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册标签工艺在药品标签上的创新应用
2015-01-07谢晓
谢晓
书册标签(Booklet Lable,BLL),是指集宣传页、产品规格书、使用说明书等于一体的标签,能够大幅提升标签图文面积,呈现多国语言文字或彩色图文,多次反复贴合并保持产品整体外观完整,因此目前在药品包装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如图1所示),如处方及非处方药品、眼药水、医疗保健品等药品说明书。那么,书册标签工艺因何而生?又如何实现呢?
创新背景
如何将更多的信息置入空间有限的标签上?在书册标签出现之前,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品牌拥有者和印刷从业者。
我公司最开始接触到一些国际知名品牌客户有这方面的需求,当时其目的比较单一,主要是因为同一款产品需要销往多个国家和地区,而每个国家和地区所用的官方语言不同,因此需要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印刷不同语言文字的外包装、标签和使用说明书,这就给品牌客户的管理带来了诸多不便,且生产成本也会大幅提升。
为此,书册标签便应运而生,其能使印有多国语言文字的标签在同一张标签上体现,更加便于品牌客户管理,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但是,书册标签却给印刷企业的印制工作带来了麻烦。目前国内大多数印刷企业采用的书册标签印制流程是:印刷书册内页说明书、手工折页、印刷底页(不干胶材料或非不干胶材料)、底页覆合双面胶与底纸、手工插页与底页标签覆合、模切,通常需要4~5次上机才能够完成整个印制过程,产品品质存在较大风险。
为此,我公司经过市场调研和试验摸索,成功推出书册标签工艺,采用自动折页、自动插页和覆合,减少上机次数和劳动强度,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且产品品质也能得到极大的保障。而且,我公司在对书册标签印刷多国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还为品牌客户设计了更丰富的元素,如彩色图文并茂的使用说明书等。
书册标签工艺的实现
1.印刷
书册内页说明书的印刷方式推荐使用胶印,承印材料选用轻质双面无胶铜版纸,版面排版根据印制内容来编排,一般优先选用双面印刷,页码编排尽量选用双码,主要考虑到消费者翻页的使用习惯。
书册内页说明书印刷可以根据公司实际状况来决定是自己印刷还是委外印刷,说明书印刷完成后模切成单张,然后进行折页。
2.折页
在对书册内页说明书进行折页时,对于“风琴包心”折页方法,需要进行折压补偿,即根据承印材料的厚度,在设计时对承印材料折压后的厚度尺寸误差进行补偿,承印材料越厚,补偿误差就越大。
以普通轻质双面无胶铜版纸为例,折压补偿的总体原则就是第一页要比其他页码宽1~5mm。如果没有考虑到这个细节,折页后容易造成最终产品尺寸不齐,甚至会导致有些图文内容较多的版面的折页痕迹压住图文。
3.插页+覆合
插页,即将书册内页说明书插入到标签中,这是整个书册标签工艺的核心。
该工艺需要将准备好待插入的书册内页说明书精确定位到标签的某个位置点,我公司设计的定点插入误差为±0.5mm。以我公司自动插页设备为例,自动插页的线速度可达600pcs/ min,虽然随着插入速度的提升,插入精度会随之下降,但我们依然能将插入误差控制在±1.0mm内。目前,国内大多数印刷企业的插页设备只能提供±3.0mm的插入误差,当然这也取决于设备自动控制的精度。
在插页的同时利用自动热熔胶涂胶功能将书册内页说明书与标签覆合,该功能需要对热熔胶涂布定点与上层传输的书册内页说明书粘贴位置进行精确控制。
4.模切
书册标签的模切方式有2种,即平面书册标签的模切和瓶体书册标签(如图2所示)的模切。一般,平面书册标签的模切只需整体模切一次即可,因此本文不做重点讲解,重点分析瓶体书册标签的模切。
接触过书册标签工艺的同行应该知道,由于书册内页说明书有99%的面积与标签表面分离,因此二者之间非常容易产生空隙,尤其是贴在瓶体表面时间隙更大,从而导致书册标签无法平整、服帖地贴在瓶体表面,这主要是受内外径原理的影响。
什么是内外径原理?在印制阶段,书册标签相对来说是比较平整的,一旦贴在瓶体表面,其弧度就会发生改变,虽然最底层的不干胶层可以非常服帖地贴在瓶体表面,但标签表面的书册内页说明书则会产生起拱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内外径原理改变了中心长度,受贴合弧度不同的影响,书册标签外层的中心距和内层的中心距发生了变化。
因此,在模切瓶体书册标签之前,需要严格遵循内外径原理对瓶体书册标签模切尺寸进行精确设计,然后根据模切尺寸对不干胶层和书册标签进行两次模切,即先模切不干胶层,再将书册标签整体模切成客户要求的尺寸,从而避免书册内页说明书在瓶体表面起拱,使书册标签能够更加平整、服帖地贴在瓶体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