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语言品味方法例谈
2021-03-18张宗方孙涛
张宗方 孙涛
【摘要】在文言文教学中,若想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素养,品味语言必不可少。品味语言,可以抓住关键词,体会文章的语意畅达和连贯;可以从遣词造句、修辞、句式等角度,感受语言的独特韵味;可以披文入情,沿波讨源,领会语言所承载的情感;也可以探究文中的矛盾或者疑惑之处,体悟言外之意,促进深度学习。
【关键词】语言品味,方法,《小石潭记》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将教学重点放在字、词、句的积累上,放在逐字逐句的翻译上,把一篇篇语言优美、内涵丰富的文言名篇分解得支离破碎。学生感受不到文言文语言的美,逐渐失去了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笔者以《小石潭记》教学为例作了一些探索。
一、由关键词切入,体会语势的连贯
《小石潭记》是一篇游记散文,采取的是“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描写了作者探寻、游赏小石潭的整个过程。作者每走一步就会欣赏一景,连接这些景色的是作者的观察点。观察点正是学习本文的密钥,学生阅读时要找出这些观察点,画出作者的游赏路线,体会本文语势的连贯。
由文中“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下见小潭”“潭中鱼可百许头”“潭西南而望”以及“坐潭上”几句可以看出作者的游踪和视角的转换。小丘—篁竹—小潭,作者移步换景,由声到形,由远及近,写出觅幽探胜的经过。潭中—潭西南—潭上,作者定点观察,“中”“西南”“上”三个方位词准确体现作者的观察视角,由近及远,由观到感,描绘出“寂寥无人、凄神寒骨”的凄清之境。六个观察点把整个小石潭的景色连成一气,语意畅达,语气连贯,将整个过程写得清晰而有序。
本文先写小石潭的景色,再写小石潭的源头,而作者另一篇游记散文《钴镯潭记》却先写潭的源头,再写潭的景色,这会不会造成语势的断裂呢?提出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两篇文章中观察点的方位和路线图。在《小石潭记》中,作者从小丘西行,闻声而来,被潭水吸引,所以先写水,再写潭岩,然后写潭周围的景色。潭源在西南方向,不是首先映入眼帘的,顺序自然是先潭景再潭源。而在《钴鉧潭记》中,源头冉溪奔流如注,声势浩大,水势湍急,作者自然先被这样的宏大气势所吸引。另外,第二段笔锋一转,还写了钴镯潭岸边上的一户农家。先潭源,再潭景,然后是潭边的一户农家,这样的顺序更加连贯合理。若是《钴镯潭记》像《小石潭记》一样,先写潭景再写潭源才会造成语势的断裂。由此看来,作者选择的观察点,选用的方位词,都是有意味的语言形式,引导学生比较它们之间的不同,细细品味,就能真正感受到语势之连贯。
二、多角度比读,品悟语言的韵味
柳宗元在《答吴武陵论(非国语)书》一文中说:“言而不文则泥。”他主张文章要有文采,语言要“丽则清越,言畅而意美”。在《小石潭记》一文中,作者借助简约凝练的词语表达个人情怀,运用多种表达技巧描绘山水意象,采用长短结合的句式构筑节奏之美,极富艺术感染力。教师应该从遣词造句、修辞、句式等方面引领学生品味语言的独特魅力。
《小石潭记》第一句“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中的“百二十步”,看似平常却暗藏着作者的深意。笔者让学生思考:你在旅游时会不会数自己的步数呢?一次数步数,可能是兴之所至,但《永州八记》中大多都记录了步数,比如《游黄溪记》中有“南行六百步”,《钴鉧潭西小丘记》有潭“西二十五步”,《石渠记》有“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等。这是为何呢?教师引入柳宗元被贬永州的相关资料,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结论。《永州八记》是游记散文,记录游踪是其重要特点;更重要的是作者不是去旅游,而是为了排遣贬谪后的压抑心情。《永州八记》的开篇《始得西山宴游记》中记载作者常常隍恐不安,外出游玩只是毫无目的地走,到达后不是赏景而是喝得酩酊大醉,醒来后就直接返回。贬谪产生的愁苦一直萦绕在作者的内心深处。数步数这一无意识的记录是他想排遣内心愁苦的真实写照。作者观潭景之乐,赏游鱼之喜,只是暂时的,当被“其境过清”的环境一触发,作者又回到了愁苦之中。文章最后,作者看到“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立刻感到了“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短暂的快乐又被長久的愁苦所代替。
《小石潭记》第二段以实写虚,见鱼而不见水,从侧面写出了水的清澈;“怡然”“俶尔”“翕忽”三个词有动有静,写出鱼儿的自由自在、精灵可爱;“似与游者相乐”,情景交融,寄寓作者的情感色彩。短短四十余字,手法多样,词丽而意美,很值得细细品味。语言之美通过比较阅读能够得以彰显。教师带领学生细细品味这段语言之后,可以找几句描写鱼的诗文让学生比较赏读。例如: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第一句运用反复的写作手法,写出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的神态,体现采莲人内心的欢愉。第二句运用白描手法,写出鱼儿自由嬉戏,细石历历在目,侧面体现江水的清澈明净,与本文有异曲同工之妙。第三句运用借代和对偶的手法,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湖光春色图。第四句中的“肥”字表面上写鳜鱼正肥,实际上渲染出渔父富足的生活。第五句通过写鲈鱼味道之鲜美,体现了捕鱼者的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捕鱼者的深刻同情。同样都是写鱼,手法各异,情感不一,突出了作者独运的匠心。通过比较赏读,学生更深切地感受到柳宗元写鱼之工,寥寥数语,动静俱妙。
