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1+X证书制度的模块化教学模式构建
——以药品生产技术专业为例

2021-03-17高俊波杜秀园唐文文汤永奎

江西化工 2021年1期
关键词:模块化课程体系药品

陈 敏 高俊波 杜秀园 唐文文 汤永奎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一、药品生产技术专业定位

药品生产技术专业是我国培养医药行业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摇篮[1]。自“十三五”规划以来,贵州为深入践行“两山”理论,深挖资源、文化等优势,做大做强做优中药材种植基地,形成了半夏、天麻、钧藤、太子参、薏苡仁、白芨、黄精7个大单品种。2019年,我省例如:大,中,小,由于不知道具体数据,故无法判断是什么规模的企业规模以上中药生产企业155家,工业总产值281.13亿元。有贵州百灵、贵州益佰、贵州神奇、贵州同济堂、贵州信邦等一大批重点知名企业,贵州苗药品牌特色优势凸显,显著提升了具有“黔药”特色的民族药单品种在国内外医药界知名度和影响力。药品生产技术专业教师通过对省内特别是贵阳市及周边的典型制药行业人员技能要求进行了走访调研,结合我院办学定位和特点,明确药品生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理想信念坚定,与大健康医药产业和制药产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全面发展的,具有一定职业道德、人文素养、科学文化、创新意识、工匠精神[2]等,掌握制药技术技能、药品生产经营法规等知识,熟悉制药生产工艺及操作技能,能从事药物制剂生产、药物质量检测与管理、药品购销、药学服务等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

二、1+X证书制度

2019年2月13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该文件提出:2019年起,在职业院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即“1+X ”证书制度试点工作[3]。1+X 证书制度鼓励学生在获取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该项工作的施行,有助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职业教育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校企合作[4]。目前,我院药品生产技术专业从自身教学改革的情况出发,正在积极探索“学历证书+X证书”的教学模式,调整专业课程体系,学生通过课证相通专业教学模块课程的学习和专门培训,可以考取产业链中如药物制剂技术、药品购销、药士等多个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开拓学生的就业创新本领,成为产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三、模块化教学模式构建

1.药品生产技术专业模块化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药品生产技术专业建设[5],教研室先梳理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的课程内容、教学大纲等,设计了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及素质目标的“三维”目标体系[6]。首先,知识目标:学生通过对模块化课程的学习,掌握药品的生产过程、药物质量检测与管理过程、药物应用过程、药品营销过程等,深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其次,技能目标:要求学生通过各知识模块的学习,掌握固体制剂生产与检测、液体制剂生产与检测、药品推销技巧等技能;最后,素质目标: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运用智慧课堂、翻转课堂、互联网信息课堂等新技术,利用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线上线下相结合(O2O)等方式,充分开发非思政课程的思政元素,让职业道德、理想信念、奉献精深、工匠精神等潜移默化地融入到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中,融入学生的心中,用学生喜欢的专业课程带动思政课程的学习,既可以保证教学效果,也使得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2.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基于“1+X”证书制度的要求,本专业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与探索[7],构建了模块化课程体系,模块化课程体系由生产模块、检测模块、应用模块、营销模块四个模块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药品生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生产模块:学生通过学习与训练,掌握固体制剂生产与检测模块、半固体制剂生产与检测模块、液体制剂生产与检测模块、新制剂生产与检测模块四个模块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并将国家教育方针、工匠精神、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等融入教学中,让爱国主义思想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使其正确地树立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注重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和团队协作能力训练,达到专业知识、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工匠精神、奉献社会等全面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取得药物制剂技术、药士等职业资格证书奠定坚实的基础,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所需职业人。

检测模块:学生通过学习与训练,掌握原(辅)料检测模块、半成品检测模块、成品检测模块、包装材料检测模块、环境检测模块五个模块的理论与实践知识,不断提高安全意识、生态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爱岗敬业精神,具备熟练的工作岗位操作技能,并具备岗位转换、岗位迁移等能力,为考取药士资格证书奠定基础。

应用模块:学生通过学习与训练,完成药物应用模块、药学综合知识模块、药学服务模块三个模块的专业知识与岗位技能培养与训练,掌握药学知识的应用技能,并不断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奉献精神等,实现专业核心能力与职业技术水平的衔接,为考取药士资格证书奠定基础。

营销模块:通过学习与训练,完成市场开发模块、市场促销模块、市场维护模块、医药物流模块、药事法规模块五个模块的专业知识与岗位技能培养与训练,培养学生医药市场营销的能力和技巧,了解岗位对于人才类型的需求状况、职业技能水平的衡量标准等,拓宽学生职业宽度、岗位迁移及职业发展能力,为考取药品购销职业资格证书奠定基础。

3.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立足药物制剂工艺与管理、质量控制与检验、制药设备使用与维护、药品购销、药学服务等岗位及岗位群能力,以学生为中心、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为起点,把思政课程的职业道德、理想信念、奉献社会、工匠精神等核心元素融入到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中,按照服务于“1+X”证书制度要求,针对学生和企业员工能力需求,根据药品生产技术课程体系知识与能力模块设置个性化组合学习方案,形成以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知识、岗位能力与职业素养有机融合的“模块化、分层式”教学模式。

4.教学考核与评价

药品生产技术专业模块化教学模式下,专业教师与企业参教高技能人员组成考核小组,根据职业技能等级认证要求、专业评估要求以及药品生产技术教学标准,并对接国内外新时代职业教育标准和评价标准,定期对学生每个模块的专业技能运用能力进行考核评价。教学评价有教师评价、企业评价、组内(间)学生评价、模块课程评价、第三方等评价等。在教学中,随时运用诊断与改进系统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诊断,立即对不合格和处于合格边缘的的学生发出预警,学生收到预警后及时诊改,保证教育教学质量,推动“1+X”证书制度的施行。

四、以“三教”改革助推模块化教学模式施行

对接职业标准和职业能力要求,通过打造教学创新团队、培养职教能手、培养服务能手、教师实践能力提升、聘请产业导师等,打造一支具有过硬的政治素质、专注的职业教育、高超的育人水平、精深的业务能力、健康的身心素养的专兼结合“双师型”教学创新团队,助推“教师”改革;根据医药产业发展需求,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要体现制药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新规范、新成果等,继续深化工学结合、项目任务为载体的课程改革,校企(行)共同开发立体化教材、新型活页式教材或工作手册式教材等,建立“互联网+”背景下的资源共享课程,助推“教材”改革;依托智慧校园,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大力推广项目任务教学、案例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真实情境教学等教学方式,运用探究式、讨论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实现教师分工协作与智慧课堂等模块化教学模式“颠覆性”变革,推进仿真实验室等网络学习空间建设,适应“互联网+”教学新常态,助推“教法”改革。以“三教”改革推动模块化教学模式施行。

猜你喜欢

模块化课程体系药品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模块化自主水下机器人开发与应用
模块化住宅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ACP100模块化小型堆研发进展
模块化VS大型工厂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