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师音乐专业人才培养

2021-03-17王媛

艺术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师生核心技能

王媛

摘要:当代教育工作者要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施教者有着重要的责任与担子,因此,高等师范院校作为音乐教师的培养摇篮,要紧跟时代的要求有效的培养人才。核心素养自提出以来,深受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肯定与应用,许多相关研究接踵而至。本文论述的是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师院校音乐专业人才的培养,分为三部分:“核心素养”概述、高师音乐专业人才应具备的核心素养、高师音乐专业人才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师音乐教育

一、    关于核心素养

199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启动了核心素养框架项目,名为“素养界定与选择:理论與概念基础”2003年,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表了研究报告《核心素养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此报告中提出核心素养的框架;2006年,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通过了《以核心素养促进终生学习》提议案,8项核心素养最终版本正式发布;2014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2016年,名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在北京发布。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能够顺利的顺应于未来社会,在复杂情境下能够顺利解决问题、具备有益于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的高尚品质与关键能力。这些包含了情感、态度、知识、技能、价值观等多方面的要求,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核心素养强调的是过程,更加关注学生被培养过程中的体验与领悟,并不是以结果导向的。核心素养在学科的研究、知识技能的获取以外,整体上朝着关注人、培育人转变,强调了综合素质、核心能力的发展。

二、    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

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学生的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包括了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旦帮助其终身学习的理念,也包括了能促进其在未来能够获得生活与事业成功的品性与能力。

1.综合文化基础及健康心理、高尚品德高师生应具备本国民族文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基础文化知识的掌握,音乐专业学生亦是如此,不应仅拘泥于专业文化里,导致“重专业,轻文化”的局面。而要有更加开阔的视野,懂得探索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与奧秘,能够从其他学科的角度看待自身所学。摒除以往的专业知识唯上的思想与行为,加强综合文化知识的学习,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学生知识面窄、职业素质单一等现象。

心理健康:高师生若没有健康的心理不仅对于自身有诸多弊端,对未来工作中所要面临的学生及家长也会造成一定消极影响。心理健康的要求是:首先拥有正确三观,能对世界、自我及他人有正确的评价和认知;其次能与不同人群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懂得尊重自己及他人,能正确处理矛盾、突发状况、意外事件等;除此外还要在日常生活及工作学习中保持积极平和的心态,并能较好的控制自身情绪等。

高尚品德:孟德斯鸠曾说过,“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以看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一名学生、一名教师,道德是至关重要的。高师生作为未来的教师首先必须遵纪守法,有社会责任感,其次要有进取精神,培养治学严谨的态度,凡事要以身作则,自尊自爱自强不息,另外还要培养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精神与对学生的热爱情感等。

2. 音乐知识与技能及音乐审美能力

音乐知识包括音乐基础理论、音乐技术理论、音乐教育理论以及音乐的理论知识和人文知识等。深而广的音乐知识能够丰厚音乐专业高师生的文化底蕴、艺术视野加倍开阔,学生要能够不断学习新的音乐知识、不断巩固已有音乐知识、适当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及处理好不同类型知识的关系;音乐技能包括歌唱技能、乐器演奏技能、识读乐谱技能、指挥技能及音乐编创技能等。基础音乐教育的课程种类很多,旦会不定期组织一定的课外活动,为了激发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的进行音乐教学、建设校园音乐文化等,音乐专业高师生理应具备扎实的音乐技能。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音乐的知识技能外,作为未来的教师,音乐专业高师生还要具备教育专业的理论知识与课堂教学实践能力。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音乐教师要懂得去聆听美的音乐,要能够分辨出好的音乐作品,并且要熟知优秀的音乐作品等,这是对音乐的审美能力。想要能够指引他人喜爱音乐,前提是自身对音乐有深的理解,能充分发掘音乐所蕴含的美,能将对音乐的感悟与他人产生共鸣,让彼此都能获得审美的愉悦体验,以美育人。

3. 音乐实践创新能力与教育研究精神

实践创新能力主要是指在日常生活、解决问题、迎接挑战等方面所形成的行为表现。音乐的实践能力,是指能够将学习过的音乐知识理论与音乐实践相结合,积极主动的探究音乐的社会现象,以音乐的视角、用音乐的方式来反映社会现象。音乐的创新能力,包括对音乐作品的二度创造,也包括在音乐教学中对教学理念、方式方法上的创新能力。音乐专业高师生拥有音乐实践与创新能力,将使其在未来教师工作中更加游刃有余,进而获得突出的表现,有利于其职业的终身发展。

