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知识共享对激发企业知识创造活力的影响机制
2021-03-18王惠芬
王惠芬 刘 婷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2)
一、引言
在知识为核心竞争力的时代,知识是企业突破发展极限,增强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一种战略性资源[1]。在竞争激烈的时代大环境下,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发展环境中脱颖而出,拥有知识整合、吸收和转化的能力不可缺少。因此,拥有知识整合、吸收和转化的能力对企业实现突破性发展以及提高核心能力至关重要。近年来,知识的重要性在企业的创新发展中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知识共享的研究也已经成为该领域一个的焦点。在知识为核心的时代下,知识共享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2]。相关研究表明企业社会网络是企业成员获取知识的沟通渠道,对企业成员间发生知识转移、共享及转化有重要的作用。企业管理也逐渐引入并打造企业社交网络平台,希望通过社交网络软件来影响企业内部的知识共享与转化,进而激发成员的共享意愿和企业创造的活力。社交网络平台以其双向交流、开放式反馈等特征,为促进成员间自由、轻松地分享想法、实现知识共享以及激发企业知识创造活力提供了外部条件。本文基于企业社交网络的外部环境和企业文化的内部环境探讨了知识共享对激发企业知识创造活力的影响机理,并揭示了从知识共享到知识创造的中间机制,进而对组织如何在知识信息时代加强企业知识创造活力提出相关建议。
二、相关研究概述
1.知识共享与转化
近年来,知识管理的兴起,关于知识共享的研究已成为学术界的一个重要课题。在知识畅行的时代,知识是企业在本领域中立足、扎根的无形资本,是企业实现突破发展、提升综合能力、加强核心力的重要动力[3]。关于知识,学术界对其有多种角度的定义,但是到目前为止知识的概念尚未形成统一的界定。学者们基于各自领域的研究视角对知识进行相关分类,其中,迈克尔·波尼拉(Polanyi)对知识的分类被研究者们广泛认同。Polanyi将知识分成隐性与显性两类,他认为隐性的知识是企业激发知识创造活力的重要源泉,是企业提高综合素质、加强竞争力的有力资源[4]。
在企业组织中,知识共享是拥有知识的个体主动地、倾向性地向需要知识的其他个体分享工作技能、经验、知识的行为[5]。知识共享也是知识在知识拥有者与接受者之间不断转移与共享的过程。知识接受者获取知识后,经过知识吸收内化后形成知识的循环,进而为激发企业知识创造的活力、实现企业增值提供动力。因此,探究激发企业知识创造活力的影响机制应将知识共享与转化共同纳入研究范式。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在《创造知识的企业》中提出了四种模式的知识转换方式——共同化、表出化、联结化和内在化[6]。共同化是个体间共享体验或共融情境而由此产生类似经验类、体验类知识的过程;表出化是将组织内的经验类知识、专有技能类知识输出转化为形式、易理解和易被接受知识的过程,即知识明示化的过程;联结化是将已经明示化但零散的知识通过理解架构成系统、体系知识的过程;内在化是将已成体系的知识经吸收内化形成经验类、专有技能类知识的过程。从成员知识共享到激发企业知识创造活力过程离不开成员对知识理解、转化。各成员通过对知识的处理、内化和吸收,将流通在企业内部的共享知识转化成组织创新发展所需的经验、技能,进而激发企业知识创造的活力。
2.企业社交网络
随着社会网络对人们交际影响的加深,许多员工开始在办公场所使用社交网络,企业也开始引入企业版社交平台进行信息化管理。企业社交化管理趋势在企业管理中开始盛行。企业社交网络(ESN)是将日常社交媒体或专属于办公类的社交软件嵌入到企业的日常办公业务中,让企业内部的成员能够以轻松自在的沟通方式进行工作,进而实现企业成员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企业内部成员间知识共享活动[7]。企业社交网络已经在企业中得到运用,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组织内部采用类似的社交网络技术,如国外甲骨文公司的chatter、IBM的Yammer等;国内的企业微信、飞书、钉钉等。企业社交网络的使用实现了信息的多样性以及交流的便捷性。企业社交网络以其双向交流、开放式反馈等特征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为知识分享行为的发生以及实现企业知识创造提供外部条件。
3.社会认知与社会资本
社会认知理论被用来帮助理解个体在不同情况下的动机和行为。Bandura认为个体行为不仅会受到个体自我认知的影响,还会受到其所处环境的影响,两者不可分割[8]。社会认知理论关注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一个人对自己在特定情况下取得成功的能力和信心。当组织成员对知识表现出较高的自我效能感时,他们更愿意进行知识共享,且有通过共享知识来获得个人成就的倾向[9]。有利他又有利己因素的利他行为驱动着个体采取有目的的行动。研究发现,当社区成员能够通过他们舒适或喜欢的方式向其他成员贡献力量或给予帮助时,他们能从帮助他人中获得满足和尊重,而这种利他利己的反馈会进一步激发企业成员知识共享的意愿。
