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智能垃圾分类投放系统设计研究
2021-03-17何立严若筠田晓彤
何立 严若筠 田晓彤
摘要:研究商场垃圾产生的源头,努力实现垃圾分类的新时尚,探索商场智能垃圾分类投放系统设计。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用户旅程、场景营造等多种方法和工具,聚焦长三角中高端商场垃圾分类现状,推演出设计方向与框架。探讨可实现科普教育、智能跟踪、导览定位、广告投放为一体的智能垃圾投放系统设计思路。垃圾分类问题是社会问题也是技术问题,更需设计思维的解决方式。
关键词:垃圾分类智能商场垃圾系统设计
垃圾分类的重要不容置疑,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倡导垃圾分类。与小区、地铁站等场所不同,商场的垃圾分类有其特殊性。一方面在于大型商场上百个商户聚集一处,产生的垃圾数量巨大;另一方面商场内商户经营范围极广,垃圾种类繁多。这都为垃圾分类的执行落地造成了不小的困难。
一、设计创新思维课程介绍
商场智能垃圾分类投放系统设计,是《设计创新思维》®课程的阶段成果。该课题先后入选2019第二批“浙报-阿里”极客计划,浙江省新苗计划(编号:XM2020037)等。本阶段课程以“垃圾分类”作为设计创意的出发点,本课题是以围绕垃圾分类这一热点话题,聚焦长三角中高端商场垃圾分拣现状,结合国际先进的垃圾分类处理方法,开展一次深入社会、关注民生的思维探索。王昀教授强调思维是问题的本质,通过有效的设计思维,才能把资源合理组织,激发创新的强大价值。以人、事、物、场、境“设计五观”洞察世情真相,引导学生大力拓展设计创新思维,提升设计跨界协同能力,以期培养综合能力的未来设计师。
垃圾分类的重要不容置疑,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倡导垃圾分类。调研中发现,一家含餐饮类大型商场,每天产生的各种垃圾堆在一起有近两万升,大小相当于1万多个1.5升的可乐瓶。比较常见的分类方式,是在垃圾库房隔壁的分拣间,由分拣员进行垃圾分类。其实是替产生垃圾的源头一一消费者和商户“代劳”,如何引导垃圾产生的源头充分参与垃圾分类,还需要通过思维的方式解决问题。
因此,笔者将本课题研究的重点的放在垃圾产生垃圾的源头:如何时尚和有效的引导消费者进行商场垃圾分类,探讨商场智能垃圾分类投放系统。主要针对长三角中高端商场的垃圾分类情况的展开调研,着眼于商场垃圾分类投放的前端问题,优化用户投放垃圾的过程,提升消费者商场购物的体验,努力实现集导览定位、智能跟踪、科普教育、广告投放为一体的分类投放系统。
二、商场垃圾分类现状调研
垃圾分类,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已经不是一个新鲜词。在党和国家的日益重视、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之下,垃圾分类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新时尚。但是通过走访杭州、南京、上海等长三角城市中高端商场,发现商场垃圾分类的现实与预期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1. 商场消费者体验感差。不可否认,电商对实体商场冲击巨大,使得商场综合体不得不另谋他路,而增加餐饮等体验式消费,便是商场迈出改革的第一步。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逛吃是最爽的生活方式之一。而现有的商场分类垃圾箱忽略了用户需求,没有设置易腐垃圾箱(或湿垃圾箱),消费者时常会因找不到对应的垃圾箱而领着垃圾购物,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
