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社区中老年人群健康的血管衰老和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2021-03-19代华杰禤立平项家丽赵志云王天歌陆洁莉王卫庆毕宇芳
代华杰,禤立平,项家丽,林 泓,赵志云,王天歌,李 勉,徐 瑜,陆洁莉,王卫庆,毕宇芳,徐 敏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研究所,上海200025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由于医疗保健服务水平的提升和人群整体寿命的延长,血管老化已成为引发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2-3]。年龄增加导致的血管老化主要表现为大动脉的结构和功能改变,还可进一步增加动脉僵硬度、升高血压[4-5]。有研究[6-7]表明,衰老并非血管老化程度的唯一决定因素。在一些生活方式良好的人群,例如体型纤瘦、经常运动和保持健康饮食习惯的人群,其血压和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等反映动脉硬度的指标随着年龄的增加速度显著低于其他人群。继而提示,通过生活方式的干预也可延缓或避免血管衰老的发生。
近年来,Niiranen 等[8]提出了健康的血管衰老(healthy vascular aging,HVA)这一概念,即被定义为无高血压且由PWV 反映的动脉僵硬度无明显增加;同时在该研究中已证实,HVA 与西方人群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的降低相关。基于这个概念,Yang 等[9]在中国人群队列研究中发现HVA 可以显著降低卒中的发病风险,同时还建立了中国人群HVA 的判断标准,即无高血压且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15.20 m/s。作为新兴概念,目前罕有HVA 与心血管疾病大样本的相关性研究。基于此,本研究采用来自上海市社区中老年人群的数据,分析HVA 与心血管疾病(包括脑卒中、心肌梗死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病风险的相关性,以期为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策略提供理论支撑。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0 年3—8 月,采用整体抽样的方法对居住在上海市嘉定社区的40 岁及以上的10 375 名居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在排除了baPWV 测量丢失、血压测量丢失以及高血压患病史缺失的人群后,本研究共纳入对象9 922 名,其中男性3 772名、女性6 150名。
本研究已通过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审批号:(2011)临伦审第(14)号],所有受试者均签署了书面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 采用标准化的流行病学调查问卷,收集受试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疾病史、用药史和生活方式(包括吸烟史、饮酒史、体力活动)等信息。目前吸烟或目前饮酒为调查前6个月内存在规律性吸烟或饮酒行为。积极的体力活动定义为每周75 min 以上的高强度体力活动或每周150 min以上的中等及高强度体力活动。
1.2.2 体格检查 对受试者行常规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质量和静息状态血压的测量。身高精确到0.1 cm,体质量精确到0.1 kg,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体质量(kg)/身高2(m2)。待受试者至少休息5 min 后,用欧姆龙电子血压计 (Mode HEM-752FUZZY,OMRON,日本)测量其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和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即取其非优势臂测量3 次,每次间隔至少1 min,取3 次测量的均值纳入分析。
1.2.3 生化指标检测 采集受试者空腹状态下的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Modular E170,Roche,瑞士)测定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A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h)、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h)、血 肌 酐(serum creatinine,Scr)等水平。采用己糖激酶法检测受试者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水平。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 的计算公式采用简化肾脏病膳食改良试验(modification of diet in renal disease, MDRD) 公 式:eGFR [mL/(min·1.73 m2)] =186× [Scr (μmol/L) ×0.001 131 2]−1.154×年龄−0.203×[0.742(女性)][10]。
1.2.4 baPWV 检测 使用欧姆龙动脉硬化检测仪BP203RPE-Ⅱ(VP-1000)进行检测。受试者需安静平卧10 min,而后在其双侧上臂肱动脉处及双侧下肢内踝上方2 cm 处绑上袖带,在胸骨柄处放置传感器,通过袖带传感器记录脉搏波。根据仪器自动输出的双侧baPWV 值,选用较大值作为受试者动脉僵硬度的测量值。
1.3 相关诊断标准及分组
根据1999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糖尿病定义为FBG≥7.0 mmol/L,或2 h 餐后血糖≥11.1 mmol/L,或自报有糖尿病病史,或正在服用糖尿病药物。高血压诊断标准采用1999 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WHO/ISH)制定的指南标准,定义为SBP≥140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DBP≥90 mmHg,或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或目前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物者[11]。血脂紊乱采用2007 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满足以下任意1 项即可被诊断为血脂紊乱[12]:①TAG≥2.26 mmol/L。②HDL-Ch<1.04 mmol/L。③LDLCh≥4.14 mmol/L。④TC≥6.22 mmol/L。⑤正在使用调脂药物。⑥既往有血脂异常病史。在本研究中,根据受试者HVA 状态,将其分为HVA 组和非HVA 组。HVA 定义为无高血压病史且baPWV≤15.20 m/s。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AS 9.4 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以x±s表示,符合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以M(Q1,Q3)表示,并在进一步分析前行对数变换使其符合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定性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VA 组受试者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的OR 值(相较于非HVA 组受试者)。上述分析均采用双侧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受试者的基本资料分析
