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定量量词“对”和“双”计量表人NP的用法及其典型情况研究

2021-03-18魏艳伶

唐山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数词量词语料库

魏艳伶

(唐山学院 外语系,河北 唐山 063000)

一、引言

在现代汉语中,能够计量表人NP(1)NP=Noun Phrase,意为名词短语、名词词组。文中所有名词(包括名词词组)都用NP表示。的定量量词只有两个:“对”和“双”。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双”作量词“用于成对的东西:一~鞋|一~手|买~袜子”[1]1222;量词“对”的解释为:“双:一~鹦鹉|一~儿椅子|一~模范夫妻。”[1]329词典中这种运用两个词相互解释的释词方式,会让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对二者的用法产生混淆,使其在学习和使用二者的过程中出现各种类型的偏误。以往的学者对量词“对”和“双”的本体研究,多是从历时角度(字义溯源、历时演变)和共时角度(词语搭配、语法特征、语义类别、语义韵倾向)入手,其中共时角度主要是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二者进行考察。近年来随着语料库建设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学者借助语料库对二者进行定量研究,使得我们对二者的用法逐渐明晰起来。例如,张伟对“对”和“双”左右搭配词词类的种类和数量、语义类别和语义韵倾向进行了统计分析,也对二者右搭配中的普通名词进行了频次统计,列举了搭配频次较高的普通名词[2]。武婷婷借助北京大学CCL语料库对“对”和“双”可搭配名词进行了统计分析,将所有表人NP归为“同质相对或相同人物类名词”,对二者搭配的表人NP进行了总量上的统计,并认为“‘双’仅与表性别相反及同辈亲人的名词搭配”[3]。但是,现有研究未能全面地反映出量词“对”和“双”计量表人NP的真实情况。

基于此,本文利用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CCL语料库(以下简称“北京大学CCL语料库”)中的现代汉语语料来考察定量量词“对”和“双”,利用数据驱动详细分析与二者搭配表人NP的具体情况,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对”和“双”计量表人NP的典型程度。

二、“对”计量表人NP的用法

“对”计量表人NP的时候,张向群认为它用来“计量成双的人……(多为性别相对)”[4]89;郭先珍认为用来“计量性别相对的成双的人”[5]40;宗守云认为,量词“对”在计量表人NP的时候不仅可以跟性别相对的人搭配,还可以跟性别相同的人或是没有必要凸显性别的人搭配,并举例如下[6]111:

〈1〉中方参加这场对抗赛的选手,将全部来自公安系统,其中还有一对女选手。

〈2〉一对傻瓜。

本文通过对北京大学CCL语料库现代汉语语料的统计发现,“对”计量表人NP的用法(2)因数量较多,本文只列举了量词“对”和“双”与数词“一”的用例,在后文中对比“对”和“双”用法时,列举了其他数词与“对”和“双”搭配的用例;另外,在列举与定量量词搭配的词语时,如非必要,将去除中心语的修饰成分、量词重叠、指示代词等,只以“中心词语(频率)”的形式进行列举。有如下几种情况。

(一)凸显性别类表人NP

1.性别一致类

男性:一对兄弟(106)/一对父子(46)/一对孪生子(16)/一对男婴(13)/一对儿子(11)/一对难兄难弟(10)/一对男双(7)/一对小伙(子)(6)/一对男孩(5)/一对孙儿(3)/一对哥(儿)俩(2)/一对哥们(儿)(2)/一对弟兄(2)/一对男人(2)/一对双生儿(2)/一对祖孙(2)/一对大汉(1)/一对和尚(1)/一对男子(1)/一对男儿(1)/一对女婿(1)/一对太子(1)/一对童子(1)/一对外孙(1)/一对小儿(1)/一对小子(1)/一对新郎(1)/一对小孙孙(1)/一对爷孙俩(1)/一对苦行僧(1)/一对娘娘腔(1)/一对白髯公公(1)/一对英雄好汉(1)/一对皇兄皇弟(1)/一对傻兄傻弟(1)/一对孝子慈父(1)。