作者还把句式的长短变化与音韵结合起来,造成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表达效果。比如前四段的首句,由长而短,音韵由前两字的“u”转为后两个字的“ang”韵,由急促转向平缓,暗合作者的情感变化。在句式上,比如“为坻,为屿,为堪,为岩”,两字排比,“为”字连用,突出作者的急切和惊喜之情。再比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句子先五字,然后四字连用,接七字,后五字,句式长短结合,整散结合,朗读起来有抑扬顿挫、跌宕生姿之感。
三、披文以入情,品味语言的深意
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意思是说写作是由内而外的,先由外界环境触发,进而产生内在的情感,再将这种情感用语言表达出来。我们沿着语言去追溯,一定能探寻到作者写作时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情感。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紧紧抓住最能体现情感的词语或者句子加以品味。
在教学中,笔者选择了四个副词来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
水尤清冽。
似与游者相乐。
不可知其源。
以其境过清。
学生结合上下文体味词意,感受作者细腻的情感变化。如对“尤”的品咂,有学生说“尤”体现了水的格外清凉;有学生补充说与上文水声联系在一起,作者采用视听结合的写法,描绘出小石潭的美丽景色。笔者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有学生发现作者听水声时就已经“心乐之”,再看到“尤清冽”的水,“乐情”更甚,作者贬谪之愁被眼前之乐所代替。学生思考交流,对其他三个副词也形成了统一的认知:“似”的意思是好像,是作者的主观感觉,并不一定是真实情况,作者的乐情有所减弱;“不可知其源”,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作者西南而望,溪水如斗似蛇,或明或暗,已无潭中鱼那样的明丽之景,而是幽深之景,作者触景生哀,乐情又减;一个“过”字写出了环境的凄清让人无法忍受,作者乐情尽失,又回到哀愁之中。作者因哀而寻乐,结果乐只是暂时的,他还是无法跳出贬谪给自己带来的巨大伤痛。
笔者把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四个副词整合在一起,让学生细细推敲,“披文以入情”,他们就不会只在字义上绕圈子,而是“沿波讨源”,真正领会语言所承载的情感或思想。
四、探究矛盾,体悟言外之意
在阅读《小石潭记》第五段时,学生发现了几处矛盾。其一,作者在第五段记下了五位同游者,但是在第四段却说“寂寥无人”。其二,作者在前四段写了寻潭、赏潭、离潭三个部分,已经形成了一个圆形结构,他为什么又用一段来写同游者呢?或许有人会说这是游记散文的一种写法,但是在《永州八记》中的其他七“记”中都没有这样写。其三,作者把同游的五个人分成两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宗玄,以及“隶而从”的恕己和奉壹。恕己和奉壹也是同游者,作者为何强调这两个人呢?作者这样写有哪些言外之意?
一些由矛盾或者困惑引发的问题是开启深度学习的最大动力,促使学生去思考和探究。教师要引导学生超越表层的语言解读,追求思考和探究的深度、广度,即使暂时找不到答案,他们也能获得极大的满足感。对第—个问题的讨论和交流,有学生说“寂寥无人”是对周围自然环境的描写,作者把與他一起来的人排除在外了;有学生说作者完全沉浸在自然环境之中,全然忘却了他人的存在;也有学生说“寂寥无人”是作者内心的“寂寥无人”,没有^理解作者的内心……为了让探究更充分,让更多人参与交流,教师可以给学生建立规约:讨论交流不是为了驳倒别人,而是尽可能表达与别人不同的观点;不需要形成统一的看法,只要表达的观点清晰、准确、有理有据即可。这样,很多不同的观点汇聚在—起,就会形成思维的碰撞,使学生再努力思考和探究,不断修正自己的理解,形成更加合情合理的观点。在探究为何强调恕己和奉壹时,有学生说这是因为这二人的名字暗合了作者的心志,“恕己”是“扩充自己仁爱之心”的意思,是儒家思想的精髓;“奉壹”是“守一以终”的意思,是道家修养的最高境界。作者把这两个名字放在文章最后是向当权者表明他要用“恕己”之心来行“奉壹”之事,他的革新之志不会改变。这个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就是学生在他人观点的基础上不断思考而获得的。
被选人教材的文言文都是古代先贤留给后人的文化瑰宝,其中的每个字都是精雕细琢的音符,每句话都有宛转绕梁的旋律,每段文都是意境悠远的乐章。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以语言为抓手,引导学生关注内涵丰富的关键词句,品味语言的韵味及其背后的深意,培养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