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仪式活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及其实现

2021-03-17黄岩穆佳玮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仪式高校

黄岩 穆佳玮

摘 要:运用仪式活动助力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具有一定的学理依据,它通过强化国家认同、激发爱国情感、巩固爱国信念、规范爱国言行四个维度发挥独特价值。现阶段爱国仪式教育过程中出现的符号意义隐匿化、学生主体他者化、组织程序结构化障碍,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仪式教育的实效性。唯有在仪式过程中进一步明确符号意义、推动载体革新、强化主体参与、注重情境渲染,才能更好发挥其育人功能。

关键词:高校;仪式;爱国主义教育

DOI:10.15938/j.cnki.iper.2021.06.020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21)06-0109-06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聚焦青少年,“注重运用仪式礼仪”[1]着力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仪式作为古老的社会性人类活动,具有非凡的叙事能力与独特的凝聚力,在激发广大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感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功效。然而,纵观现有运用仪式助力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成果,一种思路是基于教育学的视角,对仪式的教育理论诸如仪式的德育功能、社会心理认同等内容进行学理与经验性研究;另一种思路是基于人类学和社会学视角,对仪式场域、仪式社会权力等进行富有启发性的分析。相比较而言,对作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载体的仪式,其德育功能以何种实践途径才能得以有效发挥的研究,则明显存在不足。高校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培育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因此,从学理上厘清仪式载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基于实践剖析其功能发挥中的现实困境,积极探索其功能发挥的有效路径,便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仪式爱国主义教育功能的学理分析

从人类学观点来看,凡是借助具有一定象征意义的文化符码,遵循一定文化传统习俗而进行的典礼活动与行为,都可以称之为仪式。作为“最能体现人类社会结构、秩序和特征的符号表述”[2],仪式常常是文化的命脉、情感的归宿和信仰的依托,在群体和个体的政治社会化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仪式,除了具有仪式的“形貌”以外,更突出仪式的爱国主义“内容”,它以自己特有的文化符码渲染升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

1.承载集体记忆,强化国家认同

国家认同指的是公民对所属国家的情感归属与理性赞同,包括对民族文化、规章制度、价值观念等的认可与遵守。爱国主义是现代国家认同建构过程中一项极为重要的政治资源。爱国主义教育常通过独特的叙事方式强化个体对祖国山河的依恋,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激发中华民族特定的文化内聚力,离不开“集体记忆”的唤醒。作为“一个特定社会群体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3],集体记忆虽定格于过去,但却由当下限定,且某种程度上规约着未来,与国家认同建构的向度不谋而合。然而,由于集体记忆与日常生活的脱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理解认同能力,这就需要人为设置重要资源与契机加以唤醒、保存、强化。

作为承载着历史文化的叙事符号,仪式通过声音、行为等形成象征体系,组织构建人们对于过去与当下的理解以及对未来的设想。可见,仪式具有打破时间与空间局限的特殊功能,犹如历史文化发展的“转换器”,能够有效衔接过去、现在与未来,以一种行为操演与程式化的社会实践活动方式刻写和固化集体记忆。同时,仪式活动常常借助博物馆、纪念碑等具象化的符号,形成 “记忆场”,置身该场域内可以唤起民族记忆,使得任何能在集体层面与过去的民族身份相联系的文化现象都能得到彰显。

2.营造感染性场域,激发爱国情感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爱国情感的形成是学生认知进行和行为发生的内在动力,是否具备深厚健全的爱国情感,决定着人们能否做出理性的爱国行为。诚如列宁所言:“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4]作为极富情感性的爱国主义教育载体,“仪式能够在最深的层次揭示价值之所在……人们在仪式中所要表达出来的,是他们最为之感动的东西。”[5]这正说明了仪式具有“以境育情”“以情动人”的特殊功能。爱国仪式教育活动凭借其象征符号意义的展演和学生集中参与的形式,营造出情绪感染性场域,能让学生获得日常生活中难以获得的情感体验,进而发挥着激发爱国情感的功能。比如,在学生入党宣誓仪式中,活动开始前,参与对象的确定,现场灯光、音乐、党旗布景等氛围都经过慎重的考虑,主观设置的特殊庄严教育情境让受教育者走进入党宣誓场地时,马上能感受到作为党员的光荣与神圣,从而调动其情绪。在活动过程中,奏唱《国际歌》,所有预备党员面向国旗,在领誓人的帶领下大声而激昂地诵读相同的入党誓词。这种群情激越的教育仪式,能充分激发并动员参与者的集体情绪,形成交叉感染的情感场域,使参与者产生理性的情感震撼力,将全部注意力集中于富有特定意义的象征物之上,进而在情感体验中进行自我精神反思,不断加深对爱国内涵的理解和把握,带来价值认知层面上的思想升华。

