备)的混合课堂教学模式,包括了问题引入环节、问题分析环节(微课嵌入)、问题所处知识构架整理环节、课堂互动环节、学习效果检测环节、构建学习共同体环节六个方面[10]。杨歆等在汪丽版流程图的基础上,增加了课前、课中、课后的环节,提出了混合式学习背景下的BYOD课堂教学模式,包括了问题导入、知识和框架搭建、任务发布、课堂互动、效果评价五个环节[2]。

从多位学者的研究来看,大家都认可汪丽的“BYOD教学模式实践流程图”,从教师、学生、中介与存储三个角度思考,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和完善,以更好地将BYOD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但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即关注点集中在课堂,很少从单元的角度出发。

在BYOD的教学模式中,由于网络的广阔性和探究的自由性,教学成为一个开放环境,如仅仅从课堂环节来思考,无法真正发挥BYOD教学的优势,更无法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更好的帮助,因此笔者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以V校智慧教育云平台为依托,具体分解课前、课中、课后环节,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教学模式。

从图1可知,基于V校智慧教育云平台的BYOD教学模式,主要包含三个阶段:课前、课中、课后。课前,教师借助云平台呈现课前导学的相关内容,学生根据学习单,明确学习目的,做好课前准备,并通过平台提出问题。课中,学生使用自带设备开展探究学习和协作学习,教师进行个别或集中指导,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课后,学生将作业上传至平台,进行成果展示并通过自评与互评,实现思维的碰撞和知识迁移,教师通过 BYOD 进行总结、评价,二次收集学生的问题,作为下次课讨论的切入点。

BYOD引领的教学模式,将自带设备的学习行动与信息技术的教学相结合,师生通过电子设备,以V校平台作为空间载体,在校内外开展教学活动。将课堂延伸至校外,构建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实现学生的泛在学习,以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

四、BYOD模式下教学目标与内容的重构

改变一门课程的授课形式,不仅需要重新调整课程的教学模式,还要根据教学模式和学生学情,对原有的教材内容进行删减和增补,设计新的教学内容。另外,为了课程的顺利开展,需要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等多方面思考策略。

1.BYOD教学模式下的教学目标分析

在BYOD的教学应用中,学生可以携带电子设备进行学习,具有便携性、交互性、个性化和数字化等特点,此时教学设计就要结合这些特点,进行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重构。

以《图片加工与制作》单元为例,教材要求的是学生掌握图片获取与制作的方法,体验图片的魅力。在具体的章节安排中,主要包括获取、加工图片和制作图片,涉及到的内容分为图片的基础知识,使用光影魔术手、美图秀秀等软件处理图片,使用Photoshop软件制作图片等。如果直接将教材内容转移到BYOD的教学应用中显然是不合适的,必须对教学目标和内容有所取舍,BYOD模式下的单元教学目标详见表1。

从表1可知,除了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之外,该模式下的教学目标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学习探索,自主选择绘图软件、海报制作软件等,开展自助式的学习,将学习的掌舵权交给学生。该目标也更加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希望通过原创的任务和自主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BYOD教学模式下的教学内容分析

结合教学目标,笔者重新思考了教学内容,并借助表2对原教学内容和BYOD应用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对比展示,结果发现:BYOD应用下的教学内容涉及面更多,不仅包含原有的部分内容,如走进图片世界、介绍图片功能等;而且针对平板的特点,设计了适合移动端的知识与技能,如从设备的自带相册切入到浏览、管理图片的学习,通过新建相册的方法帮助学生归类整理图片;使用美图秀秀、概念画板等软件,体验图片的加工、处理和绘制,并将画笔、图层的概念融入其中;借助“在线PS”这一在线平台,让学生了解Photoshop软件,学习抠图、合成和文字工具,任务聚焦为海报的制作,并引导学生了解模块化海报制作软件,如稿定设计、创客贴设计、Canva等;最后,笔者引入了H5页面的制作,H5作为一种较为流行的语言描述方式,可以实现视频、音频、图像、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交互。在宣传方面,是对于静态海报的最佳补充,从静态的图片延伸到交互的H5页面,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打開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的魅力,而从逐渐培养他们泛在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

五、BYOD应用的教学策略

基于V校智慧教育云平台的BYOD教学应用,从教学形式上,要强化学生的探究意识,弱化指导感受;从教学内容上,要注重趣味提升,强调情景真实;从教学技巧上,提倡个性化学习,增强过程性评价。