通常来说,优秀的教育研究能力是在学生进入教师工作以后通过不断的实践、实验、探索出来的。虽说在一般情况下,大部分高师生在高校学习期间不会拥有很深厚的教育研究功底,但起码必须具有基本的教育研究精神,因为在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教育理论素养与学科研究能力。教育研究能力是基础教育音乐教师教学生涯通往成功道路的重点能力之一,新时代的教师不仅仅是教书匠,更是教育教学的研究人员。而高师生必须懂得:研究就是在探索新的知识,追求现实与真理,音乐教育的研究则是在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之上更深入、更专业的进行钻研,从而求得“新质”。因此,为了自身未来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必须具有追求“新质”的精神,并在学习过程中及时总结、反思,利用课外时间多读书、读好书,认真做读书笔记,积累更多知识以迎接未来教学与科研的挑战。

三、高师音乐专业人才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院担任着基础教育音乐教师核心素养培养的任务,一些数据表明,大多数音乐专业学生毕业后都选择了教师职业。因此,培养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确保其在基础教育音乐教学中更高效更精准的向学生传授音乐知识与技能。

1. 高师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长久以来,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体系一直沿用苏联的教育模式,同时受到专业音乐院校的培养模式的影响,没有凸显出师范性的办学特色。许多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重视不足。因此,培养出来的师范生知识面不够宽广、教学基本技能薄弱,旦教学工作适应能力不足,不能妥善的处理课堂内外的种种情况。

“新时代新形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教育和学习提出的新的更好的要求。”教师,作为中国梦之队的“逐梦人”社会对其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部分,音乐教师的责任与义务更加艰巨。

当下这种对学生仅以音乐专业学科为主、缺乏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不够重视心理与品德发展的教育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当前社会。21世纪的音乐教师职业不再是简单的教与学,互联网发展迅速旦传播广泛,中小学生在校外就已经掌握了一些音乐学习的知识与能力,并且大部分学生受外界影响,年纪不大就已经拥有自己的思想与性格,对音乐也有一定的审美经验与看法,所以,基础教育音乐教师的教学背景愈发复杂化、多元化。因此,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音乐专业高师生来说不可或缺,高师应以核心素养为中心构建出适应当前大环境的音乐教育课程设置。

2. 音乐专业核心素养人才培养策略

(1)課程设置与实施

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为基础音乐教育输送师资,而音乐教师必须具备优良的综合素质、广而深知识底蕴、强而精的音乐知识与技能等,高师音乐专业应该脱离专业音乐院校的影响,建立适合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

首先,课程设置要适当增加对学生职业道德、心理健康培养的显性课程,并请专业教师负责的相关课程。同时要发挥的隐性课程对学生品德与心理发展的作用,比如学院优良的学风、高尚的教育理念、教师积极向上的教学态度与言行等;其次,高师院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调整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拓展通识课程的设置领域和知识范围,增加通识课程的课时。通识课程中可更多设置一些民族文化、自然及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相关内容,并给予通识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等的重视程度,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综合知识面、学会多角度思考、拓宽视野及养成健全人格。此外,在音乐知识与技能课程的设置上要更加关注其实用性、师范性与参与性,重视对其未来职业的实质帮助,可适当增加专业课的选修课门数与课时,放宽选择权限并扩宽选择空间,这样学生就可以不拘泥于仅有的技能之中。另外还可增加音乐课堂教学技能、教育教学类知识及实操课程与课时。以上均以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教学能力、创造性思维、集体意识及合作能力为教学宗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期战略(2014-2021)》中提出,教师正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能力的培养者”。高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从“灌输式”“填鸭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授课方式。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感、参与感及获得感,如增加小班授课,分级授课等形式、通过网渠道获得学生喜爱的作品进行教学、以及针对某个社会热点问题,指导学生进行歌曲创编等。

