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农业区特色小镇产业融合与业态创新研究

2021-03-18罗晓君方应波张金良

经济研究导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产业融合特色小镇

罗晓君 方应波 张金良

摘 要:传统农业区特色小镇基础设施缺乏、产业结构单一、市场发育不完善、空间扩散能力弱,其特色小镇建设能否挑起乡村振兴的重担,关键在于产业融合的深度和广度。基于广州北部山区南药小镇的实地调研,提出南药小镇打造大健康文旅康养小镇的定位和基于“中草药”和“生态农业”为载体实现产业融合的路径。

关键词:特色小镇;产业融合;业态创新;南药小镇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04-0016-04

引言

国家发改委于2019年7月发布了第一轮全国特色小镇典型经验案例,同时对行政建制镇概念、缺乏投资主体、未动工建设的虚拟小镇和缺乏领军企业、产业规模小、链条短、技术弱,发展质量不高、集聚效应不强的419个特色小镇进行淘汰整改,并对特色小镇创建推行优胜劣汰、动态更新的调整机制。特色小镇建设的初心与使命是打造一个集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之功能于一体的发展空间平台。因此,在打造特色小镇的过程中,推进产业融合是关键。特色小镇要以特色产业为基础,延伸产业链条、挖掘新业态,实现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南药小镇所在区域经济结构由十多年前以亚热带水果种植为主转变为劳务输出,属于典型的传统农业区,表现为村镇发育基础弱、产业结构单一、市场主体和产业配套缺乏、城镇空间扩散效应不强、科技和创新水平低。随着特色小镇建设进入纠偏期,以传统农业区特色小镇建设为考察对象,研究传统农业区应如何以特色小镇为平台,促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乡村振兴具有现实意义。

一、南药小镇建设现状

(一)南药小镇概况

南药小镇位于从化区太平镇流溪河畔的格塘村,2008年9月由中凯集团旗下的广州市岭南中草药博览园有限公司为项目开发主体进行规划与开发。整个项目分三大板块,包括中医药文化博览园、广东省马骝山南药森林公园、民俗文化村。南药小镇预计投资40亿元,拟打造成一个集文化旅游、生产加工、产品研发、商贸流通、教育科研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式综合服务体系和中医药文化社区。

(二)南药小镇发展优势

1.产业基础。南药小镇以自然山地为依托,以中草药种植为基础,以中草药研发为突破,以游览观光为载体,以中草药展示为媒体,拟建设成一个集生产研发、科普教育、观光养生于一体的集成化全产业链式综合服务体系。目前,岭南中草药博览园核心区已完成国医园、百草园、国药园、中医药历史文化浮雕观光长廊、四季本草花海、中医药文化博览中心、国学国医景观大道、二十四节气柱及医药文化雕塑等工程建设。初步形成以观光、科普、饮食为一体的产业链,为南药小镇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产业基础。

2.区位条件。南药小镇位于太平镇北部的格塘村,105国道和流溪河贯穿其中,距离从化区约10公里。从化区位于广州市东北,中心城区距广州市区50多公里,广州地铁14号线正式开通,标志着从化区正式被纳入广州半小时经济生活圈。南药小镇位于粤港澳城市群的边缘位置,既可以享受都市圈或中心城市的綜合服务,又相对独立,自身承担更专业的功能,形成融合生产、生活、生态内部良性循环互动的集聚空间。

3.生态环境。南药小镇位于素有“北回归线上的明珠”美誉的从化,全年气候温和,山清水秀,生态资源丰富。从化境内森林覆盖率达68.9%,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流溪河地表水质达标率、空气优良率均达到100%,环境竞争力连续3年排名广州市第一。广州市抑制北部发展的战略,让从化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南药小镇位于丘陵地带,山间溪涧众多,动植物种类繁多,生态环境优质,同时流溪河穿越全境。南药小镇优越的山水环境不仅适合中草药培育,同时适合以自然山水为主题打造生态旅游休闲地。

