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编教材阅读策略单元编排特点与教学策略

2021-03-19傅登顺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统编教材

摘 要 统编教材阅读策略单元是教材创新亮点之一,教材试图通过阅读策略的教学,致力于学生阅读素养的快速整体提升。然而这毕竟是教师首次相遇的教学单元,就如何教学比较迷茫,需要有相应的指向与引领。首先,要对阅读策略单元有准确的教材解读,其次,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深化一元,带动全片,促成转化。

关键词 统编教材 阅读策略单元 深化一元 带动全片 促成转化

统编语文教材三至六年级上册皆设有一个阅读策略单元(以下简称“策略单元”),这是统编教材的创新亮点。

一、閱读策略单元的教材认知

阅读策略是指阅读主体在阅读过程中,根据阅读任务、目标及阅读材料特点等因素所选用的促进有效阅读的规则、方法和技巧,熟练的读者都是运用了有效的阅读策略帮助他们理解文字的。策略单元教学首先要对单元编排和意图有一个较全面的认知。

1.策略单元的自身认知

(1)教学目标明确。策略单元教学目标由单元导语和语文要素第一条构成。如四年级上册策略单元的单元导语“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语文要素第一条“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学指向是学生先有“疑问”而后学会“提问”,在教学之始就要让学生明确该单元“有哪些内容”“要学什么”。

(2)系统化结构设计。首先,内容上体现了承接递进的关系。不同册次的四个策略单元紧扣怎样阅读而展开,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发展,并紧扣年级特点。其次,单元位置安排。三年级安排在第四单元,四年级与五年级安排第二单元,六年级安排第三单元。三年级的首次出现,由于是第一学段以识字写字为重点向阅读转换的过渡期,需要有一定的阅读积累,于是在前三个单元阅读的基础上才安排策略单元。四年级和五年级为了发挥其全年级中的领头作用而安排在第二单元。六年级安排在第三单元是为后续更高要求的阅读留出空间。

(3)细致的过程化安排。如果说单元导语与语文要素是策略单元的总目标,那么目标的分化、转化是策略单元的过程性安排。以六年级“有目的的阅读”为例,每一篇课文课题下都有相关的学习提示,一篇课文一种方法分派在课文当中,并在课文阅读过程中掌握。该单元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与一篇略读课文,体现了“学得”向“习得”的转化,然后再通过语文园地“交流平台”,采用学习伙伴对话形式巩固和提炼阅读策略,促进由感性向理性的内化。

2.策略单元的联系认知

(1)策略单元之间的联系。如果把策略单元的预测、提问、提高阅读速度、有目的的阅读四个策略横向来看,为什么在众多的阅读策略中选定这四个策略呢?因为它们具有基础性和运用广泛性的特点,有助于解决阅读中最基础性的问题。纵向来看,前一个策略是后一个策略的基础,后一个策略是前一个策略的发展。

(2)与普通单元之间的联系。策略单元与其他单元也是不可分割的。策略单元出现在某个年级,是与该年级阅读能力的培养目标相融合的。如统编教材文章篇幅明显加长,尤其是中高年级,长文如何短教,提高阅读速度是必然的,为此安排了“提高阅读速度”的策略单元。再如阅读是一种很私密性的活动,也是学生个性化阅读多年的体现,为此在六年级安排了“有目的的阅读”策略单元。

(3)阅读策略的实践运用。提升学生阅读素养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仅靠几个阅读策略单元是难以见效的。为此,需要与其他单元以及学生的课外阅读配合,把阅读策略一以贯之地运用到常规单元和学生的课外阅读中。如预测的前提是想象,而预测的想象是有依据的合理想象,其实童话、寓言、神话和小说,它们想象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一定的现实和情感基础的,教学中要给予启发与引导。在“预测”单元之前有三个单元提出明确的想象要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并渗透想象的合理性,为预测作铺垫。预测策略单元之后的三到六年级教材中,还有11个单元提出想象的要求,它们是预测的持续发酵。

3.对策略单元的比较认知

(1)策略单元有别其他单元指向。策略单元是围绕阅读策略展开的,要让学生明确该单元特有的学习目标与任务,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制定目标评价指标;教学设计要指向阅读策略的转化,教学过程要充分运用课文学习提示和课后练习题;统编教材教学非常强调学生的课前预习,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策略单元教学最主要的目标是促使阅读策略向学生的阅读能力转化,对课文首次阅读至关重要,过早和过高要求学生预习,会削弱策略教学的陌生感,而混同于常规教学的思维,为此,策略单元教学不宜让学生预习,而要保持对课文阅读的原生态、零起步。

(2)策略单元教学聚焦思维品质。阅读策略向学生阅读能力的转变中,其背后是阅读思维品质的形成和作用的发挥。教学中要明晰思维训练的要求和过程。如四年级“提问”。要创设学生提问的思维语境,鼓励学生提问;学会多角度的提问;引导学生将清单中的问题进行辨析,理解什么样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问题,掌握核心问题的标准;提炼归纳出核心的提问,进行提问策略的综合运用。

(3)策略单元遵循螺旋上升规律。策略的习得不可能一蹴而就,五年级提高阅读速度策略充分体现了这一规律。是从四年级下册阅读长课文的初步渗透,到单元中每个子策略的明示,使学生将阅读速度的策略实实在在地知晓并运用。到了毕业年级,再根据阅读目的,选取阅读方法自主运用[1]。

二、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策略

在教学中教师偶尔也会提到阅读策略、阅读方法,但那只是自发、零碎与个人经验型的。而一个策略单元针对一种阅读策略,需要花两周的时间来教学,又该如何教呢?

