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射阳地区红皮小麦品种不同播期筛选试验

2021-03-19徐年龙周娜娜徐梦彬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变幅红皮穗数

徐年龙,周娜娜,徐梦彬,周 星,王 振,王 升

(江苏省盐城农垦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盐城224314)

小麦是世界上栽培最古老、种植面积最广、生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之一,全世界有5%~40%的人口以小麦为主粮。江苏省小麦常年播种面积在220 万hm2左右,总产量100 亿kg 以上,约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30%,是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对全省粮食生产的稳定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2]。江苏省盐城市常年小麦种植面积达37 万hm2[3],约占江苏省小麦种植面积的17%[4]。盐城市射阳沿海地区位于北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区,土地资源丰富,小麦种植面积较广。该地区每年4—5 月气候偏暖,若遇连续阴雨天气容易造成白粉病、赤霉病等病害的暴发。近年来冬季气温上升,极端气候频繁,伴随着机械化种植程度的提高、农艺技术的成熟、播种时间整体提前,对当地红皮小麦品种的丰产性、抗病性、稳定性的要求进一步提高[5-7]。本试验选取近年来国审以及省审的16 份红皮小麦品种,根据当地小麦适播时期范围,分别设置早晚2个播期(10 月25 日、11 月5 日),通过田间试验,鉴定小麦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等综合性状,以便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红皮小麦品种,为大面积生产和品种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及设计

参试品种来源包括近3 年省审及国审通过的新品种、外部推荐的优质小麦品种以及生产上大面积种植的主体品种,共计16 个,分别为华麦1028、华麦5 号、华麦6 号、华麦7 号、华麦1430、扬辐麦7 号、扬麦15、扬麦23、扬麦25、扬麦27、扬麦28、扬麦29、扬14-122、隆麦39、扬江麦580-1、宁麦13(CK)。试验设在江苏省盐城农垦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田8#东(120°15′51″E、33°40′22″N),土壤肥力中等偏上,地势平坦,地力均匀,壤性潮盐土,前茬作物为水稻。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 次,小区面积13.4 m2(2.0 m×6.7 m),行距25 cm。2019 年10月20 日施基肥(尿素15 kg/667 m2+磷酸二铵15 kg/667 m2);11 月27 日施分蘖肥(尿素11.0 kg/667 m2);2 月18 日施拔节肥[尿素12.5 kg/667 m2+复合肥(N、P2O5、K2O 质量分数均为15%)]10 kg/667 m2;3月11 日施穗肥(尿素7.5 kg/667 m2)。一生施用总N 25.36 kg/667 m2,P2O58.4 kg/667 m2。

1.2 测定项目及方法

测定项目包括播种期、抽穗期、成熟期等主要生育期。在小麦成熟期取样测定各品种的株高、穗长、穗数、穗粒数以及千粒质量,每个小区全区收获,晒干后折合12.5%标准水分,记为每个品种的实际产量。

1.3 气候因素

2019—2020 年当地气候条件明显有利于小麦高产。播种—出苗期:播后少雨,墒情较好,出苗时间5 d 左右,出苗整齐均匀。分蘖—拔节期:温度较高,越冬期温度较常年高,无明显低温寒潮,越冬苗充足,有利于后期成穗。拔节期:较常年提前5 d 左右,期间温度较高,雨水较少,有利于提高群体素质。抽穗—扬花期:温光条件适宜,雨水少,抽穗较往年提前,病虫发生均较轻。灌浆—成熟期:灌浆期温度适宜,雨水少,5 月8 日遇强对流天气,部分品种倒伏较重。收割期:遇连续高温。期间气候整体有利于小麦灌浆,千粒质量较2018 年度提高5~7 g。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小麦的生育期

从表1 可以看出,早播组全生育期变幅为221~225 d,晚播组全生育期变幅为213~217 d,扬麦23 全生育期均最短。收割期间干热风气候,晚熟品种遭遇高温逼熟,熟期提前,生育期缩短。

表1 2019—2020 年淮南红皮小麦品种生育期

2.2 不同品种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由表2 可知,早播组实际产量变幅在591.67~739.67 kg/667 m2,华麦6 号最高,扬麦15 最低;扬麦23 排名第2,为718.33 kg/667 m2;华麦1430 排名第3,为708.33 kg/667 m2;华麦5 号排名第4,为695.67 kg/667 m2;扬麦25 排名第5,为694.00 kg/667 m2。

晚播组实际产量变幅在637.00~707.67 kg/667 m2,扬麦23 最高,扬麦27 最低;华麦1430 排名第2,为702.67 kg/667 m2;宁麦13(CK)排名第3,为697.00 kg/667 m2;扬14-122 排名第4,为685.67 kg/667 m2;隆麦39 排名第5,为681.00 kg/667 m2。

