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幼儿的午睡质量

2021-03-18张彤合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4期
关键词:质量措施幼儿

张彤合

摘要:午睡是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身体需要设置的,对幼儿各方面的影响极为重要。笔者通过在幼儿园的观察,发现幼儿午睡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利用文献法对幼儿午睡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能提出有效的措施,提高幼儿的午睡质量,保障幼儿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  午睡  质量  措施

睡眠是幼儿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对幼儿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减少午睡中出现的问题是提高午睡质量的关键,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利用文献法对幼儿午睡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以下的方法,有助于改善幼儿的睡眠质量。

一、如何理解午睡

睡眠是指复发的惰性和不反应状态,是高等脊椎动物周期出现的一种自发的和可逆的静息状态,表现为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性降低和意识的暂时中断。睡眠时意识水平降低或消失,大多数的生理活动和反应进入惰性状态。这种状态可以发生在任何时间段,而发生在午饭后称为午睡。

二、午睡的重要性

(一)促进幼儿机体生长,补充夜间睡眠时间

科学研究表明,人在睡眠时,脑垂体前叶分泌的生长激素比平时增加三倍。幼儿阶段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有利于幼儿机体器官的休息,有益于幼儿的身体发育。午睡是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身体需要设置的,是幼儿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所以,午睡对幼儿的生长发育是非常重要的。

(二)使幼儿精力充沛,注意力更集中

幼儿的一日活动以游戏为主,容易消耗体力,产生疲劳感。据观察,幼儿的在园活动时间长达8个小时。幼儿虽然精力旺盛,但经过一上午丰富的游戏活动后,身体机能开始下降,注意力开始分散,很难专心投入下午的教学活动中去。因此,幼儿园的午睡活动能够使幼儿恢复体能,消除疲惫感,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同时能够促进核蛋白合成,有助于幼儿的大脑发育,使幼儿思想更集中地投入到幼儿园下午的各项活动中。

三、影响幼儿午睡的因素

午睡看似平常却涉及方方面面,任何一个不起眼的小问题都可能影响到幼儿的午睡质量。

(一)时间的安排

午睡的时间一般在午饭后,但不要在午饭后立即午睡,否则会影响消化系统的工作。正确的午睡时间应该安排在饭后的20~30分钟,让消化器官充分消化食物,确保幼儿午睡时身体状态良好。

(二)睡眠用具

睡眠用具包括被褥、床单和床。睡眠用具可以采用幼儿喜爱的图案,或者柔和的颜色,例如浅粉色、浅蓝色等,并且一定是舒适柔软的,这有利于保证幼儿良好的情绪和午睡舒适度。

(三)午睡的环境

午睡的环境包括午睡室室内光线、室温等。光线过于强烈,会使幼儿感到刺眼难以入睡;光线过于黑暗,会使幼儿睡得深沉,导致起床时幼儿难以被叫醒。另外,过高的温度会使幼儿感到闷热流汗,过低的温度易使幼儿着凉生病,这些都会对睡眠产生影响。

(四)睡前活动

教师在午睡前组织的活动是否合适,也会影响到幼儿的睡眠质量。教师不应组织幼儿进行强度大的活动,因为剧烈的运动会使幼儿兴奋度增加,导致其入睡困难。教师在幼儿睡眠前应让幼儿进行安静的睡前活动,保证幼儿情绪的稳定。

(五)睡眠时的管理

幼儿园的午睡管理极为重要,例如幼儿的不良睡姿、做小动作甚至互相讲话等,这些会使午睡秩序混乱,严重的会引发安全事故。教师在管理时尽职尽责,则会使幼儿的安全和睡眠质量得到双重保证。

四、提高幼儿午睡质量的措施

笔者在观察幼儿午睡过程中发现幼儿午睡都存在一些小问题,如果不及时纠正,午睡质量就得不到保证。因此,作者针对幼儿午睡时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改善幼儿午睡质量的方法。

(一)午睡时间需要科学、合理

1.按照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季节制订时间

根据3~6岁幼儿的生理发展特点,根据小、中、大各个年龄段的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合理安排不同的午睡时长,依据不同的季节特点科学调整。具体时间如下表:

