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021-03-19宋优悠

关键词:普通本科权重因子

解 煜,宋优悠

(滁州学院 体育学院,安徽 滁州239000)

0 引言

高等教育是人才培养的最终环节,是我国教学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21世纪最成功的劳动者是全面发展的人.”[1]人的发展离不开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也要不断改革,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也在逐年增加[2],数量的扩招势必会出现办学质量如何保证、学生整体素质如何提高以及人才培养质量如何等问题. 教育目标的实现与否,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何,需要通过政府、高校和家长等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参与,对人才培养的质量进行评价[3].

随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的培养质量如何保证,学生培养质量的评价目的、主体、指标也需要不断更新. 通过文献查阅,笔者发现针对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进行研究的文章较少,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何需要进行评价. 因此,本文以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研究对象,构建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为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进一步完善进一点微薄之力.

1 制定评价体系的理论支撑

1.1 教育评估理论

1.1.1 教育评估的定义

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估需要理论进行支撑,为指标的选取提供指引. 教育评价是以一定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理念为基础,充分掌握信息,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教育结果和教育效果进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价值判断过程[4].

1.1.2 教育评估的基本属性:客观性和主体性

教育评价是以认识为基础,在客观描述的背景下开展价值判断的过程,即教育评价的客观性. 教育评价的另一个属性是主体性,这意味着它不同于一般认识:一般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揭示客体的真实面目,尽可能消除主体对客体的干扰. 即使主体本身就是客体,也是主体客观认识接近客观及其尺度的过程和结果[5]. 教育评价作为一种价值判断,包含着主体的需要. 主体在评价事物时,总是把客观属性与自身需要联系起来,不能把人的需要排除在评价内容之外. 虽然教育评价的对象是教育对象,但它公开教育主体的需要和规模. 其目的是把握和评价教育对象对主体的意义和需求,为教育管理服务. 因此,教育评价的主观性强于一般知识[6].

1.1.3 教育评估的方法论

目前,在教育理论界,教育研究方法论被划分为二分法. 人文教育评价是针对科学主义教育评价“科学第一”的理性精神而提出的,即充分发挥人们在评价中的积极性,“牺牲一些测量的准确性,换取评价结果,给人更多的自由”,重视教育价值观的多样性[7]. 教育评价的科学主义过于注重教育评价的客观性,忽视教育评价的主体性. 然而,人文教育评价过分强调人的主体性,夸大人的主体性,完全否定人的理性作用[8].

因此,在进行体育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时,要将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2种评价相结合,兼顾评价的客观性和主体性[9].

1.2 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

我国系统工程专家顾基发[10]认为,在处理复杂问题时,不仅要了解“物理”,还要了解“事理”,最后还要通晓“人理”,这就是WSR系统方法论.“物理”是指物体运动的机理. 物理需要的是真实性,它研究客观现实.“事理”是指行事的道理,主要是解决如何安排.“人理”指的是做人的原则,通常用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来回答“如何做”和“如何做最好”的问题.

以教育评估理论为基础,以WSR系统的方法论为指导,通过专家咨询和访谈,从“物理-事理-人理”3个维度构建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这3个要素将成为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人才培养质量的期刊和书籍,充分了解本科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从而获取关于人才培养质量基本内涵,结合普通本科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特点,提取关于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为筛选评价指标做好准备.

2.2 问卷调查法

向高校关于人才培养质量的专家以及学校领导发放《普通本科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专家咨询问卷》,开展德尔菲法;向专家发放《层次分析法调查问卷》,来确定指标的权重.

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等统计处理软件,结合因子分析确定指标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和权重,利用模糊综合评价对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进行综合评判.

3 指标设置及数据来源

3.1 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的设计方法

通过查阅研究人才培养质量的文献,结合教育评估的有关理论以及“WRS”方法论,并结合访谈,确立以“物理-事理-人理”三维的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物理,把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物质因素作为物理;事理,人才培养质量的研究,不能忽视培养的过程;人理,人才培养需要培养主体和客体共同发挥作用,也就是教师和学生的主客体的能动性[11].

3.2 指标初选与修改

通过理论与逻辑的论证对定义重复的要素进行删除,初步留存特征指标,并通过问卷调查法向南京师范大学、南京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的领导进行问卷调查,合并整理出反映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49个三级指标.

4 数据分析过程

4.1 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是研究多变量间相关性的多元统计方法. 研究如何通过几个主要变量来解释多变量的内部结构. 换言之,一些主成分是从原始变量中派生出来的,以便它们尽可能多地保留关于原始变量的信息,且彼此不相关[12].

