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官德例说

2021-03-20朱国南

共产党员(辽宁) 2021年3期
关键词:官德严以律己清正廉洁

文/朱国南

所谓官德,就是从政为官的道德。纵观古今,为官无德者,没有不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为官德高者,则为世所尊崇,为民所赞颂。

官德包括清正廉洁、勤政为民、克己奉公、崇节尚俭,等等。为官如何修身立德?我们大可以从历史上一些贤官良吏的从政为官事迹中,感受与领悟他们的为官之德。

为官就要守土尽责

俗话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在贪赃枉法盛行、难以伸张正义的封建社会,为小民主持公平、维持公道是呼声殊高的民众诉求,故有此说。事实上,为官职责并不只是为民“做主”,更要为民做事、为民谋利、为民造福。用现在的话说,从政为官就是要恪尽职守、担当责任,维护并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

夏相关龙逄是华夏史上第一个以死谏君的忠臣。当时的君王桀暴虐荒淫,关龙逄多次直谏,即使桀暴跳如雷也站在朝堂上不肯离开,遂被桀处死,用生命践行了自己的职责。此后,桀行事更加肆无忌惮,最终落了个身死国灭的下场。

《清史稿》记载,河南新安知县陆师在任期间,政绩显著,民望甚高。有一年,他离职回乡服丧,途中遇见几个士卒驱赶牛车,牛车上载着多名妇女。陆师询问得知,这些妇女是本县饥民,已被某将军买下作婢。陆师大怒,厉责士卒,令官吏当即把妇女送回家,并派人转告某将军要约束士卒。有人劝说,您既已离职,何必惹恼将军?陆师严肃地说,知县一日未出境,怎忍心让民受苦?陆师不畏威权,站好最后一班岗,在官官相护的封建时代,他的责任心值得称道。

为官必须清正廉洁

清正廉洁,是古往今来从政为官的一个准则。有人说,“官”字两个口:口碑和口袋。口碑好,说明有政绩;口袋严,说明守清廉。贪乃为官大忌,贪欲之门一旦打开,便会一发不可收,最终滑落到贪污腐化的罪恶深渊,不少贪腐“老虎”“苍蝇”就是这样成了阶下囚。在诱惑多多、围猎重重的仕途中,为官者最要紧的就是“不贪”,严格管住“口袋”,坚决却礼拒贿,保持清正廉洁。

《左传》记载: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人,把一块美玉献给位列六卿高位的子罕,子罕坚决不受。献玉的人说:这是一块世上稀有的珍宝,所以我才给您送上。子罕说:我把不贪作为珍宝,你把美玉作为珍宝,如果你把美玉给了我,那么我们都失去了珍宝。与其这样,还不如你我都各自拥有自己的珍宝。子罕说得很对,做得更对,授玉与受玉何止“双失宝”,行贿和受贿更是“双犯罪”。

这种具有哲学思辨意味的对话,还出现在春秋时期鲁相公仪休和送礼者之间。公仪休喜欢吃鱼,有人就送鱼给他,他拒而不受。送鱼的人说:“听说你喜欢吃鱼,为什么不肯接受我送的鱼呢?”公仪休说:“我现在做宰相,想吃鱼就可以买来吃,如果我因为接受了你送的鱼而被免去宰相之职,我自己就买不起鱼了,到那时你还会再给我送鱼吗?因此,我决不能接受你送的鱼。”

为官至要严以律己

严以律己,是从政为官必须始终遵循的道德取向,古今中外无不如是。在当今社会,党员干部要做到从政清正、为官廉洁,除自觉接受法律纪律、规矩制度的规范、制约和组织上的监察、督查外,还要不断加强自身党性修养和道德修为,自省自警自律,慎初慎独慎微,坚决掐灭获取不义之利的念头,不给别有用心者留下送礼行贿的由头,让各种诱惑、糖衣炮弹无孔可钻。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林则徐被任命为江南监察御史,巡视江南各地。他到澎湖群岛寓所刚歇下,有个自称“花农”的人就献上一盆玫瑰花,还特意提醒“请林大人换个大盆栽花”。林则徐心知有异,一脚踢翻花盆,盆里现出一个红包,里面包着一只足有半斤重的金老鼠和一纸信笺,笺上写着:“林大人亲收,张保敬献。”林则徐当场将张保行贿的金老鼠没收,上缴国库。

