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生物有效提问策略探讨

2021-03-17杨华

高考·中 2021年12期
关键词:有效提问深度学习高中生物

杨华

摘 要:近年来,在新课改的不断深化下,深度学习理念被提出,推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已经成为教师的重要教学目标。指向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不再只重视对学生的知识教育本身,而更多的关注点在于学生个性化认知结构的构建,以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为培养目标,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为手段,强调学生关键能力的培育。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利用提问形式,可以实现对学生深度学习的有效引导,与此同时,这也对生物教师的提问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生物有效提问策略展开探讨,希望可以为广大同人提供一些有效建议。

关键词:深度学习;高中生物;有效提问;策略

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提问是师生间展开互动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时提问与回答的交互,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彰显,学生对知识的内容及内涵也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在教师发出提问的同时,学生的关注力会有效被吸引,且在不断的提问中,可以带动学生思维的进一步发散,进而实现深度学习。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目标并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形成完善的知识架构,形成理科思维和生物思维,进而实现对现实中问题的逻辑性思考并解决。这也就意味着,教师提问的形式、时机、难度、措辞等,都会对学生的深度学习效果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深度学习背景下,如何提升生物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成为高中生物教师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深度学习的特征

(一)强调对知识的批判性理解

在深度学习理念下,要求学生深度理解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批判性学习,也就是说,需要学生对所学的理论概念、规律定理等,保持一种怀疑批判的态度,进而针对新知识展开深入探讨,实现对新知识的深度理解和学习,全方位构建生物学科知识架构。深度学习下,强调学生自身学习态度和状态的反思,需要学生在充分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依据自身能力及学习状态,进行学习方案和目标的调整,完善自己的学习计划,并实现深度学习的目标。在深度学习中,学生不再像以往只是接受教师所灌输的浅层知识,而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自主、深入的探究,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以及对新知识的深入挖掘和批判理解,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有着较高要求,有利于学生的全方位能力培养。

(二)注重信息的整合和知识的建构

近几年信息化的发展以及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有效推进了学生学习渠道和学习资源的拓展。在此背景下,学生必须学会在广泛的网络信息中准确找到所需要的信息,并将信息资源与已学知识进行整合和联系,进而实现在新知识学习中的迁移应用。深度學习中,还强调学生对整体知识架构的整合,需要其将已学的旧知识与新知识联系起来,通过跨学科信息资源的进一步整合应用,完善知识架构,这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知识内涵,达到新旧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学生所学的知识不再是零碎的片段,而能够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进而实现学生学习视野的进一步拓展,形成一个完善的知识网络。学生在生活、学习中需要用到相关知识时,就可以迅速找到对应的全部知识内容,进而实现问题的有效解决。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深刻记忆,还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帮助。

(三)重视对问题的解决和迁移运用

对于学生而言,真正达到“知识理解”的境地,这并不只体现在书面知识的掌握,而更体现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如果只是掌握知识而不知道如何应用,那么这样的学习也将毫无意义。对此,教师要推进深度学习的实现,需要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情境充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主动发现并进行对应的生物问题探索,依据所学内容和生活常识,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完善生活中生物问题的解决方式,真正实现深度学习的实现,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学以致用,提升自身的综合思维以及实践能力。

(四)提倡学习者的主动终身学习

“深度学习”其内核实际上是学生自我成长的内在需求,是学生自我实现的必要过程。深度学习倡导的是学生的主动探索新知,使学生对新知识始终保持足够的热情和动力,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进而实现自我能力和知识范围的不断提升和拓展,实现知识的迭代更新。在以往的浅层学习中,学生通常是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学心理,对于知识的学习以“死记硬背”为主,对未来的发展和应用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而在深度学习下则完全转变了这种情况,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利于自主能动性的提升,促进其主动学习习惯的养成,进而推进其终身学习的实现。

二、高中生物课堂提问现状

(一)不能做好准备工作

对于教师来说,备课工作是课堂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基础,做好备课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一步。但是部分生物教师在备课环节中对于课堂提问的问题设计并未做好准备工作,所设计的问题常常与教学重点偏离,问题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等,问题与问题之间的联系性较差,导致学生失去探索热情,影响了提问的有效性。

(二)课堂提问过于仓促

在长期的应试教育影响下,部分教师在课堂中主要以知识的直接讲解为主,为了节省课堂时间,部分教师提问过于仓促,给予学生的探索和思考时间较短,学生还没来得及深入思考,教师就已经将答案给学生分析好了,或是在一位学生没有及时回答出来后,就急忙叫另一位同学回答,这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并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深度学习。

(三)不能合理应用课堂提问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内容相对复杂性比较高,学生理解起来难度大,加之一节课的课时较长,部分学生在学习中难免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部分教师会刻意以提问的方式提醒这些“走神”的学生,提问的时机选择存在一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大多比较茫然,显然失去了提问的意义,问题的有效性也难以发挥。且这种形式还会让学生产生挫败感,进而排斥课堂提问,对课堂氛围的构建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三、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生物有效提问策略

