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科学技术知识转移转化体系建设研究
2021-03-16吴杰
吴杰
摘 要:随着中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怎样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成为了众多科研机构需要探讨的问题。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怎样将科学技术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商品化市场化,资本化的进程不断推进,科学技术已经全面的扎根到经济基础中,科学技术也变成了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科学技术;技术转化;知识转移;科技成果
中图分类号:G322 文献标识码:A
科学技术是经济增长与发展最强有力的发动机,科学技术也是提高综合国力最为重要的驱动力之一。促进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可以推动科技成果產业化的进程。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已经成为了目前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科技政策的最新趋势。发达国家将科技转化为产业服务,已经经历了近百年的历程,并且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同样也有非常多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一、 新经济形势下的科学技术成果转化
1.世界发达国家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状况
以美国为例,美国是如何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科学技术发达的第一经济大国。美国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加快科学技术转化成为生产力的这一进程,美国加快了新的科学技术的开发和科学技术的转移。为了推动美国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移的这一进程,美国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与法规,为科技转移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政治法律体系。为了加快科技转移,美国政府为转化项目提供了非常充足的经费,而且也十分重视信息的推广服务,并且支持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共同发展,这样可以激励科研人员积极开展经济转化与技术创新。这些经验对中国建设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新的建议,并且对中国政府制定相关法律与政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我国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步伐
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是国家科技事业发展战略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要解决这一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要社会多方面的协调合作才能取得成功。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最根本就是坚持科学技术与生产的紧密结合。从我国在2011年3月9日,举行了“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中国发布及推介会之后。标志我国的科技发展进入到重大的跃进时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步伐也明显加快,这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而在“十二五”时期,我国科技部又将进一步采取有力的措施,大力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进程。并且强调突出重大问题,需要按照产业链和创新链进行系统设计。汇聚科技资源,组织实施一批专项的任务,推进积极管理的改革,并且进一步发挥政府的积极导向作用。深入实施技术的创新工程,突出企业在科技产业化的主体作用,继续发挥国家的积极倡导,辐射和带动作用,并且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增强技术,教育市场和技术专业机构的服务体系建设。帮助企业进行资金整合,突破企业创业融资难的问题,进一步的建立健全科技成果向产业转化的法律法规,创新产业化项目的组织形式和评价方式。
目前,中国在科技人才上的数量与日俱增,并且每年发表的科技论文和申报的专利数量也有了大大的提升,但科学技术为经济发展所做的贡献份额仍然与发达国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研究成果与技术转化上存在着某些脱节的现象,也就是说,这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为此,我国科研人员应该要尽可能的参考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并且修改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治措施。因为科技成果的转化并不单单是技术上的问题,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成果想要转化为生产力就必须相信科学技术要为社会经济发展所服务,这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最重要的动力。
二、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与经验
1.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因素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经济发展的模式也有所改变。因此,科技成果的转化也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为此,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作为保障。但是仍然存在着人才缺乏等一系列的问题。2015年3月,国家组织相关部门修订了促进科技转化的相关法律,在此之后全国各省市也相继发布了关于加快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一系列政策。
根据专业的数据分析和调研认为,当前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因素可以分为以下几点。首先就是人才对于科技成果转化的作用,任何的科研开发都离不开相关的科学家,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尤其需要复合型的科研人才。这既要求有科技的敏锐性,又有足够的科学价值。并且懂得如何将科研变成商品,并且转向市场获取相应的利益。其次,市场需求是推动科技转化为经济的重要推动力。再次,资金是科学技术向经济生产转化的必要条件。没有资金的投入,就没有科技成果的转化,即便是科技成果能转化为商品支出,但是没有足够的资金就没有实质的支持。最后,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因为我国仍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重要时期,我国的市场还不成熟,市场机制还未成型,并且科学技术成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社会工程,如果没有政府的扶持是很难实现的。目前,政府的推广与政策的制定仍然是推动科学技术转换的重要动力。
2.国内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的建设情况
