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序引导,诱发学习思考
2021-03-19周干芳
周干芳
[摘 要] 如何让学生变得更加聪明呢?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思考的空间,让他们在研学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发现问题,进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变得更加聪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落实好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工作,让他们在说理、争辩和探索中学会思考,学会提炼归纳,最终实现数学思维的稳健发展。
[关键词] 有序引导;数学思考;素养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因此教师应紧扣“数学思考”这一主旨,灵活运用既有的教学资源,创设符合学情、针对教学内容的问题情境,有序地引领学生参与讨论交流、辨析反思等学习活动,从而迸发出思维火花,让学生经历一次次的数学思考的洗礼,促使他们的数学思考向纵深漫溯,也让他们的思维能力在学习中稳步发展。在这样一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会得到应有的磨砺。
一、搭建平台,引导反思学习体验
实践证明,为学生搭建学习反思平台,给学生说理的机会,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提升思考问题的兴趣,还能发展其有序性思考、逻辑性思考等诸方面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科学地甄别学生的学习经历,有序地引导学生说出“你是怎么想的”“你的思考理由是什么等”,让学生在说理中反思学习历程,在述说中学会有序分析、有条理陈述,平稳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有效建构数学深思课堂。
如,在初学“分数基本性质”后的巩固活动中,笔者投影展示习题:①=,②=,③=。
师:同学们有结论了吗?第1小题谁先来?
生1:第1题的分母应该填50。
师:大家的意见呢?你能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吗?
生1: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由原来的20变成10是除以2,所以分母也要除以2,100除以2便是50。
师:他的解释你们听懂了吗?相互说一说自己的思考理由。
生(齐):分子20除以2得到10,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100也要除以2,得到50。
师:不错,那继续思考第2题。
学生依据第1题的思路,能够有序地述说出理由。
师:那第3题你会做吗?有什么样的思考?
生2:第3题的答案有很多,刚才做的第1题、第2题就是其中的两个。还可以是=。
生3:是的,只要我们按照分数基本性质的要求去同乘以或同除以一个数(0除外),就能得到所要的答案。如=,还可以是=等。
……
通过上述案例,我们能够看出,只有当学生有条不紊地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思考才会有序,才会有深度。案例中教师把学习的着力点放在说理之上,既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回忆起分数基本性质的内容,又能在具体的习题中运用数学思考,明白只有分子、分母同乘以或同除以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才是不变的。案例中笔者设计“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的展示活动,能够很好地体现个体性的思维路径,也让很多学生在倾听中再一次经历回忆、整理、体验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特别是第3题的思考分析展示交流活动,能够有效地拓展学生的学习视角,让他们在开放的情境中学会周密思考、有序思考,从而让数学思考更具理性,让数学学习更富活力。
二、预留时空,引导反思解答经过
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是学习者,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是在所难免的。教师在这种情形下不是责备求全,而是给学生必要的时间和空间,并引领他们反思研究的过程、解答的过程,在分析比较等活动中找出问题的症结,找到学习的不足,最终加深对知识理解,实现知识的科学建构。指导学生正视出现的错误,反思答案的由来,势必能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更科学地运用知识,进而平稳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
如,在教学“面积的变化”时,笔者给出这样一道习题:长方形A按3∶1放大后得到长方形B,那长方形B的面积与长方形A的面积比是______。有部分学生很快写出答案:3∶1。很多学生都赞成这个结论,认为图形放大和缩小中,那个比就是边长的比,也是面积的比。
师:很多同学认为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比就是边长的比,也是它们的面积比,对吧?对此,大家有没有一些其他的思考呢?
面对笔者的问话,学生一时无从回答。就此机会,笔者开展小组内的学习研究活动。
生1:按3∶1放大图形,说明长要扩大3倍,宽也要扩大3倍。
生2:哎!对呀!长方形的长和宽都扩大了3倍,面积才扩大3倍,不会吧?
生3:这不对的,因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
……
师:有了争论,说明大家都是爱思考的。大家有沒有办法来验证自己的说法呢?
