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生成资源 构建生命课堂
2021-03-16逯冬
逯冬
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而要培养数学核心素养,可以通过捕捉生成资源、设置问题情境、创新作业样态等方式来实现。
笔者经常看到一些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多呈现的是“备”教学程序,“备”标准答案,缺乏对问题的预设。而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学中会出现教师不可预见的资源。这些资源往往是学生学习中的困难点、疑惑点或思维创新点,是学生学习情况的真实反映。但是教师经常对此“视而不见”,不能根据学情去分析学生的困难和障碍,反而担心在错误问题上纠缠过多,影响教学的推进。
及时捕捉生成资源,促进学生深度思考
在教學中执行教案时,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展示原始生成资源,及时捕捉稍纵即逝的生成资源并加以点拨和追问,以此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教师不仅要关注作为“物”的知识,更要关注作为“人”的学生的成长发展需要。下面列举笔者在听课中看到的教师忽视课堂生成的几个案例。
案例1:教学二年级《2、3、4的乘法口诀》一课,当学习完2、3、4的乘法口诀后,教师出示1~4的乘法口诀表(如下图)。让学生观察,问学生有什么发现。
有下面3个回答:
生1:竖着看,第一个字都一样。
教师赞扬学生很会观察,全班学生鼓掌。
生2:2的口诀的得数是每次多2,3的口诀的得数是每次多3。
师:嗯,是的。
生3:越往后,得数越大。
师:嗯,很会观察。
对比这三个学生的回答,可以发现第一个学生观察到的是静态的;第二个学生的发现是动态的,他从中观察到的是口诀实质。但是教师缺乏辨析有价值资源的能力,没有捕捉到这个问题,所以没有给出有效的回应,从而导致第三个学生不但没有在第二个学生的回答上有所提升,反而出现了倒退。当第二个学生回答后,如果教师继续追问“为什么2的口诀的得数是每次多2,3的口诀的得数是每次多3呢?”,就能进一步帮助学生建立加法和乘法的关联,学生的思维就会更加深入。
打开观察眼界,让学生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
数学教学所承载的育人价值应该是帮助学生打开观察的眼界,让他们发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案例2: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复习课。教师呈现了这样一道练习题:把下面的角(如下图)从大到小排顺序。
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同时请一名学生板演,结果是(4)>(1)>(2)>(3)。
师:他写得对不对呢?谁能纠正一下?
第二名学生纠正:(4)>(3)>(1)>(2)。
看到这样的结果,教师也有些着急,问:谁能说一说,做这类题目要注意什么?
生:要注意题目是要求从大到小还是从小到大,还要做到不遗漏。
教师肯定了这名学生的回答,再次问:那么谁再来纠正一下?
第三名学生终于写对了。
从这个片段可以看出教师对学生的问题不敏感。如果教师只是这样处理学生的错误,学生今后还是会出错,因为前两名学生就是按照自己认为的从大到小的顺序思考排列,而且没有遗漏。教师没有捕捉到出错的真正原因在于学生对角的大小判断出现问题。那么,教师该如何引导才能让学生从本质上明白如何排列呢?可以设计几个有层次的问题:角按照大小分为哪几类?这几类按照从大到小怎样排列?题目中的4个角分别是什么角?通过这几个问题的引导,最终学生会发现只要比较(2)和(4)两个钝角的大小就可以了。这里渗透了分类思想,教师需要对这道题进行拓展小结,教学生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时,可以先分类再研究,降低问题的难度,使问题得到解决。
以题目为载体,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数学学习的目的不是学生会做几道题目,而是要以题目为载体,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案例3:教师在《乘法复习》一课中,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数一数,这幅图(如下图)中一共有几个格子?用多种方法计算。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算,教师巡视。
笔者看了几名学生的方法,大多数学生在用算式表示的过程中出现类似3×5+4=19,5×3+4=19这种情况。显然学生认为这是两种不同的方法。授课教师也看到了,但是只在黑板上呈现出了3×5+4=19,4×4+3=19,4×5-1=19这3种方法,并且告诉学生计算这幅图中的格子有这3种方法。这个时候学生心里一定是困惑的:自己明明写出了多于3种的情况,为什么教师只呈现这3种方法呢?如果教师能捕捉到这个资源并且加以利用,把学生写出的几种算式都呈现出来,进行对比辨析,让学生明晰3×5+4=19与5×3+4=19是同一种方法,这样,学生不但能弄明白这道题,也能为今后学习排列组合相关知识做好铺垫。
课后在和教师交流时,我谈到了这个问题,教师也表示当时看到有学生这样写了,但是教案中并没有处理这样一个环节的设计,所以就按照教案进行课堂推进。我们经常说要有“学生立场”,这个立场是眼中能看到学生,心里能想到学生,课堂的推进要跟着学生的问题走。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学生立场”真正落实,而不是只停留在口头上。
课堂中学生会基于自己的基础和认知生成新的问题,教师面对学生的创新问题或模糊不清的问题时,要保持敏感性,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引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备课时教师要有预设,善于捕捉有价值的资源并加以利用,从而生成新的资源推动课堂的进展,才能真正让课堂激发生命的活力。
(责编 马孟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