为加快推进我国科技转移转化示范区的建设与发展,我国先后颁布了七项措施。这七项措施分别是:以服务科技型企业为重点,发挥支撑复工复产示范带动作用;以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模式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先行先试力度;以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服务为重点,提高成果转化专业化服务能力;以示范区主导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以集聚创新资源为重点,促进技术要素的市场化配置;以完善工作推进体系为重点,提升示范区治理水平;以优化布局和绩效评价为重点,加快推进示范区高质量发展。
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书记的战略思想,围绕地方经济的转型与升级和社会民的生需求,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的热潮。想要完善示范区的建设,首先要统筹部署。根据国家重大区域的发展战略,对不同的地区进行统筹布局,并且加强分类指导的推进,引导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协调发展同时,也要突出不同区域的特色,从地方经济的实际需求出发,展开各具特色的经济任务建设。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重大技术市场加速技术人才的流动与融合。要进行上下联动,加强中央与地方的协调工作,强化地方建设的主体作用,并且有效聚集地方科技资源和创新力量,形成上下联动。进行上下联动的同时,也要考虑总体的布局,地方要围绕国家重大局战略以及重点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进行统筹规划,重点选择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高科技创新基础良好的企业进行优先发展。在政策扶持上,也要优先考虑偏远地区并且进行政策的倾斜。国家可以加强重点地区的示范区域建设,并且推动高校和科研研究所进行深入合作。培育专业的科学技术研究机构,建设专业化市场化的科学技术转化机构,对专业转化机构实行绩效奖励机制。壮大职业科技成果的队伍以及建设专业的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支持高校开设相关课程并且展开评估。改善一些不适合科学技术转化的项目任务,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发展目标,提出具有特色的建设性任务,推动国际技术的转移。
3.我国典型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移模式
目前在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科技成果的直接转化,另一种是科技成果的间接转化。其中,科技成果的直接转化,主要是指科技成果的科研方自行进行科技转化科技成果进行直接转化。主要方式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就是科研技术人员自己创办相关的企业进行生产转化。其次就是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展开相关的学术合作,共同研究,这两种途径是科技成果自我转化的最常见途径。
科技成果的间接转化主要是指科研机构,通过各种类型的总结来展开转化活动。机构的类型和互动方式也多种多样,在本质上可分为政府监管和民办两种。在功能上分为大型机构,和多功能的机构,也有小型和单一功能的组织机构。主要形式由通过专门的机构实施科技成果的转化,比如国家的科学技术中心。或者是通过高校设立的科技成果机构进行转化,比如高校的科研处中国转化办公室等;还有就是通过科技公司进行成果转化。
三、科学技术知识转移转化体系发展呈现的新趋势
目前,我国正处于新的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推动的重要时期,科学技术的转化,也呈现出了更多的新趋势。首先,科学技术转化速度的加快,显示出了新的速度和效率。在当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新的产品拖后六个月投放市场五年,五年内的累计收入会减少17%-35%,并且从全球来看,科学技术转移转化还将继续处于扩张的时期。目前,科学技术的转化也日益分散,主体从小众向大众开始转变。并且,随着高等教育的布局和全球化的发展,分散性的知识生产趋势明显增强,分散化微型化的创新产业成为转移转化的最新渠道。科学技术的专移转化已经向全球化的趋势发展,而中国也将成为科学技术转移转化的重要枢纽。科学技术的转移转化也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政策。在当前金融危机的情况之下,全球知识付费的经济增长也保持在10%以上。而在2008年之后,增长速度也有所回落,但整体仍然保持着向上发展的趋势,随着我国向消费大国的转变,我国也将成为全球科学技术专业转化市场的中心。
四、我国转移转化体系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1980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开展和保护社会主义竞争的暂行规定》,指出技术成果要实现有偿转让,首次肯定了科学技术的商品属性,并且开启了科学技术成果的有偿转让。但是,我国现在仍处在转移转化体质的初级阶段,与新的形势相比,还需要进一步的升级,提升科学技术成果转化的体系和运行的效率。我国在科学技术生产转化的过程中也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是一些企业对于市场的认识不足,对知识隐性转移的认识重视不够。还有就是在联合申请专利时,高校与科研所之间的联系较少,转移市场的发育不足,主体的激励不够。最后就是专业转化的分工不足,缺乏模式创新,缺乏技术经营企业,缺乏投资技术的有效经营模式。
五、关于科学技术转移转化体系建设的政策和建议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的转移转化必须加快进程。必须建立完整的政策体系,并且充分发挥新的驱动力的第一作用。在新时代,我国的科学技术知识转移转化体系的有效运作的目标是知识产出后,立即与最快的速度进行扩散,以最快的速度对知识进行整理和评估。并且立即投入快速生产领域与其他生产要素,实现最有效的资源配置,生产最大的经济效益。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做到以下的几点:首先是要完善科学产权制度,培养培育与科学技术转移市场。其次是要推进知识流动的价值链分工,鼓励知识创造和再生产,提升知识流动的规模和知识流动的质量。再一个就是要打破区域壁垒的局限,形成全国统一的科学技术转移转化机制。最后,还要完善科研人员的流动,培养出多元化的转移转化渠道,促进隐性知识的转移转化,形成有利于转移转化服务的生态环境。
六、总结
总而言之,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转移转化,是我国当前实现科学技术创新与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的不可逃避的问题。只有切实的落实好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才能推动经济的有效增长。科学技术是经济成长的最重要的动力,是提高综合素质的最重要的驱动力,促进科学文化技术的转化,可以加速科技中国推动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是科学技术与經济结合的最有效的形式,科学技术的有效转换也是切实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关键,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依靠。
参考文献:
[1]彭春燕,杨娟,陈宝明,等 新时代科学技术知识转移转化体系建设研究用科技中国,2019(3)47.49.
[2]蔡峰,匡绪辉,倪艳等.区域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以湖北省技术转移服务体系为例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32024)-40-44
[3]姜琴,吴铮悦,季春.关于技术转移模式和景响因素的理论梳理科技和产业,2012,33(10):55-58.
[4]吴凡董正英.高等学校技术转移能力影响因素及实证分析团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0):137-140.
[5]范柏乃余钧高校技术转移效率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科学学研究,2015,33(12):1805-1812.
[6]刘群彦,邱韶晗发达国家知识产权和技术转移管理机制及启示(中国高校科技,2015(5):46-49.
[7]张艳青.李立发达国家的技术转移机制及对我国的借鉴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15,31(1):99-104.
3702500589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