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气温阳活血法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子宫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2021-03-19詹新林蔡仁燕李美芬辜学敏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温阳性疾病后遗症

詹新林,蔡仁燕,李美芬,辜学敏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广东 广州 510010)

盆腔炎性疾病是指女性上生殖道的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盆腔腹膜炎、子宫肌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等,若未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断或治疗,可能会发生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以往称慢性盆腔炎(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CPID)[1]。该病多见于性活跃期妇女,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特点,发病率近年来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常见表现有下腹疼痛、坠胀、腰骶痛,阴道分泌物增多、有异味,月经发生改变,如经量增多、过少、淋漓不净,宫体及附件组织压痛或增厚等,导致输卵管阻塞、异位妊娠、不孕等出现,西医缺乏有效的根治方法,严重影响妇女心理、生殖健康,危害夫妻关系。近年来笔者采用益气温阳活血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6月本院于门诊治疗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100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50 例患者平均年龄为(30.77±3.63)岁;病程3~52个月,平均(15.91±3.03)月。对照组平均年龄为(31.23±5.66)岁;病程3.5~50个月,平均(15.45±3.12)月。2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盆腔炎症性疾病诊治规范(修订版)》[2]拟定。①多有急性盆腔炎的病史;②下腹坠胀疼痛或腰骶部胀痛,在劳累、性交及经期前后加重;带下量增多,色白或色黄;常有低热、疲乏等症状;③子宫活动受限,常呈后倾后屈位,可伴有子宫体压痛;子宫一侧或两侧可触及条索状物,或片状增厚、压痛,或可触及囊性肿物;可有骶韧带组织增厚、压痛。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妇科学》[3]拟定:主症为下腹疼痛,腰骶胀痛,带下异常;次症为神疲乏力,乳胀,烦燥,腹痛经行加重,经血有块。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无精神病史或意识碍者;对治疗方案知情同意并签署相关文件。 排除标准: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如心脑器官疾病者;不能合作者。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头孢呋辛脂、甲硝唑治疗。头孢呋辛脂(成都倍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 H20010026,规格:0.25 g/片)口服,每次1片,每天3次;甲硝唑(众生药业,国药准字:H44020769),每次0.4 g,每天3次。观察组:采用益气温阳活血中药治疗。药物组成: 党参15 g,当归10 g,川芎5 g,茯苓10 g,白术15 g,生地10 g,丹皮5 g,白芍10 g,桂枝10 g,制附片10 g,桃仁10 g,陈皮10 g,法半夏10 g,香附5 g,根据临床症状进行加减。水煎服,每天1剂,每天2次,分早晚服用。 2组患者均以14 d为1个疗程,疗程间停药5 d,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2.2 疗效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判定。

2.3 观察指标 1)2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4]变化:子宫活动受限、压痛5分;输卵管呈条索状、压痛5分;子宫一侧或双侧片状增厚、压痛5分;下腹、腰部酸痛下坠3分;带下增多2分;带下色黄或有臭味者1分;低热疲乏1分;经期腹痛加重1分;月经量多或经期延长1分;小便黄1分;大便干燥或溏而不爽1分;病程每增加1年加0.5分。积分在15分以上者为重度,10~14分为中度,5~9分为轻度。2)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检测: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阴道彩超检查,记录其子宫动脉的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3)不良反应情况统计。4)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统计2组复发率。

3 结果

3.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 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3.2 2 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比较 见表2。

表2 2 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比较分)

3.3 2 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 见表3。

表3 2 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3.4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及复发及情况比较 观察组出现胸闷1例、恶心呕吐1例,不良反应率为4.0%;对照组出现腹泻1例、恶心呕吐4例,上腹不适2例,头晕2例,不良反应率为18.0%。2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对痊愈患者随访3 个月,观察组复发2 例,复发率为 6.7%(2/30);对照组复发6例,复发率为37.5%(6/16)。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讨论

