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梦想永不褪色

2021-03-16李慧香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21年3期
关键词:名师读书教育

李慧香

长垣市教育体育局教研室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中原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获“万人计划”全国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河南省教学标兵等荣誉称号。

回顾29年的从教经历,热爱是我教学过程中的永恒主题,追求是我走上专业发展道路的最美旋律。

“美疗”学生,成就自己

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因为热爱,我眼中的每节课都独一无二,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天赋,教学的每一天都独具魅力。因此,每接手一个新班,我都会认真记住每个学生的相貌和姓名,帮每个学生树立奋斗目标,从小事做起,用智慧“美疗”学生。

用谈话“美疗”,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我根据每个学生的家庭状况、智力背景、个性差异,利用课外时间与他们进行谈话、书信交流,帮助其树立生活与学习的信心。我真诚而有耐心地与他们建立友谊,让他们带着温暖与自信走出校门。

用读书“美疗”,开阔学生视野,滋润学生心灵。我向学生推荐《爱的教育》《小王子》等书,指导他们阅读、思考、做笔记;班会上组织他们表演课本剧,读书会上让他们分享交流,有了点滴进步时及時表扬鼓励。读书“美疗”,给学生打开了一扇明亮的窗,让他们与自己心爱的书相遇,在阅读中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成长。

用劳动“美疗”,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承包给学生班级事务做起,如管理书柜、擦栏杆、负责开关一体机等劳动,使得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寒暑假和星期天,我给学生布置家务劳动,在劳动中表现出色的孩子,将来不管从事什么职业,都能享受到一个劳动者应有的尊严。

用言传身教“美疗”,让学生学会感恩,成为有情有义、有魂有根的人。在父亲节、母亲节、感恩节等节日,我搜集整合资料,策划感恩课程,邀请家长参与,教育孩子感恩并珍惜生命中帮助过自己的人,让他们“因我们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经过不同形式的“美疗”,让所有孩子感受到希望可触,未来可期。20多年来,正是怀抱着这样的教育信仰,我与学生一起行走在追求幸福的路上。

勤于阅读,修炼内功

阅读是教师完善自身知识结构的重要途径。从教以来,我一路行走,一路阅读,从教育心理到哲学经济,从文学期刊到教育教学专著,从自由阅读到专业阅读……我边做家务边听名家朗诵,在晚自习时与学生共读。在阅读时,我或随手批注,或记录点滴思考,或对报刊上的精彩文章和前沿理论进行归类整理。

在阅读中思索,在阅读中成长,不断为未来做“文化储蓄”。阅读的过程就是个人积累、内化的过程:读书时见到精彩的内容,摘抄下来,把有价值的剪贴下来。正是这种细嚼慢咽、含英咀华,为我的教育教学滋养了底气和灵气,做报告时才能信手拈来,公开课上才能挥洒自如。

一路跋涉,一路追求。从县市比赛到省级比赛,从普通教师成长为中原名师、河南省名师,书籍一直伴我左右。那些我曾经读过、写过、想过的东西,已经悄悄内化为我身体的一部分。

笔耕不辍,思考梳理

读书与写作,是教师成长的双翼。叶圣陶先生认为,写作源于生活,基于阅读;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我经常利用生活中的空闲时间,围绕教学内容、班级管理、专业发展等捕捉灵感,提炼文字,撰写教育随笔。

我撰写的教育论文和教育故事陆续发表在《写作》《语文报》《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教学之友》《教育时报》等报刊上。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李慧香名师工作室的成员汪平霞写简书131篇,时喜梅写简书113篇,张淑君、郜海琴等越来越多的伙伴加入到撰写教育随笔的行列。

领衔主持,辐射引领

为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工作室的每一个成员都朝着多读书、勤写作、能上课、会研究的目标努力,希望将名师工作室建成教师培养基地、名师展示舞台、教学示范窗口、科研兴教引擎。通过总结梳理教育教学经验,我将无数教育实践故事抽象化、理论化,多次为“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研修班、市县级骨干教师和特岗教师做报告,引领更多教师找准切入点,进行小课题研究,提升教育教学与教科研能力。我还指导工作室成员制订“四个一”的发展规划:坚持听评课,每学期上一节满意的公开课;精读一本教育理论著作,并撰写读书笔记;针对教学实践或教育教学中的困惑研究一个问题,做课题研究;结识一位教育教学专家,学习其教育思想。

校无特色不兴,人无特色不立。我根据工作室成员研究专长,打造个人特色课,开展“围绕整本书阅读指导”“作文教学”“古诗文教学”等专题研究;开展大型观摩研讨活动,引领青年教师寻求自己的成长空间和舞台;选派优秀教师送教下乡,开展同课异构活动。这些活动既锤炼了教师的基本功,也促进了城乡教师之间的交流,为教师搭建了宽广坚实的平台,促进教育信息传递与资源共享。

信息技术背景下还可以利用网络教研,拓宽教师成长路径。从《快乐读书吧》栏目的设计与运用、小学低学段看图写话方法指导,到中小学整本书阅读的指导策略、语文学习的锦囊妙计的分享交流,再到邀请名师以网络教研、做专题讲座等方式分享教学成果,各种方式的学习活动激励了更多教师的专业成长。

2021年悄然而至,带来的是希望,是憧憬,梦想不会因时间流逝而褪色,反而会因为追求而更显珍贵。

寄语青年教师:

每天多想一点点,是睿智的开始;每天多学一点点,是博学的开始;每天多做一点点,是成功的开始。只有日积月累,才会日新月异。

(责编 侯心雨)

猜你喜欢

名师读书教育
名师直播课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浅议"名师"
我们一起读书吧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