(2)   教育教学实习和实践

核心素养培养强调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和自我体验,这依赖于学生在实践中的探索与领悟,音乐核心素养所注重的是音乐学习的内容与价值能和学生的体验与成长有机结合,学生需要通过学习一不断尝试一精通这种模式来提升其音乐能力。除了专业知识与技能外,还应该重点培养师范生的创新能力、应用能力、审美能力与表演能力,因此需要增加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与次数。除了提高实践课程比例外还可创建实践教学平台,如定期举办班级音乐会、成立各类乐团与合唱团、举办校级各类音乐比赛,过程中配以专业老师进行指导;除此外学校还可与当地文化社团等联合举办音乐文艺活动,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文化厅或教育厅主办的各类文艺比赛。通过这些活动或比赛的体验,可以使学生对音乐有更高层次的独特见解、积累其舞台经验,并更清楚认识到自身长处与不足,从而提高音乐能力,培养实践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此外,教育实习是教师培养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能够帮助师范生了解当前基础教育音乐教学环境与特点、明确音乐教师的务求与职责,增强对教育工作的热爱情感。可以采用教育见习与教育实习一体化的方式,先带领高师生进行一段时间的教育见习,走进中小学音乐讲堂亲自体验教学过程,感受专业知识技能与教育教学能力的必要性,激发其进步意识。通过多次教育见习,高师生对不同学段的音乐课堂教学有了一定的客观经验,体会到了不同的教学风格,积累到更多的教学方法。在教育见习后,再将掌握到的教育教学理论与教学技能使用到之后教育实习的实际音乐教学中,并在结束后进行实时反馈与总结,形成“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馈理论”的实习模式,真正做到核心素养培养所强调的:自主探究、自我体验。除此以外,高师院校还可请当地中小学骨干音乐教师来校举办音乐教学专题讲座、邀请中小学优秀教师到高师讲堂中指导师范生模拟授课等。一系列的教育实践与实习能使学生将理论与时实践有效结合,更深刻体会教学理论,获得有效的实践心得。

(3)   教育教学评价方式

高师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结果不仅具有直观的外显部分,还存在无声、无形内隐部分。前者可以在特定情境下通过一些方式展现出来,教师能够有针对性的、定期的对其进行定量、总结性评价;而后者是一种潜移默化的隐性渗透过程,所以必须对高师生进行定性、形成性的评价方式。通过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可以避免评价结果片面,并帮助教师及时监测高师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观察到其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了解其被培养过程中的感受与收获,有效促进教学相长。

期末考试是教学活动的一部分,也是总结性评价的方式之一,考试成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它具有一定的诊断、激励功能,但是考试成绩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影响教学评价的准确性。因此,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联合起来才是促进教学评价结果全面、精准、客观的有效方式。形成性评价方式包括采用“档案袋”的形式来记录高师生学习过程的细节问题,或者布置课堂作业、鼓励学生参加科研项目或学科比赛、让学生设计教学方案或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课堂知识、课堂中表达对学习难点的观点等。

结语

目前核心素养还没有一个公认的、一致的概念,但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达成了一个共识: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是立足于学生成长需要的。高師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应是超越知识和技能的,要力求于改善过去重知识技能而轻实践与创新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教育偏失,教学方式方法、教学内容与重点、教育理念与目标应大力倾向于培养对象的综合素质与终身发展的能力。高师音乐专业人才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的工程,同时,音乐高师生的核心素养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它涉及到的是多元维度,所以我们必须遵循音乐教育的规律,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南,争取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出更多能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发展作出贡献的优秀人才丨

参考文献:

[1]杨健.论基于音乐核心*养的高师音乐专业人才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9(3).

[2]彭两两.高师音乐教育“见习——实习”一体化教育实践模式研究[J].北方音乐,2019(10).

[3]郝峰.地方高校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探析——以长治学院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为例[J].四川戏剧,2019(12).

[4]宋瑞兰.浅谈音乐核心素养及其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23).

[5]吴琼.核心素养下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艺术评鉴,2017(21).

[6]佟贺;尹爱青.中小学音乐教师发展核心素养探析——基于“MPCKS”理论模型[J].文艺争鸣,2017(10).

[7]何克抗.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及其培育[J].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19(3).

[8]魏严严.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理念下的教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两安音乐院,2020.

[9]骆静禾.20世纪以来中国基础音乐教育观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7.

3571500589241

猜你喜欢

师生核心技能
高级技能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麻辣师生
画唇技能轻松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