1.深化一元

策略单元具有较浓厚的主题性和专业性,在众多的阅读策略中,为什么唯独选定这四个策略呢?主要是因为它们都具有基础性、广适性、凝聚性和迁移性功能。为此,策略单元教学“深化一元”是必须的,就如挖井,井深才出水,有水才能浇灌阅读这块广袤土地。当然,这里的“深”不是提高难度,而是恰到好处,并持之以恒地转化为学生的阅读思维和行为。

(1)目标定位。一是目标整合。策略单元目标元素分散在单元教材中,包括单元导语、语文要素、课文学习提示、课后练习题和交流平台等,需要分层分类厘清,并整合在教学中。如五年级提高阅读速度单元就包括有每分钟阅读字数,课文学习提示中提高阅读速度的四种具体方法和“交流平台”,课后练习题针对的是提高阅读速度如何掌握主要内容、体会句子感情、突出重点内容、理解文章主旨的技能技巧。因此,制定目标清单时要做到策略领先、方法居中、技能技巧断后。二是目标分解。目标的分解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每篇课文学习提示和课后练习题中子目标的落实,另一种是课文子目标之间的联系与沟通的依次推进。

(2)整合资源。一是建立整体教学的观念。首先要以单元为基本教学单位,而不是以“篇”“项”为单位。其次要整合好單元的教学资源,安排好教学程序,如单元导语、语文要素、课文、课文的学习提示、课后练习题、语文园地等的排列组合,突出重点。二是上好三种基本课型。一种是单元指导课,主要引导学生浏览整组教材,做好学习规划,整体把握单元教学内容。第二种是主题学习课,主题学习课要在单元导语和语文要素的基础上,紧扣课文学习提示和课后练习题,从学情出发围绕学习中的重点、难点、疑点展开。在以“篇”为单位的课文教学中渗透以单元为单位的课文教学意识与要求。一个单元是个整体,一篇课文是整体之中的小个体,不能因为强调单元整组教学,而把一篇完整的课文分解得支离破碎[2]。第三种回顾拓展课。可以利用“交流平台”回顾本单元学习收获,包括学得、习得、思维与情感等。

(3)过程推进。策略单元是“总—分—总”的结构编排。前一个“总”是阅读策略的概念,如“提高阅读速度”,每分钟阅读不少于300字。“分”是阅读策略之下阅读方法在不同课文中的分配,课后练习题阅读技能、旁注提示等。如“遇到不懂的词语不要停下来,不要回读”“尽量连词成句地读”“带着问题,用较快的速度目睹课文”等,以及与之相配合的“记住画面”“体会感情”“深刻印象”“领会主旨”等阅读技能。后一个“总”主要指通过“交流平台”提炼方法、内化策略。在策略单元教学推进过程中,要做到方法与技能的整合,前一个策略为后几个策略铺垫,在学习后一种策略时,一定要先用好前一种策略,并依次叠加,从而确保策略之下方法的完整性和运用的熟练性。

2.带动全片

“深化一元”是为了“带动全片”,也就是通过策略单元引起对教材中其他阅读策略的重视,并由阅读策略撬动阅读教学。阅读有法,但无定法,教学要解决的是“有法”,而“无定法”是“有法”的个体创新。“预测”是借助想象发展学生思维和丰富文本内容;“提问”是通过提出问题进一步读懂文本;“提高阅读速度”是阅读能力的重要标志;“有目的的阅读”指向强化阅读动机与收获。这四个策略是所有阅读者首当其冲、运用最广泛的策略。

(1)横向整合。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是一个整体,所有内容都是筋骨与血肉相连的关系。策略单元的编排,主要为了强调阅读策略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中不可替代的关系,并通过策略单元教学起到强化和引领作用。为此,三到六年级每个年级的阅读策略要发挥其横向整合的作用。其实教材每个单元,或多或少都包含着阅读策略的元素,它们可以借助策略单元来唤醒。如四年级的阅读策略“提问”与所在年级其他单元是一种横向勾连关系,如“边读边想画面,感受自然之美”“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时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等。为此,策略单元要主动与其他单元建立一种策略上的横向联系,并通过策略单元的教学迁移到对其他阅读策略的关注与教学。

