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灵川南坳瑶族竹纸的考察研究*

2021-03-16朱玥玮汪海港汪常明

陈 彪,朱玥玮,汪海港,汪常明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安徽合肥 230026;2.中国社会科学院 考古研究所,北京 100710;3.广西民族大学科技史与科技文化研究院,广西南宁 530006)

经多方了解,笔者获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灵川县兰田瑶族乡南坳村仍保留有瑶族竹纸的制作工艺。在桂林市科协和灵川县科协、县志办、县文化馆以及兰田瑶族乡政府等单位的支持下,自2009 年3 月至今,笔者共计6次前去调查。近年来,当地的造纸工艺保护传承工作已见成效,2013 年,兰田手工造纸技艺被列为桂林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2018 年,灵川兰田瑶族造纸技艺被列为第七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

1 灵川手工纸的发展历史及现状概述

从文献记载的情况看,至少从清代开始,灵川县九屋、兰田、公平等乡的山区竹农便用土法生产湘纸、草纸,其中九屋黄梅、兰田南坳所产湘纸曾出口海外。[3]342

在调查中,笔者多次与灵川县志办原主任廖江先生交流。据他调查,清嘉庆年间,一个原籍湖南、因犯事出逃至灵川县九屋镇黄梅村(又名竹山堡)的谢姓人,有感于九屋黄梅竹木资源丰富但利用率低,便向主事人提议发展造纸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纸质逐渐提升,比以前细薄透明,因其技术来自湖南,故名“湘纸”。质量不及湘纸的普通竹纸,当地也称为草纸、火纸、粗纸、土纸,不少造纸户认为那些名称说明目前所造的竹纸较粗,质量不是太好。

民国18 年(1929)《灵川县志》卷二“物产”载:竹、木、桐、茶等虽非少数,“究以谷、纸为大宗”;灵川六区“杉、竹、柴、木、纸张为全县出产大宗,每年输出约值数万金”,“以湘纸、表青纸为最多”;灵川七区“稻、谷外,竹、木、纸类尚称富有”,“湘纸、表青纸均六、七区出产大宗”。[4]兰田当时属六区。[3]42

民国20 年(1931),全县产土纸6000 担,产值9 万元(国币)。民国27 年(1938),在甘棠渡设立“广西造纸工业试验所造纸试验场”,有工人53 人,以旧书报为原料,生产书面纸,年产1328 吨,1941 年迁往桂林龙船坪。[3]342据廖江调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九屋乡有纸厂200 余个,每个纸厂主要操作工都在8 人以上,每日要完成24~27 担竹麻的生产量。

1949 年,灵川县有36 个村、546 户、1242 人从事造纸业,有纸作坊(纸槽)182 条,年产土纸1.94 万担。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仍有多家个体、集体企业以传统方法生产土纸。[3]3421976 年,灵川县农村圩镇手工业造纸社纳入公社系统的情况见表1。由表1 可见,有5 个企业从事土纸生产,从业人数367 人,占当年灵川县公社企业总从业人数的30.48%,其中工人358 人,占土纸从业人数的97.5%,说明绝大多数都是一线工人。生产改良纸、土纸共1 488 担(每担约30~40 kg),年总产值16.33 万元(按1970 年不变价计算),占当年灵川县公社企业总产值的8.04%。[3]302从年产值来说,改良纸、土纸虽仍占一定份额,但不足10%,而从业人数超过30%,说明投入产出比不高。此外,从人均产纸量来看,1949 年时,人年均产纸15.62 担,1976年仅4.05 担,可见土纸生产已有相当大程度的衰落。

表1 1976 年灵川县农村圩镇手工业造纸社纳入公社系统情况统计表[3]302

随着机制纸的快速发展及广泛运用,曾广泛用于书写、印刷的湘纸约于20 世纪70 年代末80 年代初不再生产。据南坳村冷水涔自然村仍在造竹纸的盘富羽口述,包产到户后不再造湘纸。1990 年灵川县有造纸企业9 个,产机制纸 及 纸 板200 吨,土纸18 吨,[3]342如 按每担40 kg 算,土 纸 仅450 担。20 世 纪90 年 代 中 后期,随着灵川山区公路逐步修通,竹子便于外运,越来越多的人直接卖竹或生产竹椅、竹桌、竹筷、竹席、牙签等竹制用品和竹制旅游工艺品等。近年来,毛竹价格上涨较快,2009 年春季围径1 尺的竹子价格为15 元/根,2012 年秋季为18 元/根,因此大多灵川造纸户放弃造纸,转而从事收益更高的卖竹、生产各种竹制品或外出务工等。

据盘富羽口述,他家世代造纸,到他至少已有四代。他16 岁跟父亲学造纸,17 岁到广东服兵役4 年,复员后在桂林电厂工作5 年。25 岁回到村里,重新造纸至今。他的几个孩子都不愿意从事这份工作,造纸技术在他家估计很难传承下去了。