3.促进认知协调,巩固爱国信念

对于很多爱国者而言,祖国不仅仅是热爱的对象,同时也是信仰的对象。真正的爱国者对国家象征符号,往往都怀有虔敬而神圣的情感。《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使爱国主义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坚定信念,当前大学生绝大多数对祖国都有着深厚的感情,但这并不意味着爱国都能成为一种信念甚至信仰,毕竟爱国主义具有不同的境界层次,“对有的人来说,爱国只是一种朴素的感情;对有的人来说,爱国是一种明确的思想;对有的人来说,爱国是一种坚定的信念;对有的人来说,爱国是一种崇高的信仰。”[6]

由于日常社会情感体验的差异,大学生群体的爱国信念存在一定程度的分离状态。仪式是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的信念。作为一种集体化行为,高校仪式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疏离了参与者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当参与者的自身理念与仪式主题不一致时,就会产生强烈的紧张和不适。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昂·费斯廷格把这种心理不适现象称之为“认知失调”,他认为,在认知失调产生时,人们会主动寻求解决之道,避免那些导致失调的情景和信息。处于特定爱国仪式教育活动中的青年学子,往往会在彼此相互影响下,主动进行自我意识的重新整合,自觉接受仪式活动表达出来的爱国意义,促使“认知失调”到“认知协调”的转变。通过仪式教育,个体的“我”逐步与“我们”融为一体,新的“信念共同体”得以构建。同时,仪式教育具有重复性,通过在大学生成长的不同时间节点,反复利用带有强烈情感的国家象征符号,强化其在集体仪式活动产生的有关情感,有助于建构起其对爱国符号意义的敬重感,加深其对爱国内涵的理解,最终升华为自身的理想信念和精神信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大卫·科泽指出:“仪式所能营造的情感氛围本身就是信仰和观念的有力铸造者。”[7]

4.发挥典型效应,规范爱国言行

爱国情、强国志,最终要落实到报国行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8],要“以一生的真情投入、一辈子的顽强奋斗来体现爱国主义情怀”[9]。仪式教育具有典型示范的效应,通过表彰大会、颁奖典礼、事迹宣讲等表彰具有爱国情怀、爱国事迹的典型人物,学生在观礼的同时心灵受到震撼和洗礼,从而能有效地促使学生反省自身行为,模仿、学习爱国典型,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推动了线上教育、线上线下混合教育等仪式形式的应用,学生通过集体观看视频等方式就能迅速将注意力聚焦于媒介树立的榜样人物。比如2020年全国抗击新冠疫情表彰大会,“爱国”这一抽象价值观内涵直观体现在钟南山、张定宇等时代先锋身上,让学生们在观看聆听感人故事的过程中,产生心灵的震撼效应,进而提升境界、完善自我,自觉将“爱国”“奉献”“责任”等价值观念融入到自身的思想与行动之中。在大学生成长的不同阶段,个体需要和自我意识会发生不同的变化,由此产生不同的教育节点。教育者可以抓住这些时间节点,选择不同的典型人物,采取不同意蕴的爱国仪式教育形式,让受教育者不断深化对爱国理念的认知。按照认知心理学的观点,通过周期性与重复性开展的仪式活动,不断反复塑造学生的“身体记忆”与价值认同,学生会自觉形成一整套有关世界意义的解释体系。受“图式化思维”的影响,即使在日常生活中,受教育者只要再次看见相关象征符号或遇见相似场域,便会生发直接而恰当的价值判断,进而规训行为惯习。

二、高校仪式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实现之障碍

近年来,高校通过“升旗仪式”“开学典礼”等系列仪式活动,积极传承中华民族伟大爱国精神,涵养学生家国情怀,凸显了仪式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但毋庸置疑,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仪式活动无论在观念认识还是实践操作中,仍存在形式化、空洞化、虚假化现象,极大地制约了其教育功能的实现。

