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伏毒”学说论治儿童支气管哮喘
2021-03-16尚莉丽
陈 悦,尚莉丽
(1.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8;2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安徽 合肥 230031)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近年来我国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率逐年上升[1]。目前现代医学研究对哮喘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晰,西医临床治疗的长期效果欠佳,且易对患儿的生长发育及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2]。中医在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方面存在独特优势,在改善哮喘患儿的临床症状、减少复发率等方面弥补西医治疗的不足[3]。哮喘患儿有发病迅速、症状多变、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与“伏毒”暴戾、暗耗、杂合、隐伏、缠绵的致病特点有一定的相似之处[4],现从“伏毒”学说探析小儿哮喘的治疗。
1 “伏毒”学说刍议
“伏毒”学说源于“伏邪”学说和“苛毒”学说,其学说的发展附属于“伏邪”学说[5]。《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中记载:“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此处“苛毒”意为邪气严重剧烈的病邪。《脉经》中首提“伏毒”一词,其曰:“热病……伏毒伤肺中脾者死。热病……伏毒伤肝中胆者死。热病……伏毒在肝腑足少阳者死。”认为寒毒伏于内可发为温病;《外台秘要》曰:“又有冬时伤非节之暖,名为冬温之毒。”认为除“寒毒”,“冬温之毒”也可引发温病,补充了王叔和所提温病病因之不足。两汉至宋金元时期,医家们对伏邪、伏毒病机的理解都局限于温病学说中,大多倡导“伏寒化温”。至明清时期,多位医家提出所伏之邪、毒并不仅局限于“伏气温病”,还泛指一切伏而不发的毒邪,如刘吉人于《伏邪新书》曰:“伏邪有伏燥、有伏寒、有伏湿、有伏风、有伏暑、有伏热。”王燕昌于《王氏医存》中亦曰:“伏匿诸病,六淫、诸郁、饮食、瘀血、结痰、积气、蓄水、诸虫皆有之。”认为伏毒可包括痰、瘀、热、六淫、情志、饮食、水饮、虫积等多种致病因素,至此伏毒学说已成体系。
2 “伏毒”是发为本病的关键
伏毒的形成机理为正气虚弱,不能驱邪于外,邪聚成毒,毒愈盛则正愈虚;发病机理为正邪交争,邪毒内发。中医学术界普遍认为哮喘为本虚标实之证,其病因可分为两个方面:内因责之于正虚痰伏,其中“痰”为其宿根。从发病基础而言,哮喘与“伏毒”相似,均为正气虚弱、无力驱邪;从病理特点而言,毒邪生于微而成于著[6],若感邪初期所产生的病理产物化解无方,则蓄积体内蕴结成毒。朱丹溪曰:“哮专主于痰”,若化痰无方则可转化为“痰毒”,藏匿深伏,待受外邪诱导时发为喘息。哮喘外因包括六淫、花粉、螨虫等外来邪气,《素问·刺法论》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此时若患儿正气充足则不会诱发喘息,但毒邪并非未侵入机体,而是伏于体内,暗耗正气,待患儿正气虚弱时再发喘息,此病机理正与“伏毒”相仿,均为六淫之邪外侵机体,正气充足时不发病,但邪毒伏于体内暗耗正气,待正虚时复感外邪而发病。
3 风、痰、瘀互结成毒为小儿哮喘的基本病机