(三)南药小镇发展问题

特色小镇是在几平方公里土地上集聚特色产业、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不同于行政建制镇和产业园区的创新创业平台[1]。借鉴浙江打造特色小镇先行先试的经验,成功的特色小镇在产业、功能、形态和机制上应该分别具备“特而精”“聚而合”“小而美”“活而新”的特征[2]。对标以上特征,结合南药小镇发展现状,梳理出以下问题。

1.产业链尚未形成,集聚力不强。南药小镇产业远景发展定位于中草药生产与加工、产品与技术、商业与流通、教育与科研于一体,融合中医药文化与旅游。从南药小镇目前产业发展与运营情况看,仅广州市岭南中医药博览园有限公司1家企业从事南药小镇的开发,经营项目有限,仅形成中草药种植、中草药观光与科普、中草药养生等项目,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从南药小镇产业的辐射情况看,格塘村地方经济和村民从业就业尚未融入南药小镇的产业链。当前,南药小镇以中草药为核心的产业链链条短、产业规模小、技术弱,产业价值链缺乏上、中、下游企业配合,没有形成集聚效应,单靠一家企业很难形成行业“单打冠军”。传统农业经济结构基本瓦解,进城进厂务工成为格塘村主要的收入来源,个别农庄以种植柠檬、火龙果、番石榴为主,生产方式单一、经营形式落后、附加值不高、产业规模小,也很难肩负起乡村振兴的使命。

2.功能不全,集合度不高。特色小镇应集聚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四大功能,且四大功能应有机融合、不可分割。南药小镇以中草药和传统农业为代表的特色产业均未形成集聚效应,应尽快从区域生产力布局的高度,高规格做好南药小镇的产业规划,然后根据产业定位引入与特色产业相一致的企业,构建产业集群;基于格塘村适合种植中草药的自然环境,以中草药文化为主题的特色定位,文化底蕴相对不足,原因在于从化区没有形成独特的中草药文化、格塘村也没有中草药种植的历史,中草药品牌的外在形象不够鲜明,缺少“岭南中药集市”“岭南名山”“岭南中草药宝库”“岭南国医中药大师”“岭南中草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金字招牌,且缺少本土文化支撑,需要进一步凝练中医药文化和挖掘在地文化;岭南中草药博览园部分项目虽然开始对外开放,但游览项目少、缺少旅游酒店和体验性项目、旅游要素不全、旅游资源独特性不足、影响力不够;以生态农业为平台的田园农业旅游、民俗风情旅游、农家乐旅游、村落乡镇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科普教育旅游等体验性项目尚未起步,由于缺少民俗和体验性项目,游客停留时间短,社区服务功能缺失。

3.特而不靓,朴而不美。特色小镇不需要大城市的繁华,但需要美丽乡村“特而靓”的外形、“小而美”的风韵。南药小镇以中医药文化,融合生产研发、科普、观光养生等功能为一体的特色定位,借势“健康中国”战略,发展以大健康和文旅为目标的康养小镇,定位符合时代趋势。但由于缺乏专业运营管理团队和有田园综合体、文旅运营经验的领军企业,导致项目推进慢,项目定位不够高端,小镇特但不够靓。南药小镇所在村镇承担的基础设施部分主要围绕道路扩宽、建筑外立面亮化、村内景观升级改造。改造后的南药小镇依然是中国广大农村大众化而朴素的缩影(路宽了、房子高了、建筑统一整容、农田荒芜、杂草丛生、人气欠旺)。钟灵秀,美在生态,南药小镇以山为骨架,以水为灵魂,穿行于南药小镇,应该像徜徉于四季常绿、常年有花,听得到蛙声鸟鸣,看得到荧光袅绕的乡村画卷;意韵长,根在文化,南药小镇应深度挖掘并提升在地文化(岭南风情、客家民俗、乡土民情),将乡愁从记忆变为现实,打造精而美的特色小镇。

