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年一度看“明天”

2021-03-17孙振华

雕塑 2021年1期
关键词:雕塑家文科雕塑

孙振华

人们都说,2020年是一个极不寻常的年份,对第八届明天雕塑奖来说,尽管比往年要晚一些,但它还是来了。

当然,疫情的影响还是存在。明天雕塑奖主办单位之一,四川明天文化艺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向理先生作为五位终评评委之一,因“特殊原因”没有达到现场,但仍然通过网络,履行了自己的职责。作为明天雕塑奖的推手之一,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的向理先生从第一届起就担任终评评委,一直到第八届;在所有终评评委中,他是担任次数最多的一位。

让人欣慰的是,本年度的明天奖的艺术质量并没有因为“特殊原因”而稍显逊色,反而,大多数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明天奖是一年比一年好。

纵观本年度的参展作品,观摩入围作者的演讲秀,通过明天奖获奖作品的最终评审,总括起来,2020年的第八届明天雕塑奖大致有六个方面最让人瞩目的问题:

一、谁能代表明天,谁是明天的雕塑家?

每一次明天雕塑奖,都是一次对雕塑常识的挑战,对雕塑边界的探寻。“什么是雕塑”似乎成了明天雕塑奖的一个永恒追问。与此相对应,每一次明天奖也同时伴随着对于雕塑家身份的追问:谁是雕塑家?谁是雕塑创作的主体?谁能代表明天的雕塑家?

今年,这个问题在明天雕塑奖上又一次被提起。不断的提问,不断的质疑代表着不断的进步。

长期以来,雕塑界流行着一个看法,认为雕塑家的身份是一种专业训练的结果,一个人受到了雕塑的训练,会获得一种不同常人的思维方式、空间感觉方式,以及处理形体和材料的特殊能力,这是雕塑家与其他人相比,在专业上的优势所在。

这种把雕塑家主体身份固化的说法,每每在现实中受到挑战,每每被不断变化的创作实践所质疑,今年的明天雕塑奖也是如此。在20位参展作者中,约四分之一的参展者并非出自雕塑专业,他们没有受过专门的雕塑训练,同样也取得了好成绩。

获奖艺术家李琳琳是学设计的;获奖艺术家组合,阻抗匹配的五人组中,有电子技术专业的成员;参展艺术家卢柏年是学版画的;曾晨是学设计的;贾倩是学手工的,他们的作品在整个明天奖参展作品中完全没有违和之感。这些例证充分说明,没有一成不变的雕塑,也没有一成不变的雕塑家。明天雕塑奖的开放性和实验性的意义也正在于,它一年一度,证伪了“天不变雕亦不变”的说法。

明天奖的参展艺术家可以通过海选,无身份差别地进入;经过初评后,公平地获得公开展示和演讲机会,获得参加终评的机会。因此,谁能代表明天?谁是明天雕塑家?明天雕塑奖就这样在一次次追问中,不断进步和成长。

二、新文科,新雕塑

最近有一个词在全国高校走红,这就是“新文科”。2020年11月3日,教育部在山东召开了全国新文科建设座谈会,新文科成了当今教育界的一个热词。

最早提出“新文科”的是美国希拉姆学院,它的意思是,在新技术、新经济的背景下,传统文科怎样通过继承、创新,交叉、跨界,融合、分享,不断改变传统的基础训练和知识结构,从而形成可以适应当代需要和未来发展的新的文科知识。

从新文科的角度看,雕塑也是新文科的一个部分,在中国的学科分类中,艺术学科属于文科领域;那么,明天雕塑奖的实践,正好践行了新文科的主张。它一直致力于跨界、融合、交叉,它一直在探寻雕塑的边界,它的价值指向正是面向未来,面向明天的新的雕塑知识的生成。

在这个意义上,明天雕塑奖富于启示性的问题在于,从新文科建设出发,什么是明天的雕塑专业的基本训练?什么是明天我们雕塑专业的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什么是雕塑专业学生所需要掌握的基础?

