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胸部CT影像动态表现*

2021-03-18田红岸余开湖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片状胸腔积液

邓 晶,郑 义,田红岸,余开湖**

(1.湖北科技学院临床医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2.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武汉出现不明原因肺炎患者,经测序分析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感染的肺炎命名为COVID-19(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1],目前主要确诊方法是核酸检测。在疾病早期筛查、诊断及疗效评估中,胸部CT能快速显示病灶位置、范围、密度等,从而具有重要意义[2]。我们回顾性分析某院收治的22例确诊患者的80次胸部CT影像,参考发病时间及每次胸部CT检查时间,将其分为不同时期,分析并总结不同时期CT影像变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日至2020年3月8日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22例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3]。其中,男10例,女12例,年龄22~77岁。所有患者均行胸部薄层CT扫描。

1.2 检查方法

采用GE Light Speed 16 和SIEMENS somatom go top螺旋CT进行扫描,患者取仰卧位,吸气后屏气扫描,范围包括肺尖至肺底,扫描技术参数分别为:层厚为1.25mm,管电流140mA,管电压100kV;层厚为1.25mm,管电压为100~120kV,管电流为150mA和自适应管电流。

1.3 图像分析

CT图像分别由两位放射科主治医师合作阅片,意见不一致时由上级医师协商解决。参考患者发病的时间及每次胸部CT检查的时间,分为4期[4],一期:0~4d;二期:5~9d;三期10~14d;四期:>14d。观察内容:①病灶分布:左肺、右肺、双肺、外周、外周及中心同时受累;②受累肺叶:左肺上、下叶,右肺上、中、下叶;③病灶形态及密度:磨玻璃密度影、磨玻璃影及部分实变影、磨玻璃影及大片实变影、条索影、小结节、支气管充气征;④肺外情况:有无淋巴结增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等。

2 结 果

2.1 各期病灶分布情况

22例患者80次CT均可见病灶。双肺受累在各期中均常见,一期病灶大多分布于肺外周(59.09%),二至四期病灶大多分布外周及中心,具体见表1。

2.2 各期肺叶累及情况

各期中左下肺受累最常见,其次为右下肺,各期中两肺下叶受累率高于两肺上叶,具体见表1。

表1 不同时期病灶CT表现[n(%)]

2.3 各期病灶特点

一期病变以磨玻璃密度影为主,二期病变以磨玻璃密度影并部分实变影为主,三期以磨玻璃密度影、条索影为主,四期以磨玻璃密度影并部分实变影、条索影为主。条索影较多出现在二~四期,小结节影较多出现在三~四期,支气管充气征较多出现在二期,见表1。22例患者中,1例合并胸腔积液(图2A-G),1例合并纵隔淋巴结增大(图2H)。CT不同时期病灶特点如图1。

图1 1例患者不同时期CT图像

患者,男,24岁。A.一期,胸部CT示右下肺片状磨玻璃密度影;B.二期,胸部CT示右下肺片状磨玻璃密度影并部分实变影;C.三期,胸部CT示右下肺片状磨玻璃密度影并少许条索灶;D.四期,胸部CT示右下肺小片状磨玻璃密度影并条索灶,病灶较前明显吸收。

图2 1例患者合并胸腔积液(A-G)不同时期CT图像,1例合并纵隔淋巴结肿大(H)

患者,男,69岁。A.一期,胸部CT示左下肺片状磨玻璃密度影;B-C.二期,胸部CT示两肺片状磨玻璃密度影并部分、大片状实变影,左下肺见支气管充气征;D-E.三期,胸部CT示两肺斑片状磨玻璃密度影并少许条索灶,纵隔窗示右侧少量胸腔积液;F-G.四期,胸部CT示右下肺小片状磨玻璃密度影并条索灶,病灶较前明显吸收;纵隔窗示右侧少量胸腔积液;H.患者,男,77岁,纵隔窗示纵隔淋巴结肿大。

3 讨 论

COVID-19诊断金标准为病毒核酸检测、病毒抗体血清学检测[3]。检测标本多为咽拭子,但其受标本取样、患者用药、试剂盒等因素影响[5],假阴性率高。胸部CT方便快捷,能快速显示病灶位置、范围、密度等,是目前该疾病筛选、诊断及评估治疗效果的常用手段。

本文收集22例COVID-19患者80次胸部CT影像,患者年龄差距较大,最小22岁,最大77岁,平均年龄46.7岁,与史河水等[6]研究(好发40~60岁)一致。Pan等[7]研究,将COVID-19肺炎恢复患者胸部CT分为4期:早期(0~4d),进展期(5~8d),高峰期(10~13d),吸收期(≥14d)。且许多研究证明[4-12],大多数COVID-19肺炎恢复患者在最初发病后约10d的CT上显示肺部病变最严重;大约在最初症状出现后14d左右开始出现好转的CT征象。本文参考该研究并结合本院病例发病到出院的时间及胸部CT检查的时间间隔,将80次胸部CT分为四期:一期:0~4d;二期:5~9d;三期:10~14d;四期:>14d。并对每期CT影像表现进行分析。病变一期主要分布肺外周,二~四期多数为肺外周及中心同时受累,其病灶分布可能与病毒定植于细支气管及肺泡上皮细胞有关[8]。已有病理解剖证实COVID-19的CT表现主要与下呼吸道细支气管和肺泡的炎性损伤相关[9]。早期,病毒主要引起肺间质为主的炎性水肿、渗出;随着病程进展,渗出增多;病程中晚期,肺泡出现细胞性纤维黏液样机化渗出[8-11]。本研究中CT表现基本符合该病理过程。一期病变多位于肺外周呈磨玻璃密度影;二期密度增高,呈磨玻璃影并部分实变影,病灶范围多增大;三期病灶密度略减低,并出现较多条索影;四期病灶以磨玻璃密度影及部分实变影为主,且有更多条索灶形成。其中,第四期病灶磨玻璃密度影及部分实变影(63.15%)较第三期(38.88%)增多,与向颖等[12]研究不一致,考虑可能原因为纳入病例中有12例老年患者,占总比例数约54.54%。曹佳等[13]研究提示老年COVID-19患者胸部CT表现多样、多灶、多呈磨玻璃影及实变影,且病灶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中。本研究中合并胸腔积液及纵隔淋巴结增大者均为老年患者。

本研究的局限性:①样本量较少;②未对疾病进行分型;③追踪复查时间较短,不能全面评价最终病变转归。

综上所述,COVID-19患者CT不同时期CT表现有一定规律性,对临床评估疗效有重要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片状胸腔积液
胸腔巨大孤立性纤维瘤伴多发转移1例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一种新型眼科手术积液盒
片状变燃速发射药燃烧性能的数值计算
片状电阻器开短路失效模式浅析
胸腔积液中CRKL的诊断价值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有机物凝胶—助熔剂法制备片状钡铁氧体
腹水、胸水、心包积液,都是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