2011 年11 月笔者前往南坳村深潭王自然村调查时,了解到深潭王、白水村这两个自然村67 户村民,还有40 多户造纸,平均每户年产20 担纸,最多有70 担。

综上所述,灵川手工造纸业依托于丰富的竹资源而成,在一段时期内成为当地重要的手工业,但最终被机制纸制造业冲击,现仍从事造纸业的人有限,亟待记录、传承与保护。

2 灵川南坳瑶族竹纸的生产工艺

2.1 灵川南坳瑶族竹纸的生产原料与辅料

灵川毛竹种植历史悠久,1984 年被列为广西毛竹生产基地县之一,[3]239立竹量占广西的1/5,年产百余万根。[3]1灵川毛竹遍布县属各乡镇,青狮潭水库周围的四个乡和三街镇溶江行政村为全县分布的中心,面积23.87 万亩,占全县毛竹总面积92.6%,其中分布最多的为兰田瑶族乡,占中心区毛竹面积的40.45%。[3]239

民国《灵川县志》卷二“凤尾竹”条载:“一名花竹、毛竹,可造器,可制纸,一、六、七区最富。”[4]南坳村造纸所用竹正是毛竹。

造纸需用纸药为辅料,当地称为“糕药”。造纸户认为如糕药质量好,第二道水在纸面上流淌顺滑;倘若糕药不好,纸浆容易成团,影响纸的质量。加糕药很有讲究,若糕药加多了,即使捞了两次,纸还薄,须补捞一次,捞了一段时间后糕药会变少,须再改回二道水捞纸。

据调查,灵川南坳的糕药有以下4 种。

(1)神仙糕。

用清水将叶子熬出浆至稍有水丝即可。嫩的叶子易熬,秋后叶子老,难熬,用量需多些。

(2)“发哈钱”(瑶语)。

将其木质部分去掉,刮去外面黄皮,只留内皮,当地称为肉;把肉用刀一点点刮出来,越碎越好,后用水泡一晚即可。

(3)“贼达容”(瑶语)。

用叶子,清水熬。秋冬天,叶子老,难熬,用得多些。

(4)“辣类”(瑶语)。

将其树皮和树叶全部舂碎,后在水里泡一晚即可。

春天时,捞一槽纸用1 kg 糕药树叶做的糕药即可;秋冬两季叶子老,用量要大些,通常需1.5 kg。

2.2 灵川南坳瑶族竹纸生产的工艺流程

据调查,灵川南坳瑶族造竹纸的制作工艺如下:砍竹麻→破竹麻→捆竹麻→下塘→洗竹麻→堆竹麻→换水→打料→打槽→加糕药→捞纸→榨纸→擦纸垛→松纸榨→扳纸头→分纸垛→背纸垛→开纸→晒纸→再开纸→理纸→上夹板→锯纸→磨纸→捆纸→去夹板→平纸头。

(1)砍竹麻。

造纸户通常在小满前10 天左右,毛竹还没长出叶子时,上山用斧头或排刀、直刀把长得小的、密的废毛竹砍下,再砍造纸所需的毛竹。通常一人一天可砍七八十根竹麻。过了小满,竹子长出叶子时就老了,硬了,沤不烂,不能用。

一座山上的毛竹全部砍完后,收集起来,再一起破竹。因有青皮保护,竹子不会干。砍竹数量根据各家情况而定,40~120 担都有,1 担约40 kg。

(2)破竹麻。

山上砍竹麻,山下破竹麻。破竹麻时,用手去掉竹枝桍,再用直刀去掉竹节,并去掉竹尾巴约1.5 m。接着根据造纸户身高,一般砍断成长约1.6 m 一段,后用刨刀刮去青皮,再用刮刀将竹麻劈成两指(约3 cm)宽的竹片。竹子粗端可破成10 片,细些的可破成6 片,接近竹尾巴处最细的只能破成2 片。约2000 年始用机器打浆,不再去青皮。

(3)捆竹麻。

用竹篾把破好的竹麻扎成一捆。5 担竹麻可抄一担纸。一般地上1.5 m,围径8 寸以上的,3 根竹子一担麻;如围径小的,往往五六根才一担麻。

(4)下塘。

也称泡竹麻。下塘前,纸塘四周及底部要锤硬,确保泡竹麻时不会进水,也不会漏水。下塘时,把捆好的竹麻背到纸塘边,在纸塘底部先撒一层石灰,接着铺一层竹麻,再撒两层石灰,其上都是一层竹麻两层灰,整齐铺满纸塘。浅的纸塘能铺4 层竹麻,深的可铺7 层。最上面用竹麻横纵压住,再用石块压住竹麻。灌满清水,浸泡2~3 个月,不用翻动。破竹麻时刮下来的青皮、竹皮也捆好放入纸塘中竹麻的周围。