(一)做好备课准备,强调提问的层次性

在课堂教学中,要达到有效的提问,需要教师在课前提前做好缜密的备课准备,做好课堂上的问题链设计,重视问题设计的层次性,由浅入深地带动学生探索。在进行备课前,教师需要对教学大纲进行深度掌握,了解整本教材的知识结构,并深刻掌握每一章节的知识内容,结合新教改的精神,设定大体的教学计划,并依照学生的具体学习成果进行细节化调整,开展与学生所适配的备课准备。在进行问题备课时,教师应该依照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展开问题链的周密设计,问题应紧紧围绕课程学习的重难点,并具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层次性,将复杂的题目进行简化拆分,保证问题之间的环环相扣,以实现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的目的。此外,教师设计的问题还需要具有一定的探索研究性质以及创新性质,不宜过于复杂,但也不能太过简单而缺乏探索意义,如此,才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比如: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这一课的教学中,实验过程较为复杂,笔者便在备课环节首先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链,引导学生展开深度学习。如,在这一实验中需要用到哪些新兴技术?T2噬菌体标记32P和35S需要什么措施?要直接标记T2噬菌体的话,会遇到什么困难?噬菌体的吸附标准有什么?等,将实验步骤中的注意事项以问题链的形式提出,有利于学生针对实验任务展开逐步深入的探索,实现知识的亲身、密切感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内涵。

(二)做好问题设计,注重提问的启发性

生物课是一门探索性较强的课程,在进行问题的设计时,不能过于侧重学生的已知知识,使得问题失去探索性质,同时也不能完全脱离学生的“已知”,而完全处于学生的未知领域,这可能会导致学生认为题目过难,进而失去探索信心和积极性。高中生物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的时候,必须着重于学生“已知区”和“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以此为中心设计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在已知内容中展开新探索,实现新知识的延伸发展。例如:在“光合过程”的相关教学中,如果一开始就直接问学生“突然停止供应CO2的情况下,RuBP和三碳酸含量会发生什么变化?”这一问题,学生可能会比较懵,而无从下手探索。而如果教师可以在问题提出前结合情境给学生一些启发,如“试着结合光合过程图展开分析”,在这基础上提出启發性问题,学生就能够利用“光合过程图”这一已知知识,进一步探索新知识,进而自主发现光合过程中物质的转换规律,实现问题解决的同时,促进了学生的深度学习。

(三)融入社会热点,增强提问的生活性

生物知识来自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的生活是脱不开关系的,在高中生物课堂中,想要实现有效提问,还要注重社会热点和生活内容的融入,保障生物课堂提问的生活性和创新性,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促进学习视野的拓展,以实现学生兴趣的有效激发。在课堂提问中,教师要灵活应用社会热点资源设立教学情境,结合教学内容提出相关问题,进一步提升课堂活力以及时代气息,在学生的兴趣基础上引导其展开深度学习,并且能够帮助学生养成关注时事热点的良好习惯。比如:在“基因”相关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这一热点引入课堂当中,以2021年的奖项内容——“发现温度与触觉感受器”为基础设置一个教学情境,通过讲解“David Julius通过基因敲除技术研究其他受体”的系列工作过程,引导学生针对“基因在其中可以起到什么作用?”展开探索分析,实现学生对基因的本质、表达及其变异的深度理解。

(四)及时合理评价,重视对学生的鼓励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问题回答完成后,需要教师及时予以客观的评价,进而达到良好的互动效果,这对学生的积极性提升以及提问效果的强化具有积极意义,能够进一步推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教师对学生回答的评价,应该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予以学生平等、客观且具有鼓励性质,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使其产生成就感和学习兴趣。在评价中,不能够只注重回答结果的评价,而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回答、探究过程的评价,即使学生未能针对问题给出正确答案,教师也不要急着否定学生,而应该从其探究过程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正确认识学生的回答,意识到学生的回答过程也就是学生的思考过程,充分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以此引导学生学习信心的建立,进而收获良好的提问效果,推进深度学习。

结束语

高中生物课堂中,提问形式对于引导学生实现深度学习具有积极意义。对于教师而言,要实现课堂提问的良好效果,就需要教师将课堂提问的设计、形式、内容以及评价进行关注,通过做好备课准备,强调提问的层次性;做好问题设计,注重提问的启发性;融入社会热点,增强提问的生活性;及时合理评价,重视对学生的鼓励等手段,进一步增强提问的有效性,提升课堂互动效果的同时,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

参考文献

[1]齐剑玲.促进深度学习的高中生物学科学史教学设计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21.

[2]林丽琴.用“情境—问题式”教学推动高中生物课堂深度学习[J].高考,2021(3):21-22.

[3]陈俊磊.问题情境教学对高中生物深度学习的影响[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21.

3067501908238

猜你喜欢

有效提问深度学习高中生物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关于初中物理课堂的提问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