生4:举例子验证就可以了。如果长方形A的长是4厘米,宽是2厘米,那么按3∶1放大后,长方形B的长是4×3=12厘米,宽是2×3=6厘米。此时,A的面积是4×2=8平方厘米,B的面积是12×6=72平方厘米。B的面积与A的面积比是72∶8=9∶1。
生5:还可以举例长方形A的长是a厘米,宽是b厘米,那么按3∶1放大后,长方形B的长是a×3=3a厘米,宽是b×3=3b厘米。此时,A的面积是a×b=ab平方厘米,B的面积是3a×3b=9ab平方厘米。B的面积与A的面积比是9ab∶ab=9∶1。
……
师:真了不起,你用公式的方式进行了验证,这具有广泛性,值得推广。这说明,数学学习不能只凭直觉,而要在真实的验证中找到规律。
案例中所呈现的问题具有普遍性,许多学生都会望文生义。因此,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进行评判,而是引导学生说清自己的思考,让他们在说理中发现不足,找出问题,进而再想策略去验证猜想,补充完善学习。此案例中,笔者面对学生的错误,既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而是引导学生再度审视学习历程,让学生在反刍中感觉不对,认知不对,从而再去探索验证。深入的学习思考,让学习中的错误得以暴露,错误也就成为学生新探索、新研究的助力,从而让他们的数学学习更具理性,也巧妙地将数学思考渗透于问题解决之中。
三、创设情境,引导审视思考经历
数学学习体现着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也包含着生生、师生相互交流探讨的学习过程。因此,教师要善于把握数学课堂教学这一特点,在学生研究和探索学习的重点、难点问题时,进行多层面、多维度的学习思考,激发必要的数学思维火花的碰撞与共享,让他们在审视学习思考的经历中发现规律,吃透知识的本质,进而建构更为科学的数学认知。
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笔者出示如下例题:+。
师:对于这个算式,你的猜想是什么?
生1:+=,分子相加得分子,分母相加得分母。
生2:不对!有这样的计算方法吗?
生1:你认为不对,那你的方法是什么?
师:是啊!对与不对,我们都应该以理服人,那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些争论呢?
生3:画图,画出2个一样的正方形,一个涂色,一个涂色,再把它们加起来。
生4:看不出来呀!哪怕在同一个正方形中,一部分涂色,另一部分涂色,依然看不出最后的加数是多少。
师:哦!是这样的,那我们就没有办法了?
生5:有!通分看看。
师:是个方法,要不要一起试试?
学生在教师和同伴的引领下,进行分数通分。
生6:通分,=,=,这样把正方形纸片平均分成6份,3块涂红色,2块涂蓝色,发现它们的和是5块。最终答案就是。
师:同学们听清楚了吗?看明白了吗?大家用自己的正方形纸片再去试试。
学生活动,在涂色中明白通分的意义,理解异分母分数相加要先通分。
生7:噢!我知道怎么算了,+=+=。这告诉我们分母不同一定要先通分,把它们变成同分母分数相加,剩下的计算就很简单了,分子直接相加。
……
因为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影响,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刚接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就会凭借经验、凭着感觉去做,这便出现了案例中开始的那一幕。这一情况不是学习的灾难,而是促进学习思考、学习建构的利好契机。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对问题不思考。
案例中教师仅仅抓住这一问题,引领学生正视自我的思考,反刍学习经历,在不同思想的交互碰撞中,学生有一种感觉:这样的做法有问题,是不正确的。有了这一原始的学习动力的刺激,学生探究的欲望自然会增强。案例中我们能够看到画图方法的运用,当然画图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分数单位不一致,难以直接相加减。于是在学生交流与争辩中,通分极其自然地被呈现出来,学习也就在这样的背景中变得顺畅。从中可以看出,在学习的关键之处,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去思辨,在多向思考交汇中实现学习的突破,促进学生深入领悟异分母分数的加法运算原理。
“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的確如此,有效的数学学习需要生生智慧、师生智慧的碰撞,在碰撞中引发学习思考,诱发学习创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善于点燃智慧的火把,让学生在思考中走向灵动,进而走向智慧的彼岸。
3565501026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