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课智慧型课堂建设与实践研究
2021-03-19马春燕
马春燕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四川 广汉 618300)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智慧课堂的内涵
智慧课堂作为新时代教育教学的产物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具有两大层面的深刻内涵。
其一,从教学角度而言,智慧课堂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等为指导,以先进的智慧文化观为导向,改变传统课堂及翻转课堂的既有模式,实现“七大转变”,即教学理念由纯粹的教师主导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学习内容由课本知识+微课向多元化教学资源转变;教学流程由先教后学或先学后教向学后实时反馈再进行针对性教学转变;学习方式由被动学习或主动学习向碎片化、自主性、个性化学习转变;交流方式由线下向线上线下协同转变;评价方式由阶段测验、形成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向数据评价为本,多种评价方法并用转变;师生关系由不平等向平等、和谐转变。最终实现教师“智慧”地讲、“智慧”地问、“智慧”地调整、“智慧”地指导,学生“智慧”地合作、“智慧”地探究、“智慧”地建构。
其二,从信息化角度而言,智慧课堂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必要支持,将其融入课内、课外的教学全过程,形成智慧学习环境和智慧学习资源,以客观数据分析学习者基本状况,同时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供针对性极强的工具资源及指导,真正成为个性学习、智慧学习、终身学习。
(二)智慧课堂的特征
1.课堂形态动态化
传统的课堂形态可称为静态化,即教授静态、固化的课本知识,而鲜少涉及学习方法,教师仅仅将教案在课上“完美”演示一番,按部就班推进课程,并未考虑学生深层次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要。同时,在传统的课堂中,师生互动受“师道尊严”影响,成为单向传播和单向交流,没有彰显其真正的价值,流于形式,流于表面。智慧课堂内含的发布探究性课堂任务、创造智慧学习环境等将极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学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知识探究的能力。
2.课堂模式开放化
课堂模式开放化主要指“两大开放”,即教学方法的开放和教学内容开放。在教学方法上,放弃“一言堂”以及“填鸭式”教学,教师的讲授和解释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不再是符合老师的预期、与课本答案一致才叫正确,多引导、多探究、多建构,以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内容上,从始至终选择一成不变的教材未能最大程度上发挥课程作用,学习无处不在,知识无时不有,智慧课堂根据数据分析众多学生的不同学情,依照课堂需要和课程目标,可灵活、迅速地作出调整。
3.课堂活动创造化
传统的课堂活动以班级为单位,以上课为形式,简单完成教师教、学生学的任务,并未实现学生探究性学习、合作式学习,更称之不上智慧的创造。智慧课堂以问题为导向、以知识为基点、以先进设备为保障,帮助学生在严谨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知识储备下发现问题、处理问题,不断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现实能力。
4.课堂反馈及时化
在课程“三段”中,师生随时可以通过教育类APP服务平台,社交软件等进行无障碍沟通,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大扩大课堂互动的辐射范围。而课堂反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形成“课前预测、课中检验、课后追踪”的完美闭合。
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课智慧型课堂建设的意义与价值
首先,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课智慧型课堂建设是应对现实问题的需要。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复杂,根据国家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要求,结合教育部提出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要求,各高校积极进行线上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依托互联网开展智慧型课堂教学,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其次,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课智慧型课堂建设有助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以新媒体技术为工具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巨大优势。思想政治课承担着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伟大使命,肩负着培养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时代新人的职责,在“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再次,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课智慧型课堂建设是“互联网+”时代高校教育信息化聚焦于教学、聚焦于课堂、聚焦于师生活动的必然结果,也是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使命。学生在思想政治课上注意力分散,玩手机现象十分普遍,教师一味地强调课堂纪律也无济于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可顺应教育信息化的浪潮,颠覆教学模式,颠覆课堂结构,将手机从“玩的工具”转变为“学的工具”。
最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课智慧型课堂建设有助于思政课教师以全新的视角和科学的方法来弥补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不足,利用优质课程资源,突破传统教学枯燥乏味的说教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提高课堂参与程度。思想政治课通常采用大班授课制,一个班级少则七十余人,多则二百余人,每节课时间为四十五分钟,教师想在课堂教学中与每位同学互动和交流,检验学习效果十分不现实。另外,思想政治课具有高度的理论性和和抽象性,如果教学处理不当,非常容易将课堂气氛“搞砸”,损害学生的学习热情,严重时将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情绪。智慧型课堂可在课前多角度多方位掌握学生学情,这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教学策略的重要依据,同时,智慧型课堂营造出一种自由、轻松的智慧环境和学习氛围,提供种类多样的教学资源,如小视频、课外延伸读物等,给予学生“学的自由”。
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课智慧型课堂实践案例分析-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为例