本研究共纳入9 922 名受试者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女性6 150 名,占比61.98%。结果(表1)显示,在男性和女性中,HVA 组受试者的年龄、BMI、SBP、DBP、TC、LDL-Ch、FBG、Scr、baPWV、糖尿病和血脂紊乱的患病率均低于非HVA 组,而受教育程度(高中及以上)占比及eGFR均高于非HVA组(均P=0.000)。
表1 受试者的基本资料分析Tab 1 Analysis of basic data of participants
2.2 受试者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分析
对2组中老年人群的心血管疾病患病率进行分析,以65 岁作为中年人群与老年人群的划分标准[13],其中<65 岁者7 551 名,≥65 岁者2 371 名。结果(表2)显示:在中年人群(<65岁)中,HVA组中的男性和女性的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均低于非HVA 组(均P=0.000);在老年人群(≥65岁)中,HVA组中的男性和女性的心血管疾病患病率亦均低于非HVA 组,但仅在女性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4)。
2.3 HVA与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的相关性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表3)显示:校正了年龄、性别和BMI 后,HVA 组的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低于非HVA 组(OR=0.56,95%CI 0.44~0.70,P=0.000)。随后,校正了积极的体力活动、目前吸烟、目前饮酒、受教育程度后,结果无明显改变。进一步校正SBP、FBG、HDL-Ch、LDL-Ch、TC 和eGFR 后,HVA 组的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仍低于非HVA 组(OR=0.53,95%CI 0.41~0.69,P=0.000);将受试者按性别分层进行分析发现,在男性和女性中,HVA 组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均低于非HVA 组(男性:OR=0.55,95%CI 0.35~0.84,P=0.006;女性:OR=0.52,95%CI 0.38~0.73,P=0.000);将受试者按照年龄分层进行分析发现,在校正了相关混杂因素后,与非HVA组相比,仅在65岁以下受试者中HVA与较低的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显著相关(OR=0.45,95%CI 0.33~0.62,P=0.000)。
表2 不同年龄、性别和血管健康状态的受试者的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分析Tab 2 Prevalence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in participants with different age,gender and vascular healthy status
表3 HVA与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相关性的Logistic回归分析Tab 3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association of HVA with prevalent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HVA 与较低的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显著相关,这一关联在校正了SBP、FBG、HDL-Ch、LDL-Ch、TC、eGFR 等多种混杂因素后仍显著;继而提示,一些潜在的遗传或非传统因素在HVA 与低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的关系中发挥作用。按照性别分层分析时发现在男性和女性中,HVA 组受试者的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均显著低于非HVA 组;因此,保持HVA 对不同性别人群具有同样重要的心血管获益。此外本研究还发现,与非HVA组相比,仅在65岁以下人群中HVA与较低的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显著相关;继而提示了对血管老化进行早期预防的重要性。
Yang 等[9]对中国50 岁以上中老年人群的研究发现,在50~60 岁人群中发生HVA 的比例为36.0%,而在70 岁以上人群中仅为4.7%。从该结果我们发现:①年龄是血管健康的重要决定因素。②在70 岁以上的高龄人群中,仍有部分人群保持HVA。因此,将HVA 作为一个心血管健康指标,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既往研究[14-16]表明,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可维持甚至恢复HVA。Tanaka 等[17-18]在横断面和干预研究中均发现,有氧运动可显著减少与年龄相关的动脉僵硬度的增加。同样,一项纵向研究[19]发现,高水平的中等程度或剧烈的体育活动与较慢的主动脉僵硬度进展相关。近期,Strauss 等[20]发现过量的食盐摄入与年龄为20~30 岁的黑人的大动脉僵硬度呈正相关;继而提示,减少食盐的摄入可预防血管老化的进展。此外,还有一些研究[14]证明减轻体质量、保持健康的饮食模式、使用药物降低血压及血脂均可显著减缓动脉僵硬度的增加,从而维持HVA。在本研究人群中,HVA 组与非HVA 组的积极的体力活动占比间差异在男性和女性中均无统计学意义,且在男性中HVA 组目前吸烟占比显著高于非HVA 组;造成此结果的一个可能原因是在本研究中HVA 组与非HVA 组人群年龄差距较大。根据本课题组前期针对该人群的研究[21]发现,与当前不吸烟者相比,当前吸烟者年龄更低,表明在不考虑年龄因素的情况下,仅分析生活方式和HVA 之间的关系是不可靠的;因此,结合对该同一人群的2 次研究发现,本次研究不适宜对HVA 与生活方式之间关系进行探讨。
本研究虽然用足够大的样本量证实HVA 与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的相关性,但尚存在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在本研究中采用baPWV 作为反映动脉硬度的指标,而非颈- 股脉搏波传导速度(carotid-femoral pulse wave velocity,cfPWV)这一金标准,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可能稍有偏差,或将导致对研究人群HVA状态的错误分类。然而先前研究[9]已证明baPWV 与cfPWV 的相关性良好且易于检测,在临床实践中可用baPWV 作为替代指标,因此可部分弥补了这一局限性。其次,本研究为横断面相关性研究,仅能证实HVA 与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间的相关性,无法证实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联,亦无法避免反向因果,因此需开展前瞻性随访研究进一步对本研究结果加以验证。
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在上海市社区中老年人群中HVA 与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降低显著相关。该结果提示,减缓血管老化对预防中老年人群的心血管疾病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可将其作为心血管疾病预防的一个重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