2. 垃圾分拣员人力消耗量大。尽管消费者自觉参与垃圾分类前端环节,但是由于商场垃圾分拣系统诟病满满,使得商场垃圾分类仍需分拣员进行二次分拣,垃圾分类人力消耗巨大。以杭州银泰In77为例,该商场为营造美观的购物环境,其垃圾箱造型前卫、选材高端,但是垃圾分类的引导却不完善,甚至难以找到所需要的垃圾箱投放垃圾,只能在垃圾分拣房进行二次分拣,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据不完全统计,该商场一年花费在垃圾分拣的费用约为30万元。
3. 垃圾分类实施、分类收集不规范。在城市垃圾分类的条例实行办法中,奶茶小吃等食物,必须投放于湿垃圾口,而商场的垃圾箱多数没有湿垃圾投放口,这导致许多已实施垃圾分类城市的消费者不得不将无法吃完的食物吃完,或是带着湿垃圾回家。而素质不高的消费者,会在商场中随意扔掉食物,进一步加剧了商场垃圾后期的分类处理压力。
4. 分类宣传引导设置不规范。商场垃圾箱不仅是“藏污纳垢”的容器,也是企业文化的一种折射,更是整个商场高大上品牌形象的一个组成部分。商场和超市、酒店一样属于公共经营场所,需在公共区域显眼、醒目的位置设置垃圾分类宣传栏(牌)。实际上,垃圾分类宣传栏、垃圾分类意义、垃圾分类基础知识等内容在商场垃圾箱处却很难发现,尽管有极少设备上有印有相关说明,但是却没有做到根据自身企业文化、场所特点等因素,因地制宜、灵活设计张贴。
三、 商场垃圾分类调研总结
垃圾分类新时尚是与城市发展发达紧密相连,与法治同行,与每个市民的公德相关联系,更是设计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如何通过设计思维实现垃圾分类的新时尚,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针对上文走访情况,笔者重构商场垃圾分类“人”“事”“物”“场”四个维度。如表1发现大部分中高端商场都未找到“分类”与“新时尚”之间有效的结合,而减低了消费体验感。因此,笔者尝试本系统从商场垃圾产生的源头入手,合理提升消费者购物与逛吃行为的用户体验感。设计人性化、智能化,时尚化的商场垃圾分类投放系统。更好解决生存垃圾分类问题,以更好响应政策。
垃圾分类问题是社会问题也是技术问题,想要将垃圾分类作为一种新时尚,便需要一种新的形式来引领群众,逐渐發展而成为一种人人参与的时尚。课题设计制作的商场智能分类垃圾系统,可以提高人们对垃圾分类的意识,从源头解决商场垃圾分类的相关问题,也便于后续商场垃圾的清运和回收利用,降低垃圾的二次分拣处理成本。在今天这个科技的时代,基本上每一个生活场景都有一款App可以对应。本系统配套的线上小程序,不仅有科普教育、智能跟踪、导览定位、广告投放等功能,还能发现商场最流行的时尚潮流,让商场垃圾分类成为一种新时尚。
四、 商场智能垃圾分类系统设计分析
1.设计定位
(1) “逛吃”改变的垃圾投放方式
通过合理的调整餐饮娱乐结构占比来达到吸引顾客的目的,引导消费者前来购物,“就餐”加“购物”是各大商圈结合成的新趋势。2019年7月26日,上海市道路、公共广场等废物箱配置导则出炉,明确公共场所废物箱一般仅设置可回收物、干垃圾两类收集容器。而“逛吃”所产生的湿垃圾,却找不到对应的垃圾箱投放,即便有心分类,也无法在商场中实现,这些都是潜在的痛点。笔者以此作为创新之处,针对爱逛吃的年轻群体,通过线上结合线下的形式,用移动的垃圾箱跟随、智能化人性化的程序,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服务体验。
(2) 人性化、商业化的趣味交互系统
设计聚焦于中高端商场,这里有较好的空间环境与人群氛围,使得系统的趣味性可以更多的吸引消费者注意力,商业价值也由此产生。通过垃圾箱与消费者的趣味互动,笔者将消费者,商家,商场三方相互联系,相互共利,使设计兼具多向性,能在解决消费者投放垃圾的需求同时,实现手机端和实物端的商场广告宣传,为商家带来更多盈利,同时提升了商场形象,优化购物环境。(如图1)
2.系统设计框架
