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课题研究”引领教师走上研究幸福路
2021-03-16董红峰
董红峰
“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來。”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关于教师的成长论述的名言,他倡导教师从事课题研究。如何引领教师从事研究,又怎样让教师喜欢研究呢?笔者基于教师从事“小课题研究”的经验予以分享。
“小课题”来源于“小问题”
让教师抛开要做课题带来的思想上“高大上”的束缚,本着“问题即课题”的思想,梳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小问题、小困难,它可以是近期教学上的困惑,也可以是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问题。这样一来,打破了要做课题的束缚,教师完全“敞开心扉”:学生上课怎么越来越不积极了?班级学生两极分化严重,怎么上课?教师随时随地发现和收集问题,建立自己的问题集,再汇集成学校的“问题资源库”,使教师有“题”可“研”。
“小课题”发展为“金点子”
将“小问题”进行统计,提供给全体教师,广泛开展教学“金点子”征集活动,本着解决教学中实际问题的原则,倡导全体教师积极献计献策,对于提供“金点子”的教师计入教师多元化层次考核积分,将一些推广价值大的“金点子”汇编成册,给作者颁发荣誉证书。这样一来,教师将自己“压箱底”的经验都拿出来分享,集群体智慧的“金点子”源源不断:巧用思维导图提升记忆力、如何分层布置作业更有效……在此基础上,将这些“金点子”进一步规范,加上适用范围、运用案例等,并将其与“小问题类别”对接起来,供教师选择。
“小课题”成熟于“科学引导”
本着“教学即研究、反思即成果”的基本理念,我们进一步加强引导,使研究更具针对性。在选题时依据真实问题,选定科学性、创新性、可操作性都比较强的内容,使其更具普适性和推广应用价值。如研究“如何围绕‘一点进行课堂教学”“学用结合中‘用的形式有哪些”这些有针对性的课题,不仅使教师“研有所专”“研有所长”,还与课堂教学紧密对接,凸显了课题研究为教学服务的基本理念,研究成效明显提升。
“小课题”成长于“持久性”
任何一项常规工作的成功都得益于其持久性,将一项正确的工作坚持做下去,就能做出成效。我们会将“小课题研究”作为工作的一种常态,持久地做下去。“小课题研究”不是一项活动,不是一阵风,而是一项长期工程,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我们将沿着“老问题—解决问题—产生新问题—进一步研究”这条螺旋推进的道路一直走下去。
“小课题研究”使教师摆脱了重复性的单调工作。工作中时常停下来深入思考,研究成为一种自觉性的活动,成为一种工作习惯和工作乐趣。“小课题研究”正润物无声地引领教师走上研究的幸福之路!
(责编 马孟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