纸塘小的可容纳60 担竹麻,大的200 多担,一担竹麻(40 kg)加2.5~3 kg 石灰。为了石灰更容易渗透进去,铺竹麻后,将捆竹麻的竹篾砍断并拔出扔掉,再放石灰,然后用木棍将石灰均匀舂到竹麻里,使每一块竹麻都咬到石灰,如有些竹麻没咬到石灰,碰水就烂了。此外,加石灰也有技巧,按一担40 kg 竹麻算,第一层先加约1.5 kg 石灰,第二层可以少点,1~1.5 kg。干的、蓬松的好石灰可少加点,否则多加点。

泡竹麻过程中,水黑就加石灰,通常需加3次,第一次是浸泡10~20 天后,后两次分别隔25~30 天加;每次按1 担竹麻0.5 kg 石灰的量来加。

20 世纪90 年代以前,造纸户通常自烧石灰;之后所用石灰大部分靠买,2009 年时50 kg石灰约15 元。

(5)洗竹麻。

竹麻泡好后,用锄头把竹麻钩起来,先用脚踩,再用手拿竹麻在纸塘里洗掉石灰浆,后将竹麻放到纸塘边上。一人一早上可洗20 担竹麻,通常几个人合作一早上把一纸塘竹麻全部洗完。通常晴天时洗竹麻,这时石灰不结块,易清洗。

洗后的竹麻叫竹料,简称料。

(6)堆竹麻。

把纸塘里的水全部放掉,不用冲洗底部残留的石灰。在纸塘底部放几根竹竿或木棍,再平铺上洗好的竹麻;用塑料布、塑料胶衣盖在竹麻上面,其上再放竹片,并用石头压住,后灌满清水,发酵两个月左右。

(7)换水。

发酵后,分别隔3、6、9 天换一次水。此后水黑即换水。水换的次数越多,造出的纸越白;且抄纸时好消水,即水容易漏下去。如换水次数少,则造的纸会偏黄。

(8)打料。

用打浆机打料,125~150 kg 的纸料只需打半小时,可捞20~30 刀纸(1 刀100 张)。

深潭王自然村的打浆机是造纸户邓义珠约于2001 年用买来的打糠机改装的。

打浆机引入之前,这一步通常使用人力,称踩料,即把料搬到纸槽棚,亦称纸厂。把料堆在竹踩编上,赤脚踩竹麻,踩后,要将“黄瓜皮”,即竹子最里面一层,捡起、丢掉,只保留竹肉,亦即竹子中间那层。通常一人一天踩料4小时,可踩125~150 kg 的纸料。

(9)打槽。

将打好的料放入纸槽里,用拱耙拱、拉,再用打槽棍倒“8”字搅,接着把纸筋捞出,如此重复3 次。随后用一竹编拦住中间的沉槽口,打开塞子放掉浑水,再堵上槽口,换入清水。

(10)加糕药。把装入布袋的糕药放入纸槽内用手挤,接着用拱耙搅匀糕药和纸浆。通常捞一天纸须加3 次糕药,如膏药黏性好,也可1天加1 次。

(11)捞纸。亦称抄纸(图1),将装好纸帘的帘架插进水里,由外往里舀水,向上缓慢抬起,前后轻轻摇晃;再由右往左挑水,水顺势从右侧流出;转身将湿纸盖于纸垛上(图2)。上述属于两道水的捞纸。如果纸槽里的纸料不多,两道水捞的纸太薄或不太均匀,纸不均匀易起泡,可捞第三道,所以有“一拨浓,二拨清,三拨匀”的说法。

图1 捞纸

图2 放纸

通常一人一天可捞一头纸,约1 600 张,大约捞到800 张时,需在湿纸垛的上方撒些竹子粉或木沫沫,竹子粉即竹子被虫蛀后的粉,以便后续能将纸垛分成两块,便于搬运。

(12)榨纸。捞纸结束后,在湿纸垛上盖一张废旧纸帘,再盖上水板,随后放两根横板、榨纸墩、枕头墩。静置片刻,用手将四边抹光滑,将“余边”轻轻除去,回收再利用。后将扳杆置于枕头墩上,插到下穿杆下面,缓慢压约10 分钟,将纸垛里的水分去掉一部分,如压得快,易“涨猪仔”,即湿纸垛从中间开裂。榨纸时(图3),用纸绳将纸杆和滚筒套在一起,后将扳杆插在中间滚筒孔,缓慢压榨,再插在左边滚筒孔压榨,等到扳杆压不下去后,将扳杆插在中间滚筒孔,人站到扳杆上,继续压榨。待纸垛厚度减少较多,不好再压时,松榨,加块榨纸墩,继续上述过程,直至用手指按纸垛,手指压不进去就算压好了,一般加两三次榨纸墩,共约需1 小时。如纸垛不跑,加两次榨纸墩即可;如纸垛跑,一边高一边低,枕头墩往低的方向移动,则在高的一侧竖向加一榨纸墩。