4.运行机制不完善。政府方、市场方、特色小镇开发建设公司、特色小镇管委会等部门协同是特色小镇健康运转的保障。各部门各司其职,地方政府负责承担特色小镇的发展定位、整体规划、基础设施等服务性工作,同时出台优惠政策引进企业主体;特色小镇的开发运营由市场方和开发建设公司共同负责;特色小镇建设运营的监督由管委会执行。南药小镇行政上实行区、镇、村三级管理,从化区负责小镇规划项目的编制与审核,镇负责小镇基础项目的实施,村负责征地拆迁施工等村民协调工作。广州岭南中草药博览园有限公司和广州花雨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特色小镇的开发运营。从管理体制上,南药小镇缺少开发建设公司和管委会等专业团队的运营和监督,一方面容易导致政府大包大揽,市场机制被扭曲;另一方面因经验不足容易导致建设项目质量不高、缺乏特色。特色小镇是一种高品质的生产生活综合体,要成为有特色也有活力的特色小镇,不仅靠漂亮的房子,更需要懂得运营的人。

二、南药小镇产业整合与业态创新路径

(一)南药小镇产业整合的整体思路

南药小镇产业整体思路应以“中草药”为核心整合中草药种植、中草药培育、中草药深加工、中草药科普、中草药保健、中草药体验、中草药贸易、中医理疗与问诊、中医药大会等实体产业与服务创新为一体的特色产业;以“生态农业”为依托开发特色民宿、生态种养殖、农耕体验、农产品认租认种、农村生活、户外拓展、森林疗养等集休闲、体验、感知为一体的休闲度假旅游项目。

(二)以“中药材”为特色引领产业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

1.中草药标准化种植与精细化加工融合一、二产业。第一产业种植或养殖产品为第二产业深加工提供原料,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农民收入。中医药产业在延伸产业链条、开发深加工产品过程中可带动中草药种植的规模化和现代化,中草药种植业的标准化和现代化又进一步促进了中医药加工体系的发展,形成一、二产业的良性互动。中草药标准化种植与精加工的互融,既可以从质量、品牌等方面提高中草药的核心竞争力,也可通过中草药精加工的转型升级打造新业态,从附加值、市场占有率等方面扩大终端产品的竞争力[3]。中草药精加工可以带动中草药种植业的产业化发展,壮大现代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4],促进中草药种植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农民增收效应促使农民更容易接受农业产业化理念,智慧农业、品牌农业、订单农业等新业态逐步推广;现代农业的轉型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蓬勃发展,地方政府立足特色农业资源禀赋开展招商引资,吸引农业生产与加工企业入驻做大做强市场“蛋糕”。南药小镇应立足“岭南味道”和地区生产力重构的高度,做好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打造“两个基地”。通过引进中药材种植项目,引导大宗优质中药材集聚发展,支持中草药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农业主体按照“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等新的运营模式,为省内外中药材加工和精准制造企业供应优质药源,打造“岭南优质中草药药源基地”;引进国内知名企业投资中草药加工和高端制药等行业,开展大宗中药深度加工和精准制造,延长产业链,扩大优质精深加工产品市场占有率,打造“岭南中药材深加工基地”。

