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用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1-03-18胡宝坚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10期
关键词:乙酰半胱氨酸奈德

胡宝坚

(恩平市人民医院,广东 恩平 529400)

0 引言

新生儿肺炎是儿科中较为常见的肺部感染疾病,与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建立以及肺部结构功能并不完善有着密切关系,新生儿是肺炎发生的主要群体[1-2]。憋喘、拒乳、气促等是该疾病的主要表现症状,若未能得到有效的治疗,很有可能转变成感染性肺炎,更为严重者会出现呼吸衰竭的后果,危及新生儿的生命安全[3]。目前,对该疾病的治疗,考虑患儿年纪较小,且肺功能不完全,故而以雾化吸入治疗为主,通过持续供氧为动力进行药物雾化吸入,相比于口服药物治疗方法,其更能有效发挥药物的最大价值。有研究[4]指出,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显著。本次研究就二者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详细内容包含以下方面。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段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研究对象为该时间段内收治的100例新生肺炎患儿,依照奇偶分配原则分为参照组、实验组,各50例。参照组中男女分配占比为56.00%(28/50)和44.00%(22/50);患儿日龄最长不超过26d,最短不少于11d,平均(17.85±1.13)d;胎龄最长不超过44周,最短不少于34周,平均(38.12±0.26)周;分娩方式:阴道分娩31例,剖宫产19例;患儿出生后5min Apgar评分最大值为8.94分,最小值为7.93分,平均(8.21±0.89)分。实验组中男女分配占比为52.00%(26/50)和48.00%(24/50);日龄最长不超过27d,最短不少于12d,平均(17.89±1.22)d;胎龄最长不超过43周,最短不少于35周,平均(38.26±0.19)周;分娩方式:阴道分娩32例,剖宫产18例;患儿出生后5min Apgar评分最大值为9.12分,最小值为8.26分,平均(8.29±0.91)分。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日龄、胎龄、分娩方式、患者出生后5min Apgar评分,具有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儿均经过X线确诊为新生儿肺炎;②患儿均有气促、口唇发绀、拒乳、吐沫、肺部湿啰音等临床症状;③患儿病史资料完整;④本次研究符合我院医学伦理会标准,并经过委员会同意;⑤获得了患者家属知情同意书的签字。

排除标准:①合并呼吸衰竭或先天性心脏病或感染性疾病的患儿;②患儿的支气管存在异物;③药物过敏患儿;④病史资料不完整。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予以综合性治疗,包括止咳、平喘、心电监护、营养支持、酸碱平衡、维持血压、抗感染等。在此基础上,50例患儿接受布地奈德治疗方法,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生产厂家:澳大利亚AstraZeneca Pty Ltd;批准文号:注册证号H20140475;规格:2mL:1mg*30支)1mg,进行雾化处理后,加入3mL的生理盐水进行吸入治疗,每次治疗时间为15min,每天治疗2次。50例患儿在此基础上,联用乙酰半胱氨酸,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生产厂家:内蒙古白医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93139;规格:3mL:0.3g)0.15g,雾化吸入,治疗时间和次数同布地奈德一致。两组患儿均治疗1周。

1.3 观察指标

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记录观察两组患儿用药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变化,包括气促、口唇发绀、鼻塞、肺部啰音等,并进行分析和比较。

药副反应发生率:记录患儿用药治疗期间发生恶心、呕吐、腹泻等药副反应发生例数,计算药副反应发生率,并进行分析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数据采用SPSS 23.0展开整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表示为(%),计量资料采用t,表示为(±s),检验结果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用药治疗后,患儿的气促、口唇发绀、鼻塞、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实验组较短(P<0.05),详见表1。

2.2 药副反应发生率

从表2的数据来看,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方法药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对比差异(P>0.05)。

3 讨论

同健康人群的气管和支气管相比,新生儿具有管腔狭窄、缺乏弹力组织等特点,其呼吸道异物清除能力相对较弱,且机体免疫系统功能也未发育完全,极易受到病菌的入侵而引发肺炎,一旦肺部有炎症发生,会导致患儿毛细血管、气管黏膜等发生炎性水肿,危及患儿生命[5]。在对此疾病治疗过程中,布地奈德是临床长常用的治疗药物,其是一种糖皮质激素药物,与糖皮质激素受体具有比较高的结合力,能够对细胞生长因子、趋化因子的释放进行抑制,防止炎性细胞的活化与迁移,减少气道炎性反应,发挥较强的抗炎、抗过敏作用;利用雾化吸入治疗方式,通过持续供氧还能保证患儿呼吸顺畅,利于改善患儿的呼吸功能,从而有效的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此外用药剂量小,患儿全身不易出现毒副反应;并且在局部用药时的浓度比较高,起效较快,可快速发挥出药物作用,具有多种优势[6-7]。

表1 临床症状消失时间(±s,d)

表1 临床症状消失时间(±s,d)

组别 气促 口唇发绀 鼻塞 肺部啰音参照组 4.84±0.19 5.21±0.28 6.21±0.57 7.29±0.33实验组 2.63±0.21 3.02±0.11 3.76±0.24 5.06±0.16 t 55.181 51.476 28.011 42.996 P 0.000 0.000 0.000 0.000

表2 药副反应发生率[n(%)]

本次研究探讨在此基础上联用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效果。研究结果表示,联合用药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如气促、口唇发绀、鼻塞、肺部啰音等消失时间同单一治疗方法组较短(P<0.05),这与曹敏[8]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表明联合用药治疗能够帮助患儿的临床症状得到迅速改善,加快患儿康复时间,用药效果明显,便于患儿康复。乙酰半胱氨酸是黏液溶解剂的代表药物之一,可破坏多肽链中的双硫键,从而降低痰液的粘稠度,利于痰液排出,可提高抗生素在肺部的药液浓度;其通过抑制致病菌的粘附,能够减少细胞外糖蛋白产生,可破坏生物细胞生长,抑制致病菌产生,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此外该药物还可以减少活性氧产生,能够有效抑制炎性反应的作用,增强抗氧化作用,减少肺损伤,保护患儿的呼吸系统;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该药物有良好的药兼容性,可以和多种药物配伍,不良反应少[9-10]。联合应用治疗新生儿肺炎能够增强抗菌消炎效果,可明显改善患儿支气管的通气、换气功能,对于患儿疾病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从临床疗效来看,在布地奈德治疗的基础上,联用乙酰半胱氨酸,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有明显缩短,疗效切确且安全,便于患儿及家长接受,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乙酰半胱氨酸奈德
特布他林以及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效果分析
脲衍生物有机催化靛红与乙酰乙酸酯的不对称Aldol反应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对间质性肺疾病的治疗效果评价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机械振动排痰治疗喘息性肺炎临床分析
氟苯尼考粉中非法添加乙酰甲喹的检测方法研究
健康人群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的水平关系
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并扩张性心肌病诊断相关性研究
布地奈德及特布他林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老年慢阻肺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