图3 榨纸

(13)擦纸垛。用布将纸垛四周流出的水抹干。

(14)松纸榨。将水抹掉后,即可松榨。

(15)掰纸头。将手置于纸头上,稍用力往下按,再逐渐掰开,一般扳3~5 次即可。

(16)分纸垛。将纸垛一分为二。一般一天抄一头纸,一头纸分成两块,之间用竹子粉或木沫沫等隔开,因此只要稍微用力,就可将纸垛分开。(17)背纸垛。将分开的纸垛背回家。

(18)开纸。纸垛高的一边称为纸头,矮的为纸尾。先把一块纸垛放到宽木凳上,用手由下往上抹松纸头和两边。接着一人起纸,一人扫纸(图4)。起纸人用手将一张纸撕开,然后由左往右拉出约三分之一,再重复上述过程,在左上角形成被揭开的角,连续两张纸间隔约0.5 cm,4 张纸作为一叠;扫纸人将起好的一叠纸揭开,后将扫棍横在纸中央,再用扫板将纸刷平,然后将一沓沓纸整齐堆放。一般要在当天把捞起的纸开完。

图4 开纸

扫纸很讲究技术,如扫棍没横在纸的中央,则需通过拇指和食指,将纸稍微转动,使扫棍两侧的纸对齐。没技巧的,纸不但不整齐,还易在纸转动时,将纸拧烂。

纸垛最下面的四张纸不开,作为纸壳。纸壳可用于包装成捆的纸,也可以用于包糖果、饼干等,但不能包糖、盐等,因为糖、盐容易吸潮,纸容易被弄坏。

(19)晒纸。天晴时把开好的纸搬到田埂、山坡上或平地等较平整处一叠叠晒,晒了一面后,过段时间,再晒另外一面,如有太阳小半天即晒干。

一般立秋后才捞纸,那时雨水少,如晒纸时遇到下雨,纸就霉了。故如天阴下雨,则通常先不开纸;如已开了,可晾在屋里竹架上,其下生明火烘纸,半天即可干,还可避免纸面起花,即纸面上有干燥后的水纹。

传统的湘纸生产是将开好的纸贴在纸焙上焙干,再扯下理平,称为焙纸。

(20)再开纸。纸晒干后,用手将成叠的4张纸一张张撕开。

(21)理纸。也称墩纸,将四刀纸抖整齐,置于板上,成为第一叠纸。

(22)上夹板。将一竹片置于第一叠纸上,用拍纸板拍整齐;放第二叠纸后,再将竹片抽出来;如上放五次,即20 刀为1 头。上下各放一张纸壳,叠好后,如一刀出一刀进,说明不整齐,再用拍纸板拍整齐。将4 根竹片分别置于纸垛的上下两侧长边的边沿,把夹板压上去,接着用绳子(以前用竹篾)捆两边,再用拍纸板拍整齐(图5)。

图5 上夹板

(23)锯纸。用锯子把两侧长边锯平。

(24)磨纸。分别用粗、细石头将纸的两侧长边磨平。

(25)捆纸。上、下夹板各有四道对应的凹槽,捆纸时需捆四道。将一竹片套上绳子,分别穿过上、下夹板的对应凹槽,再将绳子捆紧,即捆好一道。捆好四道后松开夹板,即得到捆好的一捆纸(图6)。

图6 捆纸

以前用竹篾捆纸,该竹篾需泡过、洗净、晒干、烘干才能用。

(26)去夹板。捆好纸后,将夹板去掉。

(27)平纸头。用拍纸板将纸头拍平,再用锯子、石头锯平、磨平。

从上夹板到平纸头,统称装纸。

以前,装纸后每捆纸上还需盖上木刻长条印记,称盖印。其中黑印为商号,如义和堂、和隆堂、三合堂等;红印为“本堂制造,九五足张,如假包换。”等字样,通常用宋、楷、隶等字体。

若制作祭祖的纸钱,先把四张竹纸对四折,再将边切开,用铁舂打上5 行,每行5 个,共25 个纸钱孔。铁舂都是由湖南人过年前带来当地卖,2009 年调查时大约1~2 元一个。

调查发现,传统与现代南坳竹纸生产工艺的主要区别如表2 所示。

表2 南坳竹纸传统与现代工艺区别

由表2 可见,传统与现代工艺的区别主要在于:

