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当下戏曲之兴危存亡

2021-03-15孙超

锦绣·上旬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中国戏曲传统艺术

摘要:中国戏曲自先秦以来,历经秦汉时期有百戏、角抵之戏,历经盛唐时期有参军戏、歌舞戏,历经宋元时期有南戏、元杂剧,历经明清时期有传奇、杂剧,至今有以京剧为首的360余种戏曲。然近年来多有些“知名学者”每当谈及京剧,便面色大变,从其词句中感到大厦将倾之局势。

关键词:戏曲起源;传统艺术;京剧名家;三大古老戏剧;戏曲进校园;徽班进京;中国戏曲

谈及戏曲,其曲律之繁琐、词牌之复杂令人望而却步。今论述当今戏曲之存亡,个人微词无非是谈及感触,如有矛盾纰漏之处,还望诸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想要了解戏曲就必须要了解他的源头,而关于戏曲源头的学说可谓是众说纷纭。以古老巫覡祭祀(如傩舞、蜡祭、雩祭等…)为代表的“娱神说”。以俳优歌舞(如优孟衣冠)为代表的“娱人说”。甚有学说认为中国之戏曲乃源自古印度梵剧,并称其为“外来说”,对于这种说法我谈不上反对,却也绝不能支持。华夏文明泱泱几千载,其艺术积淀与文化积累绝非是写过几篇揣测文章就能断言的。我认为戏曲当是集古代歌舞、优戏、说唱杂技等众多技艺于一身,经时间淬炼洗礼才形成的,这便是现代大多学者都认投的,暂称其为“综合说”。这样一来即符合了戏曲三大特征中的“综合性”,又符合了华夏几千年来的“大一统”思想。

自先秦时期戏曲起源之“混乱”,有了秦汉百戏、角抵之戏,有了唐代参军戏、歌舞戏,有了宋元南戏、元杂剧,有了明清传奇……

再有了什么,便就是京剧了。清朝初年,京城戏曲舞台盛行昆曲与京腔。到了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秦腔艺人魏长生由川进京,一出《滚楼》轰动京城。乾隆五十年(1785年),清廷以魏长生表演“有伤风化”为由,将魏长生逐出京城。1790年,也就是乾隆五十五年,正逢是清高宗乾隆皇帝过“八旬万寿”。有浙江盐务大臣伍拉纳约集了由旦脚演员高朗亭所带领的徽班--“三庆班”进京贺寿,继三庆班后,许多徽班接踵而来。徽班陆续进京,使得秦腔不振,秦腔艺人为了生计,纷纷搭入徽班,形成了徽、秦合流的局面。继乾隆末年,汉剧名家米应先进京后。道光年初,先后有汉剧名家李六、王洪贵、余三胜、龙德云等入京搭入徽班演唱。徽汉两班合作、两调合流,互相吸收、融化,又从昆曲、弋腔、秦腔中不断汲取营养,终于形成了一个新的剧种--京剧。

京剧之形成,使得中国戏曲发展史上出现了又一次的巅峰。上至清庭内府,下到勾栏瓦舍,无一处不拍案叫好、拍手称奇。更有“黄金有价艺无价”“舞台方寸地,一轉万重山”等谚语流传至今……

京剧兴盛,便少不了戏曲大家。前后的“三鼎甲”、花脸名家“十全大净”金少山、号称“十净九裘”的裘盛戎、教导过“四大名旦”的王瑶卿、胜任前后“四大须生”的马连良、“国剧宗师”杨小楼、梅兰芳的祖父梅巧玲、“名丑”萧长华先生等等………… 一代代的戏曲演员传承着一代代群英聚会的历史,传承下去的是华夏几千年的艺术文化,是不可动摇的东方文明。

