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编工艺互联网传承路径探索*
2021-03-16薛珂
薛 珂
(玉林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广西玉林 537000)
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和政策支持,芒编工艺作为一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民间工艺中有较为鲜明的艺术独特性,以及地域文化性的传统工艺,也逐渐得到了重视。从2006年广西玉林市(博白县)被授予“中国编织工艺品之都”荣誉称号,到2017年“芒编技艺”入选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批传统工艺振兴项目,芒编工艺虽有欣欣向荣之态,却也面临着产品被互联网时代层出不穷的创新构思淘汰、被线上交易庞大种类繁多的各种工艺品冲击的重大考验,并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其工艺的传承缺失活力和发展受限的问题,因此,探索芒编工艺的互联网传承路径才显得恰逢其会。在当下的信息时代无论是创新还是创业,都引入了“互联网+”的新形态,这个新形态不仅仅是产业经济上的概念,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社会新的发展生态。而芒编工艺在这种新形态中首先要做的是芒编工艺形象的建立,其次才是建立传承路径。
一、互联网中芒编工艺形象的建立
(一)工艺产品形象
广西芒编工艺的产品虽然远销海外,但是在国内编织类工艺品市场上的显示度却非常低,其产品形象在互联网上可以说完全没有建立起来。提起草编产品,很多受众能联想到凉席、衣饰;提起藤编产品,很多受众能联想到收纳筐、家具;提起竹编产品,很多受众能联想到生活中见到的簸箕、篓子,爱好茶艺的受众能联想到茶篮、瓷胎竹编。但提到芒编工艺,受众大多没有印象,往往需要把芒编与竹编、藤编、草编联名才能获得一种认可,例如国内唯一芒编工艺兴盛之地的广西博白县,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时候就是以“博白芒竹编织技艺”为名进行申报。除此之外这一点从在国内占据电商市场份额最大的淘宝网上也可以得到证实:以“草编”为关键字进行搜索,得到51186条搜索结果,以“藤编”为关键字的结果有44801条,以“竹编”为关键字的结果有37487条,以“柳编”为关键字的结果有9239条。而以“芒编”为关键字的结果仅有33条,并且其中“芒编”“藤编”两个关键字兼具的搜索结果占16条,而“芒编”“柳编”两个关键字兼具的搜索结果占13条,由此可见芒编产品的形象之模糊。
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受限于芒编所用的原材料芒萁草——作为编织材料的芒萁草秆径相对于竹子、木头等偏硬材料,劈成细丝或者剖成扁条工艺处理难度和成本较大,相对于席草、蒲草、玉米叶等常见草编材料,又不够柔软,在有金属支撑框架的当代工艺下,其编织产品造型变化性较弱,性价比不高。另一方面是因为目前的芒编工艺相关企业的产品主要以出口为主,产品本身不注重国内市场,久而久之有些脱离国内群众的生活生产需求,国内市场份额被挤占,在缺乏创新力的情况下就更加没有市场竞争力了。
因此在市场上显示度极低的芒编工艺,互联网上的产品形象必定是模糊的,更不用提其品牌形象是否有建立了。
(二)工艺品牌形象
工艺产品形象与工艺品牌形象的概念是有很大区别的:工艺产品形象可以说是消费市场上受众对于工艺产品是否形成一个具象的形象认知,例如受众对竹编产品的原材料、编制方法、产品造型的认知往往是较为清楚的。工艺产品形象可以被品牌形象包含在内。品牌形象不仅仅是受众在消费市场上对工艺的认知度,还包括了对其整体形象包括:艺术形象、实用形象、历史文化形象的认可度。