做料:传统用脚踩,现在用机器打浆,其改变是大大降低了踩料的工作量和时间。

干纸:传统用纸焙火烤,现在是用太阳晒干,太阳晒干虽更费时,但节约燃料,降低成本。

2.3 灵川南坳瑶族竹纸使用的主要工具和设备

当地造纸户的造纸作坊,按照造纸工序看,通常有纸塘、竹踩编和踩楼、纸槽、纸帘、纸榨、扫棍扫扳、夹板和磨纸锯、纸焙等工具和设备组成。

(1)纸塘。

用于泡竹麻,纸塘的形制上大下小,大小不一,比较常见的是上口长6 m,宽4 m,下口长5 m,宽3 m,深1~1.5 m。

(2)竹踩编和踩楼。

过去人工踩料时的工具。竹踩编也简称竹编,踩料时,竹麻放置其上,所测长约3.5 m,宽约1 m。竹编下是踩楼,水泥台,以前使用厚木板,但在潮湿的环境使用时间不长,后改用水泥板或水泥地面。踩楼通常和纸槽并排,约高出地面20 cm(图7)。

图7 竹踩编

(3)纸槽。

2006 年起,冷水涔的造纸户开始使用水泥制的纸槽,耐用且价格低,一个纸槽只要六七百元。所测纸槽的上沿口长186 cm,宽87 cm,底部长宽较上沿口约窄10 cm,深100 cm。纸槽一侧由下往上大约8 cm、46 cm、84 cm 处(到口中心)有三个沉槽口:上面的沉槽口用于排出过多的水,捞纸时堵上;中间的沉槽口在打槽后放掉浑水,再换入清水;最下面的沉槽口在清洗纸渣、纸槽时使用,长年捞纸的一般半个月清洗一次。

传统的纸槽用厚约两寸的木板制成,通常长约2.5~3 m,宽约1 m,高约1~1.5 m。2005年时,做一个木制纸槽约需1600~1700 元。1990 年以前,一般是一户造一个木纸槽,虽然纸槽造价高,但那时纸供不应求,造纸户能较快收回成本。后来生意不好,纸槽减少了,改为两到三户造纸户共建一个纸槽。

(4)纸帘。

笔者调查中所测纸帘长74 cm,宽33 cm,捞得纸长60 cm,宽20 cm。兰田没人会做纸帘,都是湖南湘潭人到当地造,由造纸户提供毛竹,打一个纸帘需3 天,2009 年时,需200 元工钱。纸帘用的时间长短看捞纸师傅的技术,技术差的不到1 年;技术好且细心的,可用三四年。

(5)纸榨。

包括若干部件。

地龙:垫在地上的两根长木,连接高柱和矮柱。

底板:用于放置刚捞出来的纸的厚木板基座。

纸桩:约有1 m 高,是用于放置纸的参照物,也是固定上水板的工具。它直立于纸板的边上,微向前倾斜,以防榨纸时纸向外偏斜。

高柱:压榨纸中水分时作用力的支点木桩架,在纸的外侧。所测高194 cm。两个高柱之间的两根木棒称为穿杆,下穿杆“最吃力”,距地118 cm;上穿杆距地158 cm。

矮柱:固定滚筒的木桩架,与高柱相对在纸的另一头。所测矮柱高出地面95 cm,总长150 cm,两个矮柱之间间隔100 cm。

纸杆:一根大约2.8 m 长的圆木杠杆。

扳杆:搬动滚筒向纸施压的工具,直径约10 cm,1.7 m 长。

绞绳:绞纸用。一般由破竹麻时剥出来的青皮制作而成,青皮加上石灰,放在纸塘和竹麻一起泡约10~15 天,青皮“熟”了之后,取出来,洗干净石灰,晒干,如下雨,则拿回家炕;再放楼上炕10~15 天才能用。做成绳子时,两个人一起绞,三根青皮绞成一根绳。榨纸时,因绞绳“很用力”,易损坏,通常可用半年。

滚筒:位于矮柱的两根木桩中间,与绞绳一起将纸杆向下拉动以对纸施压的部件。

此外,还有上水板、横板、榨纸墩、枕头墩等部件。

(6)扫棍、扫板。

扫棍是开纸时挑起一叠纸的小木棍,所测扫棍长40 cm;后该叠纸用扫板刷平,一般由竹片做成,所测扫板长30 cm,宽6~7 cm(图8)。

图8 扫棍、扫板

(7)夹板和磨纸锯。

夹板有两块,用厚木板做成,所测夹板长96 cm,宽27 cm,长处的两端成燕尾状,便于捆纸时固定。

磨纸锯是粗磨纸边用,三个部分组成:半圆木柱、木柄、锯片,所测磨纸锯的半圆木柱长35 cm,高13 cm,木柄长19 cm,锯片有四根(图9)。

图9 夹板和磨纸锯

(8)纸焙。

造湘纸时,需用纸焙用来烘干纸。据盘富羽介绍,纸焙底部用砖砌,外侧用木棍、竹片搭成梯形架子,最外面涂上石灰粉。外表面要打磨得非常光滑,这样焙出的纸才光滑。纸焙长约5~6 m,高约2.5 m,高可放两张纸,一排大约15 张,一面30 张,两面墙可同时烘60 张。一侧有烟窗,在另一侧烧火,早上烧一灶关起,中午再烧一灶,一天两灶,一灶需75~100 kg 柴,起灶用的柴火多,后面柴火可以慢慢加。