女性:一对姐妹(花)(136)/一对母女(52)/一对女婴(43)/一对女儿(23)/一对姊妹(花)(19)/一对姑娘(9)/一对女双(7)/一对女孩(6)/一对妹妹(5)/一对女人(3)/一对少女(3)/一对龙女(3)/一对老太太(3)/一对妇女(2)/一对巾帼(2)/一对婆媳(2)/一对娼妓(2)/一对美眷(2)/一对歌伎(1)/一对姑妹(1)/一对母亲(1)/一对奶奶(1)/一对女官(1)/一对女郎(1)/一对女生(1)/一对女性(1)/一对女子(1)/一对棋后(1)/一对小姐(1)/一对玉人(1)/一对“锦屏人”(1)/一对孪生女(1)/一对女同志(1)/一对双胞女(1)/一对外孙女(1)/一对“白雪公主”(1)/一对孤女寡妇(1)/一对空中小姐(1)/一对礼仪小姐(1)。

2.性别对称类

一对夫妇(1223)/一对夫妻(老夫老妻/老夫少妻/怪夫怪妻/老妻少夫)(556)/一对男女(426)/一对恋人(217)/一对情侣(208)/一对情人(126)/一对新人(119)/一对儿女(61)/一对父母(慈母善父)(33)/一对兄妹(32)/一对母子(31)/一对伴侣(30)/一对璧人(23)/一对鸳鸯(比喻夫妻)(21)/一对有情人(19)/一对姐弟(19)/一对父女(14)/一对子女(12)/一对两口(子)(12)/一对爱人(11)/一对佳偶(10)/一对伉俪(9)/一对少男少女(8)/一对爱侣(6)/一对混双(6)/一对金童玉女(6)/一对新郎新娘(6)/一对怨偶(4)/一对配偶(3)/一对舞侣(3)/一对家长(2)/一对舞伴(2)/一对才子佳人(2)/一对才子才女(2)/一对君子淑女(2)/一对童男童女(2)/一对亚当夏娃(2)/一对英雄美人(2)/一对爸妈(1)/一对仇侣(1)/一对孤侣(1)/一对高堂(1)/一对公婆(1)/一对婚缘(1)/一对佳人(1)/一对眷属(1)/一对鸾凤(1)/一对仙侣(1)/一对异性(1)/一对姊弟(1)/一对新婚者(1)/一对新婚客(1)/一对野鸭子(舅妈对男女最好的比喻是鸳鸯,其余一律是野鸭子)(1)/一对插兄插妹(1)/一对痴男怨女(1)/一对大哥大姐(1)/一对公子小姐(1)/一对姑娘、小伙(1)/一对姑娘小子(1)/一对孤男寡女(1)/一对狗男狗女(1)/一对红男绿女(1)/一对奸夫淫妇(1)/一对俊男倩女(1)/一对俊男美女(1)/一对跨国婚姻(1)/一对郎才女貌(1)/一对老翁老妪(1)/一对孪生弟妹(1)/一对对男男女女(1)/一对男女老少(1)/一对男生女生(1)/一对难兄难妹(1)/一对牛郎织女(1)/一对倩男靓女(1)/一对情夫情妇(1)/一对人中龙凤(1)/一对“贼公贼婆”(1)/一对“儿子”和“媳妇”(1)/一对花儿与少年(1)/一对老头老太太(1)/一对老哥哥老妹妹(1)/一对老头儿老婆子(1)/一对“猴子加傻笑丫头”(1)/一对土地公公和土地婆婆(1)/一对下岗母亲和她的聋儿(1)。