早播组有效穗数变幅在32.8 万~49.3 万个/667 m2,华麦1430、华麦6 号最多,华麦7 号最低;晚播组有效穗数变幅在33.8 万~46.2 万个/667 m2,华麦1430 最多,扬麦15 最低。早播组实粒数变幅在45.2~54.7 粒/穗,华麦1028 最多,宁麦13 最少;晚播组实粒数变幅在45.2~53.2 粒/穗,华麦5 号最多,华麦6 号最少。早播组千粒质量变幅在34.1~45.4 g,扬麦28 最高,扬麦27 最低;晚播组千粒质量变幅在31.2~42.8 g,扬麦23 最高,华麦7号最低。

表2 2019—2020 年淮南红皮小麦品种产量及产量结构表

2.3 不同品种小麦抗逆性分析

2019—2020 年整个小麦生育期间气候较为适宜,整体病虫害较常年发生较轻。由表3 可知,未防治条件下,红皮小麦品种赤霉病未见。锈病、白粉病整体发病情况较常年中等偏轻。锈病早播组发病明显重于晚播组,早播情况下华麦7 号、扬江麦580-1、宁麦13(CK)锈病发生极重,华麦6 号锈病早晚播发生均轻,锈病抗性突出。白粉病晚播组发病重于早播组,华麦1028、扬辐麦7 号、扬麦15、扬麦25、扬麦27 早晚播发病均严重,华麦6 号、扬麦23、扬麦29 早晚播发病均轻,白粉病抗性较好。

2019—2020 年为近年来倒伏较重的年份。早播组倒伏较重,晚播组倒伏较轻。早播组华麦1028、华麦7 号、扬麦23、扬麦27、宁麦13 倒伏比例超过50%,倒伏程度3 级以上,倒伏较严重。

表3 2019—2020 年淮南红皮小麦抗性调查记载表

(续表)

3 讨论与结论

综合试验结果来看,该组试验早播组平均产量水平低于晚播组,产量变幅明显高于晚播组,品种间产量差异较大。主要是2019—2020 年越冬期以暖冬气候为主,晚播期下小麦长势较旺,越冬群体充足,与常年比较早播组长势差异较小,而早播组小麦春季长势过旺,受春季低温影响较大,抗冻差的品种小穗受冻变形从而导致严重减产,扬麦15、扬麦27 最为明显,早播产量显著低于晚播。

扬麦23、华麦1430 在该组试验中综合表现最为突出,早播组、晚播组产量均居于最前列,赤霉病、锈病均发生较轻。扬麦23 在早播组产量718.33 kg/667 m2,较对照增产6.63%,产量排名第2;晚播组产量707.67 kg/667 m2,较对照增产1.53%,产量排名第1。早播组全生育期221 d,较对照早2 d,株高97.8 cm,穗长9.2 cm,有效穗数36.4 万个/667 m2,每穗实粒数43.0 粒,千粒质量49.9 g。晚播组全生育期213 d,较对照早4 d,株高98.4 cm,穗长8.7 cm,有效穗数36.4 万个/667 m2,每穗实粒数42.8粒,千粒质量45.8 g。锈病发生偏轻,白粉病抗性好。显著特点:高产稳产,适播期长,熟期早,综合抗性好,长势好,熟相好。华麦1430 早播组实际产量708.33 kg/667 m2,较对照增产5.15%,产量排名第3;晚播组实际产量708.33 kg/667 m2,较对照增产0.81%,产量排名第2。早播组全生育期222 d,较对照早1 d,长势旺,株高91.4 cm,穗长9.1 cm,有效穗数49.3 万个/667 m2,每穗实粒数36.9 粒,千粒质量48.1 g。晚播组全生育期215 d,较对照早2 d,株高88.4 cm,穗长8.7 cm,有效穗数46.2 万个/667 m2,每穗实粒数36.5 粒,千粒质量49.6 g。各种病害均极轻,未见倒伏。显著特点:高产稳产,适播期长,分蘖力强,有效穗数高,综合抗性好。

2020 年扬麦23 在当地丰产性、抗寒性、抗病性等方面均比较突出,生产上可以进一步扩大面积。华麦1430 作为在审品种,2019—2020 年度表现出高产稳产,耐迟播,熟期适宜等特点,在当地生产上有应用潜力,建议小面积示范。华麦6 号在当地生育期较迟,适当早播前提下更容易取得高产。扬麦15、扬麦27 在生产上播期不宜过早,易遭受冻害造成减产。

猜你喜欢

变幅红皮穗数
2020年度夏玉米行距密度试验研究报告
基于代理模型的大尺寸矩形截面超声变幅杆的优化设计∗
超声变幅杆的应用与发展
杂交晚粳稻通优粳1号产量及构成因子分析
大端接圆柱杆的复合圆锥形变幅杆设计及应用
高产小麦构成要素的解析与掌握
邻居
超声变幅杆与杯型工具一体化设计
三味红药合十味乳香涂剂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30例临床疗效观察
玉米合理密植增产的原因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