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科专职化分层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恢复和睡眠质量的影响

2021-03-17陈征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1年12期
关键词:急诊科心功能病情

陈征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急诊科,福州,350004)

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饮食习惯发生了较大转变,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特别是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了严重威胁[1-2]。传统护理方法虽然可使患者的病情改善,但效果不理想。因此,科学的急诊科护理干预对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有积极影响。本研究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急诊科专职化分层护理干预,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中男29例,女17例;年龄61~85岁,平均年龄(73.25±12.65)岁;心功能分级:2级24例,3级22例。观察组中男30例,女16例;年龄62~86岁,平均年龄(74.33±12.87)岁;心功能分级:2级25例,3级21例。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心功能分级为2级或3级者;2)自愿参加本研究者;3)年龄≥60岁者。

1.3 排除标准 1)其他心功能障碍者;2)合并肝肾功能不全者;3)恶性肿瘤者;4)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者。

1.4 护理方法

1.4.1 对照组 对照组实施急诊科常规护理,具体内容:1)急救护理。护理人员需具备丰富的急救知识,充分明确急诊地点,护理人员应形成快速反应、高度重视与积极判断的工作模式,通过讲解疾病与护理知识等改善患者及其家属的不良情绪,提升其治疗疾病的积极性;2)完善急救流程。护理人员在急诊大厅应做好正确指引,重点关注外伤、昏迷与急诊患者,根据患者的病情与发病时间等进行初步判定,给予就诊前建议,提升急诊分诊的准确率;3)提高护理质量。培养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其明确优质与科学服务的重要意义,严格落实护理操作中的个性化服务,注意缓解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鼓励其积极主动提供服务,最大限度满足患者的正常需求;通过定期总结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充分掌握急诊过程中的风险事件,并注重护理人员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对典型案例进行总结,以此使临床经验更加丰富;4)运转干预。满足运转条件后,医师和对应科室做好交接工作,转运前确保仪器正常运行,做好应急药品的准备工作;转运时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将其用药等情况向有关人员进行说明;5)完善护理记录。护理人员准确记录患者病情发展情况与护理方法,便于协助医师抢救,着重记录与关注无意识、无经济与无陪护患者的就诊时间与病情等情况。

1.4.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护理的前提下实施急诊科专职化分层护理干预,具体内容:1)建立护理小组。按照护理人员工作时间分组。1级护士、2级护士、3级护士的工作时间分别为超过6年、3~5年、低于2年;2)明确分工各司其职。1级护士负责危重抢救组,对严重肺水肿以及严重心律失常者等开展护理操作;2级护士负责次级抢救组,护理短期内病情可能致残与危及生命安全者,如呼吸窘迫以及心绞痛等患者;三级护士负责辅助分诊组,配合1级与2级护士工作,对病情轻微患者开展简单护理,并做好分诊工作;3)加强培训,提高护理质量。护理小组定期开展业务技能培训,每年2次,每次30 d,内容有急救流程以及急救理论知识等,与培训内容进行有效结合,对培训主题进行有效设定,培训过程中与具体案例进行有效结合,培训后开展考核,不合格者需再次培训直至考核合格;4)开展心理干预。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对其适当开展心理疏导,讲解护理操作与成功案例,使其消除不良情绪,积极配合,从而改善其睡眠质量。

1.5 观察指标 1)记录2组患者的依从性。按照依从性量表进行判定和评估,该量表总分100分,评分超过85分为完全依从,评分在65~84分内为不完全依从,评分低于64分为完全不依从。2)检测2组患者脑钠肽水平。3)观察患者的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睡眠质量,该量表包括日间功能、催眠药物等7个方面,满分21分,分数与睡眠质量呈反比例关系[3]。

1.6 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症状显著消失,心功能改善超过2级为显效;临床症状有一定缓解,心功能改善1级为有效;临床症状与心功能没有缓解,或有加重为无效[4]。临床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3.48%,对照组为71.7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比较[例(%)]

2.2 2组患者依从率比较 观察组的依从率为95.65%,对照组为78.2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依从率比较[例(%)]

2.3 2组患者脑钠肽水平与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后2组脑钠肽水平与睡眠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脑钠肽水平与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护理前后脑钠肽水平、PSQI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心力衰竭主要是因为心脏收缩与舒张异常,引发血流受到阻碍的一种心脏循环异常疾病,在老年人群中十分常见,若没有得到及时处理,病情会加重,而重症心力衰竭是临床致死的重要因素,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严重威胁。传统急诊护理可使临床症状有效改善,但远期效果不理想,所以,临床探究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十分必要。

急诊科专职化分层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可使患者心脏负担明显减轻,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对心功能水平的改善也有积极影响。此种护理模式包括急救准备、完善急救流程以及转运干预等,丰富急诊知识,便于形成快速反应与有效判定的工作模式,促使患者的依从性显著提高;在急诊大厅分诊护理人员做好指引,初步诊断,并对患者的现状与发病时间等充分掌握,有助于准确分诊;注意培养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技能,便于有效应对风险事件;对部分患者转运时需保证仪器的有效运行,做好急救药品的准备,使其心理压力有效疏导,加强生命体征的关注与监护,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5],将患者病情向有关人员说明,便于其充分掌握患者信息,更好地采取治疗措施;对患者的病情准确记录,便于为医师抢救提供有力参考,使风险事件得到及时有效的应对。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治疗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脑钠肽水平与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与其他相关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急诊科专职化分层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高其依从性与恢复效果,降低脑钠肽水平。

猜你喜欢

急诊科心功能病情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衰对心律失常与心功能水平的影响
分析急诊科脑出血昏迷患者抢救治疗的临床效果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