(二)凸显数量类表人NP

1.统称类表人NP

一对人+一对……(的)人(40)/一对人物(14)/一对人儿(5)/一对小人儿(1)。

一对谈朋友的(1)/一对长得很像是姐妹的(1)(3)这两个用例是“的”字短语,笔者认为其省略了中心词“人”,所以放在统称类表人NP中。。

2.专名类表人NP

一对蓝面赤须、手执双剑的赵公明(1)。

3.年龄类表人NP

一对青年(68)/一对年轻人(52)/一对老人(46)/一对婴儿(10)/一对孩子(9)/一对大学生(8)/一对连体婴(儿)(6)/一对青年人(3)/一对顽童(2)/一对儿童(2)/一对童星(2)/一对娃子(2)/一对小孩(2)/一对青少年(2)/一对年青人(2)/一对孤儿(2)/一对孤老(2)/一对宝宝(1)/一对幼婴(1)/一对婴孩(1)/一对少年(1)/一对顽童(1)/一对后生(1)/一对老少(1)/一对老者(1)/一对人瑞(1)/一对祖先(1)/一对祖孙(1)/一对小朋友(1)/一对中年人(1)/一对中小学生(1)/一对儿玉娃娃(1)/一对小淘气(1)/一对小不点儿(1)/一对老干部(1)/一对老家伙(1)/一对老怪物(1)/一对老革命(1)/一对老糊涂(1)/一对老寿星(1)。

4.身份类表人NP

“×手”类表人NP:一对选手(442)/一对对手(11)/一对球手(6)/一对车手(4)/一对新手(1)/一对歌手(1)/一对国手(1)/一对棋手(1)/一对赛手(1)/一对高手(1)/一对好手(1)/一对拳击手(1)/一对摔跤手(1)/一对削球手(1)/一对火炬传递手(1)。

“×友”类表人NP:一对朋友(57)/一对好友(8)/一对战友(7)/一对队友(3)/一对老友(2)/一对挚友(2)/一对酒友(1)/一对旧友(1)/一对棋友(1)/一对密友(1)/一对难友(1)/一对小友(1)/一对乐友(1)/一对诗友(1)。

“×人”类表人NP:一对聋哑人(7)/一对好人(4)/一对友人(3)/一对熟人(3)/一对新人(某方面新出现的人物)(3)/一对陌生人(3)/一对客人(2)/一对名人(2)/一对仇人(2)/一对连体人(2)/一对可怜人(2)/一对犯人(1)/一对巨人(1)/一对猎人(1)/一对亲人(1)/一对诗人(1)/一对传人(1)/一对瓷人(1)/一对“飞人”(1)/一对工人(1)/一对黑人儿(1)/一对绝人(1)/一对仆人(1)/一对影人(1)/一对主人(1)一对病人(1)/一对泪人(1)/一对行人(1)/一对洋人(1)/一对当事人(1)/一对外国人(1)/一对证婚人(1)/一对领导人(1)/一对创办人(1)/一对献袜人(1)/一对残疾人(1)/一对介绍人(1)/一对离乱人(1)/一对普通人(1)/一对同路人(1)/一对文化人(1)/一对“香蕉人”(1)/一对庄稼人(1)。

“×者”类表人NP:一对同性恋(者)(10)/一对读者(2)/一对旅游者(2)/一对患者(1)/一对舞者(1)/一对使者(1)/一对朝圣者(1)/一对登山者(1)/一对记录者(1)/一对办学者(1)/一对露宿者(1)/一对流浪者(1)/一对诠释者(1)/一对牺牲者(1)/一对优胜者(1)/一对移植者(1)/一对爱好者(1)/一对参赛者(1)/一对登门者(1)/一对工作者(1)/一对来访者(1)/一对漂泊者(1)。

“×子”类表人NP:一对知识分子(8)/一对疯子(2)/一对骗子(2)/一对苗子(2)/一对“桥子”(2)/一对金嗓子(2)/一对正人君子(2)/一对鬼子(1)/一对分子(1)/一对胖子(1)/一对海碰子(1)/一对遗腹子(1)//一对大个子(1)/一对叫花子(1)/一对书呆子(1)/一对犯罪分子(1)/一对花花公子(1)/一对天之骄子(1)。

“×员”类表人NP:一对演员(10)/一对运动员(10)/一对官员(2)/一对人员(2)/一对球员(1)/一对学员(1)/一对播音员(1)/一对探员(1)/一对副研究员(1)。