1.符号意义的隐匿化,消解了仪式“价值传递”功能

“符号物”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文化标识,它们能够构造出一个崭新的、理想的世界。仪式语境中的语言、行动、关系乃至空间情景等象征符号共同构成爱国主义教育中的“象征之林”,这些符号不是简单仪式道具的堆积与罗列,而是整体性的仪式场域象征,具有传递特定价值观念的特殊功能,“使不能直接被感觉到的信仰、观念、价值、情感和精神气质变得可见、可听、可触摸”[10]。比如,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尤其是在仪式中向国旗行注目礼时,参与者心中便会自发激荡起对“国家”的情感。

符号意义的发出与接收是价值传递的两个重要阶段,爱国仪式教育只有传递出完整的符号意义系统,才能更好地促使个体内化社会要求,形成理性的爱国意识。当前,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中也非常重视仪式象征符号的运用,但由于在符号选择、意义阐述等方面尚存在一定不足,影响了爱国主义“表意的符号”整体意义的表达,从而一定程度上消减了仪式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有些学校在爱国仪式教育中过度符号化,标语、壁画、橱窗展览、动画等充斥校园,只注重追求仪式活动中宏大花哨的场景,相对忽视其教育的主旨意义。有些教育者自身对符号意义了解不深、领悟不足,离开整体符号系统单独阐述某个仪式符号,用“华丽”的辞藻、“豪华”的修饰来解读深邃的爱国理论。有些教育者为了达到“接地气”效应,在仪式过程中不加鉴别地引进一些网络符号、流行用语,致使爱国仪式教育“娱乐化”。更有甚者,为了筹措仪式活动经费,在仪式过程中穿插商业符号,默许商业宣传,造成仪式活动的“商业化”,等等。这些看似激动人心的仪式活动,只是试图“以势取胜”“以奇取胜”,非但难以搭建起完整的爱国教育情境,讲好符号的意义,严重者甚至使学生曲解符号意义,造成仪式爱国主义教育价值的迷失。

2.学生主体的他者化,弱化了仪式“情感入境”功能

马克思指出,人的类特性是“自由自觉的活动”[11],强调人要在社会体系面前保持高度的主体性自觉。运用仪式助力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广义上属于社会生产生活系统,因此尊重学生主体性,是仪式教育实效性发挥的关键一环。仪式虽具有公共化、客观化的属性,但唤醒学生内心仪式感确实是高度主观化和个体化的。活动组织者只有在把握和了解学生特点的基础上,精心设计仪式活动,引导学生自由、自觉、自主地参与,学生才能顺畅、自然地实现“情感入境”,仪式活动的价值承载功能才能得以彰显。

然而,由于某些仪式教育组织者对仪式活动规律和育人价值认知不清,在仪式内容安排、布局设计等方面存在一定形式化、套路化问题,造成主客体错位,致使学生身体的在场与倾情投入并不总是相辅相成,出现“身”与“心”分离现象。当前爱国主义仪式活动大多由校方主办,组织者在决定仪式主题、色彩、流程始末的过程中,经常存在对师生需求考虑不足,学生处于“旁观者”地位的问题,导致原本应该是学生期盼参加的仪式变成学生被动甚至强制参加的活动。比如,有的组织者为了录像宣传效果,要求参与者一遍遍地进行摆拍配合等。毫无疑问,这种“过场化”的爱国仪式活动不仅无法让学生体验到国家的崇高与神圣,反而会消磨学生对仪式活动的参与热情,滋生他们“仪式为了谁”的疑惑甚至逆反心理。正如欧文·戈夫曼所说:“如果个体在他人面前维持一种连自己也不相信的表演,就會体验到一种特殊的自我异化对他人产生某种特殊的戒心。”[12]

3.组织程序的结构化,淡化了仪式“信念萌生”功能

仪式作为由历史文化、象征符号和身体展演所规定的一种活动方式,其意义结构要想得到整体性体现,离不开一定的规范化和程序化。青年学生置身于规范化的爱国教育仪式之中,不仅会受到仪式结构的影响产生规范意识,还会通过规范化的流程帮助调节、引导自身的情感体验,使其不沉迷于某一环节而不能自拔。仪式“由于在活动、操作上受着严格形式规范的要求,与繁复的细节仪式相结合,上述迷狂情绪便仍然受着理智的强力控制,从而使它发展为一种包容有想象、理解、认知诸因素在内的情感状态”[13]。由此可见,结构化的组织程序能适时引导参与者情感转向,通过理性力量的调节,逐渐累积爱国仪式的情感深度,进而促进学生爱国信念的萌生。

