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与习作,相得益彰
2021-03-17林晓斌
林晓斌
【摘要】习作中的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在指导学生动笔习作的过程中,根据习作内容、习作体裁的需要、结合作文指导课堂实际,创设生动活泼场景和轻松的学习氛围的教学,其丰富了学生的情感。情境与习作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关键词】实物情境;模拟情境;分享情境;游戏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04-0137-02
一、展示实物情境,学会写说明文
说明文是高年级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文体,教师要让学生在观察实物情境时,掌握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运用说明方法写好一种事物。实物情境就是以实物原型为主的情境。在作文课堂中所出示的实物,这些实物因为其具体化,使学生看得到,摸得着,易于感受,易于理解。凭借实物情境,教师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从而加深对事物的认识,从而直观地掌握“写说明文”的快乐。
部编版的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习作要求介绍一种事物写说明文。课前,教师引导学生搜集了关于“纸”的信息(纸张起源、演变过程、制造工艺、制造原料品种、作用范围等),为习作积累了有关纸的知识,为学生做好知识储备、语言储备。
课堂上,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观察教师展示的各种纸(不同颜色、不同材质、不同厚度),如观察复写纸、打印纸、面巾纸、包装纸、卡纸等等,并让学生动手量一量纸的厚度,摸一摸纸的光滑程度,感受纸的千变万化。在观察的基础上,教师创设了一个语言对话情境——“自我介绍”“我是小小讲解员”。此情境要求学生分享搜集到的有关纸的知识,运用各种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分类别)进行介绍——“我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纸”。因为学生有了搜集的知识储备,看见了纸张的千变万化、了解了广泛的用途,因此有的学生精心准备了讲解的PPT,学生结合PPT的展示做“自我介绍”时,讲解纸张知识时,形式多样,兴趣高,言之有物。
在“自我介绍”的情境中,在介绍纸张的情境中,学生有效地运用了说明方法,抓住了纸的特征。学生动笔写作前,进行了“构思、列提纲”(提炼关键词,按纸的几个方面分好段落,段落清楚,语言简练)。学生通过语言表达的情境展示,再动笔写说明文《我是纸》时,就能做到胸有成竹,下笔如有神,条理清楚、用词准确地说明纸的特性这几点,这既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沟通交际的水平,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写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智慧,也在字里行间表达出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掌握了说明文的用词严谨、表达准确的方法。
二、模拟对话情境,学会写好对话
写好对话,是学生语言表达基本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话可以生动地塑造人物形象,展示一个人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一个人的情感世界。对话既是两个人之间的对话,也可以是多个人的交流。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是学生最喜欢的互动对话方式。创设互动对话的情境,是教师组织学生在写作课堂上再现生活场景的情境,互动对话能使学生感受人或物的特點,为动笔写作积累素材。
教师可结合“重阳节”“母亲节”“父亲节”“学校读书节”等节日活动,设计很多生活话题,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美好品德,再结合创设的互动、对话情境,引领孩子写好对话,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文道结合,这也是写作课堂所承载的教学任务。
教师在创设对话情境前,可布置学生开展调查活动,了解老人过去所做的贡献、明白老人的心思、老人的情感需求、老人的兴趣爱好,积累生活素材和语言素材。课前的调查、交流活动,可以使习作课堂上的模拟对话情境更加扎实、有效,针对性强。
课堂对话情境中,老师组织学生模拟创设重阳节时“为奶奶捶背”“听奶奶讲故事”的情境,老师和学生分别扮演“奶奶”“孙女”两个不同角色,通过对话情境展现孩子的尊老美德以及与长辈交流的能力。情境中,“孙女”询问“奶奶”,奶奶讲述过去的生活。“孙女”为“奶奶”捶背按摩,在关心“奶奶”的身体和情感需求时,学生的沟通、对话能力会得到提高。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明白了要孝敬长辈的道理,这为写好《我为奶奶庆祝重阳节》积累了语言素材。
学生通过范句的引领,感悟到写好对话的提示语的精妙之处;从情境的表演,到范句的引领、写法的小结,了解到对话时提示语位置的不同,标点符号的变化、注意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具体描写人物的语言、神情、动作等方面,使学生在模拟情境中,快乐轻松地掌握写对话的方法。
三、创设阅读想象情境,学会写读后感
想象作文是小学生作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想象情境,指导学生在写作时生成想象。品读好书,写想象作文,写读后感,是重要的写作内容,因此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整本书,结合创设的想象情境,让学生交流读书后的收获。如,教师可以结合建国七十周年的庆祝活动,指导学生阅读红色经典,如《红岩》《铁道游击队》《寻找红军爸爸》《青春之歌》等书籍,让学生感受革命者的坚贞节操、英雄气概、爱国精神。教师抓住阅读红色经典的契机,把学生阅读好书与写好读后感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想象情境,指导学生写好读后感。
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阅读《寻找红军爸爸》片段——苏区13岁农家娃刘小山寻找当红军的爸爸中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在寻找父亲的路上,刘小山突然遇敌机投下炸弹,非常危险,于是赶紧扑倒地上。如果是你,你会有怎么样的表现?你想对刘小山说些什么呢?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结合自己的生活体会,通过情境对话,联系幸福的生活,在表演情境中,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掌握写读后感的方法。
四、创设游戏情境,学会写一个场面
游戏情境是小学生喜欢的、重要的学习方式。在写作指导的过程中,创设游戏情境,可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培养观察力,轻松积累写作材料。在游戏情境中,教师要适时、巧妙地处理游戏和写作方法指导的关系。玩中学,学中玩,使学生既玩得开心,也写得轻松,体验到写一个场面的成就感。但是很多学生因为只沉浸在快乐的游戏中,因此游戏过后仍然无从下笔,这是因为这些学生没有做到认真观察,仔细聆听。教师在指导学生玩游戏时,一定要让学生带着目的去玩。游戏的类别丰富,教师要有所选择,有目的地设立游戏情境。如教师组织学生参与“剥蚕豆”,看谁剥得快,谁就能尝到老师亲手煮的蚕豆这一游戏情境。教师要要求其他学生观察场面(特别关注同学的精彩表现、注意动作、神情)。游戏的场面有人欢喜有人忧:有的同学娴熟地脱去了蚕豆的绿外衣,使其露出碧玉般的豆粒,心里乐开了花;有的同学笨手笨脚,拿滑溜溜的“小家伙”束手无策,最后终于剥好蚕豆,心里才乐开了花,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了快乐的游戏情境体验、生活体验,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运用描写场面的点面结合的方法,选择精彩画面,动笔写作《剥蚕豆也有技巧》,就能做到下笔如有神,言之有物。
教师注重创设各种作文教学情境,能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体验快乐的学习生活,积累生活经验,丰富语言素材,并在学以致用中,牢固掌握说明文、记叙文、诗歌等文体的写作方法,因此情境与习作,相得益彰,才能使学生在写作中体验到习作的快乐,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责任编辑 王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