“×家”类表人NP:一对作家(5)/一对艺术家(3)/一对探险家(3)/一对企业家(2)/一对收藏家(2)/一对舞蹈家(2)/一对画家(1)/一对专家(1)/一对科学家(1)/一对动物学家(1)/一对伦理学家(1)/一对作家兼历史学家(1)。

“×伴”类表人NP:一对伙伴(11)/一对舞伴(8)/一对玩伴(1)/一对友伴(1)/一对同伴(1)。

“×将”类表人NP:一对小将(6)/一对老将(5)/一对名将(5)/一对虎将(1)/一对武将(1)/一对儿主将(1)。

“×客”类表人NP:一对游客(4)/一对茶客(1)/一对常客(1)/一对乘客(1)/一对刺客(1)/一对旅客(1)/一对舞客(1)/一对观光客(1)/一对不速之客(1)。

“×兵”类表人NP:一对父子兵(3)/一对敌兵(2)/一对哨兵(2)/一对奇兵(1)/一对士兵(1)/一对水兵(1)/一对鬼子兵(1)。

“×士”类表人NP:一对战士(4)/一对角斗士(3)/一对勇士(1)/一对警士(1)/一对名士(1)/一对宣教士(1)。

“×民”类表人NP:一对农民(5)/一对村民(2)/一对侨民(1)/一对移民(1)/一对市民(1)。

“×师”类表人NP:一对教师(4)/一对建筑师(1)/一对魔术师(1)。

“×才”类表人NP:一对鬼才(1)/一对天才(1)/一对英才(1)/一对人才(1)。

其他:一对组合(94)/一对双胞胎(65)/一对搭档(48)/一对冤家(24)/一对师生(6)/一对主人公(5)/一对活宝(4)/一对双打(4)/一对师徒(4)/一对天使(4)/一对囚犯(3)/一对傻瓜(3)/一对新秀(3)/一对学生(3)/一对主官(3)/一对宝贝(2)/一对仇敌(2)/一对废物(2)/一对冠军(2)/一对华侨(2)/一对混蛋(2)/一对教徒(2)/一对家伙(2)(指人)/一对角色(2)/一对邻居(2)/一对明星(2)/一对同学(2)/一对同桌(2)/一对新配(2)/一对小丑(2)/一对知青(2)/一对留学生(2)/一对乒乓迷(2)/一对大小麻烦(2)/(有儿有女)一对宝(1)/一对贼(1)/一对百姓(1)/一对败类(1)/一对保镖(1)/一对蠢货(1)/一对臭球(1)/一对大腕(1)/一对大盗(1)/一对大使(1)/一对代表(1)/一对典范(1)/一对憨包(1)/一对“近邻”(1)/一对警察(1)/一对将领(1)/一对教授(1)/一对绝户(1)/一对君主(1)/一对劳模(1)/一对老外(1)/一对魔鬼(1)/一对偶像(1)/一对情敌(1)/一对情痴(1)/一对权威(1)/一对人杰(1)/一对“伤兵”(1)/一对蛇头(1)/一对师长(1)/一对死敌(1)/一对儿双簧(1)/一对双生(1)/一对双雄(1)/一对双子星座(1)/一对“水妖”(1)/一对胎儿(1)/一对天敌(1)/一对同行(1)/一对同志(1)/一对晚辈(1)/一对祖先(1)/一对忘年交(1)/一对忘年之交(1)/一对文官(1)/一对相识(1)/一对下属(1)/一对形象(1)/一对巡警(1)/一对妖怪(1)/一对洋货(此地人把漂亮时髦的人叫洋货)(1)/一对“怨家”(1)/一对院长(1)/一对影迷(1)/一对医生(1)/一对英雄(1)/一对元老(1)/一对佣工(1)/一对长辈(1)/一对知己(1)/一对知音(1)/一对状元(1)/一对主持(1)/一对中坚(1)/一对主仆(1)/一对侏儒(1)/一对总统(1)/一对走狗(1)/一对罪犯(1)/一对醉鬼(1)/一对糊涂虫(1)/一对寄生胎(1)/一对机灵鬼(1)/一对留学生(1)/一对夜游神(1)/一对活神仙(1)/一对淘气包(1)/一对亡国奴(1)/一对后起之秀(1)/一对孪生力量(1)/一对名师高徒(1)/一对涉台婚姻(1)/一对忘年知交(1)/一对下贱东西(1)/一对“爱情的结晶”(1)/一对吃喝嫖赌之徒(1)/一对鱼美人和猎人演员(1)/一对空空道人、渺渺大仙(1)。