京剧大师们演技之精湛,能力之卓越,是其它艺术无法相比的。就麒派大师“麒麟童”周信芳先生而言,其七岁登台演出,小有名气。后因嗓子“倒仓”(即变声期)一直未好,其嗓音即此沙哑苍浑,然先生不灭其志,以长补拙,自成一派。后经传言听说马连良先生曾与周先生唱对台《空城计》,马先生评价说久闻周先生之名,今日一见果然震惊。原来是京剧《空城计》中有一节是诸葛亮在空城听探子来报,说司马懿率大军兵临城下。每当演到这,马先生总能演出额头冷汗之态来表现剧中诸葛亮的诚惶诚恐。然周信芳先生听到探子来报时竟面色惨白,汗流不止。马先生每谈到此便衷心佩服。由此亦可见马先生之高尚艺德,周先生之技艺精湛。

近年来多有些个“知名学者”每当谈及京剧,便面色大变,从其词句中可感到大厦将倾之局势。这我是很不解的。现而今京剧虽不比之前盛行,但也被每位国人所重视。虽不比影视艺术普及,但也绝不是崩盘毁灭之态。北京的“梅兰芳京剧院”等国家剧院、“麒麟剧社”等民间剧团使京剧艺术日益兴盛,这是我们有目共睹的。我是见不得有些个“专家”边说着:京剧要亡,大厦之将倾也!边伸手作“俯首欲冲”状,其心思曲正有待商榷。亦有读过几本明初传奇的“学者”说:京剧应如丘濬之《伍伦全备记》,多些“阳春白雪”,多雅去俗,当如何如何改革…… 每当谈到这,我总会想起一个小故事:“一个半路出家的剃头匠拿着剃刀切猪肉,我去问他,他说:我要改良一道美食,西红柿炒猪头肉!”我不怕你做的难吃,我只怕你抹黑了西红柿炒蛋~

西方人的“古希腊悲喜剧”形成于公元前6世纪,讲求三一律,终归也是销声匿迹了。古印度的“梵剧”形成于公元前8世纪,堪称世界影响力奠基艺术,终归也是消散浮沉了。唯独我中国戏曲,起源于先秦、成熟在宋元、兴盛至如今,我不想因为谁的“帮忙”,让这几千年的艺术躺进博物馆里!除了中国之戏曲,你将再难找到这集时空、视听、百家于一身的艺术了。“三五步行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是何等的虚拟想象能力使这千层浪万重山表现在这方寸舞台?又是何等的传承使这千年艺术“唱念做打”如出一辙?

我猜是《秦香莲》不畏强权追求真理的信念,是《单刀会》为民为君英勇舍身的勇气,是《赤桑镇》刚正不阿大义灭亲的清廉,是《珠帘寨》忠心耿耿保家卫国的坦荡,是《探阴山》通天入地平冤昭雪的责任,是一代代梨园子弟、一辈辈书会才人的传承、敬爱。

自近年来戏曲进校园等活动的推展,越来越多的年青人开始关注戏曲、热爱戏曲、演唱戏曲,使梨园行逐渐灌入新活力,踏足新征程。王珮瑜先生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喜欢京剧,另一种是还不知道自己喜欢京剧。”作为国剧国粹,我对其有着绝对地,坚刻地信心!

在这个百花齐放的新时代,戏曲艺术正以它独特的样式进步发展。据2015年全国普查,中国戏曲共有地方性剧种348种,如昆曲、京剧、豫剧、评剧、越剧、黄梅戏、粤剧、柳琴戏、藏戏等。戏曲艺术源远流长,戏曲传承如滔滔江水生生不息。作为中国代表性音乐、舞蹈、戏剧,戏曲正以它独特的姿态在国际间传播,在时代间传承……

作者简介:孙超(1998.09.12)男,汉族,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姜山镇,学历:大专毕业/成考函授本科在籍,研究方向:戏曲戏剧.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 济南 250014)

猜你喜欢

中国戏曲传统艺术
浅谈中国戏曲在法国传播过程中的文化障碍
试探赣南采茶戏与传统艺术的结合
当代中国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戏曲元素
民间舞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方式研究
浅谈赣南采茶戏传统艺术的传承
中国戏曲与流行思想的融合
浅析传统艺术互渗性的当代审美价值
近十年古筝创作特征
阐述西方音乐剧与中国戏曲审美特征的异同性
中国戏曲艺术的特征之一“虚拟”