慢性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多因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愈,或失治误治而成,现代医学多采取广谱类抗生素治疗。本病属于中医学“妇人腹痛”“癥瘕” “带下病”等范畴,认为其病机是湿、热、瘀互结,而瘀是其中最主要的发病因素,由于失治、误治及患者体质虚弱等原因促使湿热之邪蕴积胞脉、胞络,致气血瘀滞;或肝气郁结、气滞血瘀,久则瘀阻脉络,血液循行不畅,导致血瘀为患,出现机体功能失调,故容易诱发此病[5]。根据其病因病机,现代医家治疗多采用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和行气止痛的原则。杨援朝教授认为瘀阻冲任为其基本病因病机,行气活血治法贯穿始终,同时注重固护正气,慎用寒凉之品[6]。罗颂平教授[7]提出治疗慢性盆腔炎应扶正祛邪,补气化瘀散结,攻补结合。

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当中,发现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除了腹痛坠胀、腰骶疼痛等主要症状外,普遍具有神疲乏力、易倦怠、纳差、或者头晕心慌、怕冷等体虚表现,究其原因,可能系素体虚弱不能抗邪外出,或长期过度应用清热利湿等攻伐之品,损伤正气,或长久应用抗生素伤及人体阳气。《素问·刺法论》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是以阳气的正常敷布为基础的,在阳气的推动温煦下,脏腑气机升降开合,气血循经而行,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因此固护阳气尤为重要。久病必虚、久病必瘀,气虚血行不利,血流迟缓,加之盆腔的结构层次错综复杂,血管丰富,为瘀血的形成提供了形态学基础。气虚则寒,寒凝则血瘀;《灵枢·经脉》云:“肝足厥阴之脉……入毛际,环阴器,抵小腹”,足厥阴肝经经气郁滞,则导致盆腔疾病的产。女性多思多虑,又久病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故易气滞瘀阻冲任胞宫。由此可见,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基本病机为虚、郁、瘀三者同时存在,影响冲任胞宫气血运行,形成虚实夹杂的状况,出现不通则痛、不荣则痛,阳虚湿浊内生,下注发为带下等病症。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热证临床上少之又少,即使部分患者见苔黄腻,主要是因为郁而化热所致,非外感湿热之邪。

本研究以八珍汤为基础益气养血活血,加丹皮、桃仁加强活血化瘀,桂枝、制附片温阳通脉,通行十二经脉,引补气活血药达于表里内外,《神农本草经》言附子:“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破癥坚积聚,血瘕,寒湿踒躄,拘挛膝痛,不能行步。”说明其具有温里散结、祛寒湿邪气的作用;陈皮、香附疏肝理气,调节气机;法半夏散结除满;全方共奏益气温阳化瘀之功效,因此能有效缓解盆腔疼痛,减轻患者症状。观察组治疗后有效率为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P<0.05),并且症状积分治疗后(5.02±1.52)较治疗前(18.01±3.28)明显下降,同时低于对照组(8.29±2.1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益气温阳活血法可改善患者症状,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从临床观察来看,中药治疗本病副作用较小,复发率低,优于对照组(P<0.05)。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病理上常常表现为周围组织粘连、增生,甚至瘢痕形成,使盆腔组织失去原有的解剖结构,盆腔血流阻力增加,流速迟缓。研究表明益气温阳活血中药可降低观察组患者子宫动脉血流RI、PI值,较治疗前及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益气温阳活血法能改善子宫动脉血流,血管阻力下降,使瘀滞的状态逐步缓解,盆腔压力减少,有利于炎症的吸收,促使疼痛缓解乃至消失。

综上所述,益气温阳活血法可以有效地改善子宫动脉血流,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盆腔内环境,松解粘连,缓解疼痛;该法能有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临床上值得进一步应用。

猜你喜欢

温阳性疾病后遗症
防跌倒,警惕认知障碍性疾病
阴寒体质化痰除湿需补阳温阳
春天的“后遗症”
对虾常见环境性疾病的防治
猪常见呕吐性疾病的临床表现、药物治疗和预防措施
你有没有网络消遣的后遗症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脑便后遗症应如何调治
温阳解郁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抑郁症30例
益气温阳法治疗心力衰竭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