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适应视角下来华留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研究

2021-03-19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跨文化留学生

韩 玲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到:我国应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1]。教育国际化包含各种因素:学生来源多元化、学生视野国际化、教师队伍国际化、科研合作国际化、课程设置国际化等。来华留学生不仅是我国高校国际化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播中华文化的载体。

国家有关部委2017年颁布的《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对国际学生开展中华优秀文化和风俗习惯等方面内容的教育[2]。”因此如何提高来华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度,提升他们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并借助留学生这一媒介推进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进而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值得深思。

一、文化认同的内涵

文化认同(Cultural Identity)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家埃里克松(Eriksson)的重要理论贡献,后被其他学者广泛运用于社会、历史、政治、文化等领域的研究。简单来说,文化认同是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与某个文化中多数成员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相同或相一致的程度[3],体现了个人对于某个特殊文化或者族群所具有的归属感[4]。国内外不同的学者对文化认同的内涵做了不同维度的区分。Ward与Kennedy(1994)认为文化认同可以划分为客族文化与主族文化两个维度,分别是对本民族文化与移居国文化的认同程度[5]。Bhugra(1999)为文化认同设计了包括礼仪、宗教、语言、娱乐活动以及饮食习惯五个方面的内容[6]。而国内学者任小华(2010)将文化认同视作对一个群体认知、情感与行为三个维度上的认同[7]。高一虹(2008)等人则是通过语言、行为习惯、价值观和娱乐这四个维度对文化认同进行研究[8]。同样将文化认同划为四个维度的还有魏岩军等人。

留学生的文化认同是留学生对不同于其母语文化的异质文化的接纳、认可和归属的一种心理倾向和情感态度。一方面,留学生在异国留学,不仅是学习东道国的语言、专业,也是一个接触、学习和适应东道国文化的过程。另一方面,对留学生而言,能否认同东道国的文化以及对东道国文化的认同程度直接关系到其在东道国的学习和生活的适应情况。因此,无论对东道国或是对留学生个体,文化认同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文化认同与跨文化适应

文化认同理论与跨文化适应、涵化等概念紧密相连。文化认同是跨文化适应的基础,跨文化适应是文化认同的结果。由于文化差异引起的文化冲突、文化休克等跨文化适应问题使留学生在新的文化环境中难以建立起归属感,这会影响来华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评价。

认同建构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本研究中的留学生都是成年人,已具备了完整的母语文化系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并不意味着要让留学生放弃母语文化,而是为了让他们在母语文化根基之上包容、理解、接纳与认可中华文化,实现母语文化和中华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只有在文化认同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实现多元文化的互融和共生,并使留学生在和谐的多元文化环境中实现跨文化适应。

三、来华留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现状分析

本研究借鉴了魏岩军的研究成果,将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从四个维度进行分析,分别是语言认同、文化习俗认同、族群认同和价值观认同[9]。其中语言认同指的是留学生在不同环境下汉语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频度;文化习俗认同是指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依附感、归属感以及这种归属感所表现出的行为倾向;族群认同指的是留学生对华人群体的依附感和归属感;对价值观的认同包括6个因素,分别是:通过成就获得家族认可、服从社会规范、情感自我控制、集体主义、谦虚、孝道等。量表共包含32个题项,四个维度各 8道题目。

问卷调查于2020年3月至2020年5月通过网络平台发出,主要在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等五所浙江省高校进行。问卷调查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被试的基本信息,由性别、国籍、来华时间、汉语程度等方面构成;第二部分是来华留学生中华文化认同量表,借助李克特6度量表,由被试根据自身情况对量表中的题目进行评价,得分越靠近六分就说明留学生对中华文化越认同。考虑到被试者不同汉语语言水平,调查问卷以中英文两种语言表现。

共有226名留学生填写了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26份。226名被试留学生中包括男性133人,女性93人。调查结果表明(见表1),在四个维度中,留学生在文化习俗认同维度上的平均分最高;价值观认同平均分第二,族群认同平均得分第三;平均分最低的是语言认同维度。