社会资本是个体嵌入社会网络中获得的一种资本,社会学家林南将社会资本定义为个体嵌入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节点带来的资源,这种资源可以给个体带来收益[10]。社交网络双向交流、开放式反馈等特征能够满足个体在社交中的归属需求,进而促进成员更加有愿意去维护与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因而更加容易激发个体间的共享行为发生。此外,知识共享不是一个人的行为,它需要与拥有必要知识的人进行积极互动,处于社会网络中的个体都希望自己能有所贡献从而能在将来需要帮助的时候获取他人的帮助。因此,互惠规范的存在有助于成员间的相互帮助和知识共享活动。
三、知识共享对激发企业知识创造活力的影响机制
一个组织的价值观、文化、处事方式以及行为规范等是影响企业内部知识共享氛围是否活跃的内在因素。在具有知识导向、合作、信任的文化环境下,组织内的成员更容易发生知识共享行为,进而实现组织不断进行知识创造。在知识共享文化氛围里,员工更倾向于将自己的想法、知识与其他成员分享。在拥有知识共享文化的组织中,员工的成长速度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可以得到快速发展,进而激发企业知识创造的活力。企业社交网络的使用则为成员间实现知识共享行为提供了沟通、交流的渠道。企业社交网络的应用改变了员工沟通、协作、消费和创造知识的方式,以促进更多成员的参与和知识共享实践,从而使得企业的知识创造的活动不断踊跃[11]。此外,通过借助企业社交网络平台能较好实现上下级间的畅通交流,减少沟通的拘谨感;同时借助社交网络平台建立共享社区,为经验的分享、知识的共享提供轻松自在的环境。经验证据表明,使用企业社交网络在提高团队绩效、个人工作绩效以及企业竞争力方面有积极影响[12],进而促进企业知识创造的活力。
基于社会认知和社会资本视角提出了自我效能感、利他主义以及社会关系和互惠规范对组织内成员间知识共享活动的影响。当组织成员对知识表现出较高的自我效能感时,他们更愿意知识共享,且有通过共享知识来获得个人成果的倾向。相关研究也表明自我效能感能够积极影响个体对知识共享的意愿。对于利他主义的个体他们本身就乐于以组织成员的身份帮助同事,乐于参与解决问题,他们从帮助他人中提高自豪感和获得尊重。当组织中存在更多利他主义者时,有利于激发组织内成员的知识共享活动。积极的社交关系网对个体的归属感形成有积极影响,它会让成员更加有意愿去维护与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随着网络中社会关系的发展,知识共享活动也在增加。知识共享不是一个人的行为,它是知识拥有者与知识接受者之间的积极互动。同时,处于社会网络中的个体存在着一定的社会往复义务,这种感知到的期待和义务会促使成员间的相互帮助,进而促进成员间知识共享活动的发生。在工作过程中,如果组织的成员能够积极交流和分享与工作相关的知识,并将这些知识转化成组织所需的经验和技能时,那么企业知识创造的能力将会显著提高[13]。因此,知识共享行为的发生和知识的转化对激发企业进行知识创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结合当前的研究成果及该领域的研究趋势与展望,本文构建了基于企业社交网络外部环境和企业文化内部环境下知识共享行为对企业知识创造的影响机制模型(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发现,成员间的知识共享对激发组织进行知识创造有重要影响。从知识共享到知识创造实现的过程,知识的内化吸收机制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来自社会认知和社会资本视角的自我效能感、利他主义以及社会关系和互惠规范对企业成员间知识共享活动的发生有积极的影响。
图1 知识共享对激发企业知识创造活力的影响机制
四、研究讨论与展望
本文在知识共享对激发企业知识创造活力的影响机制研究方面有理论和实践的贡献。在理论方面,探究了企业社交网络和企业文化内外环境下知识共享对激发企业知识创造活力的影响,分析了在知识畅行时代中成员的知识共享行为对企业知识创造的重要作用,同时揭示了从知识共享到知识创造的中间机制,即知识的转化。在实践方面,通过对知识共享与知识创造的研究,为企业如何在知识信息时代加强企业知识创造活力和提升企业竞争力提供相应的实质性见解。对企业而言,充分发挥企业社交网络的工具作用,利用其双向交流和开放式反馈等特征促进成员的知识共享意愿。此外,企业管理者采取相应的管理方式,如采取小组竞赛制、奖金制等形式,激发成员知识共享的意愿,形成合作、信任、互助以及共享的组织文化[14]。同时,企业积极塑造合作、共享的工作环境和规章制度,明确知识共享的职责和义务。对员工而言,要努力提高知识的自我效能感,增强主人翁意识和企业责任感,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做好示范作用,进而促进企业知识创造的活力。
虽然本文探究了知识共享对激发企业知识创造活力的影响机制,但关于知识共享与知识创造方面的研究仍有诸多空间。未来的研究可以通过扎根访谈、案例研究、行为观察等方法对影响知识共享、激发知识创造活力的因素进行深度分析,探讨知识共享、激发知识创造活力的构成与维度,并开发相应的量表进行测量和进行相关的实证研究。此外,未来的研究还可以整合心理学、社会学、组织行为学等其他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从个体特质、领导者风格、组织行为等多个角度探究知识共享对激发知识创造活力的影响因素与发生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