三、“双”计量表人NP的用法

张向群认为“双”只有在跟“对”并举使用的时候才能用来计量人,例如“一对对、一双双的青年男女”“天造的一对,地设的一双”,否则就不能用于成偶数的人[4]91。

郭先珍认为“双”计量表人NP的时候,必须要跟“对”配合使用,例如:“双双对对,翩翩起舞”“天生一对,地就一双”“成双成对的人儿”等,以上的“双”都指的是“男女二人”,并且“双”一般不能用来单独计量人,在骂人的粗话里有“一双狗男女”的说法,但这仅是特例[5]134。

宗守云认为量词“双”不与“对”并举也同样能跟表人NP搭配,并举例说明[6]111:

〈3〉她育有一双女儿,大女儿张之洁在美国大陆银行工作;小女儿张之怡从事于计算机业。姐妹俩虽都没有进入演艺圈,但也时不时在电视剧中客串一把。

本文通过对北京大学CCL语料库现代汉语语料的统计发现,“双”计量人的时候用法有如下几种情况。

(一)凸显性别类表人NP

1.性别一致类

男性:一双儿子(5)/一双兄弟(3)/一双童子(1)/一双幼儿(1)/一双孙儿(1)/一双难兄难弟(1)。

女性:一双女儿(22)/一双姐妹(4)/一双爱女(2)/一双少女(2)/一双玉女(2)/一双妹妹(2)/一双女婴(2)/一双女郎(1)。

2.性别对称类

一双儿女(148)/一双男女(14)/一双情侣(8)/一双子女(7)/一双夫妇(3)/一双爱侣(2)/一双佳偶(2)/一双恋人(2)/一双兄妹(2)/一双父母(1)/一双姐弟(1)/一双母子(1)/一双情人(1)/一双(恋人的)人影(1)/(相依相伴、卿卿我我的)一双身影(1)/一双新人(1)/一双爷娘(1)/一双(幸福小情人的)影子(1)/一双娇儿痴女(1)/一双孙儿孙女(1)/一双养子养女(1)/一双侄儿侄女(1)/一双侄男侄女(1)/一双双红男绿女(1)。

(二)凸显数量类表人NP

1.统称类表人NP

一双人(1)/人儿一双(1)/一双敦煌壁画中的飞天人物(1)。

2.年龄类表人NP

一双孩子(2)/一双老的(1)/一双老人(1)/一双年轻人(1)/一双小宝贝(1)。

3.身份类表人NP

一双离人(1)/一双好友(1)/一双朋友(1)/一双亲戚(1)/一双族人(1)/一双落难者(1)/一双双胞胎(1)/一双主人公(1)/一双奇才校友(1)/一双“旅游结婚”者(1)。

四、“对”和“双”的典型性

“对”和“双”计量表人NP时,“对”是典型的定量量词,而“双”则是一个非典型的定量量词,原因如下。

(一)搭配用法存在差异

1.数词限制不同

“双”计量表人NP的时候,多用数词“一”,很少跟其他数词搭配使用,在北京大学CCL语料库中仅有4条用例数词大于“一”:

〈4〉杨秀珍听人说过,陈道修是抗日时期光着脚丫参加革命的硬汉子,战功赫赫,如今是全国人大代表、著名的英模人物,只是命运多舛,中年丧妻,眼下带着两双儿女,大的7岁,小的1岁,还要照顾他和前妻远在河南农村的4位老人。(1994年《人民日报》)

〈5〉看着两双儿女围着秀珍像一群小鸟似的叽叽喳喳,他心里真有如灌了蜜样的甜。(1994年《人民日报》)

〈6〉他的两双儿女,均已有了自己的事业。(吴霖《王光英和他的“生意经”》)