在今年的明天奖上,郅敏的《鸿蒙》之所以能获得最高奖,正好就体现了一个优秀雕塑家综合的,跨界的,全面的修养和能力。这里有郅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修养,对现代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及驾驭陶瓷、电子、金属材料的能力;更重要的还有一个艺术家永不止息的创新和探索精神。

展览中我们还看到了的阻抗匹配小组这样的文理科的跨界组合,以及他们充满了科技感的新媒体装置;我们还看到了曾晨的“随机衍生”的作品,显然,他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完全不是通过传统雕塑的基础训练所能达到的……

在强调新文科的同时,从艺术学科的特殊性出发,是不是只能走文理融合、艺术与科技结合的这一条道路呢?

对此,可以有一种反向思维,亦即,未来的新文科,新雕塑应该还有一条反向的路径,那就是“低科技”,重新回到手工,重新体验身体制作。

有意思的是,本次参展艺术家的贾倩,就是学手工的。她用手工编织的方式,用软雕塑、纤维艺术的方式创作了她的作品。这个案例是不是也意味着,未来的新文科未必一定走高端的科技化路线?“低科技”“手工化”也应该是未来新雕塑的发展方向。

三、把自己作为方法

《把自己作为方法》是一本书的名字,作者项飚是牛津大学博士、教授,温州籍的北大社会学系的毕业生。他在社会人类学的研究领域成为了一位具有国际影响的学者,靠的是什么?

这本书告诉我们,他最重要的体会,就是把个人作为方法。他是一个温州人,在北大上大二的时候就开始做北京的浙江村调查,调查在北京城中村做生意的温州人。他就是凭着这种研究和调查做出了影响,一路走到了牛津。“把自己作为方法”核心观点是,当我们一个人在做学问,做研究的时候,可以不要满口的“希腊罗马”,不要动不动就是“引经据典”;研究一个问题,不需要还没開始就预先确立了一个远大的目标和宏伟的理想;而应该是从个人经验出发,从个人的感受、个人的机遇、个人的背景出发;从小地方入手,从具体的问题入手,把自己和他人的关系说清楚,把研究对象与环绕他们的环境说清楚,把人与人的关系说清楚。最后,从自己的小世界,小环境里发现和衍生出大问题。过去,我们几乎所有的研究都是先从理论开始的,先是有了某种理论,或者信服了某种理论,再通过实践或寻找案例来证明这种理论。项飚是反过来的,他不主张受理论桎梏,而是在理论之外寻找特殊性。比较起读名著,从书本到书本研究写作,他更喜欢做社会调查和听故事。

联系到这些年的明天雕塑奖,参加这个展览的青年雕塑家们,不一定自觉地思考了创作的方法论问题,但是,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与项飚所倡导的“把自己作为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处。项飚在书中也说,他特别重视和艺术家的交往,关心当代艺术作品,因为这些作品常常带有丰富的个人直观,带有非理论化的个人感受和体验。

把自己作为方法,是许多明天雕塑奖参展艺术家的共同特点,青年艺术家们正是从自己出发,探索我们所处的世界,关注我们身边的现实。

在今天,重大历史题材似乎又成为了我们雕塑界的显学,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好的主题性创作的成功,仍然依赖艺术家的个人眼光和独特视角,如果仅仅一窝蜂都去拼题材,拼宏大叙事,没有个人角度和创造,同样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譬如说表现红军,在艺术界,成百上千的艺术家表现过红军,为什么只有潘鹤的《艰苦岁月》等少数作品在今天成为了经典?这是因为他个人的独特角度和创新,他与众不同地在残酷的战争中发现了富于人性的诗意和情趣。

本次明天奖中,有两件跟疫情有关的作品,一个是周婷婷,她的《第十三道门》没有将疫情的表现简单化,而是用许多医疗器械、玻璃器皿做成了一个巨大的华丽吊灯;还有一个是获奖者康靖,他用轻钢龙骨,铁皮,类似隔离板的材料,围合、搭建出一个差别巨大,内外不同的空间,很符合疫情期间人们的空间感受。他们都是用自己的方式在表达疫情。反过来看,今天很多表现疫情的作品,很多都停留在表面,缺乏艺术的转换,譬如,许多雕塑家一窝蜂都去做钟南山。而这两件表现疫情的作品带给我们的,是更多的思考。

还有一个例子是获奖者唐晨凯,他的《蜘知围织之》的方法非常独特,是用自己的手掌和蜘蛛直接相处一段时间,让手掌成为蜘蛛织网、生存的环境;从这件作品中,可以衍生出人与自然,生命与环境,身体的可能性等诸多方面的联想。

