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柏西普对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患者BCVA、CMT 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

2021-03-18许英杰

关键词:脉络膜病理性视网膜

王 影,许英杰

(1.保定鹰华眼科医院眼底内科,河北 保定 071000;2.保定爱尔眼科医院眼底内科,河北 保定 071000)

病理性近视表现为眼轴不断增长,屈光度进行性加深,脉络膜新生血管是导致病理性近视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也是造成患者视力下降或丧失的主要原因[1]。药物是治疗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主要方法,临床常使用康柏西普对该疾病进行治疗,该药物是一种蛋白质类药物,其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偶发,安全性较好。目前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给药方案主要有连续3 次每月注射后改用按需治疗方案(3+PRN)和单次注射后改用按需治疗方案(1+PRN)两种,部分学者认为3+PRN 方案可有效提高远期疗效,而另一部分学者认为1+PRN 方案经济实惠,改善视功能方面与3+PRN 无显著差异[2-3]。本研究旨在探讨康柏西普对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中央黄斑厚度(CMT)的影响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保定鹰华眼科医院2018 年1月至2019 年7 月收治的46 例(46 眼)病理性近视并脉络膜新生血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给药方式不同分为A组(23 例)和B 组(23 例)。 A 组患者中男性11 例,女性12 例;年龄24~43 岁,平均(33.30±1.25)岁;左眼10 例,右眼13 例。B 组患者中男性10 例,女性13 例;年龄23~41 岁,平均(33.18±1.22)岁;左眼11 例,右眼12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本研究。纳入标准:符合《病理性近视眼眼底改变》[4]中关于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的诊断标准者;屈光度>-6.00 D、眼轴> 26 mm 者;单眼发病者;无内眼手术史者等。排除标准:由病理性近视以外的原因引发者;合并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合并高眼压、青光眼、白内障等病变者等。

1.2 方法 术前,两组患者均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 (江苏汉晨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148,规格:5 mL∶15 mg)点双眼,3 次/d,持续3 d。术中,两组患者均使用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S.A. Alcon Couvreur N.V.,注册证号H20160133,规格:15 mL∶75 mg)点术眼,行术眼表面麻醉。常规结膜囊消毒后,于角膜缘后3.5~4.0 mm 处垂直球心注射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成都康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130012,规格: 10 mg/mL,0.2 mL/支),0.5 mg/次,术毕,检查患者视力,确保其具有光感或手动视力,以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S.A. Alcon Couvreur N.V.,注册证号H20160337,规格:3.5 g/支)涂眼,无菌纱布包扎。术后第1 天,复诊换药,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点术眼,3 次/d,持续7 d。 A 组患者行3+PRN 康柏西普治疗,连续注射3 个月,1 次/月。B 组患者行1+PRN 康柏西普治疗,仅初始注射1 次。两组患者均术后随访12 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3、6、12 个月BCVA 水平,BCVA 以国际标准对数视力表[5]测定,其水平越高表示视力越好。② 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3、6、12 个月CMT 水平,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水平线性扫描测量CMT 水平。③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随访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球结膜下出血、视网膜脱离、眼压持续升高、视网膜劈裂加重等。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5.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 检验,多时间点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 例(%)]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BCVA 与术前比,术后1~6 个月两组患者BCVA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12 个月两组间BCVA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BCVA 水平比较

注:与术前比,*P<0.05;与术后1 个月比,#P<0.05;与术后3个月比,△P<0.05。BCVA:最佳矫正视力。

组别 术前 术后1 个月 术后3 个月 术后6 个月 术后12 个月A 组(n=23) 0.19±0.04 0.30±0.11* 0.37±0.12*# 0.43±0.04*#△0.43±0.02*#△B 组(n=23) 0.18±0.04 0.29±0.12* 0.36±0.10*# 0.42±0.08*#△0.43±0.11*#△t 值 0.848 0.295 0.307 0.536 0.000 P 值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2.2 CMT 与术前比,术后1~12 个月两组患者CMT 水平呈逐渐降低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12 个月两组间CMT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CMT 水平比较( μm)

表2 两组患者CMT 水平比较( μm)

注:与术前比,*P<0.05;与术后1 个月比,#P<0.05;与术后3个月比,△P<0.05;与术后6 个月比,▲P<0.05。CMT:中央黄斑厚度。

组别 术前 术后1 个月 术后3 个月A 组(n=23) 312.90±15.43 283.26±15.44* 270.88±15.06*#B 组(n=23) 312.86±15.38 283.11±15.40* 269.12±15.01*#t 值 0.01 0.03 0.40 P 值 > 0.05 > 0.05 > 0.05组别 术后6 个月 术后12 个月A 组(n=23) 250.11±15.40*#△ 240.11±15.15*#△▲B 组(n=23) 250.04±15.11*#△ 240.01±15.11*#△▲t 值 0.02 0.02 P 值 > 0.05 > 0.05

2.3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论

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是造成青中年人群视力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其属于眼内新生血管的一种表现形式,关于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可与遗传因素、炎症类疾病因素有关,用眼卫生及生活方式也是影响该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6]。

康柏西普是一种融合蛋白类药物,其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且对机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起抑制作用,从而抑制病理性血管的生成,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7]。3+PRN 与1+PRN 治疗方案均采用康柏西普进行治疗,1+PRN 治疗对患者注射1 次康柏西普,3+PRN 治疗分3个月对患者注射3 次康柏西普,3+PRN 治疗使用药物量更大,且治疗周期更长。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1、3、6、12 个月两组患者BCVA 水平及随访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组患者在1 年内视力改善情况相当,3+PRN 治疗与1+PRN 治疗均可提高BCVA 值,且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CMT 可反映患者视网膜病变情况,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常伴有视网膜损害,CMT 水平越高表明患者病情越严重,康柏西普可减少新生血管的生成及渗漏,有效改善患者视网膜病变情况,缓解患者疾病进展[8]。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1、3、6、12 个月两组患者CMT 水平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3+PRN 康柏西普治疗与1+PRN 康柏西普治疗均可改善患者视网膜病变情况,且效果相当。但采用1+PRN 康柏西普治疗可有效减少患者就诊次数,减轻经济负担,患者更容易接受,这也是近年来学者更注重1+PRN 研究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本研究样本数量较少,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还需进行大样本的进一步研究。

综上,3+PRN 康柏西普治疗与1+PRN 康柏西普治疗临床疗效相当,均可有效提高患者视力,改善患者视网膜病变情况,且安全性高,而1+PRN 可有效减少患者经济负担,但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仍需临床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脉络膜病理性视网膜
近视发生发展中脉络膜变化的研究进展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脉络膜厚度变化的相关研究
深度学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
正常人脉络膜厚度分布特征及肥厚型脉络膜诊断界线值
如何防治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来龙去脉
眼前有闪光、黑点、视物模糊,警惕视网膜脱落
股骨中上段慢性骨髓炎合并病理性骨折患者术中顽固性低血压1例
小针刀疗法在病理性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磷脂酶Cε1在1型糖尿病大鼠病理性神经痛中的作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