在分析之前,我们需要测试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采用KMO检验研究变量间的偏相关,一般认为大于0.7 可接受;采用Bartlett 球形检验指标是否独立,一般认为小于0.01 可接受,检验结果见表1. 由此可知49个变量间有较强的相关关系,适合做主成分和因子分析.

表1 KMO 和Bartlett 的检验

在选择主成分数量时,可以根据旋转后特征根大于1的原则进行选取. 表2显示因子方差最大化旋转后的特征根、方差贡献率和累积方差贡献率. 本文提取9个因子,累积解释方差变异中的76.532%.

表2 旋转后的特征根与方差贡献率

4.2 因子分析

对本文中选取的49个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其解释总方差和主成分分析的解释总方差是相同的,经过最大方差旋转后得出旋转后的成份矩阵,更能准确地表达各因子与指标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

如表3所示,第一个因子包含4个指标,这些指标属于专业配备的内容,从各指标所代表的含义中,可以将第一公因子命名为专业建设;第二个因子包含8个指标,这些指标属于教学的物质资源,从各指标所代表的含义中,可以将第二公因子命名为教学资源;第三个因子包含8 各指标,从各指标所代表的含义中,可以将第三公因子命名为培养方案;第四个因子包含3个指标,从各指标所代表的含义中,可以将第四公因子命名为教学大纲;第五个因子包含4个指标,从各指标所代表的含义中,可以将第五公因子命名为教学实施;第六个因子包含3个指标,从各指标所代表的含义中,可以将第六公因子命名为教学管理;第七个因子包含6个指标,从各指标所代表的含义中,可以将第七公因子命名为科学研究;第八个因子包含9个指标,从各指标所代表的含义中,可以将第八公因子命名为教学效果;第九个因子包含4个指标,从各指标所代表的含义中,可以将第九公因子命名为教学态度.

表3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三级指标和二级指标进行确定,结合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构建普通本科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见表4).

表4 普通本科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

5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在对普通本科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过程中,本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普通本科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适合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赋值[13].

通过层次分析法,建立指标体系目标图,对目标图自上而下一一对比打分(数量标度的定义与说明见表5),建立成对比较的判断优先矩阵,然后计算出某一层次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其中和归一化权重系数

表5 数量标度的定义及说明

应用层次分析法,应注意计算归一化权重系数后检验其是否符合逻辑,通常用一致性指标CI来检验该项目的相对优先顺序有无混乱,当CI<0.10,无混乱逻辑,即计算的权重可接受.一致性指标的计算公式:

其中,lmax最大特征根;n 受检验层次的子指标数.

表6 1~9阶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的取值表

为了度量多阶判断矩阵是否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引入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值(见表6)和随机一致性比率CR(CR=),仅当CR<0.10 时,认为判断矩阵符合一致性,否则需要进行调整.

为了避免评价者的单一性,本研究选取高校领导、高校专家教授、高校辅导员以及学生参与层次分析法的打分工作,本研究共选取8名打分者,打分者通过两两比较的方法构建普通本科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各级指标的判断矩阵,以1 位高校领导对一级指标所构造的判断矩阵为例进行分析(见表7).

表7 普通本科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一级指标成对比较判断优选矩阵

通过计算及检验,所求得的指标权重值反映各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即一级指标物理、事理和人理指标的权重值分别为:0.114 3,0.323 0,0.562 7. 根据上述过程,构造出其7位打分者的判断矩阵,并计算一级指标的权重,最后运用多层次结构的权重算术平均法,计算得出一级指标的平均权重值,即物理、事理和人理指标的权重值分别为:0.132 0,0.301 2,0.566 8.

依据上述计算思想、步骤与过程,计算剩余所有指标的权重,最终得到普通本科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个指标权重(见表8).

表8 普通本科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权重表

6 结论

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高校体育专业训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49个三级指标. 最后,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对高校体育专业培养方案改革提供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通过研究发现,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能够进行评价,且对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7 结语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是由人才培养过程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密切相关的. 体育教育专业兼体育与教育,它的人才培养具有特殊性,对今后体育教育专业人才步入工作岗位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在培养过程中,充分激发学校、领导、教师以及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本研究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提升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具有积极客观的作用.

猜你喜欢

普通本科权重因子
我刊2021年影响因子年报
权重望寡:如何化解低地位领导的补偿性辱虐管理行为?*
普通本科院校:于“普通”之处见精彩
211高校与普通本科院校税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比较研究——以四川、广东和广西三所高校为例
权重常思“浮名轻”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SSE教学模式在普通本科-儿科专业后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影响因子
为党督政勤履职 代民行权重担当
权重涨个股跌 持有白马蓝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