1.从艺术形象来看,如前文所述,芒编工艺品造型变化性是较弱的,其编织技法与其他材料的编织技法实际上也没有什么区别。从互联网的感官虚拟性来看,受众缺少直观的接触,仅从媒体中间接观察芒编工艺品,实际上不能完全察觉出芒编工艺品的造型特色,甚至会混淆于其他藤类编织品,例如与柳条编织品以及越南秋藤编织品的外观形态上就有很大的相似性。然而品牌的艺术形象不仅仅要求形象造型上独树一帜,同时也要求一种舆论的造势。形象造型上的特色需要当代手工艺人和跨界设计师与时俱进的巧思,而舆论的造势需要公众的认可。得到公众舆论认可最基础的方法就是获得官方的认可,例如手工艺人获得“工艺美术大师”称号,或者获得例如中国工艺美术界的最高级别大奖工艺美术百花奖。
芒编工艺在这方面确实是缺失的,即使是屈指可数的几位区级以上的工艺美术大师,在互联网中的搜索结果也不能得到一个确实、清楚的介绍,对芒编艺术性的描述更是非常模糊。要解决这个问题,根本性的方法是大力支持和培养芒编工艺人和跨界设计师,使他们有能力、有动力去成为工艺美术领域中的杰出人物,这样才能在互联网上有底气有资本建立芒编工艺的艺术形象。
2.从实用形象上看,在受众的生活衣食住行的市场中芒编实在难以占据一席之地,而产品的实用性又是一个能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面,一个实用形象更能把芒编工艺的品牌形象与当代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但如前文所述,芒编工艺产品在国内市场的份额极低,在电商搜索结果中几乎没有显示度,从百度指数中甚至没有收录相关关键词也可以看出芒编工艺的互联网形象极弱。
对于这样的芒编工艺来说实用形象的品牌建立需要的首先是一个明确的工艺品牌名称,只有一个明确的、区别于其他工艺的品牌名称才能区分把芒编工艺品从众多编织品类的产品中区别开来,这一点在很大程度影响了受众对产品的评价与认知。例如东阳竹编,就从众多不同地域的竹编工艺之中脱颖而出,形成品牌效应。其次是在对产品明确的市场定位基础上投放各大电商平台,加强受众对芒编工艺品牌实用价值的认知。最后才是网络推广手段,强调芒编工艺之名,并把芒编工艺作为产品竞争优势点进行宣传,把工艺形象与实用形象紧密联系起来。
3.从历史文化形象上看,芒编工艺的局限性和优势都在地域性的文化氛围中。因为目前芒编工艺产品只有广西博白有产出,也只有广西博白有芒编工艺的传承人,原材料芒萁草也在广西有大面积分布,因此品牌的直接客观属性,如原产地、制作工艺在或许是能得到受众认可的,但因为仅有的一些古老的芒编制品渐渐被工业化产品排挤进了民众生活的角落或者博物馆里,受众既缺少生活上对芒编产品的接触又缺乏互联网中的信息推送而难以形成对其历史文化的认知。对于产品的附加属性,如产品的购买场所、代表的文化习俗等,芒编工艺也因为缺少民族以及民俗特色不容易得到受众认知。例如广西环江县毛南族花竹帽工艺既有少数民族风情特色造型,又有女子出嫁必备嫁妆的民俗特色以及作为浪漫爱情信物的传说,而芒编是没有这些的。
那么要建立芒编的品牌历史文化形象,就有必要与互联网上热门的具有广西特色的产品和文化相关联,例如可以作为2020年网络大热的柳州螺蛳粉外包装盒,或者在每年壮族三月三节日之时制作成特色纪念品等。
总的来说,因为目前芒编工艺在互联网中可以说是基本没有建立起任何形象的:没有产品、没有品牌、没有信息,因此亟待解决的首先就是在市场上、在互联网各个平台中把芒编工艺的整体形象建立起来,让工艺的产品形象与品牌形象紧密相连,真实地展现在受众眼前,形成影响力、引发更多关注,这样才能吸引更多手工艺人与设计师的注意,打开更多工艺的传承渠道。
二、互联网中芒编的传承路径建立
互联网能带给芒编工艺的不仅有经济产业建设上的优化和集成,还有人才上的引进与培养。因为互联网的传播广阔性能极大地扩展创新人才的来源渠道,把传统的传承模式打破:从有限的亲缘和地缘传承范围中脱离出来,以更广的范围寻求传承对象;从狭窄的传播覆盖地域中突破,以更广更快速的方式提升文化影响力;从点对点的技法教授形式上扩展,形成综合点对面、面对面等多种技法教学形式。