仪式活动具有规范性和程序性,并不意味着仪式组织结构模式应该是一成不变的。在中小学适用的仪式组织程序未必适用于理性能力较强的大学生群体,在传统社会适用的仪式组织结构未必适用于变化发展了的新时代。然而,当前高校在组织仪式活动中遵守既定流水程序、毫无创新变化的并不少见。有些高校的升旗仪式、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几乎每学年都是按照同样的组织形式进行,场地布置、人员分配、时间安排等一成不变。然而,“一样的象征媒介的持续使用会产生一种平凡而无新意的效果——也就是使其惯例化”[14]。社会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教育过程中的重复率与受教育者的态度改变,呈倒U曲线特征,重复率达到一定限度时,受教育者容易滋生审美疲倦与懈怠情感,从而极大弱化教育活动应然的信念萌生功能。近年来,许多高校都试图在爱国仪式教育环节、内容上进行创新,希望能够打破僵化的程序和结构。如疫情防控期间,某高校组织了“云上毕业”活动,“用掌声把共鸣打在公屏上”等热词金句频出,被学生评论为“有水平、有温度”的教育活动。由此可见,只有适应新时代大学生精神发展需求,审慎选择、开拓创新爱国仪式教育的语言形式和活动方式,才能促进仪式教育“信念萌生”功能的真正实现。

三、高校仪式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实现之路径

要让学校仪式教育真正触动学生心灵,成为高校师生向往的活动,实现其应然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就必须突破当前仪式教育的现实困境,从丰富仪式符号意义、革新仪式载体、强化主体参与和注重情境渲染等多方面着手,对仪式教育进行精心策划和组织。

1.丰富符号意义,彰显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仪式教育的本质特征在于其神圣性,这种神圣性通过象征符号的“文化展演”得以实现。不断丰富和创新象征符号,在符号互动中铸牢青年学生爱国信念,是增强高校爱国仪式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抓手。

首先,不断挖掘与拓展仪式的象征符号。“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是人们爱国主义情感培育和发展的重要条件”。[15]运用象征符号涵育大学生爱国信念,既需要充分挖掘和运用具有中国特色的象征符号,激发青年学子捍卫和发展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也要不断开发仪式活动新的象征物,创新性地运用好“红船”“我的中国梦”等具有时代特色的“中国符号”。根据爱国仪式教育主题的不同,灵活选择和转换这些具有时代气息的“中国符号”,对增进大学生群体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更具有现实意义。

其次,向学生明确阐述符号的象征意义。仪式教育通过展演一系列可感、可见的象征符号,构建一种神圣的、不能被直接感觉到的“存在”,诸如精神气质、信念、价值等。这些神圣的“存在”,只有通过教师的阐述引导,学生才会有更深刻的领悟。如引导学生观看《开国大典》电影时,对于为什么鸣放礼炮28响这一问题,教师如能精心答疑,就能增进大学生对党史知识的理解,从而更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对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感悟。

最后,构建日常化爱国象征符号呈现模式。要重视周期性升旗仪式、班会等日常性仪式活动,利用五星红旗、国歌等向学生传递爱国爱校情怀。要发挥好高校表彰儀式铸魂育人的功能,选树一批榜样人物发挥示范效应。此外,根据一定的“主题”,选择相关象征符号进行陈列供学生观看也不失为一种新的尝试。例如在“端午节俗文化展”上,加入主题影片、“龙舟”雕像等内容,在视觉、听觉的盛宴下全方位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等等。

2.革新仪式载体,彰显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性

仪式本质上是人类创造的文化生产活动,这种活动根植于社会存在,也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因此,紧跟时代的步伐,革新高校爱国主义仪式载体,就显得很有必要。

首先,依托“互联网+”平台,打造爱国仪式教育网络载体。互联网作为信息交流和传播的载体,能够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实现教育内容与形式的可视化、个性化。高校思政工作者要借助微信、抖音、校园网等平台,积极构建既符合大学生身心特点、又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仪式网络载体。如由共青团中央主办的“青年大学习”,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开办的“云毕业”等主题活动,利用公众号、短视频、直播开展线上仪式,既节省了教育资源,又避免了出现机械死板的倾向,就发挥了很好的教育价值。

其次,发挥大学生群体自组织的作用,彰显大学生自主性优势。当代青年大学生群体思维独立性强、视野开阔,与独具虚拟性与分散性特点的网络自组织一拍即合,形成了互动性和联动性极强的大学生群体自组织。如由共青团中央发起的爱国活动——“带着国旗去旅行”,要求同学们所到之处,留下自己与国旗的合影,一时间,五星红旗飘扬在了“天南海北”。这种颇具创意的仪式活动切实增强了大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的认同感,并有利于他们将自身的爱国情感向社会扩散传播。

