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治疗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2021-03-17梁秋月

江苏教育·心理健康 2021年12期
关键词:音乐治疗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音乐治疗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新的手段,但在当前的应用中面临着师资短缺、接纳度不高等问题。为此,需要加强相关人员培训,普及音乐治疗,将音乐治疗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心理辅导之中,以丰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手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治疗;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00-0000-00

【作者简介】梁秋月,南京市江宁开发区学校(南京,211102)教师。

音乐治疗与心理健康教育

1.音乐治疗概述。

音乐治疗作为新兴的边缘学科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它整合了音乐学、美学、心理学、临床医学、教育学等众多学科的理论与技术,广泛应用于心理治疗、精神康复和特殊音乐教育等领域。美国音乐治疗学家Bruscia认为,音乐治疗是一个系统的干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治疗师运用各种形式的音乐活动,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作为治疗动力的治疗关系帮助治疗对象达到健康的目的。[1]音乐治疗借鉴各心理学流派的理论和技术,如精神动力学派、存在主义学派、人本主义学派、行为主义学派等,从中汲取了大量心理学知识。中国音乐治疗家张鸿懿教授指出,音乐治疗是建立在心理治疗理论基础之上的[2],肯定了心理学理论对于音乐治疗发展的支持作用,明确了音乐治疗的心理学属性。美国著名音乐治疗家Wheeler等人依据心理治疗理论和实践研究,将音乐治疗的临床应用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支持性、活动取向的音乐治疗,通过治疗性的音乐活动达到支持作用;二是再教育和过程取向的音乐治疗,音乐活动伴随语言交流,强调运用音乐提高对情感的认知,建立和促进正确的行为模式;三是重建分析取向的音乐治疗,音乐和潜意识具有相似特性,即非言语性,音乐活动常常被用来引发联想,深化自我分析,达到人格重建的目的。

2.音乐治疗的分类。

音乐治疗按治疗形式可分为个体治疗与集体治疗。个体音乐治疗与个体心理辅导类似,通常是一对一的治疗形式,强调治疗师与来访者的治疗关系,适用于较深层次的心理辅导与分析。集体音乐治疗更加强调小组成员之间的动力关系,来访者在集体音乐活动中与其他成员及治疗师形成多层次的互动关系,从而控制不良行为,建立集体意识与社会现实感。

音乐治疗按治疗技术可分为接受式音乐治疗、再创造式音乐治疗以及即兴演奏式音乐治疗。接受式音乐治疗以来访者聆听音乐、被动参与为主。再创造式和即兴演奏式的音乐治疗以来访者主动参与音乐活动为导向,引导来访者亲身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强调过程中的音乐感悟引发的心理体验,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3.音乐治疗运用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有学者提出,儿童天生具有运用音乐交流的能力,可以在音乐活动中获得积极的体验,增加学习积极性。[3]另有研究发现,音乐活动的内在结构具有调节认知和感知的重要作用,可以帮助个体建立自我约束。[4]同时,音乐治疗相较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有其优势,音乐是青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可以使他们自然而然地参与其中,帮助其关注内在体验、释放情绪。因此,将音乐治疗理论和技术运用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挥音乐非言语性的优势,使学生在有组织的音乐活动中获得成长性心理体验,这是新的、有意义的尝试,丰富了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

音乐治疗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用中面临的问题

音乐治疗在中国起步较晚,且主要应用于特殊儿童教育领域。近年来,音乐治疗也开始融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将音乐治疗的对象扩展至健康儿童,在课堂上运用音乐的方式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例如,2019年,黄容将音乐治疗中的鼓圈技术应用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中;[5]严晓丽将音乐活动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課程。[6]这些都是令人欣喜的尝试,但也要反思尝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例如过程是否规范、是否具备可推广性、是否能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等。目前,音乐治疗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主要面临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专业音乐治疗师短缺。

音乐治疗在国内起步较晚,音乐治疗专业学生人数较少。面对不明朗的就业前景,很多学生会在毕业之后放弃本专业;而留在音乐治疗领域的人中,将研究方向引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更加少之又少,专业人才的短缺限制了音乐治疗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2.音乐治疗接受度有限。

音乐治疗是一种新颖的治疗手段,但对其从业人员,尚未有国家认可的资格认证体系,没有统一的职业标准,进而导致音乐社会接纳度低。曾经有学者展开调查,结果显示,受访学生中只有32%愿意接受音乐治疗。[7]由此可见,尽管音乐的形式更加喜闻乐见,但学生在需要帮助时,仍然会选择自己熟悉的言语沟通方式。这些问题背后折射出了音乐治疗专业的接受度有限。音乐治疗不应该局限于医疗领域,更应走入心理辅导与教育领域,惠及更多人群。