1.强化探究意识,弱化指导感受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通过同化、顺应等方式,建构已知与未知之间的联系,最终实现大脑新结构的过程。在这个学习活动中,包含了情景、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要素,BYOD的教学应用在一定意义上是符合建构主义理论的。在校内或者校外的教学情景中,学生利用自己的设备,根据个性化需求,借助自我探究和交流、协作的形式,开展意义建构[11]。从本质上讲,在建构活动中,学生是有效建构的执行人,教师则起到辅助作用。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一直作为学习主体存在,他们在课堂中利用自带设备检索信息、传递信息、共享信息、处理信息和评价信息,如在海报制作的教学中,采用“问题—探究”的方式组织教学,抛出如图2所示的一系列问题,让学生通过搜索问题、合作交流的方式解决问题,以达到了解海报、掌握制作的软件、学会制作方法的目的。

在此类学习过程中,教师仅仅作为引导者,而非传统意义上的“指导者”,作用是帮助学生梳理解决问题的步骤,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和交流。值得注意的是通过长时间的探究学习训练,学生会较好地掌握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是什么(发现问题)、为什么(分析问题)、怎么做(解决问题),并在后续学习中形成信息技术的学科思维,掌握网络搜索、资源分类、数据对比等信息化的问题解决习惯。

2.注重趣味提升,强调情景真实

BYOD引入教学,对学生有着较强的吸引力。首先对学生而言,设备本身就具有娱乐功能,他们在校外也会使用设备进行娱乐活动。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应用软件或在线平台,让学生进行操作,体验有趣的知识获取过程。如加工图片部分,让学生利用美图秀秀软件加工、处理自己相册里的图片,给图片调整色调,添加文字、修饰,制作拼图等等,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学生使用自己的设备,操作上更为熟悉;处理自己的照片,情感上也愿意尝试。这样一来,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提升了学习效果。

在真实情景中学习的知识才是最有效的,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学习任务的真实性,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学有所用”。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恰逢母亲节、国际护士节、五四青年节等节日,班主任组织学生通过文章、绘画、小报等形式参与活动,电子绘画和海报制作的相关知识,一下子让学生感受到了信息技术的魅力。笔者也结合学生的德育任务,开展了相关教学。对学生而言,学习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增强自己的知识储备,更可以为生活和学习服务,用信息手段来表达自我情感。

3.提倡个性化学习,增强过程性评价

在BYOD的应用模式中,学生的学习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教师的传授,更主要的是自己的探索,在这样的形式下,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得到了尊重和允许。在任务解决过程中,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的设备、自己熟悉的软件、自己喜欢的方式开展探索。如绘制图片时,学生可以使用教师推荐的软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绘画习惯选择软件,甚至可以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给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是推荐者也是学习者,可以助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也可以收集学生的学习作品,作为二次备课的资料。

当然在个性化学习的探究过程中,总会有个别学生脱离学习主线,出现开小差的情况,此时过程性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借助V校平台,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提交作业、留言问题、在线打卡等方式,了解其学习情况,针对性地给出指导,提高教学效果。另外,除学习成果外,课堂的纪律表现也是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制定BYOD使用规则并定期给出纪律表现评价,以此来约束学生的行为。最后,通过V校平台,定期汇总展示学生学习和纪律方面的表现,形成学生的成长数据档案。

六、结束语

从《图片加工与制作》单元的教学来看,BYOD模式有较强的可实践性,为教师的多样化教学、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无限的可能,而V校智慧教育云平台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可记录、能追踪的在线学习空间。从实践教学的效果来看,随着BYOD和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教育的改革也将朝着现代化、多元化、个性化方向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智华,袁东斌.BYOD在开放大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1):10-13.

[2]杨歆,邓香.基于学生自带设备的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0(2):31-33.

[3]成诗敏,曹旺.中小学教学中BYOD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6,26(3):46-52.

[4][美]NMC地平線项目.新媒体联盟2015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J].龚志武,吴迪,陈阳键,等译.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2):3-22+42.

[5]周小艳.BYOD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徐州:江苏师范大学,2017.

[6]Violino,B.Education  in  your  hand.Community  College Journal[EB/OL].http://www.ccjournal digital.com/ccjournal/  20120809?pg=40#pg40.

[7]Yanjie Song."Bring Your Own Device(BYOD)"for seamless science inquiry in a primary school[J].Computers & Education,2014(74):50-60.

[8]汪丽,潘建斌,冯虎元.基于BYOD的高校课堂新型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5,25(1):39-45.

[9]马燕,邓巧妹,郝明君.BYOD引领的教学模式变革你准备好了吗?[J].数字教育,2016(5):1-6.

[10]陈卓,何琳,王家林.基于BYOD的混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18):19-22.

[11]赵慧臣,杜振良.混合学习理念下“自带设备”(BYOD)教学应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J].中国电化教育,2015(12):126-131.

(编辑:李晓萍)

2511501705285

猜你喜欢

混合式学习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的设计与研究
基于Moodle平台的混合式教学设计
混合式教学法在《现代通信技术》课程中的探索与应用
利用蓝墨云平台在高职药学专业《药品保管》课程开展移动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探索
基于微信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