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行园本食育课程培养幼儿健康饮食行为

2021-03-17郑彩玲

天津教育·上 2021年2期
关键词:食育园本课程幼儿

郑彩玲

【摘要】幼儿的饮食习惯与他们的身体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只有有正确的饮食行为,才能帮助孩子实现健康成长。一般来说,零至七岁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开展的食育课程,甚至可以影响他们一生的饮食行为。对此,本文从必要性阐述出发,研究环境与饮食教育的关系及推进食育课程的必要手段,对如何培养幼儿健康饮食行为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园本课程;食育;幼儿;健康饮食;行为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04-0179-02

从广义角度来讲,食育是指通过传递饮食安全等观念、讲解饮食文化和营养知识等手段,达成的饮食方面的知识教育。借助丰富的栽种、烹饪等活动体验,让孩子感受食材从生长到成熟直至被制作成食物的全过程。使他们在获得“食”的知识与能力的同时,形成人与自然需要借助和谐相处维持共生关系的意识,并获得对传统饮食文化的了解,能够在良好饮食习惯的帮助下参与到健康的生活当中。零至七岁是培养习惯的黄金时期,因此,对处于这一阶段的幼儿进行食育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一、食育教育的必要性

近些年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稳步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形形色色的食材开始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大众的饮食习惯、膳食结构在无形中发生了极大变化。通过观察现实生活,不难发现,在食材方面,大众更偏向于购买禽肉类等动物性食物,谷类食物的购买量日渐下滑,整体膳食结构呈西化趋势。这也就意味着,传统低蛋白、低脂肪、低热量、低碳水的膳食结构正在向高热量、高脂肪的方向变化,这为孩子的健康带来了潜在威胁。与此同时,幼儿群体挑食、偏食的问题十分严重,这促使幼儿营养不良、超重、肥胖现象频频发生。

也就是说,就目前的社会现状而言,孩子的饮食行为习惯和营养状况不容乐观。想要突破这一困境,除优化社会总的膳食结构以外,在幼儿教学活动中开展食育课程、使孩子对饮食形成正确的认知也是必不可少的。在《中国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指示下,我园设计了独具特色的食育园本课程,并在实践中总结了一系列有效经验。

二、推进食育课程的有效手段

(一)构建和谐环境,实现行为暗示

环境对于人的成长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心智发育尚未成熟的幼儿来说,环境对他们思想、行为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在这里,我们所谈及的环境,既包括自然、物质环境,又包括人文、家庭环境。在这些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才能够形成一个暗示、浸润的成长空间,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与外界的互动调动多种感官去学习,幼儿更容易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1.利用环境促进主动学习

幼儿时期的孩子们思想尚未成熟、对世界的认知也比较浅薄,但也正因为对生活不够了解,他们更愿意主动探索对环境中未知的信息,并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启发,学习到正确的知识。例如,在带领中班幼儿学习园《快乐腊八节》《腊八节的来历》时,可以将清洗大米、小米、玉米、薏米、红枣、莲子、花生、桂圆等各种豆类谷物、熬煮腊八粥的过程利用多媒体,以视频动画或图片的形式一一呈现出来。再者,还可以将洗谷物、煮粥、剥桂圆等照片打印出来,营造腊八节的节日氛围,创建真实的、充满趣味的学习、体验环境。如此,让孩子在观察环境的同时对传统饮食文化形成一定了解,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

2.利用环境引导自主修正

合适的环境不仅可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使他们表现出主动学习的欲望,还更能将其与环境传递出来的信息紧密结合起来,使幼儿在对比中主动修正自身的行为。对此,教师可以选择无形环境和有形环境相结合的方式。就小班园本课程《进餐》来说,教师既可以在餐厅摆放一些适合孩子在进餐时欣赏、可以起到提高食欲作用的艺术作品,也可以在墙面张贴鼓励幼儿不挑食、吃光光的趣味宣传语。如此,通过阅读宣传语、观察宣传图,反观自身表现,孩子们能够主动对自身行为做出调整,这对习惯的养成是大有帮助的。

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利用无形的音乐达成构建环境的目的。也就是说,在孩子进餐时,可以适当播放轻音乐,营造轻松的氛围。在他们于轻音乐的作用下放松身心之后,教师可进一步参与到环境的建设中,用轻柔的语言提醒幼儿不要挑食、浪费,并对坐姿不端正、使用餐具不正确的幼儿进行针对性指导,引导他们修正自己的进餐行为。久而久之,幼儿在进餐前就会形成相关的正确意识,并养成在进餐时调整自身行为的习惯。

(二)多元设计课程,积极鼓励实践

真正的食育不仅是对饮食行为、习惯的培养,更是包括对农业知识、营养知识的传递。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扩充教育空间,丰富课程内容。例如,可以设计《蔬菜水果变变变》《瓜和花》等课程,围绕着栽种、烹饪这部分知识,为提高幼儿对“食”的认识,使其获得良好的分辨食材的能力。

在大班课程《蔬菜水果变变变》中,教师可以将幼儿带到园区的小菜园中,让他们与食材亲密接触,鼓励他们调动自己的视觉、触觉、嗅觉感知蔬菜和水果。此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幼儿自己摘水果、洗蔬菜,与他们共同准备午餐或晚餐。通过动手摘取、清洗并观看烹饪食材的过程,幼儿能够形成“刚摘下来的蔬果不能直接食用,需要反复使用清水清洗”“烹饪蔬菜要少放油和盐,多吃蔬菜有助于身体健康”的正确意识。教师还可以提前为推进小班《瓜和花》課程做准备,带领幼儿在园区小菜园栽种瓜苗,让他们亲身体验从栽种到开花、结果、成熟、摘取、食用的全过程。如此,通过付出劳动、亲身参与,他们能够体会到生命的魅力,对自然中的食材形成更加正确的认识。

值得一提的是,教师还应担负起传递营养知识的责任。例如,在午餐、晚餐时间,于孩子进餐完毕后,教师可以询问其饮食体验,并告知他们今天这样搭配食物的原因、有何种营养价值。如此,使孩子形成食用营养食物的观念,减少他们摄入垃圾食品的可能性。此外,为保证孩子时刻接受正确的饮食教育,园区应与家庭建立联系,让家长意识到家庭饮食习惯对孩子行为、健康的影响,建立健康的家庭饮食环境。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食育教育的作用下,幼儿很容易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获得辨别健康饮食行为的能力,了解饮食习惯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尤其是在亲身体验食材栽种、食物制作的过程之后,幼儿更能对饮食形成科学的认知、建立起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开发并推进食育课程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这并不完全是幼儿园自身的责任,园区应与家庭乃至社会相关部门要形成合作,通力打造合适的食育教学环境。

(责任编辑 袁霜)

猜你喜欢

食育园本课程幼儿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为“食育”正名,系统推进“食育”工程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3—6岁幼儿家庭食育开展建议
“食育”也需进校园
家园联手实施幼儿园本土文化教育课程
浅谈我园美术园本课程游戏化的开展
传统民间游戏与园本课程的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