2.根据幼儿个别差异,调整时间

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其生活、学习、行为方式都有着差异。所以,我们要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措施。有些幼儿精力旺盛,往往到了午睡时间依然没有困意,针对这类幼儿我们可以尝试以下的方法:第一,让其他幼儿先睡,让这类幼儿在教师的陪同下阅读、绘画、听故事等,利用安静的活动使他们逐渐产生睡意;第二,引导幼儿自己选择安静的活动,教师要提醒幼儿不能发出声音,影响别人。

(二)提醒幼儿调整不良睡姿

幼儿的睡眠姿势各式各样,有趴着睡的、蒙头睡的、把手指放在嘴巴里睡的等等。正确的睡眠姿势应是向右侧卧,双腿微屈。对此,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等形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让幼儿了解什么是正确的睡姿以及错误睡姿会给身体带来哪些不良影响。教师在午睡过程中,更要加强巡视,一旦发现幼儿有不良睡姿就要及时纠正,教师要注意动作轻柔,以免惊醒幼儿。

(三)运用多种措施,激发幼儿午睡兴趣,使幼儿乐于午睡

1.鼓励表扬法

针对个别幼儿对午睡存在消极情绪,教师可以说:“今天睡得好的小朋友,老师会有小贴画送给他。”教师利用活动室的墙面增加“红花栏”,午睡表现好的小朋友奖励小红花、小贴纸,激起幼儿好好午睡的愿望。

2.学习榜样法

幼儿年龄小、爱模仿,更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教师可以根据幼儿这种心理特点,激发幼儿的上进心。在幼儿午睡起床后教师可以说:“今天某某小朋友睡得又快又好,被子也叠得整齐,老师请他当我们的午睡小标兵,其他小朋友要向他学习,争取和他做得一样棒。”

3.做好睡前准备工作

午睡前的活动安排是十分重要的,是保障幼儿午睡质量的前提条件。如饭后散步、看书、听故事或音乐等,这些都很适合睡前进行。教师应在午睡前10分钟让幼儿有秩序地如厕,清除生理方面对午睡的干扰。教师可以播放轻柔舒缓节奏慢的音乐,如《虫儿飞》《小枕头》《妈妈宝贝》等,因为它们能使幼儿产生温馨、宁静、安逸、舒适的感觉。另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幼儿睡前想象:我会做什么样的梦,梦见谁,梦里有什么等。这样既能够很好地促进幼儿入眠,又可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4.改善午睡环境

良好的睡眠环境更能促進幼儿睡眠。教师可以制作一些浅色的卡通图案,如月亮婆婆、夜晚的星星、小猫咪在睡觉等,更容易增加幼儿的困意。午睡室的光线不能刺眼,而应柔和,教师在拉窗帘时应稍微留些光线,不能过于黑暗,还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温度适宜。教师和保育员应从以下几点入手:(1)每天早晨按时通风,一年四季都要进行,冬季寒冷可减少通风时间,午睡室的窗户不能密闭,要留有缝隙,供新鲜空气进入;(2)每天紫外线定时消毒;(3)在春、秋等流行病高发季节可加强紫外线和酒精消毒。

5.加强家园联系

教师要考虑到家庭与幼儿园教育相结合,和家长多交流,及时了解幼儿的身体健康状况和在家午睡时的表现,并引导家长与幼儿园紧密配合,家园一致,按照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引导幼儿按时午睡。午睡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保证午睡质量不仅需要幼儿教师和工作人员采取不同措施,留心观察幼儿,及时解决午睡时所发生的问题,更需要教师和工作人员的爱心、耐心与责任心,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午睡问题,使幼儿午睡更具有有效性和科学性,从而提高幼儿的午睡质量。

参考文献:

[1]吴君.午睡时的保与教[J].家庭与家教(现代幼教),2007(Z1).

[2]王小婵.影响幼儿午睡的若干因素[J].家庭与家教(现代幼教),2007(4).

[3]朱家雄.学前儿童卫生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质量措施幼儿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二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睡个好觉
幼儿画刊
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