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推拿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上肢运动障碍40 例

2021-03-19杨善康丁海娜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运动障碍经络患侧

杨善康,张 盛,丁海娜

(舟山市妇幼保健院针灸推拿科·浙江 舟山 316000)

脑卒中是危害全球健康的疾病之一,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死因。数据统计85%脑卒中患者早期存在上肢运动障碍,发病后半年内仍有55%~75%存在上肢功能受损,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1-2]。多种方法联合治疗是促进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重要方法[3]。笔者在康复训练治疗基础上运用针刺、推拿治疗脑卒中上肢运动障碍患者,收效良好,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舟山市妇幼保健院针推科收治的80例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中男26例,女14例;平均年龄(58.7±5.9)岁;平均病程(43.1±5.4)d;脑卒中类型:脑出血6例,脑梗死34例。观察组中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龄(60.1±4.9)岁;平均病程(47.3±5.1)d;脑卒中类型:脑出血9例,脑梗死31例。2组患者上述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纳入标准 1)符合脑梗死或脑出血的相关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4]。患侧上肢Brunnstrom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分级为Ⅱ~Ⅳ 级。2)病程<3个月。3)病情稳定、意识清醒、能够配合治疗者。4)患者和家属对治疗有关内容知情同意。

1.3 排除标准 1)合并有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者;2)凝血功能障碍以及其他出血性疾病者;3)近1月内接受过相关治疗者;4)合并有严重的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控制血压、降糖、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营养支持等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具体包括良肢位的摆放、静态牵拉肌肉、缓解肌肉痉挛、被动运动与按摩、维持关节活动度等。同时给予常规针刺治疗,取穴:顶颞前斜线上1/5 段及中2/5段、合谷穴、三间穴、后溪穴、外关穴、通里穴、少海穴、曲池穴、臂臑穴、肩前穴、肩贞穴、曲垣穴、肩髃穴、天宗穴,头皮针选用0.25 mm×40 mm(苏州东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不锈钢一次性针灸针平刺,针体与头皮成30°,快速刺入头皮至帽状腱膜下层,施行200次/min的捻转手法以平补平泻,余穴均选用0.30 mm×40 mm毫针常规针刺,深度10~30 mm,采用平补平泻法,以患者自觉有麻、胀得气感为度,针刺均1次/日,5次/周,中间休息2次,14 d为1 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推拿治疗,具体方法如下:保持患者处于仰卧位,采用掌揉患侧上臂内外侧到前臂,然后在用法,交替进行2~3 次;然后用拇指按揉百会、双侧风池、合谷、三间、后溪、外关、通里、少海、曲池、臂臑、肩前、肩贞、曲垣、肩髃、天宗穴,每穴10~20 次,每次针刺前进行,疗程同对照组。

2.2 疗效标准 参照《脑卒中的康复评定和治疗》[5]中相关标准评定。

2.3 观察指标 1)上肢运动功能评定: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选用简化Fugl-Meyer量表(FMA)评价上肢运动功能,该量表总计66分,评分越高提示上肢功能越好[6]。2)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总计100分。评分越高,代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7]。

2.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0.0进行数据学处理,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 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3.2 2组患者治疗前后FMA、MBI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FMA、MBI评分比较分)

4 讨论

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多由于双侧大脑半球经肼胝体抑制失衡,患侧大脑皮层的兴奋性降低,健侧的大脑皮层过度抑制患侧的大脑皮层;因此激活患侧皮质活性、降低健侧皮质活性,有助于恢复半球间平衡[8]。

脑卒中上肢运动障碍属于传统中医学“痹证”“偏枯”等范畴,该病多由于偏瘫后患肢活动障碍,运动功能降低,久处不动,经脉凝滞收引,气血闭阻不通,不通则痛;气血津液不能濡养肢体关节出现肢体萎缩、关节挛缩。针刺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整机体阴阳,现代研究针刺能够改善大脑受损区域的血液循环,促进大脑神经细胞的分化增殖,调控大脑皮质脑干束,恢复脑功能[9]。推拿手法通过手部作用于肌肤特定部位,具有行气血、疏经络、利关节、理筋骨等作用,现代研究推拿手法可消除肌痉挛、放松肌肉组织,恢复损伤组织以及肌肉间的力学平衡,调整内脏功能阴阳平衡[10]。推拿还能够增强对大脑皮层的刺激,通过本体感受器的传入冲动,促进相关神经元的轴突发芽,抑制异常低位中枢神经控制运动,建立正常的新的神经环路网络,从而改善患者肢体功能[11]。本研究所选头部顶颞前斜线上1/5 段及中2/5段,头针刺激一穴多经,可联系多条经络,能更有效地疏通经络、沟通内外、平衡脏腑、激发经气。现代研究头部针刺能够改善脑血流动力学和缺血缺氧,建立侧支循环,恢复大脑皮质功能与肢体功能[12]。合谷穴、三间穴均属手阳明大肠经,阳明经多气多血,针刺与按揉可使阳明经气通达,鼓动阳明经气、疏通经络;后溪穴通督脉,后溪透合谷可贯通阴阳经气、通阳醒神,针刺与按揉合谷穴、三间穴、后溪穴等穴可直接刺激局部肌肉、神经,协调局部肌肉力量平衡,促进血液循环;外关及通里治疗腕臂不得屈伸;通里穴属心经,又为心经络穴,可宁心安神、通经活络,燮理阴阳,刺之能够醒脑开窍,腧穴解剖显示针刺通里穴可更大程度地刺激尺侧肌肉与前臂内侧神经;少海治疗臑肘挛急常用穴;曲池治疗肘屈难伸;选取臂臑、肩前、肩贞、曲垣、肩髃、天宗等以振阳通络。

本文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患者上肢功能(FMA)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疗后FMA、MBI分值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针刺、推拿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上肢运动障碍患者疗效显著,能够改善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猜你喜欢

运动障碍经络患侧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运动障碍临床分析☆
基于古今文献的运动障碍选穴规律探析
更 正
关于经络是一种细胞外基质通道的假说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4个表现自测经络是否畅通
偏瘫病人良肢位摆放的秘密
乳腺癌术后患者患侧上肢置入PICC导管的临床应用及观察
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10例临床分析
经络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