〈7〉这时,可巧,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大妈也走了进来,一领就要五双儿女,我不由惊喜地问:“大妈,您干吗领这么多?”(1994年《市场报》)

“对”计量表人NP的时候,对数词的限制并不大,例如:两对夫妇/两对男双/三对选手/三对父母/四对组合/四对青年男女/五对新人/三五对男女/六对夫妇/六对选手/七对男女/九对伉俪/十对双胞胎/十九对新婚夫妇/五十对青年/七八十对男女/百对情侣/千万对母子/1000万对新婚夫妇/3.5亿对夫妇。

“双”计量表人NP的时候极少跟序数词搭配使用,在北京大学CCL语料库中只有1条用例,如下:

〈8〉他的心里感到非常不安,经团地委介绍,他和张掖地区最贫困的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大都麻乡长岭村的失学儿童何翠萍,成为全地区资助失学儿童的第一双结对者。(1995年《人民日报》)

但是“对”可以跟序数词搭配来计量表人NP,在北京大学CCL语料库与“第一对”搭配的166条语料中,表人NP有66条,占41%,例如:第一对夫妻/第一对新人/第一对组合/第一对冤家/第一对夫妇/第一对顾客/第一对舞伴/第一对双胞胎/第一对角斗士/第一对双人舞演员/第一对男人和女人/第一对父子兵/第一对选手;等等。

2.重叠上的限制不同

“双”计量表人NP的时候,能跟数词“一”结合之后重叠为“一双双”,但是使用频率较低,北京大学CCL语料库中仅有4条用例,如下:

〈9〉几个大窗口,五光十色,闪烁着汹涌而奔放的热烈,一双双红男绿女,如醉如痴。(1994年《人民日报》)

〈10〉你看啊:一对对青年男女、一双双热恋情侣,小伙儿身着进口羊毛衫,靓妞身穿健美裤。(1994年《市场报》)

〈11〉黄昏的落照,正射在塔尖,红霞漾射于湖心,轻舟兰浆,又有一双双情侣,在我们面前泛过。(庐隐《雷峰塔下》)

〈12〉美国“星座号”航母离开圣迭戈前夕,舰上官兵与家人挥泪而别,一双双青年男女紧紧相拥。当然,此刻的生死含义谁都清楚——离别也许就是诀别。(2003年3月份新华社新闻报道)

“对”计量表人NP的时候,能跟“一”结合之后重叠为“一对对”,且使用频率较高,在北京大学CCL语料库中,“一对对”有246条语料,其中有180条计量表人NP,占总数的73%。例如:一对对情侣/一对对伴侣/一对对恋人/一对对男女/一对对组合/一对对新人/一对对夫妇/一对对青年/一对对伙伴/一对对舞伴/一对对家长/一对对情人/一对对伉俪/一对对爱人/一对对孪生儿/一对对小伙子/一对对年轻人/一对对有情人/一对对青年男女/一对对母子、母女/一对对新娘和新郎/一对对小朋友/一对对少男少女/一对对红男绿女/一对对的双生的婴儿;等等。

3.指示代词的限制不同

“双”计量表人NP的时候,在北京大学CCL语料库中仅有指示代词“这”“那”与之直接搭配:这双儿女(2)/这双儿子(2)/这双男儿(1)/那双儿女(1)/那双男女(1)。

“对”计量表人NP的时候,在北京大学CCL语料库中能跟指示代词“这”“那”“每”“各”等指示代词搭配,且数量众多:这对人儿/这对姐妹/这对新人/这对父女/这对恋人/这对夫妇/那对兄弟/那对父母/那对男女/那对青年/那对情侣/每对夫妻/每对爱侣/每对舞伴/每对新娘新郎/各对选手;等等。

(二)称量范围存在差异

“对”和“双”计量表人NP时,“对”称量的范围比“双”大。一般情况下,“双”能称量的表人NP“对”都能够称量,但是“对”能称量的表人NP“双”则不一定能称量。“对”和“双”与表人NP的搭配情况如表1所示。由表1可以看出,“双”不能够跟专名类表人NP搭配。虽然“双”能够跟统称类表人NP、年龄类表人NP和身份类表人NP搭配,但是数量较少(数量可参照表2)。