最后,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教育资源,打造具有个性化的仪式载体。富有区域特色文化的教育内容,具有直观生动、感染力强、个性鲜明等特点,更容易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与情感认同,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极力挖掘当地人、当地事,打造具有个性化的仪式载体。如带领学生参观各类革命纪念馆、历史博物馆、战争旧址等,让学生涵育正确的历史观,等等。

3.强化主体参与,彰显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仪式开展的目标归根到底是为了人的发展,促使青年学生养成爱国信念与行为。青年学生理应成为高校仪式爱国主义教育价值的承载者。

首先,高校教师是仪式教育的主导者、推动者、示范者。要加强高校教师,尤其是思政课教师对爱国理论的解读与宣传能力,提升他们探索运用课堂仪式或其他场域仪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能力和自觉意识,避免组织者自身对仪式教育意义忽视现象的出现。要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强化教师参与仪式爱国主义教育的示范效应。

其次,大学生是仪式教育的实践者、参与者、创新者。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应该是仪式爱国教育活动的主体。组织者既要切实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在诸如百年党庆等关键时间节点,从学生自身思想特点出发,精心组织仪式活动,化解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增强他们的国家认同。同时,也要赋予大学生充分的权利,尊重他们在爱国主义教育仪式中的诉求和创新行为,让他们成为仪式活动的组织者和设计者,而非被迫出场的“旁观者”。

最后,形成“互动仪式链”,实现多元参与主体的情感共鸣。美国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认为,互动仪式的核心机制是互相关注与共享情感,在主体间的互动与交流中构建起“共在的关系”,实现人际间的情感共鸣。当前,高校仪式教育活动的参与主体日益多元化,以开学典礼为例,除了校领导、特邀嘉宾、全体新生以外,还有毕业生代表、家长代表,等等。实现多元主体间的互动,促成“互动仪式链”的形成,就应该积极谋划,如同唱一首歌,或借助弹幕、对话框等新媒体方式让参与者实时分享情感等,以增强仪式教育活动的代入感与主体获得感。

4.注重情境渲染,彰显爱国主义教育的艺术性

情境是仪式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发挥的关键要素,“正是政治仪式的情境性使仪式的主题变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从而真正成为传达社会或集体所提倡价值观念的有效手段。”[16]营造富有感染力的爱国仪式情境,一方面,要以艺术化的形式渲染仪式氛围。仪式不仅是“促进认识”“促进道德”的教育,也是“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由于爱国主义内容的严肃性与神圣性,一定程度上使传统仪式开展的形式与手段受到了局限。实际上,只要保证仪式的内容之“正”,就可以运用夸张、比喻、表演等艺术手段来带动参与者产生强烈的心理反应。另一方面,要创设具有冲击力的感官场景。不同色彩、背景音乐的搭配,直接呈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教育者在仪式活动中应该“有的放矢”,根据具体的仪式主题营造不同感官场景,以达到“先声夺人”的教育效果。

当然,任何事物在一定条件下都有一定的限度。爱国主义教育搭上仪式这辆顺风车是时代之需,但倘若造成学生内心的疲惫,走向“仪式的单向度”,变成“仪式化爱国”,那事情只能适得其反。因此,在借助仪式助力爱国主义教育时,一定要防止过度仪式化现象的出现。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N].人民日报,2019-11-13(6).

[2] 赵毅衡.符号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35.

[3] [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論集体记忆[M].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335.

[4] 列宁全集(第二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5.

[5] [英]维克多·特纳.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M].黄剑波,柳博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15.

[6] 刘建军.中国语境下爱国主义的信仰意蕴[J].思想理论教育,2020(4):11-16.

[7] [美]大卫·科泽.仪式、政治与权力[M].王海洲,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100.

[8]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2(2).

[9]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5-01(1).

[10] [英]维克多·特纳.象征之林——恩登布人仪式散论[M].赵玉燕,欧阳敏,徐洪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48.

[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6.

[12] [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冯钢,译.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00.

[13] 李泽厚.由巫到礼·释礼归仁[M].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12.

[14] [意]马利亚苏塞·达瓦尼瓦.宗教现象学[M].高秉江,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80-181.

[15] 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1).

[16] 高梦潇,刘志山.政治仪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2):47-50.

[责任编辑:孙 皓]

3216501908250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教育仪式高校
仪式感
仪式感
流绚夏日
浅谈如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Talking strateg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