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不可以已

2021-03-18陈同友

初中生学习指导·中考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东阳读书

陈同友

勤奋好学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一方面是为师者的谆谆教导,诲人不倦;一方面是求学者的学而不厌,孜孜以求。历史上留下了许多劝学佳话,既有《师旷论学》《劝学》等名篇,也有宋太祖劝学等故事,这些名篇和故事或劝说人们学习,或指导人们学习,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一起来阅读两则劝学类短文。

【古文赏读】

(一)

人有从學者,遇①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②。”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选自《魏略·董遇传》)

(二)

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整齐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③看字,子④细分明读之。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⑤。只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熟读,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予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子细,心眼既不专一,却自漫浪⑥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法,心到最急⑦。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选自朱熹《童蒙须知》)

注释:①遇:董遇,汉末三国魏国人。②苦渴无日:苦于时间不足。③详缓:仔细从容。④子:通“仔”,后同。⑤牵强暗记:勉强硬记。⑥漫浪:随随便便。⑦急:要紧。

【能力测评】

1. 选出下面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两项( )。

A.其义自见/才美不外见(《马说》)

B.正身体,对书册/立天下之正位(《富贵不能淫》)

C.自晓其义也/因往晓之(《杞人忧天》)

D.予尝谓/尝趋百里之外(《送东阳马生序》)

2. 选出下面与“冬者岁之余”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

A.久之,目似瞑       B.当余之从师也

C.齐国之美丽者也     D.属予作文以记之

3. 翻译下列语句。

(1)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

(2)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4.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两个选段都是论述读书的,文(一)除了要求多读外,还提出“三余”,即 A ;文(二)除了要求读书的仪式感外,还提出“三到”,即 B 。两篇选文对读书要求的侧重点不同,文(一)重在强调 C ;文(二)重在强调 D 。(A、B两处用原文回答,C、D两处用自己的话概括)

5.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1)文(一)中说“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你认为董遇真是不肯教人读书吗?说说你的理解。

(2)在对待读书的态度上,文(二)与《送东阳马生序》中表达的观点有什么相同之处?论述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

1. BC(A项“见”同“现”,意为“显现,表现”;B项两个“正”分别为“使……正”和“正确”的意思;C项两个“晓”分别是“明白”和“告知,开导”的意思;D项“尝”意为“曾经”)

2. C(A音节助词;B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助词“的”;D代词,代这件事)

3. (1)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有人问“三余”的意思。

(2)用心去读了,眼和口难道不会跟着到吗?

4. A: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  B:心到、眼到、口到  C:珍惜时间D:专心致志

5. (1)董遇不是不肯教人读书,而是要教人读书的方法,即多读多思,让读书人获得自己的认识,这样才能达到读书的真正目的。

(2)在对待读书的态度上,两文的作者都认为需要专心致志。文(二)直接提出要求,即读书前要整理书桌,端正身体,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读书时要仔细认真,并做到“三到”,特别是“心到”,要全神贯注,心无旁骛。《送东阳马生序》是从反面论述的,认为那些在太学读书的人,“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由此说明读书需要专心才能有所收获。

【参考译文】

(一)有人跟着董遇学习,董遇不肯轻易去教他,说:“必须在这之前先读很多遍。”董遇的意思是,多读几遍,书中的意思自然就显现出来了。求教的人说:“苦于没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有人问“三余”的意思。董遇说:“冬天是一年中的多余时间,夜晚是一天中的多余时间,下雨的日子是平时的多余时间。”

(二)但凡要看书,须先整理书桌,让桌子干净平稳,将书本整齐地摆放,身体坐正,面对书本,仔细从容、专注认真地阅读。阅读时,要念得字字响亮,每一个字都不要读错,不要少读一个字,不要多读一个字,不要把字词颠倒,不要不明文章死记硬背,只要多诵读几遍,自然而然就上口了,隔很长时间也不会忘记。古人说,读书的遍数多了,书中道理自然就明白了。所以,如果书读得熟了,即使不看注释说明,自己也能明白书的大意。我曾经说,读书有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如果没用心,眼就看不仔细,心眼不专注,只是随随便便地读,就不会记忆深刻,就算能暂时记下,也不会记得很牢。心到、眼到、口到之中,心到是最重要的。用心去读了,眼和口难道不会跟着到吗?

【拓展链接】

关于读书,宋朝的朱熹用一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道出了他的理解。一起来读他关于读书感悟的另一首诗作《观书有感二首》(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这首诗借助形象来说理,以泛舟为例,让读者去体会与学习有关的道理。这首诗的意思是说,昨天夜里江边涨起了阵阵春潮,巨大的舰船轻盈得如同一片羽毛。向来行驶要白费很多推拉力气,今天却能在江水中央自在地漂流。春水行舟,轻松自在。无论是源头活水,还是江边春水,都是为了说明读书的重要性。只有读书,才有活水涌现。

猜你喜欢

东阳读书
郭初阳:读书真的太有意思了
读书使人进步
姬东阳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门的那边
一兜橘子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我能不能养小白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