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续命汤配合针灸阴阳平衡疗法治疗中风偏瘫临床观察

2021-03-18陈晓生王映璇

光明中医 2021年4期
关键词:偏瘫中风证候

林 国 陈晓生 王映璇

中风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且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1]。中医理论认为,中风偏瘫属于“口僻”“口眼歪斜”的范畴,中医多采用内服中药方剂与外用针灸结合治疗,具有较好疗效。小续命汤为治疗中风的中医经典方剂,具有祛风扶正、活血祛瘀、化痰理气的功效,适合用于因风寒外袭、正气内虚引起的中风偏瘫。中医经络学将机体内的脏腑器官视为一个整体,针灸疗法对相应穴位进行刺激,可调和气血、疏调经络、祛风通络,利于改善脑部微循环和供血情况,对中风偏瘫有一定疗效[2]。本研究分析中风偏瘫患者应用小续命汤加减配合针灸阴阳平衡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收集2019年2月—2020年3月我院住院治疗的86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3例)中,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龄45~68岁,平均年龄(62.3±4.8)岁;脑梗死区域:颞叶6例,枕叶5例,额叶8例,基底节24例。观察组(43例)中,男性22例,女性21例;年龄46~70岁,平均年龄(63.1±7.6)岁;脑梗死区域:颞叶8例,枕叶6例,额叶8例,基底节21例。2组基础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比。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西医诊断:参考《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3],经MRI或CT影像学检查,显示有梗死病灶存在,伴有全面或局部病灶神经功能缺损。②中医诊断:参考《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4],主症:半身不遂、神志昏蒙、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感觉异常;次症:痰多、头晕目眩、共济失调、瞳神变化、舌质暗红、苔白腻、脉弦滑。③年龄20~70岁。④病程<7 d。⑤自愿参加治疗,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伴有心、脑、肝、肾、内分泌、造血系统严重疾病。②患有占位性病变、腮腺肿瘤、腮腺炎、化脓性淋巴结炎等累及面部神经的疾病。③曾确诊为精神类疾病,滥用药物、酗酒的患者。④不能配合本次研究治疗,及资料不完整患者。

1.3 方法

1.3.1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阿司匹林片(国药准字J20171021,生产厂家: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口服,100 mg/d;硝苯地平片(国药准字H44023986,生产厂家: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口服,10 mg/次,每天3次,加强对患者血糖、血压、血脂的控制,根据患者情况给予甘油果糖、甘露醇等抗脑水肿药物以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小续命汤加减配合针灸阴阳平衡疗法治疗。小续命汤:组方包括麻黄9 g,桂枝9 g,炙甘草9 g,黄芪9 g,川芎 10 g,党参10 g,防己10 g,防风10 g,炮附片10 g,杏仁10 g,白芍15 g。根据患者病情进行辨证加减,若肢体寒冷、大便溏稀、苔白脉滑,去防己、黄芪,加干姜、当归;若面色潮红、大便干、身热、舌红苔少,去生姜、黄芪、麻黄、炮附片,加山萸肉、酒大黄、熟地黄、龟甲;若头晕头痛、面红耳赤、舌苔红黄,去炮附片、党参、麻黄,加石决明、钩藤、夏枯草。各味中药用水煎煮,含有炮附片的方剂先煎煮50 min,再与其他药材一同煎煮,取药液每日早晚温服,服用4周为一个疗程。针灸阴阳平衡疗法:取上肢穴位外关、手三里、曲池、阳池、合谷。若手指关节僵硬,取后溪、三间穴,取下肢穴位阳陵泉、足三里、悬钟、丰隆、昆仑、太冲;若膝关节僵硬,取委中、犊鼻;若口角歪斜,取承浆、下关、地仓、太阳、水沟、四白、迎香、颊车、风池、阳白;若语言不利,取哑门、廉泉、通里、照海。①平补平泻法:肢体双侧均施行针刺,先健侧,后患侧,若为硬瘫,健侧用补法施针,患侧用泻法施针,若为软瘫则反之。②行针透穴法:曲池透少海,外关透内关,合谷透劳宫,曲池透少海,肩髃透臂臑,阳陵泉透阴陵泉,曲泉透膝阳关,丘墟透照海,环跳透风市,昆仓透太溪,足三里透承山,悬钟透三阴交,太冲透涌泉。针刺后得气,患者感到疼、麻、酸、胀、窜为宜,留针40 min,每20 min行针1次,每天1次,治疗10次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