表1 中华文化各维度认同得分

为了能更直接明了地分析研究结果,本研究将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度的得分划分为低水平、中等水平和高水平三个层次。得分在3分及以下的为低水平认同,得分大于3分但又不超过4分的为中等水平的认同,得分高于4分的即为高水平认同。进一步分析四个维度的认同水平可见表2。文化习俗认同维度的高水平认同占比最大(28.7%)且低水平认同占比较小(14.2%),说明总体上留学生对中华文化习俗持接受的态度;低水平认同占比最大的是语言认同维度,这可能是因为汉语学习对一部分留学生,尤其是汉语言圈外的留学生难度较大。值得注意的是价值观认同维度的中高水平认同总占比为81.4%,体现了留学生对集体主义、谦虚、孝道等传统优秀中华文化价值持正向支持的态度。

表2 中华文化认同各维度认同水平分布

值得注意的是中高级汉语学习者在语言认同、文化习俗认同、族群认同三个维度上的平均分都高于初级汉语学习者,唯有价值观认同这一维度在初级汉语学习者和中高级汉语学习者之间未呈现显著区别(表3)。这一方面说明了语言和文化互相支撑、互相影响的关系。留学生在汉语学习上投入的精力越多,语言水平提升越高,就越容易融入社会,产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反过来,留学生这种对中华文化的积极认同取向又会相应地促进留学生更积极地学习汉语,从而形成了语言习得和文化认同之间的良性循环。而留学生的汉语水平若不够,则会明显制约其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另一方面,从图表中数据可见价值观的取向并未受到汉语水平的显著影响。这是因为价值观是个体在长期的生活环境中形成的,且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在他国留学的经历不易撼动其根深蒂固的价值观。

表3 不同汉语水平的学习者中华文化认同水平的均分

四、提升来华留学生中华文化认同对策

(一)树立文化平等的意识

不同国家、地域、民族的文化各有差异,但无优劣高下之分。彼此的文化认同是实现文化自信的有效渠道。中华文化认同既是一个推广中国优秀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包容和认同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应摒弃“文化优越感”,摆脱自我中心主义的束缚,消除文化上的傲慢与偏见,尊重对方文化,以平等的视角对待彼此文化,以“和而不同”的理念来阐释新时代文化交流的各种问题,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

对外汉语教师应具有跨文化的视角,在建立文化自信的同时,也要了解留学生国家的文化,摒弃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尊重对方文化。若以一种俯视的姿态对待他者文化就会造成文化的冲突。留学生在不同于自己母语文化的异质文化环境中学习、生活,更应尊重、理解、接纳留学国的文化。曹志希(2003)提出的“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二者适应过程中找到各自社会认知发展平衡点”这一理论非常有价值[10]。

(二)加强语言与文化教学的融合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互为支撑。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涵。首先,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更没有文化的传递,只有学好了汉语,才能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因此加强汉语传播力度,提高来华留学生的汉语水平有助于培养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另一方面,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同时也是获得汉语所承载的中华文化的过程,两者具有同步性,对中华文化认同的程度会正向影响留学生的汉语习得水平。研究证明文化认同程度越强的学生汉语水平也越高,学习动机和态度越积极,学习过程中焦虑感越低,在学习过程中越能很好地处理文化之间的差异冲突问题[11],即具有更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文化教学要贯穿汉语教学始终,两者要紧密结合,并驾齐驱。

(三)优化对外汉语教学策略

课堂是对留学生进行汉语教学和增强文化认同的主要阵地。然而当前留学生文化课程设置明显不足,尚未形成正式的、系统的“中国文化”课程,不能满足在华留学生对系统学习中国文化的需求。而且受传统“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的影响,目前的汉语教学更偏重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的传授,在课堂上教师对中华文化只做一些知识点的补充讲解,这种文化知识的呈现模式无法满足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多元学习方式的需求。因此教师应在充分了解留学生思维模式的基础上调整教学策略,探索中华文化的输出模式,改变知识堆叠、知识点强化的授课方式,以留学生需求为导向设计“中华文化认知课程、中华传统艺术课程、跨文化交流课程”等系统化文化课程,开设与中华文化相关的第二课堂,如书画、茶艺、戏曲、烹饪、武术、中医、诗词、手工等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课程;优化课堂教学,采用体验式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浸入式教学等形象、互动的授课方式满足留学生多层次、多角度了解中华文化的需求,使留学生与中华文化知识有亲密接触,对中华文化有更为直观、深入的了解。在文化教学活动中,不仅要传播和弘扬传统中华文化精神,也要涵盖新时代中华文化,甚至要考虑到根据地区特点考虑地域文化、民俗文化等。

另外,留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水平受个体背景变量的影响,因此教学要有针对性,不能实行“一刀切”。

