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策略分析

2021-03-19李琳

天津教育·下 2021年2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新课改教学策略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在核心素养的教育背景下,创新高中历史的教学模式及方法是必然趋势。本文从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以及其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影响入手,探讨高中历史教学的措施及路径,为高中历史教师提供详实的参考资料,强化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历史;新课改;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06-0125-02

【Abstract】With the promo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it is an inevitable trend to innovate the teaching mode and method of high school history under the educational background of core literacy. Starting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history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and its influence on students' core accomplish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easures and paths of history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provides detailed reference materials for senior high school history teachers, strengthens the teaching effect of history classroom in senior high school, and promotes the promotion of students' history core accomplishment.

【Keywords】Core literacy; High school history; New curriculum reform; Teaching strategie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及方法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其中也包括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历史是一门信息丰富的学科,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历史、理解历史,提高自我意识,促进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随着教育的改革,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大势所趋,同时社会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越来越重视,高中历史教师也需要响应新课改的要求,积极完善教学模式及策略,加大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力度,提升他们的历史核心素养。

一、历史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意义

历史核心素养是通过学习历史文化知识而体现出来的历史素质,是一种内在品质。在人的一生中,历史的作用特别重要,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及人生高度。通过历史教材的学习,学生可以对历史人物、事件进行分析,学习他们的历史经验,学习历史伟人的情怀及精神,并将其应用到个人的工作、学习及社会交往中,引导他们用辩证的思维去分析历史教材及案例,培养时空理念、家国情怀,这也是历史核心素养的集中体现。

學习历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让他们可以理解历史中蕴含的真谛,不断提高自己的历史定位,促进个人的社会发展。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非常重要,需要教师采取合理的教学模式,在进行历史课堂教学设计时要以人为本,利用有趣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性及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品格;核心素养促进历史教学改革成为必然趋势,使历史课堂更加科学、合理,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参与到教师教学中。

二、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

(一)应试教育为主

目前,历史是一门记忆性较强的科目,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多样且烦琐,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学生学习主要是死记硬背,历史教学过程也主要是围绕教材中的历史人物、事件展开,教师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依然还是成绩。因此,很多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更多的是讲述如何记忆,导致历史教学轻过程重结果,历史课堂成了读教材、背观点的过程,对历史素材的分析不够透彻,更加枯燥乏味。很多学生难以适应此种历史教学模式,可能会产生厌学的情绪,不利于对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不利于历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二)历史教学设备落后

由于历史科目在高考成绩中的占比不大,很多学校对历史教学设备的重要性及作用重视不足,特别是在一些文理分科的省份,在历史课件、教学设备、影视资源、网络课程等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导致历史教学设备与时代脱节。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多种先进的历史教学设备及资源不断涌现,对提升历史教学的效果及学生的历史素养等有极大的作用;先进的投影设备、教学设备在很多辅导机构早已普及,而部分地区公办高中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导致教学的效率大大降低,没有充分将现代化的教学仪器应用起来,限制了历史教学的高效发展。

(三)学生个人情况参差不齐

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学习、行为、脾气等千差万别,这与他们来自不同家庭、不同生活环境及不同的社会关系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的基础能力、思维习惯、处事方式也不相同,有的学生理解、学习能力比较强,而有的学生学习历史课程比较吃力甚者讨厌历史课程。历史教师在教学时就会面临一定的困难,课堂上讲课的内容被学生接受的程度不同,有的学生很容易就将课堂内容掌握了,而有的学生则比较困难,给历史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题。

三、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随着高中历史课程的不断改革,很多历史教师需要不断探索高效的教学,以提高历史学习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创设历史情境教学

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创新教育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及效率,教师在历史教学时可以创设教学情境,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材料,加强启发性教育,让历史事件犹如在眼前。通过先进的教学设备增强视觉冲击效果,构建历史情境教学,将学生的兴趣与历史课堂融合起来,让他们感受、品味历史,让学生感受到历史课堂的意义,更好地学习历史知识的内涵,培养他们的历史素养。历史教师在讲述事件时,要选取优质的教学资源构建情境教学环境,比如,讲解“祖国统一大业”时,可以将相关的历史图片、影视资源及音效综合起来,让学生深入这段历史发生的过程中,并进行热烈的讨论,从而对祖国领土不可侵犯这一事实产生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打造思维课堂

高中历史课堂中教师是主导者,教师要打造思维课堂,在备课的过程中,对教材内容、目标及难点进行分析,历史课堂要在实践探索上设计趣味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进行积极的讨论,学生才能有不同的立场、观点,强化学生的记忆及理解,营造学习氛围。例如,教师在讲述抗美援朝战争时,可以选取《邱少云》《上甘岭》等电影精彩片段给学生播放,让历史事件及人物生动形象,并提出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高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高中生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是学生性格、脾气、体能、思想、观念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提高他们思维水平的重要时期。

(三)加强先进教学设备的应用

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为师生提供了先进的教学服务平台,加大对历史教学设备的投入力度,能够让高中历史课堂走向信息化、网络化、有趣化,比如多媒体设备、教学情节模拟设备等。这些教学设备可以让信息化技术应用到教学中,可以模拟历史发生的情境,给学生创建身临其境的教学课堂,激发高中历史课堂的活力,让教学手段产生新的飞跃;采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创新教学模式,多媒体应用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教学课堂的趣味性及互动性。

四、结语

随着新课改的推進,素质教育是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提高高中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是大势所趋。高中历史教师也需要响应新课改的要求,积极完善教学模式及策略,提高历史课程的教学效果,提升他们的历史核心素养,推动历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苟雪艳.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策略分析[J].新课程研究,2020(13).

[2]丁彦平.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分析[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22).

作者简介:李琳(1976.03-),男,汉族,山东菏泽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历史课堂教学。

(责任编辑  袁  霜)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新课改教学策略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