1.3.2 观察指标①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在治疗前后均评估中医证候积分,包括语言謇涩、半身不遂、头晕目眩、口舌歪斜、便干便秘、颈项僵硬,按照症状程度从轻到重为0~3分。②参考《实用治疗手册》,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5]。痊愈:患者临床体征和症状消失,肢体运动恢复正常,中医证候积分下降超过95%;显效:患者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面部及患侧外观恢复正常,在大笑和说话时嘴角会轻微倾斜,中医证候积分下降在75%~95%;好转:患侧肌肉活动能力有进步,中医证候积分下降在30%~75%;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

2 结果

2.1 中医证候评分2组治疗前各项中医证候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例,

2.2 临床效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χ2=4.171,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 (例,%)

3 讨论

中风偏瘫最早记载于《黄帝内经》,中医理论认为中风的发病机理与风、火、虚、痰、瘀有关,痰瘀可阻滞气机,血行不畅,脑脉闭阻,虚为邪气入侵,正气亏损,风则有内风和外风的区别,火也分为虚实,七情过度或过劳均会生内火,虽发病部位为脑,但与其他脏腑器官功能失调有关,治疗原则应以活血祛瘀、疏风驱邪、化痰理气、扶助正气为主[6]。

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和治疗总有效率均较对照组更理想。提示,中风偏瘫患者应用小续命汤加减配合针灸阴阳平衡疗法治疗,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效果。其中,小续命汤组方中,麻黄可开泄腠理、解表发汗、透发毛窍,桂枝可温通经脉、解肌发汗、利关节、补中益气,共为君药;防风能够起到疏经脉、通关节、行经络的功效,杏仁有调畅气机、祛痰止咳、散发风寒的作用,附片可逐风寒湿、散三阴之寒、通利关节,共为臣药;赤芍可祛瘀活血、清热凉血,川芎可活血化瘀、祛风止痛,黄芩可解毒泻火、燥湿清热,防己可消肿利水、祛风止痛,党参可补肺健脾、生津益气,共为佐药;甘草、生姜可缓解毒性、调和诸药、止咳化痰、散寒解表,共为使药;整个方剂具有祛风扶正的功效,适合用于风寒外袭、正气内虚导致的中风偏瘫[7]。针刺穴位以手足阳明经穴位为主,可疏调经络,调和气血,利于脑部供血。《玉龙歌》中记载“口咽歪斜最可嗟,地仓妙穴连颊车”,颊车和地仓不仅可调节局部气血,并与足阳明经四白穴,能够调理气血,激发足阳明经经气,扶正祛邪[8];阳白为局部腧穴,位于面神经颞上,利于额肌肌力和神经颞支功能恢复;翳风为手少阳三焦经腧穴,三焦经面部,通过刺激翳风穴可疏散风寒、调理三焦气血、促进机体恢复;太阳、牵正为局部取穴,对局部气血起到调理作用;合谷为治疗面部疾患的首选效穴,对面瘫改善作用明显;风池刺之可驱散风邪;上述诸穴对于中风偏瘫有良好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基于西医常规用药,配合小续命汤加减和针灸阴阳平衡疗法治疗中风偏瘫,可加快临床症状缓解速度,促进患者恢复,改善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偏瘫中风证候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预防中风应做到八要八不要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基底节区出血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