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高专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2021-03-16王明景
摘要:课程思政是当今高职高专院校专业教师的新使命、新担当。文章以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调酒与酒吧运营》为例,基于课程性质、教学内容及学情的分析,明确具体的课程思政目标,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设计思政案例,建立多方位思政教育模式,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关键词: 课程思政;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
习总书记在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自此,全国高校更加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努力实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其内涵是: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其本质是一种课程观,强调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本专业是全国首批高职高专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与广东省二类品牌专业,在学校推行的“大思政”格局下,酒店管理专业教师肩负立德树人的使命,在专业教育中履行思政教育的职责。本文以酒店管理专业《调酒与酒吧运营》课程为例,探索与实践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实现教育结构的转变,力求知识传授、人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多元统一。
一、课程分析
(一)课程性质与课程设计
《调酒与酒吧运营》课程是酒店管理专业的职业能力课,属理实一体化课程。课程开发者根据高星级酒店酒吧或独立酒吧的主要岗位——调酒师、酒吧服务员、酒吧管理员等的任职要求,进行岗位职责分析、工作任务分析,并以完成主要任务的工作过程为依据来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
本课程包括五项并列的工作项目,即酒水的认识与服务、鸡尾酒的调制与自创鸡尾酒、简易水果拼盘的制作、酒吧的服务与运营等。其中包含十九个呈并列或连续性关系的教学模块,而各教学模块由整合或序化的若干项工作任务组成。
(二)学情分析
此课程在第二学期开设。前置课程包括系列思政课程、大学生英语、职业形象塑造、酒店前厅客房管理、酒店信息化管理等基础课与专业课。学生对酒店行业具有一定的认知,对酒店业务具有一定的了解,并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充满兴趣与信心。学生生源主要来自珠三角,普遍秉承了务实、包容、克己等的作风,学生能积极参与老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尤其欢迎体验式学习与实操训练,但对于讲授式的纯理论知识的学习表现得比较被动。
二、明确课程思政目标
“政治认同、文化自信”是课程思政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课程思政的思想基础。酒店管理专业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专业教育要把政治认同、国家意识养成等思政教育导向与专业知识、技能传授有机融合,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
在分析课程性质、教学内容及学情的基础上,明确了具体的课程思政目标,具体如表一:
三、深化教学内容,挖掘思政元素,设计思政案例
为实现课程思政的目标,需细致梳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设计思政案例并在课程标准及授课计划中体现,具体如表二:
四、建立多方位协同育人,显性与隐形相结合的思政教学模式
为达到课程思政的目标,提高课程思政的效果,应充分发挥第一学校课堂、第二实践课堂、第三网络课堂的效能,建立以学生为本、以思政元素为核心、以学校课堂为主体、以实践课堂为辅助、以网络课堂为补充等多方位协同育人、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思政教学模式。
(一)发挥第一课堂的主体作用
通过多媒体教学,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实现课程思政的主体作用。例如葡萄酒内容中,通过观看西餐餐配酒及品鉴会的场景视频,从环境、灯光、酒杯到喝酒的礼仪中领略到葡萄酒消费的仪式感、高级感及满足感;通过观看视频、图片展示及教师讲授等方法追朔到葡萄酒的源头,从葡萄的种植、葡萄酒的酿造以及质朴、严谨的酿酒师、果农形象中,体会到葡萄酒源头的艰辛。通过讨论、比较、分析,理解葡萄酒中蕴含的“一半清欢,一半烟火”的含义,即所有美好、光鲜的事物、结果背后,都掩藏着艰苦的孤独的不为人知的努力。而在一滴滴美酒佳酿中体现着酿酒师吃苦耐劳专注探究的工匠精神。这是在专业知识的讲授中,非常显性地、水到渠成地进行思政教育。又如在班级中举办自创鸡尾酒大赛,评分具体要求为:一、作品体现创新思维、创新工艺;二、设计的主题符合主流价值观或体现正能量;三、团队组织有序、全员参与、配合默契;四、出品美观,风味平衡协调等。在评分细则中也体现了思政的要求,隐性地推动思政教育。
(二)发挥第二课堂的辅助作用
到葡萄酒窖、珠江啤酒博物馆参观或体验,到琶洲会展中心观展。通过专业教师、酒业专家等相结合的培训、启发,实现辅助作用。例如通过参观珠江啤酒博物馆,了解历史、发展与变迁,理解世界啤酒文化,实地体验啤酒的酿造工艺,品鉴鲜啤等,潜移默化的提升民族自豪感及爱国热情,隐性地影响学生。
(三)发挥第三课堂的补充作用
顺应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时代感、吸引力及便利性的要求,鼓励学生以移动平台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助引导”为原则,通过超星学习通、QQ、等网络平台进行课外学习,实现补充作用。专业教师通过多种平台与学生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适时引导,进行正确价值观与正能量的传播。教师精心挑选涉及专业知识的微视频上传到学习通平台中,以供学生补充学习。其中的内容可以启发学生的思考,实现课程思政地目的。例如澳大利亚拍摄的《红色情结》中,从外国人的视角展现中国经济发展的日新月异,呈现了葡萄酒产业在中国市场的繁荣发展并细数了欧洲葡萄酒庄为迎合中国消费市场所做的积极努力,可以隐性地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及民族自豪感。
五、建议与总结
2018年调查结果显示,对大学生思想言行和成长影响最大的第一因素是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的关键是任课教师。因此,专业教师应深感责任重大,端正态度,坚定信念与职业操守。具体而言,一突破传统的狭隘意识,承担课程思政的使命与任务。二应身正为范,教师“身教”重于“言教”。;三课程思政的把握度。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有本质区别,课程思政是让课程具“思政味”,而不是“思政化”,不应生搬硬套系统的思政理论,而是在充分了解学生心理的基础上以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方法进行思政教育,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启发讨论等方式是学生欢迎的也是更有效的;四是实现课程思政的创新发展。专业教师在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中,应不断学习、思考、总结、相互交流,不断提高思政效果,建立新思维、新思路、新方法,并以新方法解决新问题。
习总书记指出,各类课程要守好一道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新时代高职高专院校专业教师应积极承担课程思政的新使命、新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具有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文化自觉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
参考文献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8
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高等教育. 2018(z3):4-10.
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高等教育. 2018(z3):4-10
李晓静.于晓.孙正.理工科类教师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探索【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0,38(1):64-65.
习近平.谈治國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4
作者简介:王明景,1971—,女,湖南郴州人,管理学硕士,讲师,主要从事酒店经营与管理、酒吧运营等方向的教学与研究。
1374500783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