(2)纵向推进。不同策略单元之间是一种阅读策略的纵向推进,如依次由“预测”向“提问”“提高阅读速度”“有目的阅读”的推进,这种推进不是从一种阅读策略向另一种阅读策略的过渡,而一种策略向另一种策略的叠加推进,从而建立起学生最基础性的阅读策略素养,并整合其他阅读策略单元。

(3)经纬融合。如果把三到六年级每个年级的策略单元作为策略推进中的一个经度,策略单元与所在年级其他单元之间视作为不同纬度,那么每个年级策略单元整合其他单元就是一个经度与经纬的融合。而四个策略单元之间构建了阅读策略体系,需要经度推进,也就是不同经度的经纬融合之间的大融合,这样就相当于编织一张经度与纬度之间的关系网。这张网罗列了阅读教学的方方面面。

3.促成转换

阅读策略与其他策略一样都是一种客观知识,阅读方法和技能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操作程序和具体做法。而阅读策略、方法和技能作用的发挥主要是转化为学生的阅读行为。

(1)分层转换。策略也是一个概念,如“提问”是指在一定情境下,教学的一方为促进学习向教学的另一方抛出问题解决的任务,并期望学生积极反应并作答的一类教学行为。而学生自主提问主要针对内容、表达等方面存在疑惑而提出问题。策略是上位概念,知道“是什么”即可。如“预测”“提问”“提高阅读速度”“有目的的阅读”不用多解释。而教学的关键是策略以下的具体方法和技能技巧的运用。如有目的的阅读单元,教材选用了《竹节人》《宇宙生命之谜》《故宫博物院》三篇课文。如《竹节人》从阅读用途提出三种阅读的选择;《宇宙生命之谜》从疑问挑选相关阅读内容;《故宫博物院》从阅读目的提供的三种材料备选与整合。方法的重点不在概念,而是操作程序与应对策略(技能技巧),它们安排在教材的相应位置,方法安排在课文学习提示,技能技巧安排在课后练习题和“旁注”。方法的掌握依托于课文的阅读实践,在实践中认识、熟悉,进而掌握。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仅靠教材是难以达成教学目的的,在发挥好策略单元例子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在大阅读中内化。

(2)练习转换。阅读是一种能力,是一种技能,是阅读训练的结果。阅读策略向阅读能力的转化离不开阅读练习。阅读练习强调针对性、程序性和对照性。一是列好阅读练习清单。如“提高阅读速度”的清单:读的时候集中注意力,遇到不懂的词语不要停下来,不要回读;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借助关键词句,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带着问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等四种方法。当然在教学中不能局限于这几种方法,要善于借鉴和补充教师和学生的经验。二是技能技巧与方法的配合。方法是指向,而在具体阅读中还需要技能技巧的配合。课后练习题和“旁注”的技能技巧的资源,要在方法指导过程中展开阅读实践,同时,要善于吸收来自教师、学生的阅读技能技巧。三是要有明确的终极目标。如通过策略单元教学要达成怎样的阅读行为,实现怎样的阅读能力。首先是亮点指标,如每分钟能阅读多少个字,要有科学测量;其次是指导指标,在提高速度的同时对内容的把握、情感的体验、重点的印象、主旨的领悟等达到一个怎样的水准;最后是情感指标,通过策略单元的教学,学生对阅读兴趣、情感、自信心是否增值。

(3)经验转化。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统编教材最重要的目标之一,也是教学的主攻方向,最终要体现在学生阅读素养上。“教是为了不需要再教。”阅读不但要成为学生的精神食粮,更是学生个性化成长的需要。阅读教学在推进常态阅读的同时杜绝“变态阅读”,适度提倡“异态阅读”。异态阅读是个性化阅读主要特征。如沈从文先生从阅读《红楼梦》中研究服装、菜谱和药方等。为此,尊重学生个性化阅读,就要尊重学生的阅读经验与期待。如在策略单元教学之前先要摸清底:学生读些什么书,怎样读书,读书速度怎样等。其次,要把握学生策略掌握与运用的程度,如在快速阅读中是否把握住重点。再次,在教学之后,要倾听学生对策略的建议和意见,汲取学生的宝贵经验。最后,与学生一起制定课外阅读中用好策略的“承诺公约”,只有课内外阅读并行一致,才能促使客观的阅读策略转化为学生主体阅读素养。

总之,策略单元教学深化一元是手段,带动全片是关键,促成转化是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建.统编教材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与教学建议[J].小学语文,2019(07-08):117-121.

[2] 傅登顺.语文单元整组教学的课型确定与有效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0(08):45-48.

[责任编辑:陈国庆]

猜你喜欢

统编教材
把握好教材,创造性地用好教材
脱离“拼音”拐杖,突破识字难关
“分角色朗读”的七大策略
基于统编教材的综合性学习教学实践
谈统编教材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的亮点
用德滋润儿童心灵,用法护佑儿童成长
统编教材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的价值及教学策略初探
从最新初一语文统编教材得到的教学启示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课后推荐组文的使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