(四)提升对外汉语教师的素养

对外汉语教师是进行中华文化传播的“媒介”,如果教师自身的文化储备不充分,显然无法进行有效的中华文化传播。因此加强对外汉语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对外汉语教师的文化底蕴和教学水平至关重要。

首先,教师应热爱中华文化。“所谓师者,人之模范也”,学生具有强烈的“向师性”,教师是学生最直接的榜样,因此教师可以自身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去感染和影响留学生。其次,在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中,每个对外汉语教师都应增强自身的文化底蕴,通过自我学习及各类在职培训,深入学习和理解优秀的中华文化,扩大知识储备,实现文化的积淀融合,提高教师向世界准确说明中国的能力,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留学生教育管理的需要。再者,教师还应了解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思想文化,尤其是来华留学生输入国的文化背景,提高自身的文化反思力,做到“知己知彼”。

(五)丰富各类社会实践活动

以知识讲授为主的文化教学无法给留学生直观的感受,因此应为留学生创建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的多位一体中华文化体验活动。

课内开展以书画艺术、体育项目、诗词吟诵、手工制作等形式的中华文化体验课推动中华优秀文化融入留学生的学习生活,使留学生感知中华文化的内涵和底蕴,消除对中华文化的认知隔阂。课外充分利用社会力量,以文化馆、博物馆、艺术馆等作为文化基地鼓励留学生积极参加与中华文化相关的各类针对性、切实性、深刻性的体验式校外实践活动,拓展文化认同的路径,如可安排参观孔庙、现代互联网小镇、良渚文化村等,也可在传统节日时邀请留学生到当地中国家庭体验传统风俗,感受节日气氛。社会实践类活动重氛围、重体验,不仅能帮助留学生多角度、广视野地了解中华文化,也有助于丰富留学生的课余生活,是对课内文化体验课的有益补充。留学生能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全面、立体化感知真实的中国,从而提升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再者,鼓励留学生积极参加品牌赛事活动,以品牌赛事为亮点培养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情感。品牌赛事活动以主题感强、仪式感浓取胜,如“梦行浙江——融情中华,热爱中国”主题演讲比赛、摄影比赛、“我与中华文化”征文比赛、“我眼中的中国——在华留学生短视频大赛”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感与现代文化的动感在此类比赛中交相辉映,在仪式感中让留学生深刻体验中华文化[12],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比赛也为留学生提供了一个特有的文化交流平台,不同的比赛类型不仅可以展示学生语言能力水平,更可以突出他们在演讲、歌唱、舞蹈等方面的个人才艺。

(六)导入特色地域文化

中国地大物博,中华文化丰富多样,有许多具有浓厚特色的地域文化。对于来华留学生而言,对地域文化的关注与他们在当地生活有着紧密联系。了解和掌握地域文化更容易产生连接感和代入感,有助于留学生更好地融入当地环境。因此有效结合当地社会文化环境,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知识,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中华文化传播策略能培养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如:浙江不仅有越剧,还有丝绸博物馆,也有以互联网发展为特色的梦想小镇、世界文化遗产良渚古城等,这些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内容可以帮助留学生迅速地了解浙江,更能够从浙江出发展望中国大环境。

(七)帮助留学生重构社会支持网

留学生远离家乡来到中国学习,由于时间和空间的改变,其原有的社会支持网弱化甚至断裂,难以发挥有效的支持作用,因此需重构社会支持网帮助留学生融入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来华留学生的社会支持网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为留学生与自己国家的留学生建立的社会关系;二为留学生与学校老师、同学建立社会关系;三为留学生与其他国家的学生建立的社会关系。在新的文化环境中,受语言水平的限制,留学生构建新的社会支持网存在困难。因此在留学生重构其社会支持网的过程中,学校可提供适当的支持,如带领留学生熟悉当地社会环境,认识更多的中国朋友,帮助其解决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等,缓解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期间的压力,从而提高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度。

五、结语

文化认同是人类个体在不同的文化杂糅体中共同作用的结果。来华留学生作为文化使者,在中国学习和生活,既要面对跨文化的冲击,也能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当前留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度总体较为理想。为进一步推动来华留学事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我们应树立文化平等意识,提升对外汉语教师的素养,优化课程设置并创新课堂教学,丰富社会实践活动,导入特色地域文化,加深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知,使中华文化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渗入留学生的意识,帮助留学生更好地实现跨文化适应。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跨文化留学生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华侨图书馆将建海外漂流站 让中华文化传播海外
以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路径思考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