2.中草药研发与营销服务融合二、三产业。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一方面可以从初级农产品到农产品精深加工发展,另一方面可依托农产品加工业刺激服务业发展,推动产业链向上游的育种、产品研发与设计环节延伸,下游向营销、物流、服务环节延伸[3]。南药小镇应在中草药深加工的基础上,分别向研发和销售两侧延伸,构建“一个中心”“一个市场”。通过与广东省相关科研院所建立技术合作联系,成立国家中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筹建岭南中草药研究院,构建“岭南中草药研发中心”。以科研院所为平台吸引相关企业加盟岭南中草药产业,共同发展,在产学研结合中提高研发效率和创新频率,促进岭南中草药产品的提档升级。在专业研发机构和科研院所的支撑下,研发新的中草药产品并申请国家专利,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影响力。科技研发机构落户不仅可以带来溢出效应,也提升了岭南中草药产业种植加工的科技含量。为配合岭南中草药产业深加工和中草药产品的多元化开发,南药小镇应引入中药材商贸龙头企业,强化专业市场开发和培育,构建“岭南中草药交易市场”,激活第三产业快速发展。迎合国家倡导大健康产业发展背景,南药小镇应将岭南中草药的养生功效、医疗功能等中医药方法有机结合,发展岭南中草药养生馆、品牌连锁店。在中草药产品零售业发展方面,可以运用电子商务等新业态促进岭南中草药产品销售,同时带动中草药物流业的发展。以岭南中草药产品加工为核心,催生第三产业的兴起,形成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协调互动发展局面。

3.中草药产品体验消费与健康旅游串联一、二、三产业。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满足,人们更加注重精神生活需要的满足,旅游、文化、健康在生活消费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尤其是十九大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以来,迎合健康养生的生态文化游日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格塘村应凭借岭南中草药的独特优势,整合中药材产销加工、药膳药疗等要素资源,加快培育以保健康疗、养生服务和养生产品销售为特色的“中医药养生养老基地”,积极打造“中医药大健康经典产业”全产业链。开发休闲养生、康养度假、户外运动、研学等体验性和健康旅游产品,推进中医药养生和生态文化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将南药小镇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康养旅游示范基地”。以“岭南中草药+互联网”“岭南中草药+药交会”“岭南中草药+文化赛事”“岭南中草药+国际交流”“岭南中草药+民间中医秘方”等为文化载体,举办“岭南中草药健康文化节”“岭南中草药吉尼斯世界纪录”等旅游节庆活动,展示南药小镇的养生功效和神奇魅力。以岭南中草药健康为特色的衍生产品(休闲养生、度假旅游、会展、科普)可以带动了中草药产成品和服务的生产消费,既宣传了岭南中草药健康养生的资源禀赋,又让游客在休闲中收获了健康、增长了知识,成为融合一、二、三产业的有效途径。

(三)以“生态农业”为特色引领产业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

1.立足环境挖掘农业特色。特色的定位和彰显是决定特色小镇品牌影响力和感召力的关键,农业特色小镇应该围绕“农”提炼主题,进行细分市场和差异化定位,根植于地方特色和富有创意的开发主题均能让人耳目一新,但不宜空泛缺乏灵魂[5],应立足某一具体领域发猛力、下狠功夫。当然,挖掘特色、发展特色产业必须立足各地区的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切不可凭空臆想,脱离实际地盲目跟风[6]。根据南药小镇的地理环境和区位条件,其农业特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依靠格塘村高品质的水、土条件发展比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标准更高的有机农业。结合格塘村传统种植结构,有机农业的种植范围可限定为亚热带水果和水稻、蔬菜。发展有机农业的关键在于技术、产品认证和市场推广,神农田园农业已经有成熟的模式可供借鉴。二是依托背靠珠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和成功融入广州超大城市一员的区位优势发展观光农业。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已逐步进入高级阶段,人们越来越期望有一种生活能兼备城市的便捷和乡村的生态,“比城市更自然,比农村更文明”的居住形态。南药小镇可以凭借高规格的生态环境,依托农庄发展体验农耕、认种认租、认租代种,打造一片以田园、山野为背景、以客家文化和岭南文化相互交融的岭南式民宿。

