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学习视角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提问教学

2021-03-17林文礼

高考·中 2021年12期
关键词:课堂提问深度学习高中地理

林文礼

摘 要:提问是检验学生所学知识、激活课堂的重要方法。开展课堂提问时应具有目的性,尤其注重从深度学习视角出发,有效避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浅尝辄止,更好地把握地理知识的本质,为其灵活应用于解题中奠定坚实基础。本文围绕“宇宙中的地球”这一章为例,在深入学习视角下积极开展课堂提问活动,获得了良好效果,现分享相关实践经验,以供参考。

关键词:深度学习;高中地理;课堂提问;教学

深度学习应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并灵活运用所学分析与解释一些实际问题,强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灵活性。将深度学习与课堂提问结合在一起,既能够营造活泼的课堂氛围,又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使其积累运用所学分析与解释问题的丰富经验,对提高学生的高中地理学习成绩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一、“地球的宇宙环境”课堂提问案例

“地球的宇宙环境”是“宇宙中的地球”这一章的重要构成部分。因该部分内容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为避免学生产生记忆的枯燥感,使其更好地理解相关原理,正确地解释相关地理现象,笔者教学之前认真学习了深度学习相关理论并结合教学内容,积极上网查阅相关的资料,在吸取其他教师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亲自动手制作动态的多媒体课件。同时,为更好地把握学习的深度,积极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对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了细微的调整。课堂上,边为学生讲解相关理论,边展示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不仅如此,在深度学习理论指引下认真收集近年来发生的天文现象,并将其与教学内容有机整合设计相关的问题。在课堂上要求学生积极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回答,不但增加了地理课堂的趣味性,而且很好地启发学生进行深度的思考与学习。

例如,课堂上向学生展示如下内容:北京时间2014年11月26日左右。浙江台州报道了一场特殊天象“火星合月”,这是火星和月亮在各自的轨道上最靠近的时候,形成两者在同一直线上的现象,此时地球上可观察到蛾眉月。因该部分内容与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基于上述内容设计如下课堂问题:(1)“火星合月”时地球、火星、月球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你是怎样判断的?(2)这一天的农历日期最可能是农历十月的哪一天?(3)“火星合月”时月球的亮面朝向哪个方向?

上述问题的提出基于新闻报道,既能扩充学生知识面,又能驱使学生思考隐含在地理现象后的地理知识,巩固其所学知识的同时,有效地锻炼其学以致用能力。课堂上给学生预留充分的时间,要求其积极思考,相互讨论,不但很好地巩固了学生所学知识,而且进一步深化了学生理解。根据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可知,火星轨道较地球的轨道大,火星和月球的距离最近,表明月球处在地球与火星之间,月亮为蛾眉月,时间应在初七、初八的上弦月之前,推测其可能在农历十月的初五。蛾眉月指月亮被太阳照亮的半个月面朝西,凸面朝向西边的太阳,因此,“火星合月”时月球的亮面朝向西边。

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课堂提问案例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非常复杂,涉及面广泛,如地球的电离层、地球的气候、地球上的电子设备都会受到太阳的影响。为使学生理解太阳活动给地球带来的影响,把握分析地理现象的关键,找到一些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教学中不仅为学生认真剖析相关影响的特点、产生原理,要求其通过相互对比巩固记忆,而且积极开展深度学习活动,尤其围绕地球上发生的一些地理现象设计相关问题,在课堂上通过提问的方式与学生互动,打破沉闷的地理课堂氛围。通过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深挖所学知识,进一步厘清其对所学知识认识的同时,更好地把握地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将所学的地理知识由“点”串联成“串”,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结构,确保在分析地理问题时考虑得更为全面。

例如,课堂上可向学生展示如下奇怪的现象:2020年2月底在乌克兰沃纳德斯基南极科考站附近出现了粉红色的“西瓜雪”。该种现象的发生原理为极地雪藻微生物在低温下休眠,当温度升高后迅速生长,其体内含有虾青素,呈现红色。根据描述以及学生的现有知识储备,驱使学生有深度地思考问题,设计如下课堂问题:(1)影响“西瓜雪”出现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昆仑站是否会出现“西瓜雪”,为什么?(3)出现“西瓜雪”会给当地带来哪些不良影响?