目前中医学术界普遍认为,哮喘的宿根仅为“痰”,但也有多位医家指出哮喘的发病机理并不局限于痰。汪受传提出“伏风”与“痰饮”合为哮喘发作的内在病因[7];刘圣康等[8]从风与湿论治哮喘,认为风邪与湿邪在哮喘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晁恩祥[9]则认为哮喘为风邪久伏肺络,肺气失宣所致。本课题组认为小儿哮喘所伏之邪与外感、饮食、劳倦、禀赋、体质、情志内伤等多种因素有关,其病理因素以风毒、痰毒、瘀毒为要,此三者又以风毒为主,相互搏结伏藏于内,时遇外感,发为喘息。
3.1 风伏于内,积聚成毒 风性疾速,哮喘初期时病情发作迅速,多考虑风邪为患[10]。“风盛则挛急”故发作期时见喘息气促、呼吸困难,张口抬肩、甚则不能平卧等。《重订通俗伤寒论》曰“外感风寒,内发哮喘”,亦说明风邪与哮喘发作关系密切。但应注意到的是除外风,内风亦为致喘的关键病机,正如《杂病广要》所曰“人之为病,有外感之风,亦有内生之风。”风自内生,正合“伏毒”学说中“内毒”之意[11]。哮喘患儿之“内生风毒”产生因素良多,可从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为外风侵袭伏藏于内,积聚成毒。《素问·骨空论》曰:“风之中人,必先皮毛而后及于经络脏腑,由浅入深,自微而甚,善行数变,所以为百病之始。”从风邪致病特点而言,其自皮毛腠理而深至五脏,可留于脏腑深处,伏潜多变。《温病条辨》曰:“古称难治者,莫如小儿……其脏腑薄,藩篱疏,易于传变;肌肤嫩,神气怯,易于感触。”从小儿生理病理特点而言,其肺常不足,腠理疏松,易为外风侵袭,若表邪不散,则风入经络至脏腑,风毒久伏于体内,可暗耗正气,待再次感邪则内外相合,发为喘息,如此致病情反复,迁延不愈。
二为肝风内动。生理上,肝为风木之脏主疏泄,与肺升降相因,肝气调达则气之升降出入调畅,肝失疏泄气机郁滞,则肺失宣肃气逆于上,发为喘息。病理上,内风始生于肝,叶天士于《临证指南医案》曰:“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肝脏体阴而用阳,加之小儿稚阴未长,肝常有余,若肝阳疏泄太过,阳气不能潜藏于阴液,肆意动越,肝木反侮肺金,则亢而生风[12]。此外,叶天士亦曰:“肝为风脏,因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内风时起”,小儿肾常虚,若哮喘迁延不愈,反复发作,损耗肾精,水不涵木,亦可致阳亢风动。此二者究其本质均为阴阳气血失衡,机体若长期处于此失衡状态则易毒自内生[13]。
3.2 风痰互结,氤氲成毒 《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水液如此输布则无痰可生,但小儿脾常不足,若受乳食所伤,则可致水湿积聚,凝结成痰;此外哮喘初期风邪阻滞气道,肺宣降输布失常,亦可致水液内停,痰饮内生。痰毒积聚可生风,古代医家对此早有描述,邹润安于《本经疏证》曰:“是可知因痰而生风者,去其痰而风自不得生。”“殊不知风因痰生,人因风病”[14]。清末医家金子久亦曰“痰中必兼风”。因痰生风之病机可理解为二,一为“风”因痰阻于络,血行失畅而生;二为痰久郁而化热,痰热相合生风,正如《丹溪心法》所曰“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如此痰积生风,风痰驳结,氤氲成毒。
3.3 痰瘀搏结,凝聚成毒 痰饮等病理产物久伏于体内,可致瘀血内生,痰瘀互结成毒,以致哮喘迁延难愈。其机理为二:其一气滞生痰,痰阻生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曰:“气郁生涎,涎与气搏,变生诸证。”肺朝百脉,主一身之气,气机郁滞,与痰搏结,痰邪久伏肺络,脉络受阻,气血运行失畅,瘀血内生。其二痰瘀内滞,复阻气机,痰瘀互结成毒。《血证论》言:“瘀血乘肺,咳逆喘促”,痰瘀阻于胸中,气逆于上可致喘,同时气为血之帅,气机不利,可致痰瘀复生。《灵枢·百病始生》云:“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瘀血阻络,津液不化,亦可聚为痰浊,以此痰瘀互生,凝聚成毒[15]。如上文言,痰亦可生风,由此风痰瘀相互搏结,如此循环,毒成窠臼潜伏于内,胶固难除。
4 “伏毒”致病特性与小儿哮喘的临床证候