2.延伸农业产业链实现产业融合。特色小镇的特色产业仅有新颖的创意而产业素质和形态陷于低端,也很难获得高效优质的发展。现代新的技术手段和发展理念为农产品向外输出和吸引外部要素向农村集聚,从单一环节向多方位、全产业链发展提供可能[6]。种植业与农产品精加工互动,农产品加工与销售、研发、物流的互融让农业“接二”“连三”,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南药小镇应基于中草药的特色和声誉,根据“药食同源”的理念和大健康的发展思路,结合从化地标性产品,将当地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實现一、二产业的融合。具体思路一个是可围绕“吕田头酒+农产品”做链条延伸,通过吕田头酒+亚热带水果(荔枝、黄皮、柠檬、火龙果),创出从化版“拉菲”保健酒的品牌声誉;一个是围绕农产品营养成分提取(植物蛋白、果酸、多酚),对季节性水果进行深度加工,在提升农产品价值的同时提高南药小镇的科技实力。农业叠加旅游功能,促进一、三产业融合。南药小镇作为传统农业区,其发展应结合资源禀赋叠加旅游功能,实现旅游、健康养老、教育文化等产业与农业的多重融合,提高南药小镇的复合功能。

3.发展“农业+文化”的文创农业。特色小镇根在文化,文化是特色小镇创新、创意的源泉。农业特色小镇应在挖掘和梳理在地文化的基础上,将文化创意植入到农业生产、观光、体验的全过程。文化创意为现代农业发展与创新提供了方向,科技创意、包装创意和栽培技术为文化创意转化为实物产品提供保障。结合南药小镇农业种植的特点,创意文化农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充分利用格塘村的刺竹、茅草和荔枝树,发动和引进农村传统编织艺人,利用刺竹和茅草编织成各具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同时面向感兴趣的游客免费授道,对于小孩和年轻人来说,既可以耐心学习编织艺术,也是个静心修养的好选择,而且还增加了游客的体验,游客通过与村民的互知互动,可提升游客对南药小镇的黏性,体现了特色小镇的社区功能。利用满山遍野的荔枝林建造树屋、树林餐厅、树林酒吧、树林图书馆,让游客体验回到原始生活的感觉,或者有种穿越到动画片中的即视感。二是结合水果种植,将南药小镇的文化IP通过异型、晒字等方式植入到水果上,既可以提升水果的卖点和价值,也对外宣传了南药小镇的形象。在水稻种植区可以塑造喜庆图案或与预期节庆活动相符合的字句等。三是利用南药小镇多山的特点,打造四季花海、森林灯光秀、森林剧场等特色项目,营造网红打卡点。选择多个山头,通过植物造型辅以灯光镶边,呈现“绿水青山”等巨幅宣传语,汇集世界航拍爱好者和旅游爱好者,让全世界都能见到南药小镇的风采。“农业+文创”项目不仅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也增加了旅游吸引力,扩大了南药小镇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方应波,易文芳,黄炜迦.产业升级视角下广东省特色小镇发展路径研究[J].经济论坛,2019,(1):73-77.

[2]  方应波,易文芳,汤铭春.特色小镇发展模式与政策思考[J].商业经济研究,2019,(10):141-144.

[3]  郝华勇.基于特色产业的乡村产业振兴研究——以中医药产业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为例[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8,(6):74-81.

[4]  孙传齐,赵思毅,徐建俊,等.万源市长坝乡非贫困村白燕溪村脱贫攻坚工作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8,(4):291-292.

[5]  毛爽,薛昭铭,朱菊芳.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体育小镇建设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13):162-163.

[6]  郝华勇.以特色小镇引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18,(2):3-5.

收稿日期:2020-07-09

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攀登计划”专项)“传统农业区特色小镇产业整合与业态创新——基于南药小镇的实地调研”

作者简介:罗晓君(1999-),女,广东揭阳人,学生,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通讯作者:方应波(1980-),男,湖北大悟人,副教授,硕士,从事区域经济研究;张金良(1976-),男,河北遵化人,博士,从事企业管理与文化建设研究。

猜你喜欢

产业融合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的产业定位与发展探索
德国名镇哥廷根的建设对中国特色小镇创建的启示
论特色小镇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特色小镇”切莫成为“房地产小镇”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研究
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大数据时代广告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与机制分析
发展“特色小镇”,核心在哪
基于贸易转型背景下的大连服务贸易发展对策研究、
与特色小镇文化共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