通常一个纸槽只有一个人焙纸,即用棕毛刷将纸刷到墙上,焙完60 张就开始回收。焙纸前,先将饭浆刷到墙上,尤其是墙不沾纸时,刷点饭浆上去,这样焙出的纸平整发亮,而且纸干后,即使不揭,也不会掉。若没有饭浆,纸还未干就掉下来了。通常一天刷1~2 次饭浆。晚上焙纸结束后,用清水洗墙。

3 灵川竹纸的用途及销售

3.1 灵川竹纸的用途

据笔者与廖江、盘富羽、邓定汉等交流,灵川竹纸的用途主要有以下5 个方面。

(1)书写用纸。

20 世纪50 年代以前,桂北的读书人,从入学堂起,基本都用湘纸制作本子,用于写字、画画等。同时期,桂北城乡无论士农工商,办公用纸、各种家族谱牒、契约文书都是使用湘纸。

(2)印刷用纸。

桂林从灵川买入的湘纸,通常也用作印制书本和制作家谱,尤其是20 世纪40 年代初期,桂林成为抗日大后方,许多作家的文稿和书报出版物多用湘纸。

(3)剪纸用纸。

桂北地区流行剪纸艺术,除了剪纸成品外,如婚俗用的红双喜、鸳鸯戏水、龙凤呈祥、打样用的剪纸,材料大多是湘纸或草纸。以前姑娘出嫁前,先请媒人到男方家取未来公婆、丈夫的纸鞋样,置于用料面上,再按样剪制成品,为他们各做一两双布鞋,意和睦和谐(鞋)。

(4)包装用纸。

以前包装中药、果饼等都用竹纸。其中珍贵的、小的药材包装用精制的竹纸,大量药材包装用湘纸,其他用草纸。

(5)祭祀用纸。

机制纸发展起来以后,竹纸的其他实用功能逐渐消失。纸钱几乎成为灵川南坳竹纸存在的唯一用途。据了解,当地瑶族百姓一年要祭祖3 次:第一次在新年时使用,以前从除夕到元宵,要每天烧纸,用纸量也大;现在只在除夕至年初二每天烧纸祭拜先人,最迟到初五,一般使用半刀纸的量。第二次在清明时,使用半刀。第三次在七月半的时候使用四张。

3.2 灵川竹纸的贸易

清朝后期,灵川竹纸的贸易逐步兴盛起来,到民国时期,湘纸、粗纸、毛竹等成为当地主要物产。民国18 年(1929)《灵川县志》灵川六、七区物产统计表中记载,灵川七区湘纸主要产地在小东江和大坪,销往桂林、平乐、梧州、柳州;火纸主要产地在流峰、高江、雍江,销途在桂林、平乐、梧州各县市。灵川六区亦产湘纸,其产地无记载,销往兰田堡、九市、桂林。

民国时期,灵川的贸易主要在圩场进行,民国22 年(1933)在全县的14 个主要圩场中,九屋、兰田等圩场均设有“纸行”,另外还有“义和堂”“和兴堂”等多家坐商。灵川土纸是九屋、兴隆、公平三个圩的主要交易品之一(表3),其中,县境西北集市贸易中心九屋圩是灵川土纸的主要聚散地,圩日上市量达200余担。[3]455,465-466

表3 民国22 年有大宗土纸交易的灵川圩场情况[3]465-466

除了本地销售,桂林纸客人(当地将买纸的商人称为纸客人,因纸客人从桂过来,故统称桂林纸客人)经常到灵川采购湘纸回桂林,再通过水路转销梧州及南洋,约占市场成交总额的一半。1949 年前,桂林等地的客商每年到灵川县收购土纸500 吨左右。1954 年起归供销社收购。1959-1961 年,收购量减少。1963 年迅速恢复,但收购价格偏低。1972 年收购量下降。80 年代因各种机制纸增多,除改良纸交外贸出口外,部分草纸安排县内供应,其余调桂林地区。[3]431

造纸业刺激了水陆运输的增长。应竹纸运出大山的需要,当年灵川出现过一个“纸挑脚”的行当。他们把造纸户生产的竹纸从深山中的各个村寨挑出来到圩场交易,再把石灰等竹纸生产的辅料运回山里。

