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在急性脑梗死中的抢救效果分析

2021-03-17吐鲁娜依肖合热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期
关键词:脑神经溶栓肢体

吐鲁娜依·肖合热提

(新疆和田地区人民医院西院区 急诊科,新疆 和田 848000)

0 引言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危险性较高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且在中老年群体中发病率最高,该病具有发病率高、危险性大、并发症多、残疾率高及死亡率高等特征,因此在发病后短时间内接受有效救治措施,对于减轻患者脑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提高患者预后效果尤为重要。为此,在此次研究中对急诊急性脑梗死患者抢救期间开展了全程优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具体详情叙述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接收的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就诊时间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观察与对照两组各38例,观察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53~72岁,平均(62.5±3.2)岁。对照组:男23例,女15例,年龄53~73岁,平均(63.0±3.5)岁,组间患者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经计算后显示差异性未存在统计学意义标准(P>0.05)。纳入标准:本次参与观察的两组患者均通过临床症状表现、CT和实验室检查诊断确诊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的患者均无明显手术禁忌症;参与者与家属均已对此次研究进行具体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书;并且能全程积极配合完成研究内容;排除标准:患者存在智力功能障碍、语言功能障碍以及精神类疾病等;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肾脏、肝脏疾病以及恶性肿瘤患者;无法积极配合治疗的患者。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给予对照组采取全程优化护理:①护理小组:小组成员由高年资护士及护士长组成,并要定期对小组成员进行岗位培训,使小组成员能够充分掌握急性脑梗死疾病的抢救护理措施以及护理要点等,并提升护理人员的应变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协调能力。②风险评估:护理人员要及时评估掌握疾病的临床特征、常见并发症、高危险因素及护理常见问题,通过评估分析结果,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急救护理方案。③急救派遣:当接到120电话后小组成员要迅速准备,在短时间内前往并发地点,在赶往过程中要随时与患者家属进行电话交流,将基础救治措施耐心告知家属,以便家属能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控制。④现场护理,到达发病现场后要迅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确定,协助医生采取基础救治措施,你要及时清理患者口腔分泌物,同时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有效吸氧以及静脉输液的[1]。⑤转运护理:在转运过程中要做好患者的身体固定,避免行程中过度摇晃增加患者的病情,同时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并要与院方进行及时沟通,告知患者基础情况,做好院内急救准备工作。⑥入院护理:患者到达医院后要迅速开启绿色通道,与院方医护人员配合迅速为患者进行有效救治。确保在最短时间内为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同时要做好溶栓治疗过程中的配合,以便更好的提高救治效率[2]。⑦救治后护理:完成溶栓治疗后要做好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做好患者的营养支持干预,做好各项并发症预防工作,同时要及时给予患者鼓励安慰,避免不良情绪影响患者术后身体康复效果,并要鼓励患者尽早采取康复锻炼,减轻术后肢体功能障碍[3]。

1.3 观察标准。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方式采用脑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定,满分为42分,最终获得分值月底表明脑神经功能损伤越轻。同时运用FMA量表评定两组肢体功能活动情况,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肢体功能越好。护理满意度以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标准进行调查,非常满意和基本满意的总例数为护理总满意度。同时将两所患者救治期间发生的并发症情况进行记录对比。

1.4 抢救成功判定标准。患者护理抢救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基本恢复为显效;护理抢救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较好,肢体运功功能有所改善为有效;患者护理抢救后,临床症状及肢体运动功能等与护理抢救前相比改善较小或加重为无效。显效与有效的总例数和为救治总有效率。

1.5 统计学分析。本文使用的软件为SPSS 19.0,运用()与t检验描述计量资料,n(%)与χ2检验描述计数资料,当两者差值达到P<0.05则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组间抢救结果对比详情。观察组患者护理抢救后的成功率为92.1%(35/38)例;对照组患者护理抢救成功率为73.7%(28/38)例;上述指标相比观察组具有明显优势,两组数据差异性已达到统计学意义标准(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计数资料对比[n(%)]

2.2 对比组间护理效果情况。护理前观察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评分与脑神经功能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两组各项评分指标对比存在差异性显著(P>0.05);护理后两组对比,观察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明显提高,脑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评分较低,相比之下对照组各项指标改变并不理想,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已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各评分指标对比情况()

表2 两组各评分指标对比情况()

2.3 两组计数指标对比。最终评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最终获得的护理满意度较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4.7%(36/38)例,而对照组上述指标仅为78.9%(30/38)例,两组数据差异性显著(P<0.05),见表3。

表3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n(%)]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在临床上的发病率较高,该病的发生主要是因发生脑部血液供应障碍,进而造成局部脑血管处于缺血缺氧状态甚至坏死,且病情越严重患者的脑神经功能损伤会越重,因此在救治后多数患者会存在肢体偏瘫以及语言功能障碍等后遗症。当前临床针对此病主要是通过溶栓治疗减轻患者的脑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以及减少后遗症发生。但若想提高急诊救治效率,需要良好的护理配合,才能确保在最短时间内为患者采取溶栓治疗,减轻疾病对患者健康及生命安全构成的威胁[4]。为此,在此次研究中将全程优化护理应用于急诊急性脑梗死患者救治当中,最终获得了较好的救治效果。全程优化急诊护理是组建急救护理小组,小组成员通过全面培训后,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护理能力以及岗位责任意识;并通过结合以往护理经验以及掌握的患者基本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救治护理方案,只能够提高急诊护理的有效性及可行性;并通过加强赶往现场过程中对患者家属的辅助指导,使家属能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基础性的控制,从而能够减少病情发展严重;并加强现场救治护理配合,通过专业的护理技能及时为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协助医生在最短时间内确定病情,给予有效的基础救治,进而能够降低疾病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的威胁;在转运过程中通过加强安全防护管理,避免护理意外事件发生;患者入院后通过及时开通绿色通道,并由护理人员做好各环节的衔接沟通处理,积极配合医生在短时间内为患者进行溶栓治疗,从而能够有效提高急诊救治效率,最大限度降低患者脑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并加强在救治后的监护力度、做好患者的心理安抚工作以及并发症预防工作等,最终能够减少患者救治后并发症发生几率提高患者身体恢复速度,减轻患者脑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最终使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能够得到尽早改善,帮助患者提高生存质量[5]。本文研究结果也已证实,观察组患者通过运用全程优化护理后,抢救成功率显著提高,脑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较轻,患者最终肢体运动功能得到良好恢复,且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评分也较高,且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低,各指标结果同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比较占据显著优势。

综上所述,运用全程优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急诊急性脑梗死患者救治效率减轻患者脑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最终能够减少患者后遗症发生,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但由于此次研究数据依然存在不足之处,所以还望临床相关学者能够再对急性脑梗死疾病的临床护理治疗,做更深入的研究,以便更好的提升临床护理治疗效果,降低脑血管疾病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猜你喜欢

脑神经溶栓肢体
Nurr1基因修饰胚胎中脑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急诊生化与溶栓后早期转归及预后的关系
篮球运动员运动与脑神经相关性研究
肢体语言
经颅直流电配合语言训练对运动性失语的疗效观察
丁基苯酞软胶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疗效分析
肢体写作漫谈
重复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9例临床分析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