表1 “对”“双”与表人NP搭配情况对比表

(三)使用频率存在差异

本文把能同时跟“对”和“双”搭配的表人NP(数词限定为“一”)在北京大学CCL语料库现代汉语语料中进行检索,对比二者使用的频率,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对”“双”与表人NP搭配使用频率对比表

由表2可知,无论跟哪一类表人NP搭配,“对”的使用频率都要比“双”的使用频率高。

(四)音节上的限制存在差异

宋娟娟认为“对”计量有生名词的时候能够儿化,例如:一对儿恋人/一对儿大傻瓜/一对儿小夫妻/一对儿好夫妻/一对儿流浪诗人/一对儿新婚夫妇/一对儿久别重逢的情人/这对儿夫妇/这对儿老夫妻/这对儿“爷孙”婚者;而“双”则不可以儿化[7]。

(五)语用上存在差异

“对”和“双”计量表人NP时,在语用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语体使用的范围差异

“对”用在书面语和口语两种语体中均可,但是“双”多用于书面语体,口语较少使用。

“对”用于书面语当中,例如:

〈13〉同时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这就控制了人口绝对增长。(《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对”用于口语当中,例如:

〈14〉开始他们不要,我数落了他们一顿:“一对儿大傻瓜,我是什么人?亲娘、丈母娘!亲娘在地上受气,圣母就在天上痛哭。”(翻译作品《童年》)

“双”用于书面语当中,文言性较强,例如:

〈15〉澳门市民余先生夫妇正带着一双可爱的子女在灯光璀璨的圣诞树前拍照留念。(2004年新华社新闻稿)

2.语用价值差异

邢福义认为,即使是都能使用“对”和“双”计量表人NP的场合,“用‘双’用‘对’有时似乎语用价值略有不同”,并举例说明[8]:

〈16〉昨晚是陈姐的一双儿女在家陪我……(梁实秋《韩菁清情书选》)

〈17〉你写作,我学习。啊!那该是多么令人羡慕的一双呢!(梁实秋《韩菁清情书选》)

邢福义认为在〈17〉这个例句中,大多数人会用“一对”而不是“一双”,虽然量词“双”和“对”都跟成双配对有关,但是“双”似乎更强调“成双”,而“对”强调的则是“配对”[8]。

曹慧萍认为“对立成双的东西必须用‘对’来计量,‘双’是不可以用来计量对立成双的东西的”,例如,可以说“一对夫妇/一对情人”,但是不能说“一双夫妇/一双情人”(4)在北京大学CCL语料库现代汉语语料中进行检索,结果是:“一双夫妇”仅有1条,“一双情人”0条。。她认为量词“双”和“对”计量人的时候,要看两个量词是否具有[+对立成双]的语义特征[9]。

本文通过对数词为“一”的“数词+量词+表人NP”结构的使用情况进行考察分析,得出表3。

表3 “对”“双”搭配的表人NP情况表

由表3可以看出,“对”和“双”在计量人的时候,二者与凸显性别类的表人NP搭配更频繁,尤其是“双”,达到了93%,即二者都注重凸显性别;量词“对”与凸显数量类的表人NP搭配的频率高于“双”,其与“双”相比较凸显数量。

五、结语

通过对北京大学CCL语料库中定量量词“对”和“双”与表人NP搭配情况和用法的考察分析,可以发现,量词“对”在所搭配的数词、重叠、指示代词、称量范围、使用频率、音节上的限制、语体使用的范围、语用价值等方面都要比量词“双”典型;量词“对”在与各类表人NP进行搭配时,在数量上都高于量词“双”;量词“对”和“双”二者都注重凸显性别,但“对”比“双”相对凸显数量。

猜你喜欢

数词量词语料库
平行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集合、充要条件、量词
十二生肖议量词
量词大集合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量词歌
语篇元功能的语料库支撑范式介入
对联中数词的艺术运用(下)
对联中数词的艺术运用(上)
英语数词顺口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