四、全球视野、中国经验

在明天雕塑奖的参展作品中,通过一些艺术家的作品可以看出,这一代的青年艺术家的眼界和视域和过去相比,有了很大不同,他们既有国际视野,同时又能有效地表达中国经验,在世界与中国的相互关系上,不再是用二元对立的方式来处理,而是将它们有效地连接起来。

参展艺术家束博是吃中国烟台苹果长大的,他的作品《苹果城市》《梦》《云山之上》用意大利卡拉拉大理石,表现苹果核的各种形态和变体,带着这些作品走向了世界各地,他以这种方式巧妙地将中国与世界联系了起来。

还有来自福建的参展作者卢柏年,他表现拆迁的作品《我说要有光》,表现欧洲之旅的《旗帜系列》,表现建筑柱式的《用乐高做柱石》也是把地方化的生活经验,国外旅行的视觉经验,以及其它各种视觉资源融为一体,表现出了一个当代青年纷杂的视觉感受和丰富步履痕迹。

参展作者曾九间,把博伊斯、杜桑、蜂窩煤等融为一炉,他有一句很有意思的话“从远处观察我自己”,这意味着,今天的青年艺术家远非昨日的艺术家可比,他们的经历和生长环境都不同,他们可以把西方和中国的经验毫不困难地融合起来进行表达。

五、虚拟和现实,梦幻和游戏,再造现实和社会

人们可以用很多词来描绘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例如机械复制的时代;数字化生存的时代;虚拟化现实的时代;娱乐化的时代;消费文化的时代;人工智能的时代;计算机的时代……对许多人来说,面对纷纭万象的当今现实,有一种无所适从之感;但这些对一部分青年雕塑家来说,则是一种重要的创作灵感的来源。

在明天奖的参展作品中,就有一部分这样的作品,面对这虚拟和现实的场景,面对卡通化、游戏化的日常趣味,他们善于利用这些元素,再造一个新的现实。

例如徐戈的作品,用金属、电机、芯片、木头、亚克力创造出了虚拟人物随机接龙的场景,形成了三个不同时间的碎片。获奖者李琳琳的作品《游戏的终结》,以毛绒玩具、轮胎、灯泡、动物标本、木头、布料、树脂模型、轮椅、仿真植物为材料,搭建了一个较大体量的空间场景,它是虚拟的,部分是仿真的,如同一个魔幻的游戏场景,这种夸张、无厘头的场景,又具有某种真实的指向性,它表达了人们对今天生活时代的某种感受。

六、让材料成为介质,用创造改变日常

在明天雕塑奖的参展作品中,广泛采用各种材料和媒介,通过对它们的加工、改造,改变人们日常的经验,是本次展览作品中数量较多的部分。

冯至炫习惯于用名画来命名自己的作品;或者给自己的作品起一个富于诗意的名字,但他作品的材料全部来自一个五金建材市场,他用最普通的五金建材来打通和艺术的关系,和艺术建立联系。

周子正也是一位善用普通材料的艺术家,他用玻璃、蜡、水、水草、聚酯纤维等等材料做作品,让平凡的材料产生让人惊奇的效果。

还有刘宸,用现成品和废旧物做装置,用衣服缝制的星空。甘浩宇《掇山小稿》,别出心裁地以青花陶瓷为主,创作了一件装置作品,让人印象深刻。康靖的作品材料,是就地取材,在展览周边寻找到的旧铁皮。还有西西小组的作品《界·湮灭》,用金属打造出了一批熟悉又陌生,常见又不常见的无用器物,这也是典型地用材料作为介质,在寻常中创造奇迹和不寻常。

一年又一年,明天雕塑奖成为了一年中一个特殊的“青年时间”,在这个特别的属于青年的时间里,我们分享着青年艺术家创造的快乐;同时,这个属于青年的时间也孕育着雕塑艺术无限的可能性,孕育着未来的希望。

猜你喜欢

雕塑家文科雕塑
巨型雕塑
我的破烂雕塑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写实雕塑
求学·文科版201806、07合刊
雕塑家
孙文科
自然雕塑
当代雕塑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