(一)课程分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之一,系统地讲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特征、社会作用和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政治经济学基本规律和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及其内在逻辑联系;分析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主要内容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学生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提供理论基础。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研究团队,以“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为使命,以立心铸魂、育时代新人为目标,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改革为动力、以实效为目的的理念,努力探索并构建具有探究性、开放性、互动性的教学体系,着力破解主体、客体、介体、环体等要素之间纵向贯通不畅、横向协同不强、内外互动不足等问题,实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率最优化、效能最佳化、效果最大化。
(二)课程平台
2019—2020—2学期,中国民航飞行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覆盖了2018级飞行A批32个教学班,2019级英语、计科、公共等17个教学班,总计2093名学生。教学团队在学习、研究和比较了智慧树、中国大学MOOC网、超星学习通、雨课堂等几个专业在线教育平台的教学功能和考试功能后,最终敲定“智慧树”。“知到”APP是智慧树网的子品牌,是一款与大师面对面交流学习的基于手机程序客户端应用。学生在手机端下载“知到”App,在智慧平台报道参加在线学习,并完成在线考试。“知到”APP与雨课堂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见表1。
表1 “知到”APP与雨课堂区别
(三)实施过程
1.学情分析
课前,教师通过“知到”APP教师端创建班级群,中国民航飞行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团队成员均在每一个班级群中。
任课教师利用智慧树平台发布学习任务,推送教学资源,2019—2020—2学期课程选择武汉大学的在线课,包括导论和四章内容,共二十九节视频。在完成每一节视频观看后,教师和学生都会在“知到”APP班级群或微信群、QQ群中进行互动交流,答疑解惑。
2.线上导学
课中,教师在“知到”APP班级群中发起手势签到,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腾讯课堂中开启直播,进行PPT演示、分享屏幕展示小故事、小视频等最新线上教学资源,灵活实施教学过程,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重点、难点突破。在此过程中,学生可随时在腾讯课堂的讨论区发送弹幕提问、讨论和抢答,在线上学生更乐意以文字形式发表自己的观点,课堂互动活跃、气氛热烈。但要注意的是,在线教学受网络和通讯信号稳定性的制约,也受慕课平台载荷的影响,不稳定因素较多。同时,在线教学不便于课堂管理,难免出现学生挂机、刷课等现象,学生上课情况无法全面掌握,教师难以做到对学生上课情况的实时监控和及时纠正。另外,在线教学平台不统一,各种群多,消息多,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学习负担,也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和负担,容易导致信息传递失效,发生工作失误。
3.课后拓展
学生在完成每一部分的学习后,教师会通过“知到”APP教师端发布章节练习和章节测试,全部为选择题,满分为100分,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以此作为检验学生学习效果、获取数据、调整教学的重要依据。同时,教师为加深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的学习和理解,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现实能力,布置社会实践作业。此次的社会实践主题为《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结合阅读教材、观看视频教程以及观看《领风者》等,系统阐述自身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时代价值和指导作用等方面的认识,手写完成1500字以上。
4.教学评价
课程结束后,教学团队使用问卷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了在线问卷调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后简称马原)课程调查问卷约852余份,主要调查问题及学生反馈,见图1:
图1 调查问卷情况
大多数学生(94.31%)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是一门理解加记忆的理论类学科,对现实有指导意义。5.69%的学生对课程的认识不够深刻,存在误区。
大部分学生认为马原课对自己的影响是:提高自身能力(83.14%),可以培养创新思维(69.44%),可以更进一步掌握马克思主义原理(77.87%),可以帮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83.49%)。只有少数学生认为马原课没有实际用处(4.68%)。课程教学达到了教学目标,见图2。
图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大学生影响分析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的评价中,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线下学习效果更好(占77.47%),只有22.53%的学生认为自己通过线上学习可以达到比线下学习更好的效果。这说明,学生更习惯于传统教学,另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多数学生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差,见图3。
图3 学习效果评价
大部分学生(93.97%)认为目前的马原慕课平台资源能够满足学习要求。只有3.64%的学生认为还不能满足,这一类是属于自我要求比较高的学生。而2.39%的学生回答未建立或使用慕课平台,这一部分学生属于未认真投入课程在线学习的,见图4。
图4 慕课平台满意程度
99.43%的学生认为马原课老师能熟练掌握在线教学平均台和开展教学,0.57%的学生认为老师不熟练或基本不会,见图5。
图5 教师援课满意程度
对马原课的线上教学总体情况作出满意度评价,非常满意的占69.56%,满意的占24.47%,基本满意占5.27%,三项合计总体满意率占99.30%。对课程教学不满意的仅为0.7%。这说明本学期的马原课在线教学取得理想效果,得到了学生的认可,见图6。
图6 学习效果评价
四、总结与反思
第一,如何创新性地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体系,破解“思政无用论”。以教育部统一的教材体系为依据,吃透讲透学科理论,使学生既能学习系统理论知识,又能深入理解和掌握思想政治理论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提升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创新意识,发展自主习得和深入探究的原创能力,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作为首要目标。
第二,如何构建探究式教学方法体系,增强亲和力与吸引力。通过以问题为导向、课内课外、网上网下互为补充,全面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平台。通过热点分析、案例展示、专题研讨、课件制作、情景体验等方式,吸引学生广泛参与,积极投入。
第三,如何创新教学管理模式,破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中的“两张皮”现象,使教(教师)、学(学生)、督(督导)、管(管理者)互为协调,彼此配合,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员参与。
第四,如何发挥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他们开展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以科研引领教学,以教学推动科研,打造一支有坚定信仰、理论造诣深、教学水平高的团队,实现科研与教学协同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