竹纸从圩场运到桂林和梧州等地则走水路,通常兰田至桂林的水路单程2 天,一圩期一个来回。民国10 年(1921),九屋圩有80 余只木船主要从事竹纸的运输。九屋圩民船主户在龙岩东岸的龙母祠建立“航运帮会”,制订《航运章程》并立碑于祠内。议定每年正月初十日会议一次,规定水程和运价。民国18 年(1929)改为用竹筏运纸。当时在潭下镇的陈家村就有约50 人从事竹筏运纸。溯江而上进山时,船工将两张空筏叠起。顺水而下去桂林时将2~4 艘运纸竹筏链起,首尾相接,很是壮观。

从2000 年开始,道路交通情况逐步改善,冷水涔的造纸户再无须肩挑竹纸到圩场出售。现在,一年里有春节、清明、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三次集中卖纸的时间,其他时间竹纸就卖得很少了。做纸生意的老板通常会在三个节日来到之前的半个月来山里收购竹纸。交易方式大多是老板通过电话提前约好收购的时间,造纸户只要按时把纸送到离家最近的公路边上,直接交货付钱,就可以装上汽车运走。经调查不同年份竹纸的价格如表4 所示,需说明的是2009 年竹纸的价格,每担约300 元,价钱好的话可以卖到320 元;而2008 年时,可卖到360元,造纸户认为是经济危机所致。深潭王、白水村造的纸主要销往龙胜、临桂宛田、兴安等。

表4 不同年份竹纸的价格(元/担)

灵川竹纸经营中的交易各方都很讲究信誉。当地有一俗语,“九五足张”,其指的是1 刀纸为100 张,绝不会少于95 张,也有可能会超过100 张。挑到圩上出售纸的人卖不完,可寄存在客栈亦可委托店家代为出售。纸客人通常携带一把雨伞、一个布兜,有相对固定的客栈、挑夫,在熟悉的客栈吃、住。如购纸方钱不足,可叫客栈老板担保,即使一百担纸也可立即发走。纸客人也极重信誉。据廖江先生调查,商人王秉心、王许生在港澳有生意,1949 年,解放军渡江前香港有笔货款尚未付清,虽受时局影响,但很快如数收到货款。

4 灵川竹纸相关民俗及其他文化事象

4.1 谚语、俗语

在调查中,了解到以下造纸相关的谚语、俗语,包括原料的选择、造纸的诀窍、造纸的艰辛等内容。

(1)竹麻不吃小满水。

灵川南坳造纸所用的竹子,最多只能砍到小满那天。过了小满,竹长出叶子,就老了,硬了,沤不烂,不能用于制作竹纸。

(2)做到老学到老,八十五岁还学考。

造纸看似简单,但要造出好纸,有很多经验、诀窍,需要不断学习、不断琢磨。

(3)三根毛竹一担麻,五担竹麻一担纸。

破好的竹片称为“竹麻”,距离地面高约1.5 m 处,围径(即圆周长)8 寸以上的3 根竹子可得1 担麻(30~40 kg/担);如围径小些的,往往五六根才一担麻。通常5 担竹麻可捞1 担纸。

形象地说明了毛竹、竹麻和纸之间的比例关系。

(4)九五足张。

一刀纸100 张,但到95 张就认为足量了。允许有5 张的误差,也有多过100 张的。另也有“足不足,九十六”的说法。

(5)涨猪仔。

压榨时,湿纸垛从中间开裂,像猪仔肚子中间涨破了,当地形象称为“涨猪仔”。如是横向(即长边)小的开裂还能用,其余的开裂都不能用。抄纸很讲究技术,当地叫“很耍师傅”,有时可能会压坏2~3 刀纸,少的也会压坏几张。造纸户认为竹麻如太嫩,不吃水,在纸塘里没有泡够,压纸快,都容易出现“涨猪仔”。

(6)七舍八入。

灵川卖竹,是以1.5 m 高的地方,围径1 尺来 算。但9 寸7 的算9 寸,9 寸8 才 算1 尺,且 还要看竹身好。其采用的是七舍八入制。

4.2 惜纸敬字

惜纸敬字是中国多地的优良传统。在灵川,以前凡已破损或不用的纸张,或带有字迹的纸片都不能乱丢乱扔,必须要收集起来,每个月的初一、十五才能拿到字橱里去烧;同时纸不能用脚踩,否则会瞎眼。北宋周敦颐后裔聚居地灵川县九屋镇江头村(古称江头洲)保留有清代修建,“文化大革命”后重修的砖塔结构字橱塔(图10)。