对于芒编工艺来说具体方法就是依托大流量的网络平台,进行如下方案:
1.展示其工艺品,这一方案其实就是上文所述的芒编工艺在互联网中的形象建立。
2.展示一部分编织方法,这实际上是第一个方案的拓展,在受众对工艺品本身有一定的认知后,可以以视频的方式展现部分编织方法,让受众进一步了解芒编工艺,引发受众学习编织技法的兴趣,建立受众对芒编工艺的认同。
3.展示手工艺人的编织生活,内容应该展现出地域文化的民族、民俗特色,例如可以在婚礼前特意制作具有地方特色婚俗文化的相应物品,例如作为广西博白女子必备嫁妆的“手笼”,传统中是竹编制品,可以引入部分芒编制品。这一方案可以建立在受众对芒编工艺的初步认同之后,进一步加深芒编工艺的品牌形象,同时也是在建立潜在的工艺传承者在互联网虚拟环境中对芒编工艺历史文化价值观的认知与认同。
4.建立线上课程,可以借鉴如学堂在线网中由中南民族大学建立的慕课《民族手工艺术——走进生活》用了20个课时展示了刺绣、编结、编织和土家族的织锦西兰卡普,其中大部分课时在于展示工艺和文化,小半数的课程传授了一些基础技法。也可以借鉴中国大学生MOOC网中长沙理工大学建立的慕课《陶艺制作》较为详细展示了陶艺工艺技法。芒编工艺也可以联合高校推出相应的线上课程,通过系统的教学课程建设,全面展现芒编工艺的技术性与艺术性,进一步把受众群体中的潜在的工艺传承者转化为显在的工艺传承者,加固其对芒编工艺的认同感。
5.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培养传承者,互联网的优势是信息的有效传播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但其缺点也是建立在虚拟时空中的信息会缺乏真实感,引发受众对传承者身份认同感的减弱,需要更多的真实互动来获得认同感和自我认同。因此线上的课程建设往往会设置交流互动模式和一些线下活动来增进学习者的认同感。对于芒编工艺来说,在进行了线上课程后组织如芒编企业实地考察、与工艺大师面对面等等的线下交流活动,让传承者直观地感受芒编工艺的文化环境,使传承者回到互联网的虚拟环境中仍然保持认同感。
6.使互联网上的传承者们从学习者转变为传授者,当今互联网时代具有的高度参与性和互动性使得信息接收者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收信息,芒编工艺的传承者们也同样可以从学习工艺转变为教授工艺。这一方案的好处在于既提升了互联网中传承者的认同感、满足了传承者们因为能力提升而变化的心理需求层次提升,又扩大了芒编工艺的文化影响范围,形成一种树状的传播效果。
以上的方案主要手段是借助互联网优势:建立品牌形象,引发受众兴趣,扩展影响力,使受众认同并加深认同,形成信息传播形态。方案可以循序渐进,也可以交叉递进,形成一个具有影响力和扩张力的传承路径,既能保证吸引人才,同时又可以形成品牌效应,带动产业发展。进一步即可与高校共同建立教学与研究品牌,形成产学研一体的具有创新、活力的传承路径。
三、结语
芒编工艺要在互联网中走出传承之路,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起互联网中芒编工艺的形象并得到广泛认同,因为我们必须看到:芒编工艺的传承不仅仅在于传统工艺技法的教学,对于强调活态传承的非遗文化来说,它不仅要求传承中的传统地域文化不失其味,更要求与当代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与时俱进地结合在一起。因此,我们不仅要探索在互联网虚拟环境中对芒编工艺形象的塑造以展现出其文化内涵的方法,还要研究工艺传承者在虚拟的文化环境中对芒编工艺的认知与认同。进一步的就是利用互联网的传播优势,把芒编工艺的传承之路扩宽扩长,与产业形成相互促进,让芒编工艺真正地传承、发展下去,生生不息。
注释:
①.数据来源淘宝网(https://www.taobao.com)即时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