大型商场、购物中心作为人们日常的休闲消费场所,是人们闲睱打发时光的好去处。然而时代的发展也对大型商场、购物中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仅从购物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更需要给消费者带来良好的购物体验。在前期“人事物场境”的思路构架下,笔者开始对智能垃圾分类系统进行方案的深化、实验与实践。系统设计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线上手机小程序设计,一是线下智能垃圾箱设计。
(1)线上小程序使用流程
点击微信小程序,小程序自动定位所在商场,页面显示所在方位。选择所要投放的垃圾种类,小程序会显示附近垃圾箱位置,如果消费者在垃圾箱蓝牙范围内,垃圾箱则会自动移动到你身边投放。垃圾投放成功或会有商场抽奖等趣味活动。如果消费者的定位未在垃圾箱蓝牙范围内,则小程序会为你提供到最近垃圾箱的路线,最快解决消费者需求。在完成投放后会随机弹出广告,与商场中的商家也有宣传联系。(如图2)
(2)线下商场智能垃圾箱功能介绍
商场智能垃圾箱作为分类系统中的主要硬件交互设备。在使用功能上,垃圾箱前部增设红外线摄像头、蓝牙雷达识别器、扬声器与Led显示屏,可实现智能开盖,广告投放活动预览,接受蓝牙信号实时移动与趣味语音移动交互,在未来也可实现摄像头识别垃圾种类;底部增设可移动模块,主要移动技术借鉴小米平衡车与可跟随行李箱,根据调研,其移动可支持最大35度斜坡,支持陡坡、湿滑、不平整路段,支持蓝牙操控,4小时满电可移动30公里,完全适应与支持中高端商场的地面路况与环境。经过测试实验,可移动垃圾箱能够实现遇到行人自动定距离停下,并且在行人離开安全识别范围内后继续移动。在大量人群使用情况下,可实现后台终端实时操控检测管理。在外观上,主要分为可回收垃圾与其他垃圾,每个垃圾箱侧面增设湿垃圾口,迎合大量用户需求;前部采用杭州市统一标准的垃圾分类标示,引导消费者垃圾分类。(如图3)
结语
在未来,不断加速发展的商场经济,将一直注重绿色环保理念,对购物场景空间进行提质升级,同时深挖精细化运营的潜力,提供全方位的人性化服务,让消费者持续收获温暖、舒适、健康的生活体验。
设计,超以想象;创新,携同未来;思维,迸发灵感。本课题紧密围绕“人”“事”“物”“场”四个方面研究和探索。聚焦中高端商场垃圾分类,推演出设计方向与框架。商场智能垃圾分类投放系统,探寻民众消费时的根本需求,优化消费参与垃圾分类的体验感,在为商场带来利润收入的同时,实现整个消费公共空间的垃圾分类优化、生态公共资源的节约。垃圾分类问题是社会问题也是技术与思维的问题,不仅要依靠法律的制约,还需要公众具有环保理念和自律意识,更需要通过设计创新思维以完善垃圾分类投放的流程与方式。
注释:
①中国美术学院文创设计制造业协同创新中心的一门设计课程,由王昀教授创设。课程立足学生设计创新综合能力的培养,并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进行实践、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昀.“五观五法”设计创新思维教学模式建构研究[J].新美术,2020,41(4).
[2]张舒.基于互动体验的户外分类垃圾桶设计研究[J].工业设计,2018(11).
[3]维克多帕帕奈克,周博译.为真实世界的设计[M].中信出版社:北京,2013.
[4]张楠.商场分类扔垃圾有点难[N].北京晚报,2020-05-09(5).
[5]陈玺撼.大型商场垃圾分类如何“突围”[N].解放日报,2018-10-25(5).
[6]CJ/T102-2004(条文说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S].mCJ/T3033-1996,城市垃圾产生源分类及垃圾排放[S].
注: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Y201942970);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20SCG381);中国美术学院新苗人才计划项目(XM2020166)。
3674500589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