三、音乐治疗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的策略探究

1.加强相关人员培训,普及音乐治疗。

我国音乐治疗的应用局限于医学领域,大众对音乐治疗缺乏正确的认识,在中小学心理健康领域接纳度不高;人们将音乐教育活动与音乐治疗混淆,专业的音乐治疗资源有限,很多人没有了解过、接触过真正的音乐治疗。因此,加强相关人员培训、普及音乐治疗迫在眉睫,对此,本文提出两点建议。首先,呼吁教育部门重视音乐治疗,尤其要重视音乐治疗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独特作用,从政策层面予以关注。鼓励音乐治疗走进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用心理导向的音乐活动帮助更多的中小学生,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其次,将专业的音乐治疗技术普及给具有相关专业技能的人群,如心理健康教师、音乐教师,让音乐治疗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得到科学应用,让更多的学生感受音乐活动的魅力,获得治疗性的体验,用良好的效果赢得大家对音乐治疗的认可。

2.将音乐治疗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强调综合性服务,即包含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心理辅导,其中课程教育为工作重心。将音乐治疗融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是可行的,其功能价值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如美国音乐教授Nordoff和英国特殊教育专家Robbins提出的“音乐儿童”观念认为,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与音乐连接,产生情绪的共鸣,促进个体心理成长。相较于传统的以言语为主导的课堂,以音乐为媒介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更容易使中小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依据中小学生阶段性的身心发展特点,运用音乐活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有着其独特的优势,能更好地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达成。

3.将音乐治疗方法融入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另一个重心,包括个体辅导和团体辅导。音乐治疗以音乐活动为主要途径,有着众多成熟的治疗技术与手段,可以为校园心理辅导提供新的方法与思路。

个体辅导可以融入接受式音乐治疗技术,如歌曲讨论、音乐回忆、音乐想象等,通过聆听音乐的方式触发学生的情绪体验。同时,心理健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音乐偏好感受其人格特点与深层需要,帮助其解决内心矛盾。依据学生的音乐水平与个人意愿,个体辅导中也可以使用再创造式音乐治疗技术,此技术以主动参与演唱演奏和音乐技能学习为主。与音乐教育不同的是,此技术强调过程取向,并不以习得音乐技能为目的,学生在此过程中需要不断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最终获得心理成长。

团体辅导可以引入即兴演奏式音乐治疗技术。即兴演奏式音乐治疗多采用简单的打击乐器,如不同种类的鼓、三角铁、木琴、响铃等,心理健康教师还可以用吉他或者钢琴旋律引导学生。学生在即兴演奏出的“作品”中聆听与反思,通过讨论,澄清内心体验。可以借鉴的集体音乐治疗技术还包括奥尔夫团体音乐治疗,与即兴演奏式音乐治疗不同的是,该技术有固定的音乐结构,允许加入身体语言。

四、音乐治疗运用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反思

音乐治疗在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新思路的同时,也给心理健康教师带来了音乐能力的挑战。音乐治疗技术中,接受式音乐治疗的大多数技术对于实施者的音乐能力要求较低,适合推广应用。再创造式、即兴演奏式音乐治疗这类主动参与型音乐治疗对实施者音乐能力的要求较高,当心理健康教师的能力不足以应对时,可以停留在能够掌握的音乐水平,运用相应的方法。另一思路是邀请音乐教师进入心理课堂或者治疗性活动,辅助完成音乐治疗性质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需要注意的是,心理健康教师要牢牢把握心理健康教育为导向的课堂目标、活动目标,避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出现过度音乐化、娱乐化的倾向。

【参考文献】

[1]高天.音乐治疗学基础理论[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14.

[2]张鸿懿.音乐治疗学基础[M].北京:中国电子音像出版社,2000:5.

[3]Helle-Valle A, Binder PE,Andersen N, et al. Is Restlessness Best Understood as A Process? Reflecting on Four Boys’Restlessness during Music Therapy in Kindergarten[J].International Tournal of Qualitative Studies on Health and Well-Being,2017,12(Suppl 1):1298266.

[4]Moreno S, Bialystok E, Barac R, et al. Short-Term Music Training Enhances Verbal Intelligence and Executive Function[J].Psychological Science,2011,22(11):1425-1433.

[5]黃容.鼓圈音乐活动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实验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9.

[6]严晓丽.基于音乐活动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以上海市P小学为例[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8.

[7]张勇,崔勇.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音乐治疗应用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 2015(1):4.

3068500589260

猜你喜欢

音乐治疗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音乐治疗与大学生心理困扰问题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
节律变化与心理体验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