图10 江头村的字橱塔

4.3 纸钱有讲究

清明节、中元节前半个月和农历十二月买草纸或纸钱,清明、七月半和过年用。当地百姓祭祀祖先时用的是纸钱,每张纸钱上有5 行,每行5 个,共25 个纸钱孔。造纸户都说那是老祖宗规定的,不打纸钱孔不灵,多了、少了也不灵。

过年祭祀祖先和神灵的时候,一次约烧8~10 张纸钱,但不能点数,抓多少就烧多少,当地人认为点数则心不诚。

5 灵川南坳瑶族竹纸的传承与保护思考

2011 年11 月15 日,笔者到该村考察后,曾感慨:“如果再不对传统手工造纸这一古老的技术加以保护,我们的后代就只能去博物馆回忆这一伟大发明了。”[5]经笔者十余年的调查研究,认为灵川南坳瑶族竹纸的传承与保护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考虑:技术、产品和产业。

5.1 技术——传承与发展

(1)传承传统技术,尤其是湘纸技术。

灵川传统的湘纸技术相当讲究,只是随着市场的逐渐萎缩,造纸户逐渐简化了一些工序,对工序的要求相对也没有以前高,这导致南坳竹纸的品质下降,同时价格也较低。多次调查时,不少造纸户都提到如果纸价更高些,应该会有更多人再来造纸。但如前所述,如还是目前的品质,纸价应不会有太大的提升空间。因此,传承传统技术,尤其是湘纸技术,这是走出目前困境的重要方式。

(2)改良技术与配方。

原料与工艺对纸的质量影响极大。灵川传统手工纸业若能探索原料配方,如加入皮浆等,提高竹纸的拉力,优化造纸流程,尤其打浆程度的影响,改良相关工艺,改善纸的润墨性等,提高成纸质量,使之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

5.2 产品——复原与创新

(1)复原湘纸。

传统的湘纸薄且均匀、光滑细腻、较为洁白,是质量相当好的竹纸,在古籍修复、复古装帧等方面具有应用潜力,故复原湘纸是产品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

(2)创新更多品种的纸。

如上述所提的,通过改良工艺、改变原料等,生产出更多品种的纸。

5.3 产业——集成与整合

在产业方面,首先是与旅游产业的结合。

(1)旅游。

桂林是国际旅游城市,每年游客过千万。除了漓江、阳朔西街等知名景区外,灵川县甚至兰田瑶族乡也都有不少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民族资源。故将南坳瑶族竹纸与桂林的旅游相结合,既可为旅游增添更多的内容和文化内涵,也为南坳瑶族竹纸的传承与保护,乃至当地的乡村振兴做出一定的贡献。

在与旅游结合方面,首先是基于竹纸,如造纸过程的参观、体验、收藏自己做的纸等;其次,将当地的相关民俗、文化纳入旅游中,吸引游客去了解、体验。如2011 年11 月,笔者一行前往南坳村深潭王自然村调查时,我们刚入村和刚离开时,村民都烧鞭炮欢迎与欢送。再如,可以用设问互动的形式激发游客兴趣,如瑶族坐地不雅垫棕毡(图11)等,进而介绍当地瑶族的一些生产工艺、生活习俗等。

图11 鬃毡坐地

通过类似的介绍,既丰富了旅游的内容,更增加了其趣味性,这样的旅游更能留住游客,造纸户及其他村民也因此可以办家庭旅馆、农家乐等。

(2)纸产业的集成与整合。

与旅游有较深度的集成与整合后,纸产业的集成与整合将会更容易。除了单纯卖纸,还可以开发各种纸工艺品、文创产品等。同时,少数民族地区较有特色的纸,尤其又与旅游较为深度融合的,往往也较易引起关注,带来相应的订单,如笔者所调查的,云南勐海曼召傣族白棉纸、贵州丹寨石桥苗族皮纸等均类此。

当然,要完整实现上述目标是不容易的,需要政府、相关科研院所、设计师等多方参与,共同推进。在实施时,笔者认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多个步骤,如初始阶段即使暂时没有新的市场,在保留现状的基础上,也可逐渐恢复湘纸的工艺和产品;后逐渐结合旅游,增加游客数量,吸纳多方资源,进而吸引更多的各界人士关注,政府也更支持,从而带动村民致富、乡村振兴。

6 结语

灵川南坳瑶族竹纸,除机器打浆外,基本都是传统手工造纸工序,保留着相当传统的造纸方法。灵川手工纸具有较高的价值,包括独特的语言表达,独特的民俗事象。

由于手工造纸劳动强度大,收益又不高,在当前社会急剧变迁的背景下,灵川南坳竹纸生产已至濒危的边缘,亟待保护。通过调研,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考虑:技术——传承与发展、产品——复原与创新、产业——集成与整合,在具体实施中,可以分多步走,相信如能按上述方法逐步推进,灵川南坳瑶族竹纸的前景是较为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