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1-03-17陈丽香
陈丽香
(惠阳三和医院神经内科,广东惠州 516211)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病原因在于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脑供血不足导致的脑组织坏死,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肢体麻木、感觉障碍、无力等。目前,临床治疗该疾病多采用药物治疗,丁苯酞属于临床常见的一种抗脑缺血药物,该药物可改善脑组织血流灌注,具有增强脑细胞线粒体功能、保护脑细胞的作用,但其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仍有待提升[1]。阿替普酶属于一种溶栓药物,可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并通过减少侧支循环阻力,起到改善微循环的作用,促进缺血半暗带细胞功能的恢复[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神经肽Y(NPY)水平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惠阳三和医院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69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34例)与B组(35例)。A组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3例;年龄55~79岁,平均(65.74±6.85)岁;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11例,小动脉闭塞性卒中和腔隙性卒中14例,心源性脑栓塞9例。B组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53~78岁,平均(65.87±6.32)岁;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13例,小动脉闭塞性卒中和腔隙性卒中11例,心源性脑栓塞11例。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实施组间对比。纳入标准: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3]中的相关诊断标准,经颅脑CT、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确诊者;病历资料完整者;均为首次发病者等。排除标准:有颅内手术史者;活动性出血或急性出血者;凝血功能障碍者;合并免疫缺陷疾病者等。本研究经惠阳三和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降血糖、降血压、抗血小板凝聚等常规对症治疗。A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100 mL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0041,规格:100 mL∶丁苯酞25 mg与氯化钠0.9 g)静脉滴注治疗,2次/d,治疗14 d。B组患者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注射用阿替普酶(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Co. KG,注册证号SJ20160055,规格:50 mg/支)治疗,患者在发病4.5 h内将阿替普酶按0.6~0.9 mg/kg体质量的剂量,加入至50 mL 0.9%氯化钠溶液中,首先推总量的1/10,其余剂量则在1 h内微泵泵注。
1.3 观察指标 ①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4]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4 d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量表包括面瘫、凝视、意识水平和上下肢运动等11个条目,总分为42分,分数越低,神经功能恢复效果好;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BI)评分[5]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能力,包括穿衣、小便控制、洗澡等10个条目,满分100分,分数越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越强。②采集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4 d后空腹静脉血3 mL,进行离心操作(3 000 r/min,10 min)后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测定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神经肽Y(NPY)水平。③将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包括转氨酶升高、轻度腹泻、消化道出血等。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 例(%)]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NIHSS、BI评分 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与治疗前比均显著下降,且B组与A组比显著下降,BI评分与治疗前比均显著升高,且B组与A组比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NIHSS、BI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NIHSS、BI评分比较(±s,分)
注:与治疗前比,*P<0.05。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BI:Barthel指数量表。
?
2.2 血清NSE、S100β、NPY水平 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血清NSE、S100β、NPY水平与治疗前比均显著下降,且B组与A组比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清NSE、S100β、NPY水平比较(±s, μg/L)
表2 两组患者血清NSE、S100β、NPY水平比较(±s, μg/L)
注:与治疗前比,*P<0.05。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β: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NPY:神经肽Y。
?
2.3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论
缺血性脑卒中属于临床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相关研究显示,过度失调的炎症反应可能是该病的重要发病机制。目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多采用抗血小板、保护神经细胞、抗凝及溶栓等方法。丁苯酞可以抑制谷氨酸释放,阻止血小板聚集,同时该药物能改善患者脑血管血液黏稠度,减少血栓的形成和侧支循环阻力,有利于缺血损伤脑组织半暗带细胞功能的恢复,但对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改善效果欠佳[6]。
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后机体大量释放应激因子,并在一段时间内相互斗争、相互拮抗,应激因子水平变化加剧了局部血流障碍。而阿替普酶在患者机体内可与纤溶酶结合,加快对脑部血管阻塞部位再通,在减少血液黏稠度、凝固性方面效果较好,抑制氧自由基的释放与损害,缩小脑梗死面积[7-8]。NIHSS评分是反映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受损情况的主要评判指标,BI评分是评价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与恢复效果的主要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4 d后B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低于A组,BI评分显著高于A组,表明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中,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临床疗效显著。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组织持续缺血、缺氧,会损伤神经胶质细胞,使胶质细胞破裂。胶质细胞的细胞浆中含有大量的S100β蛋白,该蛋白具有营养神经元的作用,当胶质细胞受损时,该蛋白大量释放到血液中;NSE来源于神经元,也属于神经胶质细胞的标志物,当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受损时,其大量释放在血液中,并分泌神经毒素,进一步损伤神经细胞;NPY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其免疫反应细胞多见于肾上腺髓质的去甲肾上腺素细胞,可以增强血管收缩,也能促使平滑肌增殖、血管粥样斑块形成,导致血管再狭窄[9-10]。本研究中,治疗14 d后B组患者血清NSE、S100β水平均显著低于B组,提示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可有效缓解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其原因在于,阿替普酶作为一种溶栓药物,可从血栓纤维素、溶栓酶等原料中合成纤溶酶,进而改善脑组织微循环,减少神经细胞损伤,降低血清S100β蛋白、NSE、NPY水平[11]。本研究中,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中,不增加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性良好,其原因在于,采用丁苯酞治疗,风险具有可控性,同时丁苯酞生物利用度高,不会蓄积于患者体内;阿替普酶可在短时间内疏通血管,且用药后发生脑出血的风险较低,因此联合用药也具有一定的安全性[12]。
综上,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神经功能损伤,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