以发生的事实为背景设计问题,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思考以及回答问题的热情。三个问题分别考查了学生对地理现象的理解、昆仑站的地理位置、地理现象影响。要想正确地回答出上述问题,既要注重认真审题,把握题眼,又要积极联系已学知识。根据题干描述“西瓜雪”的休眠和生长均和温度有关,因此,气温是影响其出现的主要因素。昆仑站处在高纬度地区,气温非常低,雪藻微生物难以迅速生长,也就不会出现“西瓜雪”。白色的雪可以反射太阳光,而“西瓜雪”反射太阳光的能力降低,会导致地表温度升高,太阳辐射增强,加速冰雪的融化。

三、“地球的历史”课堂提问案例

学习“地球的历史”这一节知识,有助于扩充学生知识面,掌握地球的演化历程,加深对地球历史的认识,掌握不同演化历程的出现时间、地球上的地理环境等诸多知识。为使学生牢固掌握地球的演化历程,深挖课本内容,并针对一些发现给出合理的解释,在进行课堂提问时,一方面,做好充分的提问准备,从深度学习视角出发认真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并在网络上认真查阅提问素材,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方向,更好地调动其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为保证提问问题的质量,设计问题时要经过深思熟虑,保证提出的问题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使学生有所顿悟。

例如,考虑到“地球的历史”一定程度上体现在岩石的形成上,因此,结合以下描述设计相关课堂问题:龟背石因表面存在较多多边形龟裂状网纹,酷似龟背而得名,据推测,可能形成于5.4亿年前,由粉砂岩在干燥、炎热气候条件下暴露干裂,而裂缝被绿色沉积物充填,形成龜裂状网纹。据此设计如下课堂问题:(1)龟背石有哪些特点?(2)根据所学知识推测龟背石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是怎样的?(3)目前全球仅发现两块龟背石,其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该问题情境较为新颖,能很好地检验学生能否灵活地迁移所学知识。课堂上提问学生时应注重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看其回答的内容是否全面,论据是否充分,推理是否合理。根据题干描述的龟背石形成原因,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可推测,龟背石应有着显著的层理结构,透水性较差。因沉积岩沉积物质的层理不同,因此,其软硬程度有着明显的差异。龟背石形成的过程可能为流水堆积形成粉砂质沉积岩,而后随着地壳的上升、沉积层裸露,受到外力风化,在干旱环境中龟裂,后随着地壳下沉或海平面上升,古代海洋藻类物质沉积进入裂缝,逐渐固结而形成。龟背石数量稀少可能因其形成条件苛刻、形成年代久远,长期受外力堆积深埋地下、分布在人迹罕至的区域,尚未被人类发现。

四、“地球的圈层结构”课堂提问案例

“地球的圈层结构”在“宇宙中的地球”这一章中占有重要地位。该部分知识中需要学生理解的内容较多,教学中为加深学生理解,课堂上应一边讲解相关理论,一边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相关图片、播放相关的教学视频,给学生带来直观上的体验,在其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把握所学知识的精髓。同时,为使学生真正地理解与吃透所学知识,应围绕学生不易掌握的知识点,结合深度学习理论认真创设相关问题情境,在课堂上提问学生,启发学生在分析问題时不能被表象迷惑,应进行科学的分析,严谨的推理,以更好地掌握分析问题的技巧。

教学实践发现,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图,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具有一定要求,而且是高中地理测试的热门考点。教学中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该部分内容,使学生真正地理解、消化吸收,熟练地应用于相关问题的解答中,可运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这两幅图,而后围绕展示的图设计如下问题要求学生思考:(1)在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中0km表示什么界面,其大致分布规律是怎样的?(2)为探测莫霍界面的情况,使用地震波进行测定,则海拔越高的地区,从莫霍界面传来的地震波越快还是越慢,为什么?(3)怎样根据地震波的传播特点判断其是哪一种类型的地震波?请说出判断依据是什么。

上述三个问题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情况,又有效地检验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学生只有吃透题意,理解所学,才能正确回答。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中0km表示莫霍界面,其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递减。从地壳到莫霍界面的距离为地壳厚度,厚度越大海拔越高,因此,海拔越高的地区受到地震波的时间越长。根据地震波的传播图线深度判断是横波还是纵波,因为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而纵波则可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其传播的深度更深。

结束语

深度学习理论是一种重要的理论,用于教学中可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掌握所学知识,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高中地理教学中应认识到深度学习理论的重要作用,将深度学习理论渗透至相关教学环节中,尤其在课堂提问教学中提高深度学习理论应用意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具体教学内容做好问题情境的设计,驱使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思考,进一步深化其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真正地能够把握所学知识的本质,在解题中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参考文献

[1]潘攀.基于前概念的高中地理深度学习案例探析[J].地理教学,2021(9):53-56.

[2]董瑞杰.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34(2):93-98.

[3]刘向真.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深度教学策略分析[J].天津教育,2021(9):124-125+128.

[4]张淑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提问策略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20(50):51-52.

[5]梁涛.对话理念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提问探究[J].广西教育,2020(30):42-43.

[6]刘凤英.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分析[J].试题与研究,2020(21):62.

3763501908212

猜你喜欢

课堂提问深度学习高中地理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数学课堂提问七要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