4.1 暴 戾 小儿哮喘发作期时表现为“上气喘鸣、填塞肺脘、激流争鸣、如鼎之沸”,其症状突发,喘息剧烈,甚则张口抬肩,正与“伏毒”暴戾的病性特点相合,毒邪久伏,若一时正虚毒胜,或正邪抗争剧烈,可致疾病急性暴发,来势汹汹,乖戾无常。
4.2 暗 耗 暗耗指“伏毒”隐藏于体内,其邪始于微而成于著,其状态非静止不变,而是于体内氤氲扩张,暗耗气血精液,损伤正气,最终致正虚毒盛,遇外邪发病。慢性持续期的患儿虽见喘息渐平,但仍有毒邪存内,此期病机复杂,风痰瘀毒杂合于内,暗耗正气,待正虚时受外邪可复发喘息。
4.3 杂 合 “伏毒”杂合的特性体现为二,一为致病的病理因素多样性,二为病位广泛,因此临床上常表现为阴阳交错、虚实夹杂、多脏同病。慢性持续期患儿有风、痰、瘀三种致病因素,病位以肺为主,五脏相关,正合“杂合”之性。
4.4 隐 伏 小儿哮喘缓解期时虽未见喘息诸症,但患儿一方面正气虚弱,若失于调护,感受外邪,易复发喘息;另一方面风痰瘀等毒邪胶固于内,毒留难解,可致病程迁延不愈。此期症状正与“伏毒”隐伏之性相同,“伏毒”之隐伏的关键在于正气与伏毒可相互抗衡,故临床表现为毒邪隐伏不发,小儿哮喘缓解期虽有正虚无力抗邪,但毒邪亦尚难与正相争致病,正与邪处于一个对抗平衡的状态,因此临床症状趋于平缓。
4.5 缠 绵 “伏毒”的缠绵之性表现为病程迁延、易于复发,究其机理主要是因为“伏毒”病性复杂,病位广泛,正邪混杂,其邪可深入脏腑经络,潜入骨髓血脉,故毒留难净,胶着难解,疾病迁延不愈。哮喘缓解期患儿若失于调护,未驱尽余邪,则易复发。
5 从“伏毒”学说出发探讨小儿哮喘的分期论治
5.1 发作期——息风止痉,祛毒平喘 此期“伏毒”之暴戾特性突出,来势汹汹,喘息明显。此时临床表现的喘促气急、哮鸣有声等症状应为内外风合而为邪,痰瘀毒结阻塞肺络,肺失宣肃而致,急则治其标,故应以息风止痉平喘为大法,并随症佐以化痰、除瘀祛毒等法。临证组方时在辨寒热的基础上,应重用全蝎、僵蚕、地龙等虫类药,正如叶天士所言:“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辄仗蠕动之物松透病根”,此类药物因其性擅走窜、无所不至,故可深入肺络搜邪、祛除内风与毒邪,最终使肺气宣降得宜、内风得息、气道挛急得以缓解。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证实全蝎、僵蚕、地龙等虫类药有减轻呼吸道炎症,缓解支气管痉挛等作用[16]。此外僵蚕、地龙两药均有抗过敏的作用,对于治疗痰热咳嗽、过敏性哮喘等具有良好疗效。痰湿盛者加用葶苈子、紫苏子以降气化痰、敛阴止咳;鼻窍不通者加用苍耳子、辛夷以宣通鼻窍。
5.2 慢性持续期——消风化痰,清散余毒 哮喘慢性持续期患儿喘憋症状缓解,活动后偶见喘息,以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余邪留恋,正气已虚为此期辨证要点。慢性持续期患儿风、痰、瘀等余毒伏内,故临床表现正合“暗耗”“杂合”二性,因此为截断风滞生痰、痰阻生瘀,痰瘀互生互结之循环,治疗在消风止咳的基础上,还应兼顾健脾以绝生痰之源,并适当佐以活血化瘀药。需注意的是此期患儿虽存在正气不足、卫外不固等气虚表现,但邪气入里后多表现为热证,叶天士认为小儿体属纯阳“所患热病最多”,小儿乃纯阳之体,病后易从火化,致肺经郁热,炼液成痰,火热瘀毒内结,故临床辨证时应注意有无热证。临证时若患儿表现为咳少量黏痰、苔腻、脉滑数,多考虑痰热壅盛,治宜侧重清热化痰;若患儿咳嗽痰多、苔白腻、脉滑,多痰湿内盛,治宜侧重豁痰健脾;若患儿咳嗽伴鼻痒、眼痒等症,多考虑风邪留恋,治宜侧重消风祛邪;若患儿舌诊可见瘀点、瘀斑,多有瘀血内阻,治宜兼顾活血祛瘀。中药常用麻黄、杏仁宣肺止咳,黄芩、石膏清泻肺热,半夏、款冬花、苏子、川贝、百部润肺化痰止咳,茯苓、甘草健脾益气,川芎、丹参、桃仁、红花、三棱、莪术活血祛瘀等。
6 小 结
本研究从“伏毒”学说探讨小儿哮喘的分期治疗,认为小儿哮喘乃本虚标实之证,其基本病理为风、痰、瘀毒伏于内,若遇外邪诱发则发为喘息,治疗上应根据症状变化,辨寒热、分虚实、消风毒、祛痰瘀、扶正固本,临证用药时应注意辨证施治,攻伐有度,因人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