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工作的策略探析

2021-03-18温伟洪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26期
关键词:中学教学开展德育

温伟洪

【摘要】近年来,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在中学生教师的教育知识与能力考核中,特别强调中学生的德育工作。而我国也素来被称为礼仪之邦,所以,德育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中学教学应高标准严要求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重视德育,让新一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成为世界人民素质的标杆。与此同时,对于中学生的德育与管理,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不同的学生要进行个性化教学,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只有这样,我们的德育管理才是有效的,也才是顺应时代的。本文针对中学教学中如何开展德育工作进行分析,以期提高中学德育的质量。

【关键词】中学教学;德育;工作;开展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在飞速发展,学校也逐渐对学生德育工作加以重视起来。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心理的素质教育,与智育、体育和美育相互渗透、彼此促进。它在教育事業中占据重要地位,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将来的行为、习惯产生巨大影响,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德育是中学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中学的德育活动与学生的全面发展息息相关,对教育工作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首先要清晰深刻地认识德育的含义与意义,从思想、道德、法律、政治以及心理健康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是在学生各个阶段发展的一项必修课,并要求教育者把该项工作作为素质教育的首要工作。中学开展德育,教师要学会展现德育中知识性的一面,德育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传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哲学家、教育家孔子和孟子就开始强调仁和、仁孝的治世主张。在我国古代,上至君王下至百姓都接受仁孝的理念,并将之进行传承和发扬。作为新一代的中华民族继承者,我们的中学生也应当从小接受各种传统的德育知识,培养自己内在的德育素养和文化素养,并更好地将中华民族的德育文化知识进行继承,负担起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伟大重任。在对中学生开展德育工作之前,要充分考量自身的实际情况,由此制定详细的教学方案。

一、当前中学德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应该承认,我们广大中学德育工作者呕心沥血,兢兢业业,在工作实践中创造和总结出很多行之有效的德育经验,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合格的建设者和保卫者,其中不乏优秀人才。德育工作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进一步解放,为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德育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探索与研究也有了新的发展。但是受中国传统文化、应试教育以及高考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学校或者教师仍只关注学生的期中期末成绩,对于学生的德育比较忽视,更难有心做到将中国传统文化和德育的实践相结合。此外,由于有的教师自身不能很好地理解德育的内涵与重要性,对于学生德育的管理仍仅停留在成绩优秀、按时完成作业以及遵守纪律等浮于表面的表现。真正的德育要强化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管理和自我提高等方面。另外,受现在国家计划生育等因素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家长过于溺爱孩子,造成教师在对孩子进行德育管理时会遇到较大的阻碍与困难,缺乏践行德育的一个环境基础。同时,关于德育的相关教材内容仍不能够满足现阶段对中学生德育素质方面的要求。德育工作内容陈旧、僵化,不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德育活动的开展没有考虑到学生内心的想法,不能满足学生对德育教学内容的需求。同时,德育相关教材与各个学科的整合程度不够,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整体水平不够。

二、中学德育工作开展的策略

1.开展德育知识讲座

学校可以组织和开展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德育知识大讲堂,教师通过讲座,给学生讲述中国传统文化在人类文明史中的重要作用,进而通过文化讲到中华文化中的德育部分,通过讲座帮助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并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对文化知识产生新的认识和见解,促进自身内在修养文化的提升。

2.实施一对一的教学

不同的学生由于生活经历和家庭环境等的不同,其思维方式和接受善意的方式也不完全相同。这就要求教师在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要给予学生更大的耐心,在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多注意学生的心理状态,尽可能地实施一对一的教学。德育区别于传统的文化课教育,不能按照统一的教学内容来对待所有的学生。在进行个性化培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就要为每个学生建立个人档案,方便教师进行诊断性、形成性、总结性评价,更要侧重个体内在差异的评价。

3.利用各种课外活动来进行德育

中学德育要求学生不仅要形成良好的个人行为习惯,更要求学生具备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树立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崇高理想。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教师可以适当组织学生去当地一些红色教育基地进行德育,通过实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内在的爱国主义情感。除了要注重校园内的德育形式,教师还要注重利用各种课外的活动来进行德育,真正实现课堂内外全方位的德育渗透。例如,教师组织学生前往一些抗日将领的故居,参观将军的生活过往,感受到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生活节俭,却愿意为了祖国的独立与繁荣,付出一切的伟大决心和品质,通过基地展出的各种图片知识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抗战历史,感受抗日将领矢志不渝的革命精神,为学生树立典型的爱国主义榜样,明确人生的奋斗方向和目标,激发出学生内在的思想情感,促进德育工作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4.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

研究表明,不仅是学校对于学生素质与德育的培养有很大影响,家庭环境对于学生性格的形成以及道德的认知也有关键的作用。因此,对于德育的成果要不断加强巩固,就需要家长与教师的合作沟通。一方面,学校教师定期进行培训,不断提高自己教授德育课程的专业水平与重视程度;另一方面,家长要支持并巩固教师在学校所做的努力。德育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在学校有良好的表现,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时时刻刻体现出自己的修养与品德。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教育的发展,科教兴国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口号,一个国家中学生的学习水平与道德素养越来越能够体现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与综合素质,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德则国德。学生就是国家的未来,德育的展开就是素质教育的关键。因此,需要通过开展德育,让学生从小培养健全的思想道德观念,促进学生自身人格品质的不断提升,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教育形式中,对各种德育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知,并自觉主动依据所学德育知识来规范自身的行为举止,确保学生各项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者的教师来说,对于学生的德育要有的放矢,做到一视同仁,不能一味地追求学生学习成绩,更应该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力求为快速发展的社会培养有德行、有爱心的抗压型社会人才。

参考文献:

[1]邢钱.中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融合幸福教育的方法研究[J].中学生 (中旬刊), 2020 (1): 5.

[2]梁艳华.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C].2020年第一期华中教师教育论坛资料汇编,2020.

[3]王国春.中学德育活动开展的有效性分析[J].教育界:综合教育,2019(6):101-102.

[4]王福俭.浅谈新教育实验下中学生德育活动的开展途径[J].新课程·中旬,2019(9):217.

猜你喜欢

中学教学开展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例谈细胞器知识在中学教学中的延伸
试分析交通企业管理中政工工作的开展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基于人本理念背景下的事业单位政工工作的开展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