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2021-03-18邢志宝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4期
关键词:创新意识培养小学数学

邢志宝

摘要: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不仅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优化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本文从营造创新课堂环境,以动手促进动脑,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培养求异思维几个方面,探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创新意识  培养  小学数学

社会发展要靠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事关中华民族的未来,是我们目前教育教学的迫切任务。因此,我们要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落实到每一节课当中,更要落实到每一节数学课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教师要有创新意识,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营造创新环境,鼓励学生“另辟蹊径”,用不同寻常的思路去思考问题,探寻与众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更要适时捕捉学生的奇思妙想,保护好学生萌发的创新意识,在同学生共同探讨问题解决方法的过程中,要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式,培养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敢于质疑的良好习惯。

一、创设和谐课堂,营造创新环境

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是诱发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的基石。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敢想、肯想,敢于质疑,创新性思维能力就会得到培养和提高。教师应与学生平等对话,营造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给他们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勇敢地表达出来的机会,提出新颖、奇特的想法,让思维自由驰骋。如解答“学校有桂花60棵,比茶花多13,茶花有多少棵?”一题时,按照常规解法,学生先找出数量关系:茶花棵数×1+13=桂花棵数。设茶花的棵数为x,列出方程1+13x=60,或者根据数量关系列算式60÷1+13。老师指导学生用线段图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后,让学生自己思考解答方法,大部分学生用常规方法很快完成,而有一个学生却说:“我直接列算式:60×34也可以。”他是这样想的:“桂花比茶花多13,也就是桂花和茶花棵数的比是4∶3,也就是茶花是桂花棵数的34,所以可以列式为:60×34。”这位同学的思路是独特的,他充分运用分数与比的关系进行转换,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学生这种求异求新的创新意识在民主、快乐、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得到了培养。

二、重视动手动脑,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动手操作能直观地促进思维运动,动手操作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动手操作能帮助他们有效地理解新知,是小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有效方式。

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利用教具、学具和多媒体演示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通过老师指导、同伴互助、独立操作等多种形式,鼓励别具匠心的、独特的、不同寻常的创新方法。如:在教学“分数乘分数”时,教师运用动手折纸的方法帮助学生题解。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12×14和12×34,学生可以从教材提供的图形上直观得出:12×14=18和12×34=38,但不明白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果。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一张长方形空白纸通过折叠的方式进行辅助思考,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发现: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一次就是12,12×14就是把12平均分成4份(再对折两次),把其中的1份涂上颜色,展开后就是18,为什么分母变成8了呢?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教师再引导学生继续动手操作12×34=38,学生很容易弄清楚积的分母8、分子3是怎么来的,从而对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学生动手操作后,对知识的形成和结果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和理解,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

三、保护培养好奇心,给学生创新的空间

研究表明,高学历的人不计其数,但最终成为“创新型”人才的都是那些仍保持着一颗好奇心、有着丰富想象力的人。所以,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应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最重要、最紧迫要做的事。

“好奇是发明创造的源泉。” 好奇心能让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动力,因为好奇而对问题进行思考远比解决问题重要。在教学中对于学生因好奇而产生的质疑,教师要积极应答,鼓励表扬,绝不能厌烦。学生对某个问题产生了好奇心,敢于质疑、善于发现,说明他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好奇心能激励孩子主动提出问题、进行创造。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有意卖些关子,设些悬疑,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励他们积极主动思考。如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老师先设计了《数青蛙》游戏:“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两只青蛙两张嘴……”当数到数字比较大时,学生明显跟不上节拍,这时老师停下来说:这样数下去能数得完吗?当然数不完,但老师可以用一句话就能说完,你们想学吗?学生很好奇,对问题产生了深厚的兴趣:老师究竟用什么方法能用一句话就表达出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教师组织学生动脑思考、组内讨论,学生可能想出若干种不同的方法,然后师生再一起完善、优化最好的方法,教学达到了预期目标,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培养。

四、培养求异思维,给学生创新体验

求异思维在数学上的表现就是寻求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力求不同、简洁、巧妙。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呈现自己不同的真实的思考过程和解题方法,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学生复制老师传授的方法,要让学生“另辟蹊径”,重新思考,力争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方法。如:“为庆祝国庆,手工兴趣班的同学们要编织一批中国结,计划每天编织20个,10天完成任务,由于同学干劲足,实际只用5天就编织完成,比原计划每天多编织中国结多少个?”很多同学都根据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厘清思路:先算要编织的总数,再算实际每天编织多少个,最后计算每天比计划多编多少个。老师肯定了学生的思考方法,让学生再认真思考:“有没有更巧妙的方法?”“能不能找到更简单的方法?”通过再次思考,有的学生列出算式:20×5÷5=20,理由是提前5天的任务要分配给实际用的5天完成。而另一个同学则直接说出答案:20个,理由是:后面5天的任务正好分配给前面5天,每天要多承担20个的任务。后面同学的思路都是跳跃的,没有按一般的解题思路去思考,求异思维在解题中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课堂中重视学生不同思考方法的训练,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多角度思考的习惯,使学生的求异思维得到培养和发展,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所以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不走寻常路”,发表不同于一般的见解,从而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的創新意识开花结果。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更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要关注到每一个学生,他们的每一次争论、每一次提问、每一次自我寻找答案,哪怕是重复了别人的或者错误的,都是他们创新意识增强的过程。教师要多加指导与鼓励,激发他们的思维,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创新思考中,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奠宙等.数学教育学[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

[2]郑君文,张恩华.数学学习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7.

[3]郭文安.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马明.马明数学教育论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6.

猜你喜欢

创新意识培养小学数学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