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习力”课堂建构的试题编制

2021-03-19马小花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学习力思维

马小花

摘 要 学习力是真正沉淀下来的学习能力,是学生能够带得走的素养。传统数学试题题型固化,过于注重考查学习结果,呈现方式脱离现实情境,而基于“学习力”建构下的试题编制,打破试题固化模式、重设学生答题路径,改变试题结果导向、凸显学生思维过程,调整试题呈现方式、提升学生应用意识,从而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经历、体验、反思建构学习力,直指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 思维 学习力 试题编制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认为数学教学应注重学生学习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并提出“为学习力而教”的主张。这种主张认为“对于学生而言,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经历、体验、反思后建构起来的学习力,才是真正沉淀下来的学习能力,是学生能够带得走的素养,也是维系他们未来继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的宝贵财富”[1]。

如何让“为‘学习力而教”的主张得到更好的落实?笔者基于教学实践,从数学学科视角出发,通过传统数学试题编制和基于“学习力”课堂建构的试题编制的对比分析,审视教师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建构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力的策略,从而让数学学习在课堂上真正发生。

一、打破试题固化模式,重设学生答题路径

小学数学试卷主要有填空题、计算题、选择题、解决问题等题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原有题型已经无法满足新课改理念的需求。以本校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中的一道计算题为例,学生答题方法大致分为以下两种。

绝大多数学生运用的是第一种方法,第二种方法运用的人极少,两种方法人数相差悬殊。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材是这样编排的:第一步观察算式特点;第二步通分计算;第三步借助数形结合引导学生用转化的策略解题;第四步规范计算过程;第五步回顾整理,突出画图可以辅助学生理解转化的策略。

再遇到此类题时,教师很少提及画图的方法,往往会强调转化的策略,重点关注学生的计算过程,还会选择类似习题强化此策略。至此,转化策略在学生心中“根深蒂固”。当学生在考试中遇到类似的题,第一反应自然是选用转化的策略解题,这也正是选择第一种方法人数多的原因。

第二种方法的学生是怎样想的呢?通过对比发现这道题与例题并不完全相同,不用转化的策略,改用画图结合分数的意义去理解更易解决。根据本题的算式特点,发现每次减完后都剩下之前的,这样很快就能判断出答案就是算式中的最后一个数:。

很显然,这几位学生想到了这种方法。那么,学生为什么没有直接写出得数,仍然写了四步呢?如果题目变得更复杂一些,如1-----…-,那计算过程岂不是非常复杂?学生明明已经找到了规律,能直接写出答案,为何还要写出这么多步骤?究其原因是多年来数学题型的答题要求被固化了,如递等式计算得有过程,不能直接写出得数,否则会因不规范而被扣分。

课改后,课堂上鼓励学生不拘一格,提倡一题多解,尊重学生的个性,保护学生别样的思维。教师的教育理念更新了,学生的学习力提升了,但作为评价学生学习力的试题题型却没有及时跟进。这就要求教师在编制试题时,打破题型固化模式,创造新的题型,重设学生答题路径,为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创造空间,为学生的学习力发展保驾护航,让试题成为评估学生学习力水平的有效手段。如上面这道题,安排在递等式计算这种题型下,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多种需求。可以尝试把这道题安排在开放题中,让学生跳出束缚思维的解题套路,允许他们用任何合理的方法答题,可以按照传统要求答题,也可以采用说理或画图等别的方法答题。

二、改变试题结果导向,凸显学生思维过程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学完之后,相关试题中通常会出现这样的填

空题:

把3升牛奶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3升牛奶的;每个小朋友分得( )升牛奶。

而本校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试卷中的一道操作题,打破了这种出题习惯,试题如下:

下面的每个长方形都表示1升牛奶,在图中表示出“把3升牛奶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的结果”。

“每个小朋友分得3升牛奶的;每个小朋友分得( )升牛奶。”

如果本知识点用填空题这种传统方法考查,教师只能判断出学生会不会,至于哪里不会则无从知道。而调整成操作题后,不仅能判断出学生会不会,而且能从学生的答题过程中获得大量信息。

以下是笔者通过这道题的答题情况分析出的相关信息。

本校学生答题方法大致分为以下四种。

第一种画法的学生思维清晰,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到位;第二种画法的学生对平均分的概念拿捏不准,三个长方形采用了三种不同的分法;第三种画法的学生不知道如何在图形中表示出平均分;第四种画法中学生是先想结果,再重新画图,没有掌握分数的意义,最后填空部分也是错的。如果这道题是前置性预习作业,答案有多种很正常。但是,在期末试卷上,出现这么多种画法,实在让人匪夷所思。同一道题,为什么会存在这么大的差异?

还是回到教学之初。此题考查“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掌握情况,教学时教师大致有两种教学路径:第一种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定为教学重点,用课件演示分饼的过程,进而很快得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剩下的时间让学生练习,巩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第二种把“经历分饼的过程”定为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师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用纸代替饼,经历分饼的过程,最终得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再完成相应巩固练习。

教师的教学理念不同,关注的重点不同,达成的目标不同,学生的收获与体验自然也不同。当遇到与“分数与除法”相关的填空题时,两种教法难分伯仲。但当遇到需要借助分数的两种意义来画图并完成填空题时,第二种教法更胜一筹。因为第一种教法以知识为导向,在课堂中重点教授基础知识与解题方法,而第二种教法遵从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关注对“教学细节”“学习经历”的考查,凸显学生的思维过程,让学生的思维可见、让学习真的发生。

三、调整试题呈现方式,提升学生应用意识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学完之后,相关考试中通常会编制这样的试题:

两道题都是考查圆柱体积的计算。学生在解答第一种题时,往往不假思索就能列出算式,找到答案,正确率很高。当用第二种方式出现时,学生的速度慢下来了,正确率也降低了。

为什么同样的知识点换一种呈现方式,学生的正确率会不同呢?当以计算题的方式出现时,所有条件一目了然。学生利用这些条件可以直接套用公式,计算出得数。而以解决实际问题方式呈现时,学生首先必须具备分析问题的能力。因为题目中的信息量很大、干扰信息很多,学生必须通过甄别,从繁杂的信息中找到有用的条件。同时,学生还必须具备选择策略的能力,得思考该从条件想起,还是从问题想起等问题,是先看图还是先看文字等策略。此外,还需要把数学知识融入到实际生活的能力。生活中的圆柱与学生数学课上形成的圆柱模型产生了一些冲突:数学课上圆柱的高,在生活中变成了墙的厚度;求圆柱的体积变成了求土石的体积,这些都得学生在审题后通过加工切换才能弄清楚。

通过对比不难发现,调整试题的呈现方式,让数学知识点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增加题目的灵活度和应用性,可以激发学生的深度思维,让学生真的思考、真的成长。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數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在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应用意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力。

参考文献

[1] 张齐华.为“学习力”而教[J].小学数学教师,2020,(01):13-17.

[责任编辑:陈国庆]

猜你喜欢

学习力思维
思维总动员(三十)
巧设提问,让思维多走一步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运用思维导图提升学习力的论证研究
思维总动员
谈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三种”策略应用
轻摆渡,济江川
基于思维的可视化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