广州林则徐纪念园内的林则徐塑像

作为因查禁鸦片而流芳百世的民族英雄,林则徐严以律己的修为和廉洁正派的作风亦值得后人景仰。他在几次升任出差途中,都曾发出“传牌”,一不准下属远迎,二不准大摆宴席,三不准随员索贿受贿,甚至详细规定“只用家常饭菜,不必备办整桌酒席,尤不得用燕窝烧烤”,用严格的自我约束成就了清廉的官声。

为官功在善干有成

廉政和勤政,如鸟之双翅、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只有既廉政又勤政,才能造福一方,受到民众的欢迎。现实中,有些人从政为官图清闲、懒作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乐于做四平八稳的“太平官”。其实,懒官、庸官和昏官、贪官都有违党的宗旨,有负群众的信任与重托。当官怕理事、不管事、懒做事、不成事,这又何殊于庙堂屋脊上的陶犬瓦鸡?

纪晓岚曾写了一篇《阎王断狱》的故事:有个毫无政绩的官员死后,昂然而入阎罗殿,说自己虽没什么功劳,但一生为官清廉,到每处视事只喝一杯水。官员认为自己无愧于鬼神,阎王却讥笑他说:“为官一任,不能造福一方,能算好官吗?如果不贪钱就算好官,那还不如雕一个木头官放在那里,连水也不用喝,岂不更加清廉?”官员闻言,原本凌厉的气势顿时消失了。纪晓岚通过这个故事,讲出了自己的从政理念:为官不清廉不是好官,不担当、少作为的懒官庸官糊涂官也不是好官。作为一名官员,没有功劳即是“负国负民”。

如今很多人谈起明朝官员海瑞,都会津津乐道于海瑞廉洁自律的故事,却对他为官期间励精图治、兴利除害的功绩知之甚少。事实上,海瑞不仅是廉吏,更是能臣。海瑞在应天巡抚任上只待了短短一年,却在财政极为紧张的情况下,疏通了吴淞江和白茆河,使之通流入海,将祸害江南地区长达百年的吴淞江水患彻底解决。其实,疏通吴淞江河道的工作从明朝初期就开始了,但一直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年年修、年年涝,以至民间歌谣说“唯淮海龙王始能开得”。海瑞身先士卒,“乘轻舸往来江上,亲督畚锸,身不辞劳”,并针对当地饥民众多的情况,创造性地“以工代赈”,招募饥民参与修河,既解决了饥民没饭吃的问题,还节省了疏通河道的工程费用,仅用时两个月、用银不到七万两就疏通了吴淞江。

为官要有淡泊胸怀

谈到对权位的态度,我们不妨看看汉时官职低微的郎官颜驷。有一天,汉武帝来到郎署,见郎官是一名须鬓俱白的老者,便问道:“公何时为郎?”颜驷答:“臣姓颜名驷,文帝时为郎。”汉武帝又问:“为何老而不遇?”颜驷答:“文帝好文而臣好武,景帝好老而臣尚少,陛下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世不遇。”武帝觉其答语机趣有理,经过考察了解到颜驷人品好、有才学,就越级提拔他为会稽都尉。

“人品好、有才学”,又“三世不遇”仍泰然处之,不怨不艾,忠于职守,敬业勤勉,这样德才兼备的人最受人赏识、最值得任用。颜驷升职,关键在此。

官德内涵广泛,本文所谈的尽责、清廉、自律、有为、淡泊只是其中几个方面。此外,如兼听、节俭、纳谏、自省等,对于从政为官也十分重要。“开卷有益”,多读些史书,以史为鉴,定能从中得到感悟和教益。

猜你喜欢

官德严以律己清正廉洁
多点规矩律己,留点余地待人
列宁优良作风的回顾与启示
“三严三实”是党员纪检干部履行职责的尺子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党纪“官德”内容的示范效应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道德阵地
从“鲁相嗜鱼”到严以律己
以“三严三实”为指导健全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机制的探讨
古代官德之反省内求及其现代启示
古代官德之清廉俭朴与现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